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在老农保基础上创新的理论方法并逐渐取而代之的政策,也是一项针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农村的惠民措施。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浅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予以合理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江苏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3亿人,迈入中度老龄化,为应对这一情况,鼓励生育政策固然是首当其冲的,但如何保障如此庞大数量老年人的生活成为了政府相关部门要解决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并提出2010年底全省所有涉农县开展新农保,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参保全覆盖和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全覆盖,目前新农保体系和机制还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这对有效解决农村老年贫困化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江苏省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自2003年建立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没有停下脚步。截至2010年9月底,全省所有涉农县已全部开展新农保(其中国家批准试点县23个,自行开展试点县67个),适龄农民参保人数1463.5万人,符合条件领取养老金人数693万人,基本实现该省提出的两个“全覆盖”目标。
  (一)新农保覆盖范围日益扩大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江苏省政府对于新农保政策的不断更新,江苏省的新农保从开始的试点覆盖少,逐渐发展到几乎适龄农民全覆盖,从2010年到2020年,隨着老年人口数的增加,新农保受用的人数也随之增加,覆盖范围日益扩大,更多的老年人能从中受益,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新农保涵盖年龄层次广
  伴随着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江苏省也不例外,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从一开始的适龄人群为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变为现在的具有本省户籍,年满16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新农保涵盖的年龄层次越来越广,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新农保政策和机制的不断创新,能参加新农保的年龄范围会日益扩大,让更多人受益新农保。
  (三)政策宣传力度大
  全省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新农保政策宣传工作。第一,可以针对农村主要特点进行宣传,在集市和各主要街道设点进行新农保政策的条文公示,答疑解惑,资料发放,各村委会每天进行环村广播宣传,做到简洁易懂,条理清晰,悬挂随处可见的条幅,挨家挨户进行讲解宣传,以确保全面覆盖、印象深刻;第二,可以采用“逐层击破”的方法,先普及村里和家庭里文化水平相对高或对新农保有所了解的人,请他们去带动其他人积极进行参保;第三,可以实际的受益方式进行宣传,让他们直接感受到新农保可以带给他们的好处,激发他们参加保险的积极性。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日益完善
  江苏省人民政府包括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新农保机构建设及完善工作。一是打造经办服务平台,建立了省,市,县(区),街道(乡镇)四级新农保经办机构,节省了繁琐的步骤,做到了简洁高效,很多市、区都积极响应。二是联合开发新农保经办互联网系统,让新农保的办理变得更加方便,信息更有利于保存、查询。
  二、江苏省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保农村认缴水平偏低
  为实现新农保的广覆盖,目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新农保的缴费标准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6个档次,参加保险的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农村普遍缴纳费用水平偏低的现象,对于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各地方政府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50元,从实际的操作来看,参保人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标准可吸引农村较为贫困的农民进行参保,但是高档次缴费水平参保的人数较少,和最低水平认缴的人数相差悬殊大。以上可以列举出来的种种原因使得农村新农保缴费水平相较于城镇偏低,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弹的局面。
  (二)新老农保转换不顺畅
  尽管江苏省政府已经就新老农保转换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地已参加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经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未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当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但新老农保具体如何转换还是要征求参保人的意见,询问其是否愿意转换,如愿意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衔接,如不愿意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报单,交回原保险证,并告知其后果,经本人确定后终止新老农保关系,并一次性支付清个人账户储存额。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队伍人员不完善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新农保队伍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培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队伍专业性人才,为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为新农保工作提高效率。但实际实施情况不佳,有些偏远乡村没有专人宣传指导,这就造成了工作长时间无法开展,无法让适龄的群众及时享受到该政策,有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专业性人才数量饱,造成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对于新农保专业人员的课程,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训不足,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乡镇管辖之下的农村专业人员分配不均衡。由于农村人员居住较为分散不集中,人口基数较大,新农保的工作量大,大部分关于新农保的工作还要依靠各村干部带头进行,这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了效率。为了新农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应当指定专业机构并培养专业人才,才能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江苏省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办法
  就江苏省目前实行的新农保的政策来看,还是存在部分问题,农村认缴水平偏低,基金增值保值方式单一,和老农保衔接不顺畅,专业队伍不完善等,就以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对应的合理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在现有资源和生产力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一,可从传统生产转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还可利用互联网直播带货提高农产品生产销售水平。从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转变为注重提升销售收入和宣传品牌,以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第二,可以发挥农村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成规模,重品质,传统养殖和特色养殖相结合,可利用一系列的方式进行宣传,并且农村可以利用的养殖资源较多,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达到不污染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可以引导农民树立合理的消费观,指导他们把钱花在合理的地方,减少不合理的开支,政府应大力宣传并落实到每个村庄,做到村村知人人知,潜移默化中带动经济增长。
  第四,可以对于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开展专项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从而增加收入。
  第五,可以大力发展农村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让更多的老年人能有收入,政府也应大力支持,农村企业也应加强与同类型甚至更高层次的企业的交流,不能只停留在以前,应当进行适当的创新就可以获得成效,也可以收获更好的收益甚至创下新高,从而带动所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并完善新旧农保转换机制
  新农保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强化并逐渐取代旧农保的位置,但新旧农保之间应如何合理快速的转换衔接仍是一个问题。有些参加旧农保的人愿意转换为新农保,有些人不愿意,有些人是异地办理旧农保,有些参保的老人就独自一人,无法正常办理,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帮助他们进行新旧农保的转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应建立在有一个完善的新老农保转换机制之上,应当建立层级递进的新旧保转换机制,省去繁琐的步骤,做到简洁高效,可以建立新农保全国各地联网机制,查询办理平台或借助微信平台、App,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办理的信息都互相联通,随时随地可查询应缴费,账户情况等信息,还可以进行APP或平台升级换代来进行刷身份证、刷脸的操作,方便老年人进行办理,政府也应大力宣传和培训相关人员并将此类措施落实到各村各部,实现新农保全新办理方式的全覆盖。
  (三)加大投入建立新农保专业队伍
  对于新农保专业队伍的建设,各级政府应从基层的相关工作的人员抓起,进行综合素质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以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进行,还应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加大财政和人力投入培养新农保专业人才队伍,还要注意新农保专业队伍人员的合理分配,做到每个乡镇管辖之下的每个村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人员,对他们再进行针对每个村新农保开展情况的培训,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及时帮助有需要的群众了解、办理新农保。
  参考文献:
  [1]郝登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对策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1):170-171.
  [2]郑绚,秦健平,李慧颖.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路径研究——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J].北方经贸,2020(08):43-45.
  [3]李清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待遇调整原则及推进策略[J].农业经济,2020(07):72-74.
  [4]王红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J].海南金融,2011(05):60-64.
  [5]孫洁,胡红芳,邵莉,华黎艳.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4(09):63-64.
  作者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
其他文献
当舞台幕后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观众们进入剧场中便开始了一次视觉及心灵的奇幻之旅。在这个充满魔幻般的戏剧舞台上他们感受到了远远超于现实生活的舞台效果,被这个充满魔力的舞台所吸引。古希腊人创作的戏剧形式曾在神圣的奥林匹斯山下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情节;而英国伊丽莎白时期,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剧本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当古希腊人将一种朴素又崇高的戏剧精神搬上舞台时,戏剧便迫切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时舞台美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传统写实主义的造型艺术,在历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