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发出这样的叹息:分析了那么多名篇佳作,讲解了那么多写作知识,但许多学生写起作文来却是越写越怕、越写越空、越写越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真正得到提高,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结合本人的教学经历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动机。
第一,进行目的教育,明确写作目标。我在给每一届新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都要对学生进行作文目的性的教育。一般来说,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题后,我都会讲解作文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作用,以使学生明白:作文不但在各类语文考试中占分最多,而且是以后求职和正常生活的必备能力。同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把这种目的性教育与每种文体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把目标具体化,强化其可操作性。久而久之,学生便通过写作更好地领会了生命的真谛,提升了生活的品质,这也成为了学生热切而又持久的写作动机。
第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写自己的远大志向,需要教师肯定之;学生写个人琐事,也需要教师肯定之。在每次作文讲评课已我不仅把好学生的优秀作文推荐给学生欣赏,而目对其他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如好的创意,好的开头、结尾,好的词语、句子等,我也找出来予以表扬,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
第三,展开竞赛,激发写作动机。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取个人、小组竞赛,口头、书面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使训练充满竞争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动机。如每周的周记或作文,我总是让各个学习小组对组内同学进行评选,分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然后,对每组的优秀作品,我再分出一、二、三等奖,把作品发表在全班的博客上。因此,全班博客也成了学生乃至家长的最爱。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教学也应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第一,丰富生活,积累素材。其途径有四:从阅读中积累泡括课内和课外);从社会生活中积累;从网络、电影、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中积累;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积累。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完成至少600字的读书笔记,并允许学生自选读书内容。如此宽松的安排,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了快乐的事情。这就不知不觉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为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让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接触新鲜生活,开阔视野,丰富写作源泉。
第二,科学命题。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必须根据生活实际去命题,而忌大忌空。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作文题目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喜闻乐见的事,或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人或物。”像“元旦联欢会”、“妈妈,您真好”、“我的梦想”、“我看追星族”、“世界杯有感”等题目,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学生就比较喜欢这类题目的写作。
第三,形式多样。可灵活采取办报、写日记、做产品广告、参加作文比赛以及开展辩论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尽量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喜欢上写作。每年高考期间。我和学生都写当年高考同题作文,然后拿出自己的“佳作”和报纸上刊发的同题文章比较,不仅找自己的短处,更肯定自己的长处。这样,无形中便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创作离不开灵感和激情。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创作激隋呢?教师除了要注意通过作文命题,来拨动学生内心复杂隋感的琴弦外,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还一定要导之以情。要认真写好‘下水”文章,并指导学生欣赏,体会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发学生心灵的颤动。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下水”文创作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自觉观察体验生活,既教其作文又教其做人。
当然,学生更为看重的还是教师对他们作文的判别与批改。故在批改学生作品时,教师应该做到动之以情。写评语时,不要对学生作冷冰冰的评价,而要对学生的内心情感表示理解,在情感交融的理解中使学生获得启迪,使他们的情感始终走在正确和上升的轨道上。
写作文评语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创作的对话,而这个对话的前提是民主、平等,因此,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师生互动。如教师可这样写评语:“老师从你的作文中,看到了红粉飞扬的画面,听到了娇嫩清脆的鸟鸣,闻到了无比醉人的甜香……可是,你这位大师,还保持着我当年的风格——对句号情有独钟,使用得有点多哦……加油,我看好你的创作前途。”使用这样的评语,学生更易欣然接受,积极主动地去改进自己的写作方法、优化写作内容。可见,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只要长期坚持平等对话,耐心引导,讲究方法,学生就会感到心灵轻松,而没有顾忌地写作自己的所思所感、喜怒哀乐、心灵颤动。事实上,只有充满“我”的色彩,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文章。
四、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
坚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们在行动中克服种种困难,我们要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必然要制定一定的目标和计划,而在实现目标、完成计划的行动中,自始至终都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困难。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就会半途而废。故我们应该把困难当做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磨刀石,教育其迎着困难上,并在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磨炼其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意志。
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着重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多写有关意志磨炼方面的文章,以提高自我认识。其次,引导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意志,如坚持写日记周记、学期计划、考试总结等。
学生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在作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彻底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 巴千里)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动机。
第一,进行目的教育,明确写作目标。我在给每一届新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都要对学生进行作文目的性的教育。一般来说,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题后,我都会讲解作文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作用,以使学生明白:作文不但在各类语文考试中占分最多,而且是以后求职和正常生活的必备能力。同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把这种目的性教育与每种文体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把目标具体化,强化其可操作性。久而久之,学生便通过写作更好地领会了生命的真谛,提升了生活的品质,这也成为了学生热切而又持久的写作动机。
第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写自己的远大志向,需要教师肯定之;学生写个人琐事,也需要教师肯定之。在每次作文讲评课已我不仅把好学生的优秀作文推荐给学生欣赏,而目对其他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如好的创意,好的开头、结尾,好的词语、句子等,我也找出来予以表扬,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
第三,展开竞赛,激发写作动机。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取个人、小组竞赛,口头、书面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使训练充满竞争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动机。如每周的周记或作文,我总是让各个学习小组对组内同学进行评选,分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然后,对每组的优秀作品,我再分出一、二、三等奖,把作品发表在全班的博客上。因此,全班博客也成了学生乃至家长的最爱。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教学也应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第一,丰富生活,积累素材。其途径有四:从阅读中积累泡括课内和课外);从社会生活中积累;从网络、电影、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中积累;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积累。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完成至少600字的读书笔记,并允许学生自选读书内容。如此宽松的安排,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了快乐的事情。这就不知不觉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为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让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接触新鲜生活,开阔视野,丰富写作源泉。
第二,科学命题。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必须根据生活实际去命题,而忌大忌空。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作文题目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喜闻乐见的事,或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人或物。”像“元旦联欢会”、“妈妈,您真好”、“我的梦想”、“我看追星族”、“世界杯有感”等题目,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学生就比较喜欢这类题目的写作。
第三,形式多样。可灵活采取办报、写日记、做产品广告、参加作文比赛以及开展辩论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尽量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喜欢上写作。每年高考期间。我和学生都写当年高考同题作文,然后拿出自己的“佳作”和报纸上刊发的同题文章比较,不仅找自己的短处,更肯定自己的长处。这样,无形中便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创作离不开灵感和激情。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创作激隋呢?教师除了要注意通过作文命题,来拨动学生内心复杂隋感的琴弦外,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还一定要导之以情。要认真写好‘下水”文章,并指导学生欣赏,体会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发学生心灵的颤动。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下水”文创作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自觉观察体验生活,既教其作文又教其做人。
当然,学生更为看重的还是教师对他们作文的判别与批改。故在批改学生作品时,教师应该做到动之以情。写评语时,不要对学生作冷冰冰的评价,而要对学生的内心情感表示理解,在情感交融的理解中使学生获得启迪,使他们的情感始终走在正确和上升的轨道上。
写作文评语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创作的对话,而这个对话的前提是民主、平等,因此,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师生互动。如教师可这样写评语:“老师从你的作文中,看到了红粉飞扬的画面,听到了娇嫩清脆的鸟鸣,闻到了无比醉人的甜香……可是,你这位大师,还保持着我当年的风格——对句号情有独钟,使用得有点多哦……加油,我看好你的创作前途。”使用这样的评语,学生更易欣然接受,积极主动地去改进自己的写作方法、优化写作内容。可见,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只要长期坚持平等对话,耐心引导,讲究方法,学生就会感到心灵轻松,而没有顾忌地写作自己的所思所感、喜怒哀乐、心灵颤动。事实上,只有充满“我”的色彩,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文章。
四、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
坚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们在行动中克服种种困难,我们要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必然要制定一定的目标和计划,而在实现目标、完成计划的行动中,自始至终都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困难。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就会半途而废。故我们应该把困难当做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磨刀石,教育其迎着困难上,并在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磨炼其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意志。
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着重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多写有关意志磨炼方面的文章,以提高自我认识。其次,引导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意志,如坚持写日记周记、学期计划、考试总结等。
学生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在作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彻底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 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