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化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农业种植中水分、土壤、肥料等因素的一系列不合理使用打破了固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种植生产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各种农业种植因素对种植结构存在的影响和具体性优化对策进行有效分析和探讨,以快速促进农业种植产业发展。
关键词:种植因素;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由于土壤生态环境的不科学使用,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大量采用农药、除草剂、化肥等一系列化学药品辅助植物生长,其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使用农药导致了土壤结构板结,继而阻碍植物对土壤所含水分和相关营养物质补给;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生物多样化大量减少;农药的不断使用造成了严重的水源、土壤和空气污染,极大地限制了多生物发育和健康生长,甚至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农药产品的使用数量平均每年上升比例可达10%左右,其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检出率和超标率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对化肥的大量运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粮食增产负边际效应发生,造成粮食产量的不断减少,从而形成了粮食供不应求的严重局势。此外,受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在农业种植的传统生产模式仍以土地生产和劳动生产为主。但在当前农业发展局面中,这些特点会受到自然条件和人力条件限制,且随着各行业经济水平提高和农业低收入局面影响,种植业生产力严重下降,粮食产量不足,收入得不到保障,较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现代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因此,应主力加强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农药产品利用效率,改进良种基础技术和增加农业劳动收入,以更好的促进现代化有机农业发展和创新。
二、现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优化策略
农药产品的大量使用对提高种植生产率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土壤生态的巨大破坏,而植物生长依赖土壤中的营养补给,形成了植物带来农药—农药破坏土壤-土壤影响植物的循环系统,最终导致负效应的农业发展形势。因此,针对农业种植发展,应充分加强种植因素保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以提高各种植因素对种植业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1.土壤生态保护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前提条件,加强土壤环境改善对种植生长尤为重要。土壤保健技术基础目的为合理优化土壤生态环境,合理的土壤结构能够有效培养无机和有机胶体,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土壤保健技术能够快速培育有机胶体的复合物,进而促进土壤结板结构中土壤团粒稳定结合,同时,其增加的有机胶体能够用于土壤生态调节,促进有机和无机生态物质复合,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的有效生长和发育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证稳产,需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通过提高作物复种效率以延长其生长期限,增加最终收成面积;同时,可人工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以扩大农作物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此外,还可加强农作物养分供应、增加通风、增强CO2浓度,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生长质量。
2.水资源环境改善优化种植结构
水分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条件,改善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可起到优化种植结构和节水节能的作用。针对水资源保护,首选需提升对水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水源污染和缺乏的意识,才能促使种植人员对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其次,各乡镇水利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水利灌溉工程的改进和创新,促使水利设施不断改造升级,提高水利设施对农作物的灌溉和节水节能效率。再者,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应用,加强农业人员对节水灌溉的合理操作技术,有效提高农业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灌溉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因此,种植结构调整中需合理考虑水源灌溉,最大限度上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源污染和浪费。针对水源丰富地区,需在保证作物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需减少肥料用量,以避免化肥溶液的大量排放,降低水源富营养化,改善水源质量。针对干旱地区,需采用合理的灌溉模式,科学引水灌溉,并对水源蒸发或流失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全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种植结构合理。
3.种植科技发展改善种植结构
为提高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应及时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以促使所种植的农作物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生产量。对于农业种植环境改善,种植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种植经验和先进技术对土壤肥力情况给予有效鉴定,再加以调整改良化肥使用剂量,使之能够很好地符合农作物所需营养补给。加强农作物品种选择和搭配种植,根据当地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
4.合理利用農业技术
农业技术包括很多种,如土壤保健技术、植物保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首先,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帮助植物进行次生代谢,提供其次生代谢所需要的营养,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且某些地区受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给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其次,土壤保健技术,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对于一些新型的农机技术,相关政府应加大重视度,组织专家到种植现场进行指导,帮助农民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新型农机的使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结语
农业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对经济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积极加强农业种植发展,保护农作物种植环境,改良种植生产灌溉技术和优选种植作物,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高效调整,快速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为现代化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成河.农业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优化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5-86.
[2]于艳华.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6(33):296.
[3]彭显.农业种植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科学种养,2016(3):173.
[4]徐秀杰,姜子芯.浅谈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中国科技纵横,2016(6):287.
[5]孙学亮.浅谈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6(9):231.
关键词:种植因素;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由于土壤生态环境的不科学使用,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大量采用农药、除草剂、化肥等一系列化学药品辅助植物生长,其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使用农药导致了土壤结构板结,继而阻碍植物对土壤所含水分和相关营养物质补给;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生物多样化大量减少;农药的不断使用造成了严重的水源、土壤和空气污染,极大地限制了多生物发育和健康生长,甚至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农药产品的使用数量平均每年上升比例可达10%左右,其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检出率和超标率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对化肥的大量运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粮食增产负边际效应发生,造成粮食产量的不断减少,从而形成了粮食供不应求的严重局势。此外,受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在农业种植的传统生产模式仍以土地生产和劳动生产为主。但在当前农业发展局面中,这些特点会受到自然条件和人力条件限制,且随着各行业经济水平提高和农业低收入局面影响,种植业生产力严重下降,粮食产量不足,收入得不到保障,较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现代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因此,应主力加强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农药产品利用效率,改进良种基础技术和增加农业劳动收入,以更好的促进现代化有机农业发展和创新。
二、现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优化策略
农药产品的大量使用对提高种植生产率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土壤生态的巨大破坏,而植物生长依赖土壤中的营养补给,形成了植物带来农药—农药破坏土壤-土壤影响植物的循环系统,最终导致负效应的农业发展形势。因此,针对农业种植发展,应充分加强种植因素保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以提高各种植因素对种植业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1.土壤生态保护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前提条件,加强土壤环境改善对种植生长尤为重要。土壤保健技术基础目的为合理优化土壤生态环境,合理的土壤结构能够有效培养无机和有机胶体,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土壤保健技术能够快速培育有机胶体的复合物,进而促进土壤结板结构中土壤团粒稳定结合,同时,其增加的有机胶体能够用于土壤生态调节,促进有机和无机生态物质复合,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的有效生长和发育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证稳产,需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通过提高作物复种效率以延长其生长期限,增加最终收成面积;同时,可人工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以扩大农作物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此外,还可加强农作物养分供应、增加通风、增强CO2浓度,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生长质量。
2.水资源环境改善优化种植结构
水分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条件,改善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可起到优化种植结构和节水节能的作用。针对水资源保护,首选需提升对水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水源污染和缺乏的意识,才能促使种植人员对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其次,各乡镇水利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水利灌溉工程的改进和创新,促使水利设施不断改造升级,提高水利设施对农作物的灌溉和节水节能效率。再者,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应用,加强农业人员对节水灌溉的合理操作技术,有效提高农业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灌溉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因此,种植结构调整中需合理考虑水源灌溉,最大限度上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源污染和浪费。针对水源丰富地区,需在保证作物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需减少肥料用量,以避免化肥溶液的大量排放,降低水源富营养化,改善水源质量。针对干旱地区,需采用合理的灌溉模式,科学引水灌溉,并对水源蒸发或流失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全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种植结构合理。
3.种植科技发展改善种植结构
为提高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应及时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以促使所种植的农作物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生产量。对于农业种植环境改善,种植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种植经验和先进技术对土壤肥力情况给予有效鉴定,再加以调整改良化肥使用剂量,使之能够很好地符合农作物所需营养补给。加强农作物品种选择和搭配种植,根据当地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
4.合理利用農业技术
农业技术包括很多种,如土壤保健技术、植物保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首先,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帮助植物进行次生代谢,提供其次生代谢所需要的营养,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且某些地区受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给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其次,土壤保健技术,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对于一些新型的农机技术,相关政府应加大重视度,组织专家到种植现场进行指导,帮助农民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新型农机的使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结语
农业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对经济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积极加强农业种植发展,保护农作物种植环境,改良种植生产灌溉技术和优选种植作物,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高效调整,快速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为现代化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成河.农业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优化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5-86.
[2]于艳华.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6(33):296.
[3]彭显.农业种植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科学种养,2016(3):173.
[4]徐秀杰,姜子芯.浅谈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中国科技纵横,2016(6):287.
[5]孙学亮.浅谈农业种植因素对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6(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