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切除后要防感染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多发于35-50岁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绝大部分病人可以采用卧硬板床休息、牵引、推拿、理疗、配戴腰围、服药、贴膏药、封闭及腰背肌锻炼等综合治疗措施达到治愈目的。少部分病人效果不佳,症状继续加重,或迁延日久,需要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一般从腰部后方作切口,进入椎管,切除突出椎间盘中央的髓核和四周部分纤维环,解除神经压迫。后路椎间盘镜术是通过套管,在内窥镜光纤摄录系统的监视下,插入精密器械,取出突出髓核组织。还可在在x光透视监护下,向突出椎间盘内注射药物胶原酶,使髓核溶解(分解);或在x光透视监护下,经皮肤向椎间盘插入套管,伸入精密器械,对椎间盘髓核进行环锯、刨削或激光烧灼。这些手术切口有的小得只有一个针眼。但无论如何,总要损伤皮肤,并进入椎间盘内(椎间隙),细菌就可能顺着开放伤口进入。有时候,细菌也会通过血流进入椎间隙。细菌在椎间隙生长繁殖,就造成椎间隙感染。
  椎间隙感染多于手术后第2-4天发生(也有手术一两周后发生)。病人的腰腿疼痛症状手术后可能已经缓解,刀口疼痛也明显减轻,此时却又发生反复。疼痛突然加重,程度十分剧烈,不能翻身动弹,有的呈阵发性抽痛。严重病人平卧在床,房间开门、关门或轻轻振动床铺,都可能造成疼痛加剧。腰部有明显压痛,有的病人甚至拒绝检查。但皮肤表面却无异常,伤口也能正常愈合。除个别病人发烧,大部分病人体温正常。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也往往正常。唯一异常表现是血沉值明显加快,具有帮助确诊的价值。
  除了手术后并发的椎间隙感染外,还有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病人多为儿童,感染源是身体其他部位,如皮肤疖肿、扁桃体感染等,细菌通过血液被带到椎间盘引起感染。
  治疗椎间隙感染,腰部制动很重要。病情轻的可配戴腰围,卧硬板床休息;重者需作石膏腰围固定或卧石膏床,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其次是应用抗生素。有人认为椎间盘仅在边缘有少许血管,中央没有血液供应,输入抗生素不能到达病变部位,因而不主张应用。其实,手术后的椎间盘结构与手术前大不一样,可能有血管长入椎间隙,周围的血液也能渗入椎间隙。因此,有必要选用有效抗生素,而且应用时间宜长,一般不少于2-3个月。
  第三是应用止痛药。一般可选用芬必得、消炎痛、盐酸曲马多等,疼痛严重时,可用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注意防止成瘾。
  病情较重者,可在x光透视监护下,向感染椎间盘内插入导管,将脓液吸出,冲洗干净。最好使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仪,将套管针送至感染椎间隙内,再接通输液器及负压吸引器,反复冲洗,清除坏死和感染组织。一般均能治愈,且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
  预防腰椎间盘术后感染,主要是严格手术适应证,能不开刀的就不开刀。必须手术者,术前进行全面详细检查,病人如患有糖尿病等易感染的疾病,待病情控制后手术。加强消毒措施,手术中无菌操作。术后设法将瘀血及时引流出来,并选择合适抗生素。病人应遵照医嘱卧床休息,并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其他文献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一位腰缠万贯,家有数万存款的老人,却每天在捡破烂。  刘老太今年73岁,丈夫在10年前去世。膝下二个儿子一个女儿,早已成家。刘老太每天去捡破烂,然后去废品回收站变卖。吃的粗茶淡饭,衣着也很俭朴。她与大儿子生活在一起,平时总对别人说儿子、媳妇待她不好,不让她吃饭。为此,工厂退管会和里弄干部找到刘老太的儿子,叫他孝顺母亲,不要虐待老人。刘老太的儿子深感委屈,说刘老太每月退休金150
东北地区,曾让不慎获罪者闻虎色变。以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为例,清朝称为“宁古塔”,臭名昭著,一直是士人和官员们最不祥的符咒。  鼠疫肆虐人间  当时的白山黑水,人迹罕至,森林莽莽,野兽纵横,生活资源匱乏,冬日滴水成冰,极不适合人类居住。  雪上加霜,东北的疫病,也是许多人的噩梦,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不一而足。1911年冬天,六七万东北人被一场瘟疫夺去生命。  鼠疫杆菌喜欢低温,在冰冻的组织或尸体
期刊
我是个毫无赌性的人,从来不相信特别好或特别坏的运气会降临在我身上。对我来说,飞机遇到乱流上下剧烈波动时可以用搭云霄飞车的心情安然享受,和始终不会动念买一张几百万分之一概率中奖的彩票,是一回事。  所以股票市场对我很难有现实的吸引力。股票行情涨跌,绝大部分不在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中。或者該说,能够在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中的部分,不是投资股票的重点。  然而不管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我们这一代台湾人,很难不受
期刊
谈到“祖传秘方”,当首推张仲景的《伤寒论》。唐代大医孙思邈当年在收集整理仲景方剂时,就曾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的经历。可见早在隋唐时期,就有把别人的方子当“秘方”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张仲景的医书成为业界的必读之书,其神秘色彩才渐渐淡化。  一些有效治疗方剂和治疗方法,曾是某些人的偶然发现,后经反复验证,证实疗效確实可靠,终成中医学的一砖一瓦。明朝的两大名著《普济方》《本草纲目》,就曾搜
期刊
汤婆子过去是大户人家的必备,入冬之后,再暖和的房间晚上进被窝也冷。那时室内温度十四五度算高的,家中棉衣棉裤棉鞋都穿上甚至棉帽捂上是百姓生活的常态。尤其平房,全家靠一個小煤炉取暖,火不旺时室内极速降温,被窝如同冰窖一点也不夸张,这时汤婆子就来救急了。  汤婆子的名称既科学又文学,汤在古汉语中指热水,恰好又是姓氏;婆子叫着温暖,塞进被窝还多一份感情。这一名称至少在宋代就流行了,大文豪黄庭坚写过《戏咏暖
期刊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往往变得比动物还可悲可笑,为了一件今天看起来绝对荒唐的小事,也能把生命赌上去。  我家庭出身不好,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党员的女儿谈情说爱,可谓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从邻居们投来的疑惑与嘲讽的目光中,我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使我愧疚不已,觉得对不起爱上我的姑娘。我痛不欲生,朝思暮想,苦苦寻觅,想找一个方法证明自己。最终发现,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结婚这一天摆几桌丰盛的酒菜,让亲朋好友和
期刊
铁道兵这个兵种脱胎于战斗部队,他们当年还有护路任务,编有一个装甲列车纵队,战斗力很强。老侯他们在大兴安岭的建设,属于505工程,505工程的政治部主任徐诚之,便是亲手判处座山雕死刑的剿匪英雄,这支部队的军事素质相当高。而且,老侯他们的枪法,可不是打靶子练出来的。施工的地方,常常人少动物多,为了自卫,走哪儿都带着枪。工作艰苦,生活也有些枯燥,打猎便是他们改变这种枯燥生活的一大手段。那时候没有《野生动
期刊
对于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拉练”这个词并不陌生。1971年冬天,老师告诉我们,准备去拉练,让大家备好粮票、钱和棉被。外婆给我做了炒米,说红军长征时吃的就是炒米,后来,硬邦邦的炒米,真的派上了用场,吃一点儿,就可以长时间不饿。  第二天一早,我背着棉被,带着炒米,穿着哥哥下乡发的棉衣棉裤,出发了。从天津市区到大港的一百多里路,要用三四天走完,然后在大港休整两天,再返回市区。  我们边走
期刊
同仁堂的肇始之祖乐显扬医术高明,有不少人到他的家中求医。一天,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病。这孩子得了一种怪病,身上奇痒难耐,一双小手总在身上抓。问他吃什么了,干什么了,他一概不说,只是摇头。父母带着孩子找了好几位医生,不仅说不清病因,有的甚至赶紧把他们往外赶,怕孩子是得了天花。  乐显扬十分认真地为孩子号了脉,看了孩子身上的痛痒之处,又问孩子吃了什么,干了什么,孩子还是不答一句。于是,乐显
期刊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刑事案件。  刑警队押送一个诈骗团伙到预审处,领导安排我接这个案子。  这是一个利用新盖好的住宅楼进行诈骗的团伙,三个人,为首的叫方来庆,三十多岁,另外两个人是从犯。  他们的作案方法是伪造好各种证件,然后在竣工不久的住宅楼内,撬开新房门锁,换上他们的门锁。一个人冒充销售人员,一个人假冒管理人员,带客户看房。客户满意了,再到方来庆那儿,办理各种“手续”,交纳一定数量的定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