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世界遗产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公元829年,建立了统一的英格兰王国。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此后又与苏格兰、爱尔兰合并(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14年前,英国占有广大的殖民地,称为"日不落帝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其世界霸主地位逐渐丧失。
  英国拥有长达11450公里的海岸线,海岸曲折,风光旖旎。英国的人文资源也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迄今为止,英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9项、世界自然遗产5项。
  
  世界文化遗产
  
  达勒姆城堡和大教堂
  达勒姆城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城北的城堡始建于1072年,建筑格局复杂,犹如迷宫;19世纪后成为达勒姆大学校舍的一部分。城南的大教堂(图1)于1133年竣工,是英国最大、最完美的诺曼式建筑遗产,也是欧洲著名的中世纪建筑之一。
  


  乔治铁桥区
  位于英格兰的施罗普郡,因境内的乔治铁桥而得名,面积约3.6平方公里(图2)。它是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主要遗存有:1709年建造的世界上首座以焦炭为新能源的高炉;1779-1781年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铁桥--乔治铁桥;1802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蒸汽火车头,以及18世纪的矿井、窑址等。
  
  斯通亨奇、埃夫伯里及其周围的史前巨石建筑遗址迹
  斯通亨奇的巨石建筑遗迹(又称"环状列石"、"巨石阵",图3),位于英格兰的索尔兹伯里城北约11公里,是极富神秘色彩的史前人类遗迹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新石器时代,后陆续扩建,历时约千年。现存的遗迹,30块竖立的长石成环状排列,长石上还架有横石;石环的直径为30.4米,石圈内尚存3个形如门框的"三石塔"。在斯通亨奇以北30公里的埃夫伯里,也有一处由100根石柱围成的石圈(又称"石头城");在其附近还有一些史前巨石遗迹。
  


  圭内斯郡的4座中世纪城堡与城墙遗址
  1283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下令,在威尔士的圭内斯建造一道由10座城堡组成的军事屏障。其中有4座城堡的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博马利斯城堡、康威城堡、哈勒赫城堡、卡那封城堡。其中位于卡那封城西的卡那封城堡(图4),是这4座城堡中最重要的一座。其塔楼和城墙,用黑色的砂岩和亮色的石灰岩镶嵌成条纹装饰。
  
  巴斯城
  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埃文郡,始建于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巴斯城的建筑遗存十分丰富,有4900座建筑物被英国列为保护对象。其中罗马时期的遗迹有智慧女神庙、浴场、城市排水设施等(图5);中世纪的建筑主要有哥特式大教堂。从18世纪开始,巴斯城的建设发生了新的转变,从而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城市。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建筑有女王广场、竞技场、普尔特尼桥以及新月形住宅群等。
  


  哈德良城墙遗址
  位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交界处,西起卡莱尔,东至纽卡斯尔,全长约118公里(图6)。它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为抵御北方克尔特人的进攻,于公元122年下令建造的军事屏障。城墙由巨型方石砌成,高5-6米,宽2.5-3米,有160多座烽火台。守卫的官兵分别驻扎在城墙附近的17座要塞内。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宫(图7)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始建于11世纪中叶。从1547年起成为英国议会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其西南角耸立着维多利亚塔,是议会档案存放处;其东北角的钟塔上有著名的大本钟,该钟因本杰明·荷尔爵士监制而得名(图8)。1946年,联合国曾在威斯敏斯特宫中央厅(图9)举行第一次大会。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位于议会广场西南,始建于1050年。大教堂既金壁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誉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图10 11)。英国国王的加冕仪式和王室成员的婚礼都在这里举行。它还是安葬国家元首和名人的墓地,圣·玛格丽特教堂是位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最里面的一座小教堂,建于16世纪初。它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样,都是王室权力的象征。
  


  伦敦塔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建于11世纪英格兰诺曼王朝时期。当初的意图是建造一座用来保卫伦敦水上交通要害(即泰晤士河)的堡垒。堡垒的中心最初是一座诺曼式的3层建筑,俗称"白塔"。13世纪,在白塔四周增建了内外两层城墙,城墙上有许多塔和棱堡。17至18世纪又对伦敦塔建筑群进行了多次扩建。这座集宫殿和堡垒于一体的建筑物,历史上曾有许多功用:王室举行会议和签订协约之地,储藏武器的军械库,制造钱币的工厂,皇家动物园、观象台。还曾是关押敌对王公的监狱以及将他们送上断头台的刑场。
  1944年,伦敦塔被改建为展示17世纪以后英国王室珍宝的陈列馆。而由身着古代军服的禁卫军每晚例行的"伦敦塔锁门仪式",从1485年沿袭至今,成为伦敦的一道景观。
  1978年,英国为纪念伦敦塔建成900周年,发行了邮票和首日封(图12)。
  
  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区建筑群
  公元6世纪末,圣奥古斯汀奉教皇之命,率40名修士从罗马到英格兰传教,在当时肯特王国的都城坎特伯雷建造了一座罗马式小教堂。坎特伯雷大教堂就是在这座小教堂的基础上于11世纪扩建而成,以后又多次翻修和改建。大教堂气势恢弘,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诺曼式等多种建筑艺术的风格(图13 14)。该教堂有"英格兰基督教信仰的摇篮"之称。教堂里还安葬了英国的一些国王、王后和大主教。教区建筑群内有著名的圣马丁教堂和圣奥古斯汀修道院等。
  


  爱丁堡城
  位于苏格兰中部的福斯湾南岸,为苏格兰首府(图15),其新、老城区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爱丁堡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15~18世纪初,爱丁堡老城是苏格兰王国的首都。位于老城区的城堡(图16),建于14世纪,曾先后被作为碉堡、王宫、宝库、兵营和监狱,现为军事博物馆。建于12世纪的圣吉尔斯教堂(图17)也是著名的古迹之一。爱丁堡的新城区位于老城区北面,始建于1767年。新城区内的夏洛特广场(图18)被视为都市古典派建筑的杰作。爱丁堡还是欧洲的文化名城,每年的"爱丁堡国际音乐、戏剧节"闻名遐尔。
  
  格林尼治地区
  格林尼治是大伦敦东南的一个区,位于泰晤士河南岸,是从海上通往伦敦的咽喉。该地区的山林草地,昔日是王室养鹿、打猎的御苑,并修建有许多宫殿。
  格林尼治地区因始建于1675年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图19)而闻名全球。该天文台最初的任务是:"寻求确定经度的办法,改善航海与天文学。"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图20中的那条红线),即零度经线,并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48年天文台迁走,原址改为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用以陈列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早期的各种天文观测仪器,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台划分地球经度的子午仪(图21)。
  
  奥克尼群岛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奥克尼群岛位于苏格兰本土以北32公里,由大小70多个岛屿组成。群岛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包括一个庞大的墓穴、两个举行仪式的场地(石圈)、一个居民区和许多未发掘的墓葬。其中西梅恩兰岛上的地下村落--斯卡拉布雷,是欧洲北部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图22)。在居民区的石头屋内,已发现火炉、食物储藏室、床铺等,均为石板制作。每户的门道外都有一个石门或木门。
  
  百慕大群岛上的圣乔治镇及其防御工事
  百慕大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由145个小岛组成。自17世纪起沦为英国殖民地。1968年实行内部自治。
  圣乔治镇位于百慕大群岛北部圣乔治岛的南岸,始建于1612年,曾为百慕大的首府,至今仍保持着早期典型的英国殖民城市风貌(图23 24)。著名古迹有建于17世纪初的圣彼得教堂(图25),以及在镇周围建造的几座海防要塞,如维多利亚要塞(图26)、坎宁安要塞(图27)、艾伯特要塞等。这些要塞是17~20世纪英国军事防御工程发展的例证。
  英国的文化遗产除上述外,还有下列几项:斯塔德利皇家公园;牛津郡的布莱尼姆宫;19世纪建立的布莱纳文工业区遗址;19世纪建立的德文特河流域工业区遗址;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建立的新拉纳克实验区;19世纪建立的索尔泰尔工业区遗址。
  
  世界自然遗产
  
  贾恩茨考斯韦角及其周边海岸
  在北爱尔兰东北安特里姆平原的边缘,因火山活动而在海岸形成了绵延约6公里的玄武岩结构的峭壁。在悬崖之下,由大约4万根匀称的"柱状玄武岩"聚集而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犹如一条伸向大海的天然石道,景色极为壮观(图28)。每根石柱均为六角形立柱,石柱端面的直径约为46厘米。地质学家们早在300多年前就开始对这种奇特的地质构造展开研究。
  
  圣基尔达岛
  圣基尔达岛(图29)位于大西洋上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外围,包括赫塔、丹村、索厄和博雷4岛。由于古代的火山活动,逐渐形成了这几个光秃秃的岩石小岛。岛上的悬崖峭壁,有的高出海面370米,颇为壮观。圣基尔达岛为稀有物种和濒临灭绝的鸟类(尤其是世界上最大的塘鹅群)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1957年,圣基尔达岛被英国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英国的自然遗产还有:亨德森岛;戈夫岛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多塞特-东德文海岸。
  
其他文献
这几年,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的品牌在中国集邮集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原本得天独厚的集邮、集币收藏活动与集藏文化通过博览会的窗口,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向往。连续北京、上海、广州举办的三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已经成为被国际集邮界、集币界认可的国际专业博览会,它也是中国集邮、集币的重要品牌,同时它还成为一张中国集邮、集币靓丽的名片。而在这张名片的背后,是主办者的每一步坚实的足迹。  其实举办邮票、钱
期刊
我是从老旧的《集邮》杂志上认识"董纯琦"这个名字的,至今已有好几十年了。我在集邮散文--《人生易老,邮文永在》中曾留下这样的文字:"1958年第3期的《集邮》上刊登了青年董纯琦写的《利季泽惨案15周年邮票的设计和雕刻》,我以为它至今仍然是介绍‘他山之石‘的集邮范文。随文刊出的2枚捷克斯洛伐克的雕刻版邮票图稿--‘揭开面纱的妇女头像‘和‘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因此就深深地精雕在我的心扉上,并时常凸显在
期刊
编者按:中国集邮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邮票丰富的题材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引起了国际集邮界的极大关注。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林氏邮票新闻》在其显要版位刊登了这篇文章,指出中国邮票为西方集邮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收藏空间"。我们特将此文摘译出来,希望能给国内集邮者一些启迪。  全世界都在热心地收藏中国邮票和信封,而集邮活动更是在中国人中广泛流传。  尽管西方大多数人既不能说中文,也不能读中国的方块字,但他们仍然对
期刊
一、概况    邮资不仅是反映邮政生产最为基本而又最权威的东西,它也是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集邮界研究它是必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邮政史的时间跨度拉长,它的内涵将愈加丰富,研究它的人也势必日众。  对于中国邮资史来说,自大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至今,已达130多年,其间政权几经更迭,邮资内容也是多姿多彩的。特别是自1948年11月19日开始使用的金圆邮资(彩图①为2枚1948年1
期刊
今年7月9日,政治、经济合作组织非洲联盟在南非德班成立,替代了1963年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南非邮政为此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以"非盟"各国国旗为主图,并在德班阿布萨体育场举行的"非盟"成立庆典上举行了该套邮票的发行仪式 。附图为身着传统服饰、手拿传统武器的祖鲁族战士在放大的《非洲联盟成立》纪念邮票图案前举行传统仪式,以纪念这套邮票的发行。  (欣闻)
期刊
二、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邮票  2.系列邮票阵容庞大。在俄罗斯1992-2001年发行的邮票中,系列邮票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保留了前苏联的"胜利节"、"宇航节"、"新年好"、"名画"、"动物"、"植物"、"建筑"、"体育"等系列邮票外,俄罗斯又开拓了以下系列邮票:  (1)"俄罗斯历史"系列。1992年发行了纪念民族英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俄国军队同德意志十字军在楚德-普斯科激战750周年的小型张;199
期刊
艺术家的创作题材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因为爱可以激发人们无限的联想。欧洲艺术家莉莉·波兰娜用邮票这种特别的材料来作画,其灵感源于她对母亲的怀念。这是在香港举办的"意大利节2002"期间开幕的"邮票拼贴艺术画展"上,莉莉·波兰娜告诉集邮爱好者的。这一展览从5月21日至6月2日在在香港港丽酒店大堂展出,共展出39幅邮票拼贴作品。  莉莉·波兰娜最初从事传统画的创作。几年前母亲去世,她在追忆母亲时整理出母
期刊
澳大利亚  《自然界--澳洲的沙漠》(2002.6.4/4枚)。图案为:沙漠之星花、沙鼠、多刺的魔鬼(动物名)、美好的沙漠(图1)。《画家阿尔伯特·南维特锡拉诞生百年》(2002.7.2/4枚)。图案为画家的4幅风景油画(图2)。    加拿大  《世界青年日》(2002.7.23/1枚)。图案为世界各民族青年(图3)。《郁金香》(2002.8.30/含4枚邮票的小版张)。二战期间,荷兰王室曾到加
期刊
造船和航海技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7000~6500年的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两件雕花木桨(图1,中国),证明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一样,早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就已使用独木舟了。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舟"字。在殷代铜器父戊舟爵(图2,中国)的铭文"父戊舟作尊"中,"舟"字像一艘用数块木料组装成的木板船(图3)。这说明在距今3500~3000年前,我国已出现木
期刊
成语说"情不自禁"、"日久生情",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情人终成眷属"……万变不离一个"情"字。人与人如此,邮迷与邮票亦然。年到半百的我对邮票的感觉,总体而言,是喜新更恋旧,"老纪特"是我永远的老情人、老眷属!  多年来,我国的特种邮票可谓"群山起伏",《庐山》、《华山》、《峨眉山》、《嵩山》、《恒山》、《崂山》……无论设计还是印刷,几乎都为精品,且大多夺得年度最佳奖。不过在我等老邮迷的心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