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公元829年,建立了统一的英格兰王国。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此后又与苏格兰、爱尔兰合并(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14年前,英国占有广大的殖民地,称为"日不落帝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其世界霸主地位逐渐丧失。
英国拥有长达11450公里的海岸线,海岸曲折,风光旖旎。英国的人文资源也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迄今为止,英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9项、世界自然遗产5项。
世界文化遗产
达勒姆城堡和大教堂
达勒姆城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城北的城堡始建于1072年,建筑格局复杂,犹如迷宫;19世纪后成为达勒姆大学校舍的一部分。城南的大教堂(图1)于1133年竣工,是英国最大、最完美的诺曼式建筑遗产,也是欧洲著名的中世纪建筑之一。
乔治铁桥区
位于英格兰的施罗普郡,因境内的乔治铁桥而得名,面积约3.6平方公里(图2)。它是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主要遗存有:1709年建造的世界上首座以焦炭为新能源的高炉;1779-1781年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铁桥--乔治铁桥;1802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蒸汽火车头,以及18世纪的矿井、窑址等。
斯通亨奇、埃夫伯里及其周围的史前巨石建筑遗址迹
斯通亨奇的巨石建筑遗迹(又称"环状列石"、"巨石阵",图3),位于英格兰的索尔兹伯里城北约11公里,是极富神秘色彩的史前人类遗迹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新石器时代,后陆续扩建,历时约千年。现存的遗迹,30块竖立的长石成环状排列,长石上还架有横石;石环的直径为30.4米,石圈内尚存3个形如门框的"三石塔"。在斯通亨奇以北30公里的埃夫伯里,也有一处由100根石柱围成的石圈(又称"石头城");在其附近还有一些史前巨石遗迹。
圭内斯郡的4座中世纪城堡与城墙遗址
1283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下令,在威尔士的圭内斯建造一道由10座城堡组成的军事屏障。其中有4座城堡的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博马利斯城堡、康威城堡、哈勒赫城堡、卡那封城堡。其中位于卡那封城西的卡那封城堡(图4),是这4座城堡中最重要的一座。其塔楼和城墙,用黑色的砂岩和亮色的石灰岩镶嵌成条纹装饰。
巴斯城
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埃文郡,始建于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巴斯城的建筑遗存十分丰富,有4900座建筑物被英国列为保护对象。其中罗马时期的遗迹有智慧女神庙、浴场、城市排水设施等(图5);中世纪的建筑主要有哥特式大教堂。从18世纪开始,巴斯城的建设发生了新的转变,从而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城市。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建筑有女王广场、竞技场、普尔特尼桥以及新月形住宅群等。
哈德良城墙遗址
位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交界处,西起卡莱尔,东至纽卡斯尔,全长约118公里(图6)。它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为抵御北方克尔特人的进攻,于公元122年下令建造的军事屏障。城墙由巨型方石砌成,高5-6米,宽2.5-3米,有160多座烽火台。守卫的官兵分别驻扎在城墙附近的17座要塞内。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宫(图7)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始建于11世纪中叶。从1547年起成为英国议会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其西南角耸立着维多利亚塔,是议会档案存放处;其东北角的钟塔上有著名的大本钟,该钟因本杰明·荷尔爵士监制而得名(图8)。1946年,联合国曾在威斯敏斯特宫中央厅(图9)举行第一次大会。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位于议会广场西南,始建于1050年。大教堂既金壁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誉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图10 11)。英国国王的加冕仪式和王室成员的婚礼都在这里举行。它还是安葬国家元首和名人的墓地,圣·玛格丽特教堂是位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最里面的一座小教堂,建于16世纪初。它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样,都是王室权力的象征。
伦敦塔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建于11世纪英格兰诺曼王朝时期。当初的意图是建造一座用来保卫伦敦水上交通要害(即泰晤士河)的堡垒。堡垒的中心最初是一座诺曼式的3层建筑,俗称"白塔"。13世纪,在白塔四周增建了内外两层城墙,城墙上有许多塔和棱堡。17至18世纪又对伦敦塔建筑群进行了多次扩建。这座集宫殿和堡垒于一体的建筑物,历史上曾有许多功用:王室举行会议和签订协约之地,储藏武器的军械库,制造钱币的工厂,皇家动物园、观象台。还曾是关押敌对王公的监狱以及将他们送上断头台的刑场。
1944年,伦敦塔被改建为展示17世纪以后英国王室珍宝的陈列馆。而由身着古代军服的禁卫军每晚例行的"伦敦塔锁门仪式",从1485年沿袭至今,成为伦敦的一道景观。
1978年,英国为纪念伦敦塔建成900周年,发行了邮票和首日封(图12)。
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区建筑群
公元6世纪末,圣奥古斯汀奉教皇之命,率40名修士从罗马到英格兰传教,在当时肯特王国的都城坎特伯雷建造了一座罗马式小教堂。坎特伯雷大教堂就是在这座小教堂的基础上于11世纪扩建而成,以后又多次翻修和改建。大教堂气势恢弘,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诺曼式等多种建筑艺术的风格(图13 14)。该教堂有"英格兰基督教信仰的摇篮"之称。教堂里还安葬了英国的一些国王、王后和大主教。教区建筑群内有著名的圣马丁教堂和圣奥古斯汀修道院等。
爱丁堡城
位于苏格兰中部的福斯湾南岸,为苏格兰首府(图15),其新、老城区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爱丁堡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15~18世纪初,爱丁堡老城是苏格兰王国的首都。位于老城区的城堡(图16),建于14世纪,曾先后被作为碉堡、王宫、宝库、兵营和监狱,现为军事博物馆。建于12世纪的圣吉尔斯教堂(图17)也是著名的古迹之一。爱丁堡的新城区位于老城区北面,始建于1767年。新城区内的夏洛特广场(图18)被视为都市古典派建筑的杰作。爱丁堡还是欧洲的文化名城,每年的"爱丁堡国际音乐、戏剧节"闻名遐尔。
格林尼治地区
格林尼治是大伦敦东南的一个区,位于泰晤士河南岸,是从海上通往伦敦的咽喉。该地区的山林草地,昔日是王室养鹿、打猎的御苑,并修建有许多宫殿。
格林尼治地区因始建于1675年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图19)而闻名全球。该天文台最初的任务是:"寻求确定经度的办法,改善航海与天文学。"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图20中的那条红线),即零度经线,并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48年天文台迁走,原址改为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用以陈列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早期的各种天文观测仪器,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台划分地球经度的子午仪(图21)。
奥克尼群岛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奥克尼群岛位于苏格兰本土以北32公里,由大小70多个岛屿组成。群岛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包括一个庞大的墓穴、两个举行仪式的场地(石圈)、一个居民区和许多未发掘的墓葬。其中西梅恩兰岛上的地下村落--斯卡拉布雷,是欧洲北部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图22)。在居民区的石头屋内,已发现火炉、食物储藏室、床铺等,均为石板制作。每户的门道外都有一个石门或木门。
百慕大群岛上的圣乔治镇及其防御工事
百慕大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由145个小岛组成。自17世纪起沦为英国殖民地。1968年实行内部自治。
圣乔治镇位于百慕大群岛北部圣乔治岛的南岸,始建于1612年,曾为百慕大的首府,至今仍保持着早期典型的英国殖民城市风貌(图23 24)。著名古迹有建于17世纪初的圣彼得教堂(图25),以及在镇周围建造的几座海防要塞,如维多利亚要塞(图26)、坎宁安要塞(图27)、艾伯特要塞等。这些要塞是17~20世纪英国军事防御工程发展的例证。
英国的文化遗产除上述外,还有下列几项:斯塔德利皇家公园;牛津郡的布莱尼姆宫;19世纪建立的布莱纳文工业区遗址;19世纪建立的德文特河流域工业区遗址;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建立的新拉纳克实验区;19世纪建立的索尔泰尔工业区遗址。
世界自然遗产
贾恩茨考斯韦角及其周边海岸
在北爱尔兰东北安特里姆平原的边缘,因火山活动而在海岸形成了绵延约6公里的玄武岩结构的峭壁。在悬崖之下,由大约4万根匀称的"柱状玄武岩"聚集而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犹如一条伸向大海的天然石道,景色极为壮观(图28)。每根石柱均为六角形立柱,石柱端面的直径约为46厘米。地质学家们早在300多年前就开始对这种奇特的地质构造展开研究。
圣基尔达岛
圣基尔达岛(图29)位于大西洋上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外围,包括赫塔、丹村、索厄和博雷4岛。由于古代的火山活动,逐渐形成了这几个光秃秃的岩石小岛。岛上的悬崖峭壁,有的高出海面370米,颇为壮观。圣基尔达岛为稀有物种和濒临灭绝的鸟类(尤其是世界上最大的塘鹅群)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1957年,圣基尔达岛被英国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英国的自然遗产还有:亨德森岛;戈夫岛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多塞特-东德文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