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法有直接导入、旧知识复习导入等几种。但这几种方法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既有其优势,又有缺憾。如何寻求较好的渠道导入新课,“引”人入胜?便是这篇文章主旨。
【关键词】历史教学 导入新课 “引”人入胜
常言:凤衣尚待奇针开。课堂导入就犹如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重要作用。新的课改强调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来为课堂教学作铺垫。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不仅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来个满堂情绪高涨,还能捕捉到良好的契机为教学效果增光添彩。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法有直接导入、旧知识复习导入等几种。但这几种方法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既有其优势,又有缺憾。如何寻求较好的渠道导入新课,“引”人入胜?便是这篇文章主旨。
1.从兴趣话题导入
记得在上“汉通西域丝绸之路”一课时,我们国家刚刚正式加入WTO,无论街头巷尾都属最热门的话题。看准了这个机会,我一上课就模仿记者提问:“请问,您最近最关注的新闻热点是什么?”该生大声喊道“WTO,我们来了!”接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绕入世和中西文化互融展开了讨论。短暂互动后,我总结:“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就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了。早在西汉的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这样,自然的完成导入环节,顺利地“引”学生入胜。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产生新的知识经验。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立体的、有机的、开放的。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纸杂志应接不暇,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会通过各种非课堂渠道接触和接受历史。初中的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程以及课外阅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这些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在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就经常根据课程进度,有意安排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见闻作为课堂导入。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科举制度”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段黄梅戏《女驸马中状元》选段,结果大家联系到厦门“博状元”习俗和《范进中举》等,教学流畅地进入“科举制度”。
3.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教到唐朝胡汉交融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件马褂,询问大家是什么时候卷起穿马褂风潮的?穿马褂是我们中国自古就有的习俗嘛?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出这不是养尊处优的人穿的,更适合劳动者些,其中几个同学还做了现场展示,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舶来品”。
这个引入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十四五岁的孩子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和欣赏,爱展示自己,所以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他们来讨论熟知的问题,就算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崭露头角,学生会注意积累劳动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内涵,从而构建合适自己的的知识体系,还会体验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比较难把握的内容就是文化板块,尤其是古代思想成就方面。因为它们离现在的生活和思想形态较远,貌似枯燥一些,学生不感兴趣很难主动去学习。如何将文化这个部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拉近大家的距离?我有过这样的尝试,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勃兴(二)”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假设我们教导处有三位老师,一位像孔子,一位像庄子,一位像韩非子,对于犯错的同学三位老师会如何处置,你更认可哪个老师的处理办法?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讨论的情绪空前高涨,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了这种角色扮演的情景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三个思想家的主张,并正确引导了学生的言论,给予了他们积极的评价。事实上,这个情景的设计,一方面帮学生通俗理解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另一方面,也帮助同学们发现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5.注意史情结合,赋予历史课时代感
历史课给人的面孔总是死板的,人们一提到历史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了无生趣。即使肚里汗牛充栋,也是无用之学。每位历史老师都清楚,不是历史是死了,是我们还没有赋予她新的生命力。如何让孩子们认同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就要做到史情结合。即有意识地突出历史与国情、民情的结合,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现实的问题,使学生确实感到学历史的现实意义。我在教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课时,针对郑和下西洋这一知识点,我先引导学生联系唐朝的对外交往史,顺带介绍西方国家新航路的开辟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小问题来讨论:“全球一体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你认为对外交往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才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同学们立刻根据学过的张骞出使西域和唐朝对外交往等知识,各抒己见,其间虽稚气未消,难免语拙,但这一过程让孩子体会到了: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
【关键词】历史教学 导入新课 “引”人入胜
常言:凤衣尚待奇针开。课堂导入就犹如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重要作用。新的课改强调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来为课堂教学作铺垫。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不仅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来个满堂情绪高涨,还能捕捉到良好的契机为教学效果增光添彩。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法有直接导入、旧知识复习导入等几种。但这几种方法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既有其优势,又有缺憾。如何寻求较好的渠道导入新课,“引”人入胜?便是这篇文章主旨。
1.从兴趣话题导入
记得在上“汉通西域丝绸之路”一课时,我们国家刚刚正式加入WTO,无论街头巷尾都属最热门的话题。看准了这个机会,我一上课就模仿记者提问:“请问,您最近最关注的新闻热点是什么?”该生大声喊道“WTO,我们来了!”接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绕入世和中西文化互融展开了讨论。短暂互动后,我总结:“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就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了。早在西汉的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这样,自然的完成导入环节,顺利地“引”学生入胜。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产生新的知识经验。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立体的、有机的、开放的。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纸杂志应接不暇,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会通过各种非课堂渠道接触和接受历史。初中的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程以及课外阅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这些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在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就经常根据课程进度,有意安排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见闻作为课堂导入。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科举制度”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段黄梅戏《女驸马中状元》选段,结果大家联系到厦门“博状元”习俗和《范进中举》等,教学流畅地进入“科举制度”。
3.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教到唐朝胡汉交融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件马褂,询问大家是什么时候卷起穿马褂风潮的?穿马褂是我们中国自古就有的习俗嘛?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出这不是养尊处优的人穿的,更适合劳动者些,其中几个同学还做了现场展示,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舶来品”。
这个引入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十四五岁的孩子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和欣赏,爱展示自己,所以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他们来讨论熟知的问题,就算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崭露头角,学生会注意积累劳动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内涵,从而构建合适自己的的知识体系,还会体验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比较难把握的内容就是文化板块,尤其是古代思想成就方面。因为它们离现在的生活和思想形态较远,貌似枯燥一些,学生不感兴趣很难主动去学习。如何将文化这个部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拉近大家的距离?我有过这样的尝试,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勃兴(二)”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假设我们教导处有三位老师,一位像孔子,一位像庄子,一位像韩非子,对于犯错的同学三位老师会如何处置,你更认可哪个老师的处理办法?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讨论的情绪空前高涨,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了这种角色扮演的情景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三个思想家的主张,并正确引导了学生的言论,给予了他们积极的评价。事实上,这个情景的设计,一方面帮学生通俗理解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另一方面,也帮助同学们发现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5.注意史情结合,赋予历史课时代感
历史课给人的面孔总是死板的,人们一提到历史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了无生趣。即使肚里汗牛充栋,也是无用之学。每位历史老师都清楚,不是历史是死了,是我们还没有赋予她新的生命力。如何让孩子们认同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就要做到史情结合。即有意识地突出历史与国情、民情的结合,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现实的问题,使学生确实感到学历史的现实意义。我在教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课时,针对郑和下西洋这一知识点,我先引导学生联系唐朝的对外交往史,顺带介绍西方国家新航路的开辟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小问题来讨论:“全球一体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你认为对外交往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才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同学们立刻根据学过的张骞出使西域和唐朝对外交往等知识,各抒己见,其间虽稚气未消,难免语拙,但这一过程让孩子体会到了: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