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提出一个目标,让学生有一个前进的方向;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来创设情境、巧妙引导,多设疑问、多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乐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开发潜能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独立自主 小学学习 学习方法 自学 能力 培养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智力竞争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在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启发、诱导、训练和培养。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首先就得转变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把独立学习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1、从问题中转变认识。比如让学生回家独立学习“数的产生、自然数和整数数位顺序表”,结果在反馈中发现,学生都被“数的产生”中一些奇异的记数方法所吸引,而忽视了“自然数”及“整数数位顺序表”的知识。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就在班级中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了一些学习方式的专题辅导,比如在独立学习中不能只重视结论,要注意结论的产生过程,不能被一些无关的外在因素干扰,要明确学习的方向等等。
2、重视评价和激励。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中就包括对教师引导上的理解能力。因此,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之后,必定有一些学生会很好地进行,而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就无动于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利用自觉进行独立学习的这些同学的榜样作用,在班级中进行情感上的激励,带动全班同学开展独立学习。同时,对受到激励并开始进行独立学习的学生再给予一定表扬,如此反复,不断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最终带动全班学生一起进行。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1、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2、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训练中,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要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必要时可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三、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要想真正把“培养”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需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的方法。如在学生中间开展一些学习方法心得的交流活动,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提高。比如独立学习的时间,有些学生习惯在晚上进行,有些学生习惯在早上进行,也有些学生喜欢在中午进行学习。又如独立学习的技巧,有学生喜欢用笔在书本上画画写写,有学生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摘记下来。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逐渐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为自己今后的继续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营造学生独立学习的氛围
1、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经常性开展自主学习比赛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增长知识能力,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学习意识的增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坚持德育与智育、知识与能力并重,将原来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机械性重复训练转变为问题推进式、启发讨论式、实践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自主思考、自主教育和自主探索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内容在家中得到延伸。父母要切实做好“第一任老师”,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
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地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还可以通过家访活动,利用家长来教育学生。家长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然,这样的家务劳动不是“全天候”的,而是定期、定项目的,并且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以不影响学习为准,目的在于培养生活技能、劳动精神和家庭观念。
五、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爱好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环境影响和后天培养的结果。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兴趣爱好的重要时期。
一是要热爱生活,诱发兴趣丰富的生活是兴趣产生的土壤。
二是在树立志向,稳定兴趣。青少年时期是立志的时期,要根据你的条件和兴趣爱好,确立你的人生志向和理想,这样,你的兴趣爱好就更具有社会性、方向性,也就能稳定和持久。
三是要保持好奇,发展兴趣。好奇心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总是从好奇开始,因为好奇而想认识而去探究这就成为兴趣,要使兴趣不断发展增强,就要始终保持好奇心,而要保持好奇心,就要像一些科学家那样,善于提出疑问,向事物纵的或横的方向发展,不断进行探究。四是要深化兴趣,形成志趣从兴趣发展过程来看,兴趣分为三个阶级三种水平,即有趣——乐趣——志趣。
当一种兴趣产生后,我们就要评价它的价值,并不断使它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要选择具有积极意义的兴趣作为中心兴趣,争取把这兴趣与自己向往的职业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志向结合起来,从而上升到志趣水平。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它是学生其它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石,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甚至是终身学习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独立自主 小学学习 学习方法 自学 能力 培养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智力竞争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在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启发、诱导、训练和培养。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首先就得转变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把独立学习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1、从问题中转变认识。比如让学生回家独立学习“数的产生、自然数和整数数位顺序表”,结果在反馈中发现,学生都被“数的产生”中一些奇异的记数方法所吸引,而忽视了“自然数”及“整数数位顺序表”的知识。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就在班级中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了一些学习方式的专题辅导,比如在独立学习中不能只重视结论,要注意结论的产生过程,不能被一些无关的外在因素干扰,要明确学习的方向等等。
2、重视评价和激励。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中就包括对教师引导上的理解能力。因此,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之后,必定有一些学生会很好地进行,而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就无动于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利用自觉进行独立学习的这些同学的榜样作用,在班级中进行情感上的激励,带动全班同学开展独立学习。同时,对受到激励并开始进行独立学习的学生再给予一定表扬,如此反复,不断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最终带动全班学生一起进行。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1、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2、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训练中,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要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必要时可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三、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要想真正把“培养”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需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的方法。如在学生中间开展一些学习方法心得的交流活动,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提高。比如独立学习的时间,有些学生习惯在晚上进行,有些学生习惯在早上进行,也有些学生喜欢在中午进行学习。又如独立学习的技巧,有学生喜欢用笔在书本上画画写写,有学生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摘记下来。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逐渐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为自己今后的继续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营造学生独立学习的氛围
1、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经常性开展自主学习比赛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增长知识能力,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学习意识的增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坚持德育与智育、知识与能力并重,将原来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机械性重复训练转变为问题推进式、启发讨论式、实践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自主思考、自主教育和自主探索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内容在家中得到延伸。父母要切实做好“第一任老师”,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
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地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还可以通过家访活动,利用家长来教育学生。家长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然,这样的家务劳动不是“全天候”的,而是定期、定项目的,并且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以不影响学习为准,目的在于培养生活技能、劳动精神和家庭观念。
五、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爱好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环境影响和后天培养的结果。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兴趣爱好的重要时期。
一是要热爱生活,诱发兴趣丰富的生活是兴趣产生的土壤。
二是在树立志向,稳定兴趣。青少年时期是立志的时期,要根据你的条件和兴趣爱好,确立你的人生志向和理想,这样,你的兴趣爱好就更具有社会性、方向性,也就能稳定和持久。
三是要保持好奇,发展兴趣。好奇心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总是从好奇开始,因为好奇而想认识而去探究这就成为兴趣,要使兴趣不断发展增强,就要始终保持好奇心,而要保持好奇心,就要像一些科学家那样,善于提出疑问,向事物纵的或横的方向发展,不断进行探究。四是要深化兴趣,形成志趣从兴趣发展过程来看,兴趣分为三个阶级三种水平,即有趣——乐趣——志趣。
当一种兴趣产生后,我们就要评价它的价值,并不断使它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要选择具有积极意义的兴趣作为中心兴趣,争取把这兴趣与自己向往的职业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志向结合起来,从而上升到志趣水平。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它是学生其它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石,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甚至是终身学习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