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的国力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同时也为阻止外国人才对于我国的市场的入侵,因此国家把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就是以本科的教育改革为例,通过对于改革的目的和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教育改革有利于高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变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推动我国的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进程,进而提高我国自身的人力资源,从根源上抵制文化入侵,加强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本科教育;改革策略;学校教学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形式的改变以及我国对于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的运行逐渐加大力度,要求本科学校的教学体系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形成新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从根本上满足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要求院校进行改革的同时,也能促进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有益于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体系的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一、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情况下必然要走的一步,是促使人们思想与时俱进的一种措施,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是一个促进学校创新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好改革的力量对于学校的经营发展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对本科学校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保障学校的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提高教育成果,体现高超的教育水平[2];最主要的是为满足我国人才需求,培养适合我国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于我国的本科学校来说,主要大体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但是由于国家的国力的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本科学校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习到的理论要跟实际的操作相结合起来,培养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大部分的学校的教育都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养成,近乎忽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的教育体系影响下的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学校理论与社会实践不符合,导致学生落差心理的产生,不利于学生的人生的发展。
例如,现如今的大学有的设有会计学专业,在学校学习的期间,有的老师只是单纯的教授会计的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就会发现学习的理论知识自己无法运用到工作之中。为了工作的开展,只有重新学习适合的技能。这样就会导致本科的教育成果微乎其微,其存在的意义被取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改革实施的方向出现偏差,忽视人才的技能培养
虽然我国的各大院校开始实行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与要求不符合,改革改的只是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设备,对于教学的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3]。虽说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具任何的意义。同时也不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最终导致对于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理论层面的局面的发生。
比如,为学生修建全新的教室以及宿舍等,这样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身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对于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效果毫无益处,这样做的结果,只是解决了表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内在问题却选择忽视,最终导致教育改革方向出现误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
三、解决问题促进改革的方法
(一)创新教育体系,改变教学理念
根据国家的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本科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且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则,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教学理念的转变。而根据新的教育体系的原则进行教学,有利于加强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管理,同时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我国的人才培养的建设道路添砖添瓦。
比如,可以采用激励机制的原则进行促使老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对于老师的出色表现进行奖励,调动老师的教学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和减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到时间上下课,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间见到老师,其余时间找不到的老师的现象的出现。只有让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才能体现老师存在的意义,这样既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还有有利于教育改革的进行。
(二)优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本科进行改革的时候,主要以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一个自由并且机会和机遇并存的一个学习空间。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化的,促进我国本科院校转型的速度,提高本科院校的社会生存能力。
比如,本科学校的金融专业,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课上自己动手去操作,积累经验,把理论知识利用起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同时解决国家人才短缺问题。
(三)优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调整改革的重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重视改革内容,对于资源的运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培养上。学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技能,不能只建设学校环境,但是对于學生知识水平选择忽视,只做表面工程,忽视质量。改变改革的重点,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长久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发展[4]。
例如,本科院校可以把更多资金运用到学生的工作问题上,可以提前与一些企业签订一些试岗工位,让学生提前体验社会工作,让其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欠缺,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有个侧重点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校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对于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供基础,同时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指引作用,推动我国的国力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本科院校进行教育改革,有利于院校的社会生存力的增强,满足国家的教育改革的目标,解决国家发展中人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朱郴韦,李礼,刘楠. 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改革实践[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06):1-4.
[2]胡金焱.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1):65-69.
[3]肖彩霞.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教育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20(20):94-97.
[4]纪丽芳.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391-396+402.
关键词:本科教育;改革策略;学校教学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形式的改变以及我国对于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的运行逐渐加大力度,要求本科学校的教学体系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形成新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从根本上满足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要求院校进行改革的同时,也能促进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有益于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体系的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一、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情况下必然要走的一步,是促使人们思想与时俱进的一种措施,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是一个促进学校创新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好改革的力量对于学校的经营发展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对本科学校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保障学校的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提高教育成果,体现高超的教育水平[2];最主要的是为满足我国人才需求,培养适合我国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于我国的本科学校来说,主要大体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但是由于国家的国力的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本科学校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习到的理论要跟实际的操作相结合起来,培养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大部分的学校的教育都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养成,近乎忽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的教育体系影响下的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学校理论与社会实践不符合,导致学生落差心理的产生,不利于学生的人生的发展。
例如,现如今的大学有的设有会计学专业,在学校学习的期间,有的老师只是单纯的教授会计的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就会发现学习的理论知识自己无法运用到工作之中。为了工作的开展,只有重新学习适合的技能。这样就会导致本科的教育成果微乎其微,其存在的意义被取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改革实施的方向出现偏差,忽视人才的技能培养
虽然我国的各大院校开始实行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与要求不符合,改革改的只是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设备,对于教学的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3]。虽说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具任何的意义。同时也不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最终导致对于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理论层面的局面的发生。
比如,为学生修建全新的教室以及宿舍等,这样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身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对于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效果毫无益处,这样做的结果,只是解决了表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内在问题却选择忽视,最终导致教育改革方向出现误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
三、解决问题促进改革的方法
(一)创新教育体系,改变教学理念
根据国家的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本科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且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则,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教学理念的转变。而根据新的教育体系的原则进行教学,有利于加强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管理,同时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我国的人才培养的建设道路添砖添瓦。
比如,可以采用激励机制的原则进行促使老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对于老师的出色表现进行奖励,调动老师的教学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和减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到时间上下课,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间见到老师,其余时间找不到的老师的现象的出现。只有让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才能体现老师存在的意义,这样既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还有有利于教育改革的进行。
(二)优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本科进行改革的时候,主要以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一个自由并且机会和机遇并存的一个学习空间。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化的,促进我国本科院校转型的速度,提高本科院校的社会生存能力。
比如,本科学校的金融专业,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课上自己动手去操作,积累经验,把理论知识利用起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同时解决国家人才短缺问题。
(三)优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调整改革的重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重视改革内容,对于资源的运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培养上。学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技能,不能只建设学校环境,但是对于學生知识水平选择忽视,只做表面工程,忽视质量。改变改革的重点,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长久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发展[4]。
例如,本科院校可以把更多资金运用到学生的工作问题上,可以提前与一些企业签订一些试岗工位,让学生提前体验社会工作,让其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欠缺,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有个侧重点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校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对于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供基础,同时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指引作用,推动我国的国力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本科院校进行教育改革,有利于院校的社会生存力的增强,满足国家的教育改革的目标,解决国家发展中人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朱郴韦,李礼,刘楠. 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改革实践[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06):1-4.
[2]胡金焱.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1):65-69.
[3]肖彩霞.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教育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20(20):94-97.
[4]纪丽芳.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391-3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