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腔隙性脑梗塞(俗称“腔梗”)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大脑深部的小穿支动脉发生病变,最终形成血栓或微栓塞导致血管闭塞,形成腔隙性软化病灶。近年来,腔隙性脑梗塞在我国发病有增多趋势。
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腔隙性脑梗塞在中老年人中常见。其主要原因是人到中年以后,血液黏滞度会增加,血脂增高,血流速度下降,加之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小动脉硬化等。当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叠加时,就容易出现小动脉闭塞,诱发腔隙性脑梗塞。
其次,糖尿病、吸烟等也可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另外,临床发现,当存在颈内动脉系统病变时,同侧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几率增加,50%以上纯腔隙性脑梗塞可能系颈内动脉狭窄引起。
临床症状轻易被忽视
腔隙性脑梗塞病灶多位于脑深部,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大多发病缓慢,且常为一过性,因而易被忽视或漏诊。部分患者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但有的也未引起重视。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在2周内可完全恢复。该病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易使病情加重或多次复发,导致大面积脑梗塞。应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易多次复发,其长期死亡率与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栓性脑梗塞几乎没有差别。
预防关键在于控制好血压
腔隙性脑梗塞实际上是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对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患者而言,要优化降压措施,科学用药,做到血压长期、稳定达标,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并发症,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摘自《大众卫生报》)
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腔隙性脑梗塞在中老年人中常见。其主要原因是人到中年以后,血液黏滞度会增加,血脂增高,血流速度下降,加之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小动脉硬化等。当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叠加时,就容易出现小动脉闭塞,诱发腔隙性脑梗塞。
其次,糖尿病、吸烟等也可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另外,临床发现,当存在颈内动脉系统病变时,同侧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几率增加,50%以上纯腔隙性脑梗塞可能系颈内动脉狭窄引起。
临床症状轻易被忽视
腔隙性脑梗塞病灶多位于脑深部,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大多发病缓慢,且常为一过性,因而易被忽视或漏诊。部分患者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但有的也未引起重视。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在2周内可完全恢复。该病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易使病情加重或多次复发,导致大面积脑梗塞。应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易多次复发,其长期死亡率与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栓性脑梗塞几乎没有差别。
预防关键在于控制好血压
腔隙性脑梗塞实际上是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对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患者而言,要优化降压措施,科学用药,做到血压长期、稳定达标,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并发症,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摘自《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