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型教学是当今教学方式的一个突破,它打破了以往的讲课模式.开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是目前数学课堂上的一种良好的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突出重点;教学形式;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我们要建立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采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便很好的突出了这一教学特点.让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更好的的掌握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
一、课堂教学要讲究重点,以便突显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点
课堂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时,要注意研究的主题与教学方式开展的技巧.在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找出良好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性探索与讨论.高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是数学知识的要点,我常常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形结合的知识.例如,我在课堂上曾引例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解决相关函数问题.例如,若方程[WTBX]lg(-x+3x-m)=lg(3-x)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原方程变形为3-x>0-x+3x-m=3-x ,设曲线y=(x-2),x∈(0,3)和直线y=1-m,画出相应图象.由图可知: ①当1-m=0时,有唯一解,m=1; ②当1≤1-m<4时,有唯一解,即-3,所以m=1或-3.
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刚开始必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将问题引出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并得出相关结果,这样要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按部就班的解题效果好的多.学生讨论后会得出将对数方程进行等价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行解决.这一例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各数形结合的有效运用.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数学讨论,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研究型的学习搭建平台
研究性教学就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主题,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可以采取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小组形式,帮助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上,我经常给出学生一些例题,让学生分析讨论,通过相关讨论得出结论.我认为,研究性教学究其根本是要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有关建树.这种方式不是要学生达到如何高的学术水平,而是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于发挥.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探索学习都是有益的.
例如,在讲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时,我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我让学生自行讨论,学生一般会得出两种方法.方法1: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方法2: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横坐标,再运用抛物线定义.通过学生的讨论所得到的方法,当然需要学生自行论证.下笔之后学生会发现,方法1更为简便.同时学生会对此进行思考总结,在日后的做题过程中就会有所帮助.
三、利用课后相关训练,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留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加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堂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走出课堂,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钻研问题.往往数学学习中的探索学习精神会成为一个学生学好数学的极大动力.而作为教师的任务则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性思维.为学生选择典型的研究问题,可以为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
以上题为例,在课堂教学后,我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习题.启发学生思考本课时的相关问题.问题1:在本题的基础上提出:以AB为直径的圆和准线有何关系? 问题2: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通过点A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D,试判断直线DB与x轴的位置关系.学生在这些思考的过程中会发觉自己学习中的困惑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类例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在课后思考研究课堂相关内容.
数学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同时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发自己的大脑,认真思考.而研究式教学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与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同时,开动了脑筋思考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苏州大学,2008(10).
[2] 刘翔伟.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5(4).
[3] 张崇盟.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5).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突出重点;教学形式;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我们要建立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采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便很好的突出了这一教学特点.让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更好的的掌握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
一、课堂教学要讲究重点,以便突显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点
课堂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时,要注意研究的主题与教学方式开展的技巧.在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找出良好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性探索与讨论.高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是数学知识的要点,我常常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形结合的知识.例如,我在课堂上曾引例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解决相关函数问题.例如,若方程[WTBX]lg(-x+3x-m)=lg(3-x)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原方程变形为3-x>0-x+3x-m=3-x ,设曲线y=(x-2),x∈(0,3)和直线y=1-m,画出相应图象.由图可知: ①当1-m=0时,有唯一解,m=1; ②当1≤1-m<4时,有唯一解,即-3,所以m=1或-3.
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刚开始必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将问题引出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并得出相关结果,这样要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按部就班的解题效果好的多.学生讨论后会得出将对数方程进行等价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行解决.这一例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各数形结合的有效运用.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数学讨论,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研究型的学习搭建平台
研究性教学就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主题,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可以采取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小组形式,帮助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上,我经常给出学生一些例题,让学生分析讨论,通过相关讨论得出结论.我认为,研究性教学究其根本是要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有关建树.这种方式不是要学生达到如何高的学术水平,而是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于发挥.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探索学习都是有益的.
例如,在讲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时,我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我让学生自行讨论,学生一般会得出两种方法.方法1: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方法2: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横坐标,再运用抛物线定义.通过学生的讨论所得到的方法,当然需要学生自行论证.下笔之后学生会发现,方法1更为简便.同时学生会对此进行思考总结,在日后的做题过程中就会有所帮助.
三、利用课后相关训练,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留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加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堂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走出课堂,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钻研问题.往往数学学习中的探索学习精神会成为一个学生学好数学的极大动力.而作为教师的任务则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性思维.为学生选择典型的研究问题,可以为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
以上题为例,在课堂教学后,我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习题.启发学生思考本课时的相关问题.问题1:在本题的基础上提出:以AB为直径的圆和准线有何关系? 问题2: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通过点A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D,试判断直线DB与x轴的位置关系.学生在这些思考的过程中会发觉自己学习中的困惑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类例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在课后思考研究课堂相关内容.
数学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同时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发自己的大脑,认真思考.而研究式教学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与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同时,开动了脑筋思考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苏州大学,2008(10).
[2] 刘翔伟.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5(4).
[3] 张崇盟.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