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林业调查规划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业调查规划是针对林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展开调查的一项工作,此举对林业资源管理和项目规划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的应用会影响到最终调查规划结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林业调查规划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的要求;介绍了在调查规划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的类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林业调查规划;集成管理;空间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S7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115030
  引言
  随着国内地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发展,能够应用到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的技术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从我国林业调查规划等方面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合理应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能为工作开展收集并整理更多的信息。因此,本文对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 林业调查规划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要求
  1.1 采集整理
  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林业资源项目调查规划中涉及到的空间数据有多样化特征,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技术定位之后,最终可以实现三维测绘数据采集。将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和三维测绘技术相互结合,可将蕴含在林区内部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精准采集,以图文和视频资料相互结合的方式完成地理目标和空间范围的定位[1]。
  1.2 集成管理
  林业调查规划集成管理,是在原本信息数据采集和测绘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原本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无法实现数据的精准化管理,而进入到现代发展阶段,应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可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感器获取相应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精准描述和管理。更为成熟的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可实现异构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访问,与NoSQL数据库技术相互配合,能构建出林业数据处理平台架构的精准化分析。
  1.3 计算分析
  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地理信息具有不断精细化发展的特征,空间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空间维度,使得数据计算与分析的复杂性增加。使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构建的新型计算模型,是将高性能MapReduce计算模型进行升级,以满足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在时间和空间分析方面的需求,增加时空技术和关键目标之间的联系。
  2 林业调查规划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类型
  2.1 地质因子信息
  地质因子主要是指地球的性质与特征,主要为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在开展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地质因子信息会对最终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内容产生影响。借助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能获取精确的地质因子信息,为规划部门工作开展提供精准的地质信息数据[2]。
  2.2 小班质心信息
  在进行林业调查中,以往工作人员采用手持GPS设备不能精准地定位小班质心的坐标位置,而是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的配合。利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之后,与手持GPS设备相结合,使用直接获取法或者间接获取法,就可以精准地定位小班中心坐标。以间接获取法为例,在进行定位中主要经过了导入、采集、分析和定位等几个环节,就可以完成数据信息的调取。
  2.3 地形因子信息
  不同林业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传统林业规划调查工作中,主要是采取地形图解读的方式获取地形因子。随着3S技术不断发展,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一技术的发展使批量获取地理信息成为可能。使用DEM数据分析方式,可完成对林业项目所在地的坡向、角度和高程等数据进行抓取,以实现地形因子信息的分析。
  2.4 小班坐标信息
  小班区规划之后,林业调查规划管理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精准定位,以形成林业调查规划的成果,并完成项目区域实施范围的规划。角逐ArcGIS系统和第三方插件,对Python语言进行编程,能确保各工具之间的有效配合。
  3 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術在林业规划调查中的应用
  3.1 案例概述
  我国G省以VIEW GIS系统作为林业规划和调查的平台,利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完成对当地资源要素以及二类资料的调查,以确保最终可以实现林业资源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与整体化发展。将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应用到当地林业规划调查工作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持以及策略推动的效果[3]。
  3.2 信息库建立
  3.2.1 空间数据库
  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手段已经逐步实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林业系统中实现对GPS技术的大范围使用不仅可促使工作效率以及精度提升的直观体现。
  以空间数据库的构建为例,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构建了1∶10000的地形图,并将地形图作为了后续工作开展的信息源。在全省范围内设计了282幅同一规格的地形图,实现了地理信息规划和数据采集的系统化管理。工程师使用了扫描仪对各个地区的地形图进行了电子化处理,最终将它们都转化为矢量图形,便于保存和使用。采取数据幅值和数字化管理的方式,最终在数据库中建立了高程模型。
  此外,工程部门还采将调查收集到的1∶25000规格的小班规划图作为了信息源,同样采用了适量处理的方式,对项目后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进行了批量处理。在经过了统一处理之后,生成了更小1级的行政区域规划图,即小班区划图。在这一层级上的小班区划图设计中,结合了区域特征值实施了线性表示,提升了图形精准度。最终,通过检查悬挂点、悬挂线、编码错误和拓扑关系等操作,生成了各类图形的空间数据库,完成了数据的精准化管理。   3.2.2 属性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主要是工作人员根据采集到的二类调查资料,在经过了数据检查和系统纠正之后,通过代码和实码互换方式最终生成了能够显示出实码属性的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中主要包括了林业资源所在地区的乡名称、县名称和小班号等在内的40多项因子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会作为信息资源存储到相应属性数据库之中。
  3.3 资源调查规划管理
  3.3.1 信息查询
  在开展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资源信息查询的作用不容忽视。例如,G省的林业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当中的查询功能,完成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综合性查询。具体而言,技术人员将查询方式划分成为了4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了对属性数据、图形等基本信息查询之外,同时也涵盖了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行为地理坐标位置查询的方法,以及根据用户下达的指令开展逐层查询的方法。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数据综合一体化,并确保最终查询得到的结果更加直观和精准,为林业调查规划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3.3.2 信息监测与更新
  在构建了数据模型之后,从事林业调查规划的工作人员明确认识到,应用林业调查收集得到的数据,可以精准地反映出当前的林业资源的信息。并且,因为林业项目所在环境中的植被和物种有关的资源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在实际的工作中若能利用构建起来的数据模型,就可以实现生长模型的构建。采取定期分析的方式可以对小班资源变化情况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更新,以获取积累数据,最终完成数据资源的实施更新。
  借助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构建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库,能够随时地掌握林业资源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变化图在林业资源当中,可以完成对资源的监测。同时,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的饿数据模型还可以完成后期数据的预测,并为今后规划和发展提供精准有效的数据。
  4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实际要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當调整,从而为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和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并且,在进行资源调查管理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完成林业资源信息的查询、监测和更新,确保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赵海林.林业调查规划过程中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05):180.
  [2]张明明,李茂金,陈冬洋,常双双.浅析林业调查规划过程中地理信息批量提取技术[J].热带林业,2016,44(04):41-43.
  [3]黄克非.GIS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及涉及相关的林业调查[J].科技展望,2015,25(02):57.
  作者简介:
  张垚(1987-),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调查规划。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尾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阳性树种,在种植栽培过程中喜光照和温度。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保持温暖湿润的气候,目前大多数马尾松都在海拔1500m以下生长。马尾松自身生长具有较大特点,例如耐旱性良好,根系具有向水性,在生长中根部可以向土壤深层延伸后汲取较多水分。在降水量较少以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马尾松。马尾松生长过程中对温度要求较高,可以选在南坡的位置进行种植,如果各项管理措施以及丰产技术应用合理,
摘要:  对高峰林场211hm2降香黄檀 杉木异龄混交林实施生态经营并监测其与对比标准地在树种组成和多样性、林分结构和稳定性、林木生长、森林生态系统整体活力等4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生态经营条件下,作业标准地公顷蓄积增加了205%,对照标准地公顷蓄积增加10%,增加的幅度为作业标准地的1/2;作业林分直径分布在6cm径阶达最大公顷株数417株/hm2,对照标准地的直径分布则在4cm径阶达最大值
目的展示急诊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经验及创新的措施。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消化内镜室取出异物的251例患者,患者采取局部麻醉或静脉复合麻
本实验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实验材料,在设施内以秸秆粉碎、覆盖、碳化、过腹及菌化5种不同的转化还田方式为研究对象,测量及分析各种秸秆转化形式对黄瓜的株高、茎粗、叶面
对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在内涵、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方面做了严格的区分,由此提出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的差别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分析对企
现金股利的支付有助于抑制公司内部人的剥夺行为,因此公司内部人往往倾向于少发.公司内部人股权比例的提高所提供的激励有助于缓解这个问题,当内部人持股比例上升时,现金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