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结构改进型光谱仪的光路结构设计

来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光纤光谱仪传统的Czerny-Turner结构存在性能不稳定、调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用1面反射镜来同时充当准直镜和聚焦镜的新光路结构,并以200~1000 nm为工作波段、分辨率不低于1.5 nm为初始条件,结合零阶和一阶消像散条件及消彗差条件,推导出了对称交叉型C-T结构的一阶消散条件;随后使用Zemax对设计的光路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完成了相应的机械结构设计.对优化后的光路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分辨率、波长工作范围测试,结果显示,实现了工作波段在200~1000 nm、分辨率1.5 nm、稳定性有所提高的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2021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徐州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和总行、分行年度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辖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汲取干事创业力量,实现了存贷业务逆势攀升.
期刊
努力推进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带动农民共同增收致富,是从事“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对强村富民工作进行有益探索,力求真正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合理享受全产业链增值效益.全区辖4个街道、9个镇,220个涉农村居,家庭承包耕地面积51.97万亩.2021年1~11月,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18746.33万元,村均85.2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2570.59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4913.04万元,其他收入8546.66万元,投资收益2716.04万元.
期刊
针对矿井液压系统各相关设备与部分零部件在日常应用中,时常因乳化液配比、用水质量不迭标,而出现结垢被腐蚀甚至堵塞等问题,研究了一种矿井液压系统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基于介质过滤、软化除硬以及反渗透脱盐等方法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通过应用表明:该装置能有效解决液压系统乳化液配比、水质不迭标的问题,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能有效延长液压系统相关设备的运行寿命,降低采煤成本,提高采煤效益.
针对某厂宽厚板轧机主传动机构万向节开裂问题,通过理论校核揭示了设计过程容易因为简化计算模型而忽略零部件局部重要结构细节,通过使用线切割技术对万向节叉头开裂处螺纹孔纵向和横向剖切,分析了万向节裂纹的形成机理,得出了万向节螺纹副底部应力幅值大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从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两个方面提供了针对该问题的优化对策.
为提高煤巷整体的稳定性,实现矿井作业的安全高效,主要对比分析常规支护、强帮支护及强帮强角三种锚杆支护,围岩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施加帮部和角部锚杆支护后,可有效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使顶板围岩的径向应力大幅上升,同时顶板的自身承载能力提升,还有利于围岩的稳定性,表明强帮强角锚杆支护对煤巷围岩具有很好的支护效果.
针对采煤机截割系统普遍存在振动的问题,借助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开展了煤层性质、夹矸位置、夹矸厚度对采煤机截齿截割力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煤层硬度越大,截齿承受的截割力越大;夹矸位置处存在较大的截割力,且夹矸处于煤层中间位置较为明显;煤层中夹矸厚度的增加,会延长截齿承受截割力的时间,截割力大小变化不明显;截割系统承受的截割力越大,对截割机构的冲击越大,振动越明显.
在分析MG400/930型采煤机调高油缸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利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再利用Ansys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设置等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发现,调高油缸的变形量、应变和应力值均相对较大,不利于运行的稳定性.结合实际情况对调高油缸关键结构尺寸进行改进,结果发现,调高油缸总变形量、应力和应变值均降低了24%~32%,相同条件下缸内压强降低了6.5%.将优化后的调高油缸部署到工程实践中整体运行良好,使对应结构件的使用寿命提升了20%以上.
针对煤矿井下钻进千米以上煤层中存在的钻进速度慢的问题,对钻机的动力源组件、执行机构组件、控制机构组件、水路系统组件及油箱组件进行设计,并进行工业试验.结果 表明,1号钻孔累计进尺471 m,2号钻孔累计进尺1371m,3号钻孔累计进尺1324m,相比传统钻机,千米定向钻机的钻进性能和效率更好.
为了解决采煤机扭转轴卸荷槽过载不断或者不合理折断等问题,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卸荷槽形式下应力分布进行静力学分析,发现按照应力最大值按照从大至小依次V型卸荷槽、工字型卸荷槽、U型卸荷槽.同时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卸荷槽深度及宽度的增加,应力应变最大值同样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所以在进行卸荷槽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卸荷槽深度、宽度因素,为扭矩轴卸荷槽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针对某矿2102工作面回风巷在强应力扰动下的支护难题,在现场调研工程概况及支护难点的基础上,对巷道围岩失稳的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巷道修复工作,对巷道支护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锚索组合系统的巷道修复及补强支护方案,并在巷道掘进修复及工作面回采两个阶段进行了工程实践,成功实施了巷道修复,并保障了后期使用,实现了预期的安全及技术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