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器人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价值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乡中学 山东 嘉祥 272400)
  【摘 要】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教育必将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并全面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机器人教育将成为初中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智能型平台,并以可操作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强调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学的价值,然后分析了机器人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并最后结合发展现状提出了机器人教育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中学;价值
  所谓机器人教育,通常是指学习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或利用教育机器人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机器人作为教学内容进入初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从各地情况来看,较多的学校只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通常的做法是由学校购买若干套机器人器材,由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组装、编程的实践活动,然后参加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竞赛。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和学校将机器人教学纳入了正规课堂教学。
  在初中开展的机器人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教育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机器人教育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学生必须自己去学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培养了动手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按照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教育学院制定的培养方案,机器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资源分配、团队合作、信息采集、系统分析、设计工程等能力。
  2. 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动机 “寓教于乐”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当前教育游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一个原因。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学习成功重要因素。机器人教育可以通过比赛形式,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赞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拼博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机器人教育中大多以小组形式开始,机器人的学习、竞赛实际上是一个团体学习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团结协作,包容小组其他成员的缺点和不足,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其效果比普通的教育方式、方法更加有效。
  4. 扩大知识面,转换思维方式 在机器人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制作机器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可以学到模拟电路、力学等方面知识,不但对物理学科、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扩大、加深了学生科学知识;通过完成任务和模拟项目使学生在为机器人扩充接口的过程中学习有关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通过为机器人编写程序,不但学到计算机编程语言、算法等显性知识,更有意义的是通过为机器人编写程序学到科学而高效的思维方式,逻辑判断思维、系统思维等隐性知识。
  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看好智能机器人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他们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智能机器人的教育。在他们的课程中有让学生认识机器人的教学内容,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各种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的作用。例如:介绍机器人的由来,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小说或录像等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机器人的功能和局限性以及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这些内容主要穿插在科学概论、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进行。
  反观我国,我国的智能机器人教育刚刚起步,还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支持和关注,我们特别希望有识的教育决策者、教育领导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抓住这一教育改革创新的先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实践发展,将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深知当今的教育是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打基础的,所以人才培养的滞后性时刻提醒我们要有超前意识,特别是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有超前意识。我们真诚的希望有识之士能与我们共同关注智能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思考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初中机器人教育活动从原来仅限于在科技站、少年宫里进行,发展到学校,走进了课堂。北京市东城区已将机器人知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内容列入课表,哈尔滨市也有了将机器人教育引入学校的设想。首都师大已开始培养专业方向为机器人教育的硕士研究生。智能机器人比赛、网络机器人大赛使初中生较早地接触到科技新知识,较早接受动手动脑方面了训练。随着初中机器人教育的实践不断开展,机器人教育条件不断成熟,我国的初中机器人教育必然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 彭绍东.论机器人教育(上)[J].电化教育研究, 2002,(06) .
  [2]彭绍东.论机器人教育(下)[J].电化教育研究, 2002,(07)
  [3] 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4] 舒慧东.我国初中机器人教育研究评述 ,《中国教育信息化》
  [5] 王益, 张剑平,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现代教育技术》
其他文献
(大名县第二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多种形式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在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式的革新,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仍然非常的重要。地理思维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概括的反映,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广阔性特点。在初中地理
期刊
(永年县第六中学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游戏和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教学工作,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持久锻炼身体的习惯,建立以终身体育锻炼为指导
期刊
(会东县和文中学 四川 会东 615200)  【摘 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努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规划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分步实施,整体协作。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教师还要放得下,又要拿得起。既要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又要控制好局面,做好“幕后操纵”者,同时着眼于建构学生的生活——走出校园,参观访问,加强实验,强调体验和感
期刊
(嘉祥县黄垓乡丁垓小学 山东 嘉祥 272400)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口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研究课题。下面我就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  1. 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 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对于学生很重要,只有他想说,乐说了,
期刊
(邯郸永年县第六中学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时代发展呼唤课程综合化,新课改给数学整合提供了机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发展观,把本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整合其他学科的数学因素,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有效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教学中,突破学科章节限制,把相关知识、相关学科与相关现象综合起来,使教学内容
期刊
(永年县第二中学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化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我们应掌握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努力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探究式教学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
期刊
(大名县埝头乡丁庄联办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简单应用题教学是应用题教学的开端,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低年级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
期刊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
期刊
(乌鲁木齐市第54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情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高中学生产生了数学学习的情感障碍。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
期刊
(宣汉县峰城镇中心校 四川 宣汉 636100)  要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看,不少教师是给学生更多的分析、讲解,学生一味地用心苦记,致使学生在“读”上没有时间,在:“思”上没有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就小学中高年级课程编排情况看,每组语文中均安排有一、两篇阅读课文,旨在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