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情况分为无急性呼吸衰竭组(85例)和急性呼吸衰竭组(45例),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4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康复组(35例)和死亡组(10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同时观察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年龄为(75.3±5.4)岁,体质量指数为(17.8±1.4)kg/m2,病程为(21.7±3.6)年,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为(5.5±1.1)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33.3%(15/45),病情程度方面15例为中重度、30例患者为极重度,尿酸水平为(268.7±71.6)mmol/L,白蛋白为(29.3±1.3)g/L,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为77.8%(35/45);无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年龄为(74.3±3.2)岁,体质量指数为(20.6±0.9)kg/m2,病程为(21.2±3.3)年,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为(2.7±0.7)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64.7%(55/85),病情程度方面43例为中重度、42例患者为极重度,尿酸水平为(326.7±40.5)mmol/L,白蛋白为(33.4±1.2)g/L,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为15.3%(13/85).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病情程度、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白蛋白水平以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和死亡组患者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及肺性脑病、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情重、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较低、每年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较多及白蛋白、尿酸水平较差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改善预后应加强对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及是否发生肺性脑病、心力衰竭方面的监测.
其他文献
近日召开的2016年贵州省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会议介绍,截至2016年5月20日,该省二级及以上178家政府办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投保率达100%。  除178家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中开展早期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颅骨修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患者均采用大骨瓣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5例术中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动态变化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方法 220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特征。方法 6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为了研究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LN)与肌腱蛋白(TN)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异位内膜上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内异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
记者:硬件建设是软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市场需要与之匹配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贵所在落实国家卫生部有关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做了大量工作,建成了五大中心,
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环境因素、医疗设备因素、患者因素等。本文总结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阐明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