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外皮瘤6例影像学诊断总结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443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HPC)的CT、MR和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6例均行CT平扫,4例行CT增强,5例行MR平扫和增强,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结论:当影像学表现为以下特点时,应考虑颅内血管外皮瘤:①起自脑膜较大的分叶状、无钙化肿块,肿瘤有囊变及瘤周有水肿;②CT或MR增强检查时肿块有明显强化;③血管造影检查为富血供的肿瘤。
  关键词 血管间皮瘤 CT MR(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资料与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2000肿瘤分类标准,分析此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PC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29~58岁,平均44岁。4例为首次发现,2例为术后复发(“脑膜瘤”术后)。HPC常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和局部脑、颅神经受压症状。
  影像学检查方法:6例均做CT平扫,其中4例做增强检查,CT设备为GE8排螺旋CT-99
  型机。6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MR设备为XGY0.3T。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MRA)。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所用设备为GE LC。
  
  结 果
  
  9例HPC在影像形态上均呈分叶状,直径5~8cm。发生在前颅窝2例,中颅窝1例,后颅窝3例,顶叶大脑镰旁l例,均与脑膜广基相连。6例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占位效应显著,无脑积水。
  CT表现:平扫时6例均为高或高低混杂密度,可伴有明显的局部囊性改变。肿瘤内均未见钙化。2例有骨侵蚀,中颅窝的1例有棘孔、卵圆孔的扩大和颅壁骨质吸收;后颅窝的1例造成局部骨质变薄。9例均未见瘤周骨质增生。4例CT增强扫描表现为明显的不均一强化,低密度囊变区无强化。
  MR表现:平扫6例在T1WI上为等T1信号,在PDWI上为高信号,在T2WI上为以稍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肿块信号内可见囊变区和流空的血管。注入对比剂后肿瘤明显强化,其内均可见囊变区,4例见“脑膜尾征”。2例MRA检查可见肿瘤区内多数异常血管影。
  血管造影表现:2例HPC表现为富血供的肿瘤,在动脉晚期和毛细血管期肿瘤浓染。1例中颅窝肿瘤显示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部分来自颈内动脉分支;1例后颅窝肿瘤血供主要来自椎-基底动脉分支,部分来自颈外动脉分支。
  
  讨 论
  
  HPC的病理巨检所见与脑膜瘤相似,只是其质地较软,色泽鲜红,血供丰富。光镜见瘤组织内血窦、血管丰富,管壁薄,窦间充满多角形瘤细胞,弥漫排列。胞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深、易见核分裂像,胞浆少可呈空泡状。血管和细胞间网状纤维丰富。少数病理可找到脑膜上皮团,但从未见到漩涡状结构和砂粒体等脑膜瘤之特征结构。病理学上呈恶性表现。
  Guthrie等认为HPC的临床表现及病变发生部位与脑膜瘤相似,本组病案的临床症状亦无特异性,其表现与脑膜瘤相似。Uttley不典型脑膜瘤(包括血管瘤性脑膜瘤)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发生部位略有不同,HPC主要发生在小脑幕,而不典型脑膜瘤主要发生在大脑镰。HPC术后易复发。Brunori等报道的9例有3例复发,其中1例距首次手术15年。本组中有2例复发,距首次手术最长时间为7年。
  本组病例肿块直径均在5cm以上,最大的1例直径达9cm,除复发的2例外,肿瘤边界均较清楚。
  HPC的CT平扫为等和高密度的分叶状肿块,肿块无钙化。本组病例在CT检查时,平扫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的分叶状无钙化肿块;瘤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占位效应,均与脑膜广基相连。增强时病灶明显强化,但其内部低密度区无强化。本组有2例可见压迫性骨吸收。HPC因其具有侵袭性,一般不会引起骨质增生,本组6例均未见骨质增生。
  本组9例在T1WI上为等T1信号,在PDWI上为稍高信号,在T2WI上以稍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其内可见囊变区和血管流空信号影;注入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强化,5例可见明显的“脑膜尾征”。
  术中见HPC为肿块,边界清楚,附着于硬膜且血液供应丰富,术中的出血量要大于脑膜瘤,脑膜瘤的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而HPC常由颈外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分支或椎动脉分支同时供血。本组2例血管造影均表现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晚期显影,在毛细血管期
  浓染。1例中颅窝的肿瘤显示主要血供来自颈外动脉分支,部分来自颈内动脉分支;1例后颅窝的肿瘤血供主要来自椎动脉分支,部分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另1例后颅窝HPC的MRI可见肿瘤内多条异常血管影,考虑来自颈外动脉硬化分支(硬脑膜动脉),但是排除肿瘤内侧周边部有椎基底动脉分支供血。
  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本组资料的分析,以下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认识HPC和其他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影像学形态上表现为起自脑膜(与脑膜广基相连)较大的呈分叶状的肿块,占位效应明显;CT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肿块,无钙化,强化明显;MRI表现为等T1、长或稍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瘤内可见囊变区和流空的血管,肿块明显强化;血管造影时肿瘤血供丰富,在毛细血管期肿瘤浓染,肿瘤血供同时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分支或椎动脉分支时应考虑到本病。
  
  参考文献
  1 Borg MF,Benjamin CS.Haemangiopericyto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ustralas Radiol,1995,39(1):36-41
  2 张福林.神经系统肿瘤和瘤样病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69
  3 Uttley D,Clifton AC,Wilkins PR.Haemangiopericy-toma:a clinical and ra gicalcomparison with atypical meningiomas.Br J Neurosurg,1995,9(2):129-134
其他文献
患者,女,33岁,孕36+4周,于2小时前出现阵发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以“待产”收入院。既往健康。查体:T37.4℃,P90/分,R 18/分,BP 118/78mmHg。产科检查:腹围106cm,宫高36cm,左枕前位,胎心音140次/分,先露头,偶有微弱宫缩,无阴道流液、流血。肛门指诊:宫口未开,先露,棘上3cm,胎膜存在。B超检查示:双顶径90cm,头位,胎盘成熟度Ⅱ级,羊水42mm。入院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5~2004年临床诊断为肺栓塞的病人共29例。随机分为溶栓抗凝治疗组15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6~77岁,平均52岁,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加抗凝治疗;对症治疗组为对照组,共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1~73岁,平均53岁,应用吸氧、抗感染、抗休克、纠正心力衰竭等综合治疗。本组29例肺栓塞患者,首发症状以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咳嗽、惊恐较多见,体征以心率增快、
期刊
关键词 创伤性膈肌破裂 输尿管损伤    患者,男,32岁,车祸致左髂腰部外伤伴胸闷、喘憋7小时入院。查体:T37℃,P66次/分,BP120/65mmHg,左肺叩诊呈浊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左髂腰部可见30cm×40cm血肿,广泛皮肤挫伤,右膝外侧烧伤Ⅲ度2%。胸部CT检查示左侧膈疝,骨盆平片示骨盆骨折,腹B超示少量胸腔积液,尿常规可见一过性痕量潜血。拟诊“左侧膈肌破裂、腹腔
期刊
患者,女,40岁,已婚。主因腹胀,腹部自觉“发硬”1个月,超声检查“盆腹腔肿物”20天,于2005年3月8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8日自觉腹胀,腹硬,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泄,无尿频、尿急、尿痛。大便2天1次。食欲好,无进行性消瘦。17岁月经初潮,经期正常,无痛经。20岁结婚,孕3产2,末次生产于1995年,1996年曾行输卵管绝育术,因无法进入腹腔失败而改为上环至今。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期刊
结膜异物常滞留于睑板沟线穹隆结膜的褶皱内,而锐性植物折断物刺入并滞留于上穹隆窝内临床上则较为少见。我科于2005年6月12日成功治疗由于麦芒刺入并滞留于上睑穹隆结膜窝内致患眼反复疼痛、感染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农民,1个月前收割小麦时不慎被麦芒刺入右眼,即觉眼痛流泪,旁人助其从右眼拔出长约1cm之麦芒,后至当地卫生院就诊。未发现异物,给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次日患者
期刊
例1:产妇,女,25岁,孕1产0,足月妊娠。既往有青霉素药物过敏史,平素体健。因“①孕1产039周待产,骶右横(RST);②胎膜早破”入院,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入院时血压120/80mmHg,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术前心、肺、肝、肾功能正常,先锋霉素皮试阴性,普鲁卡因皮试阴性。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入室后先用复方氯化钠200ml静脉输入,穿
期刊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冠心病心绞痛 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1月~2006年10月,本组13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且全部属于心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龄43~78岁,平均60.5岁。对照组46 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45~73岁,平均5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观察方法:本项研究临床随
期刊
患者,男,32岁,因胸腹部广泛散在的鲜红色粟粒大小毛性丘疹1天而来本院门诊,拟诊多发性毛囊炎,给予5%GNS250ml+青霉素640万U,每日1次静滴,5天后,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多至全身,色由鲜色转为暗红色,体积也增大至碗豆大小,中央出现约米粒样脓点,自觉瘙痒、灼痛而住院。  查体:T37℃,BP120/80mmHg,P80次/分,R 20次/分。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查体合作,全身淋巴结未及。躯干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例1:患者,女,62岁,因摸到下腹部肿物故来院求诊。查体:外阴已婚已产型,盆腔触到巨大肿块,正常子宫触不清。超声所见:正常子宫形态显示不清,盆腔内可见巨大囊实混合型肿物,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大小约15cm×9.7cm,内部可见范围约10.7cm ×5.0cm囊性回声,呈网格状分布,肿物周边实质回声欠均匀,可见低回声区,彩色血流显示肿物实质部分血流较丰富,PW可引出动脉频谱,流速约
期刊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小儿,易并发肺炎。近年来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发病率明显下降[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我科收治麻疹病人147例,本组男83例,女64例。年龄3个月~47岁。病程持续时间长(2~8个月)。其中3个月~1岁68例,占46%;1~5岁47例,占31%;5~19岁21例,占14%;19~47岁11例,占7%。随年龄增加,病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