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鹿邑县是平原农区,发展林业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全县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只是全省的1/4,发展生态林业对鹿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生态林业、绿色产业、生态文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林业;生态文明;作用;河南鹿邑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80-02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产品的最大提供者。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对林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鹿邑县属平原生态涵养区,但是多功能、多层次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尚不完善,综合保护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在改善生态方面建设重点是“一面三区六条线”生态工程:“一面”是指全县所有的乡与乡、县与县、村与村结合部分的林网空档;“三区”是指西北区(包含的乡镇有高集、玄武、杨湖口)、西南区(包含的乡镇有张店、生铁冢)、东南区(包含的乡镇有王皮溜、郑集乡),这3个区域农田林网基础薄弱,合格林网控制率低;“六条线”是指涡河、白沟河、清水河和永登高速、311国道和210省道,这6条线因河道整治和道路扩建,原有植被有所毁坏,加之这6条线生态区位都很重要,因此必须提高绿化水平、增加森林植被。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方面,依托林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全县内培育林药、林菜种植、林下养殖为内容的林下种养和依托辅仁集团建设鹿邑县中药材加工2个产业化集群,逐步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在提高社会生态道德水平方面,在全县生态林业发展规划与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以森林景观、河流湿地、古树名木、野生保护动物等为基础,加强群众生态文明、生态文化教育[1-3]。
1 改善生态
1.1 生态廊道网络工程
建设范围包括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县道、主要河流的二级支流、支渠及以上现有廊道及规划期内新增廊道。根据河南省定标准,结合鹿邑县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建设生态廊道:①II级廊道。涡河两侧各栽植50 m以上的绿化带,高速公路、国道两侧各栽植30 m、10行以上树木。②III级廊道。省道、县道、景区道路、二级支流及支渠两侧各栽植15 m、5行以上树木。通过新建、抚育和改造,II级、III级廊道两侧分别要栽植4行、2行以上常绿树,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实行常绿树种与落叶、彩叶树种搭配、乔灌花结合;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廊道的重要地段,适当增加宽度,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廊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做好防洪工程的绿化工作,丰富绿化层次。建设任务:规划任务1 420.00 hm2,其中新造和更新面积533.33 hm2,改造面积133.33 hm2,抚育面积753.33 hm2。
1.2 “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
该工程主要涉及26个乡镇办事处管委会,现有农用地总面积9.91万hm2,全部适宜农田林网,其中已林网面积9.42万hm2,未林网面积0.49万hm2,林网控制率为95%。把农田防护林建设与省商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相结合,综合治理风、沙、旱、涝、水土流失,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优化树种结构,发展优良乡土树种,突出当地特色;以乡道、村道和三级支流作为骨干林带,两侧各栽植1~2行乔木;增加乔灌结合比例和绿化树种配置比例,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提高综合防护能力。规划任务213.33 hm2,其中新建和更新林网1 333.33 hm2,折合片林66.67 hm2;改造林网1 333.33 hm2,折合片林66.67 hm2;抚育林网间作1 600.00 hm2,折合片林80.00 hm2。
1.3 中心城市及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
该工程涉及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30个新型农村社区。县城在搞好建成区绿化的基础上,要营造50 m以上的环城防护林带。按照外侧生态防护林带要>20 m、内部道路两侧至少各栽植1行乔木、乔灌比>75%的标准搞好绿化、美化。按照城镇和居住区园林景观指标要求营造适宜居民居住和休闲的园林景观,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40%、>35%、>10 m2,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6 m2以上,城市主干道绿化率25%以上,次干道绿化率15%以上。机关、学校、医院绿化率35%以上,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化率20%以上。规划任务30.00 hm2。
2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2.1 花卉苗木
建设范围涉及高集、杨湖口、试量、涡北、郑集、枣集、马铺、生铁冢、穆店、贾滩10个乡镇。现有花卉苗木面积466.67 hm2,其中观赏苗木100.00 hm2、其他绿化苗木166.67 hm2、食用与药用花卉200.00 hm2。实施《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牡丹、白勺等药用食用工业用花卉、盆栽植物、绿化苗木等特色花卉品种推广及基地建设,建设牡丹林下种植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提高花卉品质和效益,作为河南省花卉苗木试点县,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创出鹿邑品牌。规划新增面积60.00 hm2,其中观赏苗木20.00 hm2、其他绿化苗木40.00 hm2。
2.2 林下种植养殖
建设范围涉及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全县林下种植养殖经营面积为1 666.67 hm2,年产值0.41亿元,涉及农户5 561户。其中,林下种植经营面积400.00 hm2,年产值0.2亿元;林下养殖经营面积1 266.67 hm2,养殖规模为9.12万头(只),年产值0.21亿元。大力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和林禽、林畜等林下养殖,促进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规划林下种植、养殖面积发展1 766.67 hm2,涉及林业专业合作组织15个、农户3.2万户。其中,林下种植面积1 473.33 hm2(林药666.67 hm2,林菌66.67 hm2,林粮533.33 hm2,林菜206.67 hm2),林下养殖面积293.33 hm2,规模达到14万只(头)(林禽10.0万只,林畜4.0万头)。野生动物繁育利用0.08万头(只、条)。建设林下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组织15个,建成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林业产业化集群1个。 2.3 林产工业
建设范围涉及玄武、太清官、马铺、枣集、涡北、郑集、王皮溜、观堂、辛集等15个乡镇。全县年产中药材0.2万t,年中药材加工能力0.5万t,形成了以辅仁集团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2亿元以上。规划中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特别是林下中药材种植,建设太清宫镇小怀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以此带动周边乡镇中药材种植,形成“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中药材产量。另一方面以辅仁集团为依托,建设鹿邑县中药材加工产业化集群,新增中药材年加工能力1万t,其中新增中药饮片加工能力0.4万t,其他中药材能力0.6万t,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 hm2。
2.4 木材加工业
建设范围涉及玄武、试量、辛集、王皮溜、赵村、马铺、枣集、贾滩、观堂、杨湖口10个乡镇。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3万hm2,年产商品材3.5万m3,年产人造板用切片1.5万m3、家具1 5万套,年产值3.5亿元。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以人造板、家具加工为重点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木材加工业。利用荒滩荒地等宜林地建设原料林基地,为加工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原材料。新建原料林基地413.33 hm2,新增人造板加工能力5.3万m3、家具加工能力5万件。
3 提高社会生态道德水平
3.1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生态文化工程着力提升太清官、明道官、涡河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打造适合鹿邑县长远发展的生态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要把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林业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休闲活动,积极推进花文化、果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化。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森林公园、生态园、湿地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区等生态文化基地建设,构建鹿邑至大清官的生态景观长廊。到2017年建设涡河湿地公园1处,建设森林公园1处,打造鹿邑至太清官至涡河湿地公园至孙营白果树至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一日游”精品路线[4-5]。
3.2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广泛利用媒体手段(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等),做好林业生态县建设提升工程宣传工作,利用植树节等重要时段,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6]。
4 投资与效益分析
4.1 投资
经估算,规划总投资2.5亿元,其中生态林业建设、绿色富民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分别为0.30亿、 1.15亿、0.02亿、0.03亿元。生态林业安全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以财政投入为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以社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少量政策性引导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化集群和专业合作组织;生态文化体系实行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并重。资金来源主要是四部分: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积极争取省级重点工程、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公益林补偿等省级工程项目投资。二是县财政投资。县政府要根据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任务,把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三是社会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规划工程项目建设。四是统筹安排可用于林业建设的资金。结合规划方案,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土地整治、结构调整、水土保持等可用于林业建设的资金,支持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7]。
4.2 效益分析
4.2.1 生态效益。每年新增生态效益价值1.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净化大气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防护农田效益价值、节能减排价值分别为0.50亿、0.10亿、0.40亿、0.05亿、0.05亿、0.10亿、0.10亿、0.20亿元。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氧量分别为4万t和 2.5万t。
4.2.2 经济效益。每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7亿余元。其中,木材价值4亿元,花卉苗木产值0.05亿元,林下种植和养殖产值1.0亿余元(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分别为0.2亿、0.8亿、0.000 2亿元),林产工业产值3.5亿元(人造板、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经济林产品加工业分别为0.8亿、0.2亿、2.5亿元)。
4.2.3 社会效益。本规划全面实施后,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年均增加达到10%以上,将新增就业岗位0.9万个。由于森林覆盖率提高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木材和经济林产品增加,不仅能推进林业全面发展,而且能提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承载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春风.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10):93-94.
[3] 李影.浅谈园林景观中花镜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4):59-60.
[4] 闫秀强,王宏涛.千阳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9):199-200.
[5] 芬内尔.生态旅游/旅游管理译丛[M].张凌云,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6] 曹彬等.渭南市一村一品生态农业模式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12):91-93,101.
[7] 四川省林业厅.科学把握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EB/OL].[2015-02-03].http://www.forestry.gov.cn/.
关键词 林业;生态文明;作用;河南鹿邑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80-02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产品的最大提供者。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对林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鹿邑县属平原生态涵养区,但是多功能、多层次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尚不完善,综合保护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在改善生态方面建设重点是“一面三区六条线”生态工程:“一面”是指全县所有的乡与乡、县与县、村与村结合部分的林网空档;“三区”是指西北区(包含的乡镇有高集、玄武、杨湖口)、西南区(包含的乡镇有张店、生铁冢)、东南区(包含的乡镇有王皮溜、郑集乡),这3个区域农田林网基础薄弱,合格林网控制率低;“六条线”是指涡河、白沟河、清水河和永登高速、311国道和210省道,这6条线因河道整治和道路扩建,原有植被有所毁坏,加之这6条线生态区位都很重要,因此必须提高绿化水平、增加森林植被。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方面,依托林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全县内培育林药、林菜种植、林下养殖为内容的林下种养和依托辅仁集团建设鹿邑县中药材加工2个产业化集群,逐步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在提高社会生态道德水平方面,在全县生态林业发展规划与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以森林景观、河流湿地、古树名木、野生保护动物等为基础,加强群众生态文明、生态文化教育[1-3]。
1 改善生态
1.1 生态廊道网络工程
建设范围包括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县道、主要河流的二级支流、支渠及以上现有廊道及规划期内新增廊道。根据河南省定标准,结合鹿邑县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建设生态廊道:①II级廊道。涡河两侧各栽植50 m以上的绿化带,高速公路、国道两侧各栽植30 m、10行以上树木。②III级廊道。省道、县道、景区道路、二级支流及支渠两侧各栽植15 m、5行以上树木。通过新建、抚育和改造,II级、III级廊道两侧分别要栽植4行、2行以上常绿树,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实行常绿树种与落叶、彩叶树种搭配、乔灌花结合;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廊道的重要地段,适当增加宽度,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廊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做好防洪工程的绿化工作,丰富绿化层次。建设任务:规划任务1 420.00 hm2,其中新造和更新面积533.33 hm2,改造面积133.33 hm2,抚育面积753.33 hm2。
1.2 “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
该工程主要涉及26个乡镇办事处管委会,现有农用地总面积9.91万hm2,全部适宜农田林网,其中已林网面积9.42万hm2,未林网面积0.49万hm2,林网控制率为95%。把农田防护林建设与省商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相结合,综合治理风、沙、旱、涝、水土流失,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优化树种结构,发展优良乡土树种,突出当地特色;以乡道、村道和三级支流作为骨干林带,两侧各栽植1~2行乔木;增加乔灌结合比例和绿化树种配置比例,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提高综合防护能力。规划任务213.33 hm2,其中新建和更新林网1 333.33 hm2,折合片林66.67 hm2;改造林网1 333.33 hm2,折合片林66.67 hm2;抚育林网间作1 600.00 hm2,折合片林80.00 hm2。
1.3 中心城市及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
该工程涉及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30个新型农村社区。县城在搞好建成区绿化的基础上,要营造50 m以上的环城防护林带。按照外侧生态防护林带要>20 m、内部道路两侧至少各栽植1行乔木、乔灌比>75%的标准搞好绿化、美化。按照城镇和居住区园林景观指标要求营造适宜居民居住和休闲的园林景观,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40%、>35%、>10 m2,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6 m2以上,城市主干道绿化率25%以上,次干道绿化率15%以上。机关、学校、医院绿化率35%以上,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化率20%以上。规划任务30.00 hm2。
2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2.1 花卉苗木
建设范围涉及高集、杨湖口、试量、涡北、郑集、枣集、马铺、生铁冢、穆店、贾滩10个乡镇。现有花卉苗木面积466.67 hm2,其中观赏苗木100.00 hm2、其他绿化苗木166.67 hm2、食用与药用花卉200.00 hm2。实施《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牡丹、白勺等药用食用工业用花卉、盆栽植物、绿化苗木等特色花卉品种推广及基地建设,建设牡丹林下种植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提高花卉品质和效益,作为河南省花卉苗木试点县,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创出鹿邑品牌。规划新增面积60.00 hm2,其中观赏苗木20.00 hm2、其他绿化苗木40.00 hm2。
2.2 林下种植养殖
建设范围涉及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全县林下种植养殖经营面积为1 666.67 hm2,年产值0.41亿元,涉及农户5 561户。其中,林下种植经营面积400.00 hm2,年产值0.2亿元;林下养殖经营面积1 266.67 hm2,养殖规模为9.12万头(只),年产值0.21亿元。大力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和林禽、林畜等林下养殖,促进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规划林下种植、养殖面积发展1 766.67 hm2,涉及林业专业合作组织15个、农户3.2万户。其中,林下种植面积1 473.33 hm2(林药666.67 hm2,林菌66.67 hm2,林粮533.33 hm2,林菜206.67 hm2),林下养殖面积293.33 hm2,规模达到14万只(头)(林禽10.0万只,林畜4.0万头)。野生动物繁育利用0.08万头(只、条)。建设林下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组织15个,建成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林业产业化集群1个。 2.3 林产工业
建设范围涉及玄武、太清官、马铺、枣集、涡北、郑集、王皮溜、观堂、辛集等15个乡镇。全县年产中药材0.2万t,年中药材加工能力0.5万t,形成了以辅仁集团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2亿元以上。规划中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特别是林下中药材种植,建设太清宫镇小怀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以此带动周边乡镇中药材种植,形成“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中药材产量。另一方面以辅仁集团为依托,建设鹿邑县中药材加工产业化集群,新增中药材年加工能力1万t,其中新增中药饮片加工能力0.4万t,其他中药材能力0.6万t,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 hm2。
2.4 木材加工业
建设范围涉及玄武、试量、辛集、王皮溜、赵村、马铺、枣集、贾滩、观堂、杨湖口10个乡镇。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3万hm2,年产商品材3.5万m3,年产人造板用切片1.5万m3、家具1 5万套,年产值3.5亿元。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以人造板、家具加工为重点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木材加工业。利用荒滩荒地等宜林地建设原料林基地,为加工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原材料。新建原料林基地413.33 hm2,新增人造板加工能力5.3万m3、家具加工能力5万件。
3 提高社会生态道德水平
3.1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生态文化工程着力提升太清官、明道官、涡河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打造适合鹿邑县长远发展的生态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要把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林业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休闲活动,积极推进花文化、果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化。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森林公园、生态园、湿地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区等生态文化基地建设,构建鹿邑至大清官的生态景观长廊。到2017年建设涡河湿地公园1处,建设森林公园1处,打造鹿邑至太清官至涡河湿地公园至孙营白果树至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一日游”精品路线[4-5]。
3.2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广泛利用媒体手段(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等),做好林业生态县建设提升工程宣传工作,利用植树节等重要时段,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生态科普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6]。
4 投资与效益分析
4.1 投资
经估算,规划总投资2.5亿元,其中生态林业建设、绿色富民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分别为0.30亿、 1.15亿、0.02亿、0.03亿元。生态林业安全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以财政投入为主;绿色富民产业体系以社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少量政策性引导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化集群和专业合作组织;生态文化体系实行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并重。资金来源主要是四部分: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积极争取省级重点工程、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公益林补偿等省级工程项目投资。二是县财政投资。县政府要根据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任务,把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三是社会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规划工程项目建设。四是统筹安排可用于林业建设的资金。结合规划方案,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土地整治、结构调整、水土保持等可用于林业建设的资金,支持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7]。
4.2 效益分析
4.2.1 生态效益。每年新增生态效益价值1.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净化大气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防护农田效益价值、节能减排价值分别为0.50亿、0.10亿、0.40亿、0.05亿、0.05亿、0.10亿、0.10亿、0.20亿元。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氧量分别为4万t和 2.5万t。
4.2.2 经济效益。每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7亿余元。其中,木材价值4亿元,花卉苗木产值0.05亿元,林下种植和养殖产值1.0亿余元(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分别为0.2亿、0.8亿、0.000 2亿元),林产工业产值3.5亿元(人造板、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经济林产品加工业分别为0.8亿、0.2亿、2.5亿元)。
4.2.3 社会效益。本规划全面实施后,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年均增加达到10%以上,将新增就业岗位0.9万个。由于森林覆盖率提高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木材和经济林产品增加,不仅能推进林业全面发展,而且能提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承载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春风.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10):93-94.
[3] 李影.浅谈园林景观中花镜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4):59-60.
[4] 闫秀强,王宏涛.千阳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9):199-200.
[5] 芬内尔.生态旅游/旅游管理译丛[M].张凌云,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6] 曹彬等.渭南市一村一品生态农业模式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12):91-93,101.
[7] 四川省林业厅.科学把握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EB/OL].[2015-02-03].http://www.forestr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