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在伦敦,警察打死了29岁黑人青年马克·达根,引起了持续数日波及几大城市的骚乱暴动。警民冲突、种族问题、经济不景气、网络的推波助澜,很多人试图给出合理解释,即使这种事早有先例。
20年前,名叫娜塔莎·哈林斯(Latasha Harlins)的15岁黑人女孩在韩国人的店铺买东西,因与店主起了争执而被开枪打死,1992年,店主被判500美元罚款和社区服务—这种结果成了黑人与当地韩裔爆发冲突的导火索,几天后,毒打黑人罗德尼·金的四名警察被判无罪释放,引起了被称为“罗德尼·金起义”的洛杉矶暴乱(Los Angeles riots)。
在迈克·戴维斯(Mike Davis)的《死城》里,主题篇章《死亡都市》讲述了当年的洛杉矶暴乱。按照他的描述,这起事件最终导致价值10亿美元的店铺被砸毁、烧毁,2.6万亿美元在日本股市化为乌有,在我看来,最糟糕的是1.7万人“黄沙粒般地失踪了,原因是他们被当做强盗和纵火犯扣留”。是简单的种族冲突么?即使在背后有当地黑帮组织的挑唆,结果却是韩国人抢韩国店铺、黑人抢非裔美国人的店铺;最初涉及殴打罗德尼·金的警察并不都是白人,也有一名是拉丁裔,而暴乱最初被逮捕的5000人里就有一大半是拉丁裔,还有12%的白人。这和伦敦骚乱时多数在街上放火抢劫的是白人青年如出一辙。
作者并不试图给1992年洛杉矶暴乱一个唯一解释,在他的文章中记述了相当多有关联的情景及人物访谈,形成了一条洛杉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瓦茨骚乱开始有关城市暴乱的历史纵贯线,展开了颇有规模的经济与政治分析,比如,大城市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不明显、种族人口的波动和政治决策之间的变化与不匹配。直到最后,他都没有自以为是地提出任何解决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死城》不太像以往我所熟悉的那些探讨城市化问题的书。那些书往往是针对一个问题的,比如人口、污染、宗教、种族,它们有清晰的论文式结构,前言提出问题,结论重申观点,中间每个章节都是总分总的分论点小模块。初读《死城》,我有种在读散文或新派实验小说的疑惑,也难怪早先迈克·戴维斯的博士论文因结构松散而不能获得学位委员会的认可。书的原名翻译过来应该叫《死城及其他故事》(Dead Cities, And Other Tales),各章节之间没有递进关系,但它们所传达的信息却又带有更深层次的一致性—恐惧。即使这本书还能再翻译得更好些,它的内容也已经够让人打寒战的了。这明明不是一部描述噩梦、死亡、我们如何毁掉自己的恐怖小说,不幸的是,它与恐怖小说唯一的区别是,作者说的都是真的。他不仅讲了城市暴乱,还说了五角大楼几十年前曾进行的活体生化实验,又以神经毒气瞬间窒息了下风区域的六千只羊,追述了二战期间美军请建筑师门德尔松和安东尼·雷蒙重建德国、日本城镇以便让美军验证燃烧弹的效能;他谈论曾经被当做现代城市旗帜、被后现代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和布朗写进名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拉斯维加斯变成了一个差劲的城市,冷冷描述洛杉矶在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努力之后的复兴失败;他写了遭受海啸袭击的夏威夷和曾经撞击过地球、让克林顿从梦中惊醒误以为是核爆的小行星……我们生活在内外交困的危险之中却所知甚少,所能做的更少,这种读后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如影随形。
迈克·戴维斯是后现代城市研究中洛杉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诩为“马克思-环保主义者”(Marxist-Environmentalist),他接受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方法和某些结论,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城市,也因此被评价为“痛恨城市的社会主义者”(City-hating Socialist)。到目前为止,他的所有作品,包括代表作《石英之城》、《恐惧经济学》全部都是在论述后现代情景之下的城市有多么糟糕,他的研究大多以洛杉矶为中心展开。以往我们对洛杉矶学派的印象,都是它与“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广泛的社会研究视野不同,死守洛杉矶,有人说,洛杉矶学派的城市研究是没前途的,出了洛杉矶,他们所提出的、所揭露的就毫无意义。我倒不这么看。不仅因为《死城》就反映了迈克·戴维斯关注的远不止洛杉矶,他在時间、空间上都不设任何限制。况且,就像洛杉矶的骚乱在近二十年后会在伦敦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现一样,在城市问题上,人们所引发的、所经历的是无数雷同悲剧的不同翻版而已,可惜的是,即便人们意识到历史的螺旋性,之前的几乎所有经验也只是教训,仍然是无用的,甚至全无可能去解决那些真正的问题,偶尔的不爆发也只不过是耍着小聪明或挥舞大棒转移了问题的焦点、以新问题代替老问题,就像在水充分沸腾之前死命按住锅盖。迈克·戴维斯在这方面就是只作残酷的揭露,而不打算作无用的改良。
1990年前后,城市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全球化”、“信息爆炸”、“社会机制与社会问题”,研究者们关注的,早就不再是城市形态应当如何,而是更偏向于城市的病理研究。发现问题不等同于解决问题,却是引导人们关注以便获得解决方案的必经之路。这也是迈克·戴维斯的批评性研究在国际城市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他的著作为了批判而存在,为了进行足够深入的批判而做了相当多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他的写作风格确实也独树一帜,绝不同于旁征博引地玩弄理论或枯燥的平铺直叙……呃,不愧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创意写作系教授—这些从《死城》中可见一斑。像这样的作品,通常很少引进到国内,人们常常误认为批判太容易,以为有方法指导作用的东西更重要,以致忽略了不少可能有启发的东西,所幸包亚明先生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译丛”选入了该书。
在很多年以前,从我还是学生就陆陆续续读过包先生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中所选的书,像《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后现代的状况》都在其中。在这些有关城市的研究论著中,著述者独特的角度为读者打开了新的视野,城市变得更加有广度和深度,有时候更像一个有机生命体,变得有了自我性格和自我反应,反倒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变得失去了可控性,一个小小的事件可能会引发巨大的“海啸”,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形态的交错研究,将城市的复杂层层剥离,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无法相信有关城市和建筑问题的简单解释—这就像1992年的洛杉矶暴乱,不能仅仅归结于种族矛盾而忽略了人们愤怒、发泄背后暗示的其他问题。
不久前,我刚刚看到关于中国全境2010年有18万起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这非常可怕。紧接着,“占领华尔街”活动正在纽约愈演愈烈,据说,上街游行的人雄心勃勃地希望用同样的方法占领至少150个城市,看着他们举着的牌子上面写着中文“毛时代”的标语,我感到的并不是幽默。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盖子底下正在沸腾的水和人们发自内心的恐惧悲鸣。
死城
作者:(美) 迈克·戴维斯
译者:李钧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定价:38.00元
广风月谈
作者:胡文辉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定价:26.00元
作者在《后记》里说:“一直以来,我的兴趣和目标是在做学问方面,但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只读过《陈寅恪诗笺释》与《现代学林点将录》的朋友,或许将疑心胡文辉是一个皓首穷经的学术宅男,其实不是的,历史可以很有趣,宅男也可以很风骚。
当年江湖上只知道“胡一刀”而不知道胡文辉时,他就是一个踢踢踏踏姜蒜不忌的作者。他评书,也评乐,关注古人的八卦,也了解当下的绯闻。白天他是报社的娱乐版文摘版编辑,晚上他变成了某些文化古刹的守夜人。
胡一刀与胡文辉的读者,正不妨是两拨人,但两拨人又何妨串一下联?他说:“人的心灵不可能只用书来填塞,总需要一些趣味和癖好,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知他的人,能从《陈寅恪》与《点将录》里读出“有情”的血肉,又能从《广风月谈》里读出无涯的思辨。艰涩吗?轻薄吗?一条鱼只吃中段,或划水,只是富贵之行,并非老饕之道。
《广风月谈》所写题材,与京沪穗(不是粗鄙的“北上广”)报刊所有专栏无异,无非饮食男女,情欲言行。只是胡文辉谈来,自有他的况味。记得初识时,他对我喜欢侯孝贤《好男好女》大惑不解,直到听闻我也热爱周星驰,才放下心来。
一个讨厌侯孝贤而喜欢周星驰的学者。他的读者是谁,想必众位都清楚了。
(杨早)
20年前,名叫娜塔莎·哈林斯(Latasha Harlins)的15岁黑人女孩在韩国人的店铺买东西,因与店主起了争执而被开枪打死,1992年,店主被判500美元罚款和社区服务—这种结果成了黑人与当地韩裔爆发冲突的导火索,几天后,毒打黑人罗德尼·金的四名警察被判无罪释放,引起了被称为“罗德尼·金起义”的洛杉矶暴乱(Los Angeles riots)。
在迈克·戴维斯(Mike Davis)的《死城》里,主题篇章《死亡都市》讲述了当年的洛杉矶暴乱。按照他的描述,这起事件最终导致价值10亿美元的店铺被砸毁、烧毁,2.6万亿美元在日本股市化为乌有,在我看来,最糟糕的是1.7万人“黄沙粒般地失踪了,原因是他们被当做强盗和纵火犯扣留”。是简单的种族冲突么?即使在背后有当地黑帮组织的挑唆,结果却是韩国人抢韩国店铺、黑人抢非裔美国人的店铺;最初涉及殴打罗德尼·金的警察并不都是白人,也有一名是拉丁裔,而暴乱最初被逮捕的5000人里就有一大半是拉丁裔,还有12%的白人。这和伦敦骚乱时多数在街上放火抢劫的是白人青年如出一辙。
作者并不试图给1992年洛杉矶暴乱一个唯一解释,在他的文章中记述了相当多有关联的情景及人物访谈,形成了一条洛杉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瓦茨骚乱开始有关城市暴乱的历史纵贯线,展开了颇有规模的经济与政治分析,比如,大城市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不明显、种族人口的波动和政治决策之间的变化与不匹配。直到最后,他都没有自以为是地提出任何解决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死城》不太像以往我所熟悉的那些探讨城市化问题的书。那些书往往是针对一个问题的,比如人口、污染、宗教、种族,它们有清晰的论文式结构,前言提出问题,结论重申观点,中间每个章节都是总分总的分论点小模块。初读《死城》,我有种在读散文或新派实验小说的疑惑,也难怪早先迈克·戴维斯的博士论文因结构松散而不能获得学位委员会的认可。书的原名翻译过来应该叫《死城及其他故事》(Dead Cities, And Other Tales),各章节之间没有递进关系,但它们所传达的信息却又带有更深层次的一致性—恐惧。即使这本书还能再翻译得更好些,它的内容也已经够让人打寒战的了。这明明不是一部描述噩梦、死亡、我们如何毁掉自己的恐怖小说,不幸的是,它与恐怖小说唯一的区别是,作者说的都是真的。他不仅讲了城市暴乱,还说了五角大楼几十年前曾进行的活体生化实验,又以神经毒气瞬间窒息了下风区域的六千只羊,追述了二战期间美军请建筑师门德尔松和安东尼·雷蒙重建德国、日本城镇以便让美军验证燃烧弹的效能;他谈论曾经被当做现代城市旗帜、被后现代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和布朗写进名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拉斯维加斯变成了一个差劲的城市,冷冷描述洛杉矶在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努力之后的复兴失败;他写了遭受海啸袭击的夏威夷和曾经撞击过地球、让克林顿从梦中惊醒误以为是核爆的小行星……我们生活在内外交困的危险之中却所知甚少,所能做的更少,这种读后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如影随形。
迈克·戴维斯是后现代城市研究中洛杉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诩为“马克思-环保主义者”(Marxist-Environmentalist),他接受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方法和某些结论,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城市,也因此被评价为“痛恨城市的社会主义者”(City-hating Socialist)。到目前为止,他的所有作品,包括代表作《石英之城》、《恐惧经济学》全部都是在论述后现代情景之下的城市有多么糟糕,他的研究大多以洛杉矶为中心展开。以往我们对洛杉矶学派的印象,都是它与“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广泛的社会研究视野不同,死守洛杉矶,有人说,洛杉矶学派的城市研究是没前途的,出了洛杉矶,他们所提出的、所揭露的就毫无意义。我倒不这么看。不仅因为《死城》就反映了迈克·戴维斯关注的远不止洛杉矶,他在時间、空间上都不设任何限制。况且,就像洛杉矶的骚乱在近二十年后会在伦敦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现一样,在城市问题上,人们所引发的、所经历的是无数雷同悲剧的不同翻版而已,可惜的是,即便人们意识到历史的螺旋性,之前的几乎所有经验也只是教训,仍然是无用的,甚至全无可能去解决那些真正的问题,偶尔的不爆发也只不过是耍着小聪明或挥舞大棒转移了问题的焦点、以新问题代替老问题,就像在水充分沸腾之前死命按住锅盖。迈克·戴维斯在这方面就是只作残酷的揭露,而不打算作无用的改良。
1990年前后,城市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全球化”、“信息爆炸”、“社会机制与社会问题”,研究者们关注的,早就不再是城市形态应当如何,而是更偏向于城市的病理研究。发现问题不等同于解决问题,却是引导人们关注以便获得解决方案的必经之路。这也是迈克·戴维斯的批评性研究在国际城市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他的著作为了批判而存在,为了进行足够深入的批判而做了相当多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他的写作风格确实也独树一帜,绝不同于旁征博引地玩弄理论或枯燥的平铺直叙……呃,不愧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创意写作系教授—这些从《死城》中可见一斑。像这样的作品,通常很少引进到国内,人们常常误认为批判太容易,以为有方法指导作用的东西更重要,以致忽略了不少可能有启发的东西,所幸包亚明先生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译丛”选入了该书。
在很多年以前,从我还是学生就陆陆续续读过包先生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中所选的书,像《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后现代的状况》都在其中。在这些有关城市的研究论著中,著述者独特的角度为读者打开了新的视野,城市变得更加有广度和深度,有时候更像一个有机生命体,变得有了自我性格和自我反应,反倒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变得失去了可控性,一个小小的事件可能会引发巨大的“海啸”,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形态的交错研究,将城市的复杂层层剥离,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无法相信有关城市和建筑问题的简单解释—这就像1992年的洛杉矶暴乱,不能仅仅归结于种族矛盾而忽略了人们愤怒、发泄背后暗示的其他问题。
不久前,我刚刚看到关于中国全境2010年有18万起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这非常可怕。紧接着,“占领华尔街”活动正在纽约愈演愈烈,据说,上街游行的人雄心勃勃地希望用同样的方法占领至少150个城市,看着他们举着的牌子上面写着中文“毛时代”的标语,我感到的并不是幽默。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盖子底下正在沸腾的水和人们发自内心的恐惧悲鸣。
死城
作者:(美) 迈克·戴维斯
译者:李钧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定价:38.00元
广风月谈
作者:胡文辉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定价:26.00元
作者在《后记》里说:“一直以来,我的兴趣和目标是在做学问方面,但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只读过《陈寅恪诗笺释》与《现代学林点将录》的朋友,或许将疑心胡文辉是一个皓首穷经的学术宅男,其实不是的,历史可以很有趣,宅男也可以很风骚。
当年江湖上只知道“胡一刀”而不知道胡文辉时,他就是一个踢踢踏踏姜蒜不忌的作者。他评书,也评乐,关注古人的八卦,也了解当下的绯闻。白天他是报社的娱乐版文摘版编辑,晚上他变成了某些文化古刹的守夜人。
胡一刀与胡文辉的读者,正不妨是两拨人,但两拨人又何妨串一下联?他说:“人的心灵不可能只用书来填塞,总需要一些趣味和癖好,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知他的人,能从《陈寅恪》与《点将录》里读出“有情”的血肉,又能从《广风月谈》里读出无涯的思辨。艰涩吗?轻薄吗?一条鱼只吃中段,或划水,只是富贵之行,并非老饕之道。
《广风月谈》所写题材,与京沪穗(不是粗鄙的“北上广”)报刊所有专栏无异,无非饮食男女,情欲言行。只是胡文辉谈来,自有他的况味。记得初识时,他对我喜欢侯孝贤《好男好女》大惑不解,直到听闻我也热爱周星驰,才放下心来。
一个讨厌侯孝贤而喜欢周星驰的学者。他的读者是谁,想必众位都清楚了。
(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