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审计部门经对11个市、86个县区排污费分配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有79个市、县财政部门存在违反规定安排环保部门自身建设经费的问题,占调查市县总数的81%;有56个市、县环保部门将污染治理资金3457万元挪用于本部门经费支出,占拨付环保部门污染治理资金50%。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对山西省的一些环保局来说,正在演变成“靠污染吃污染”。污染在某些环保部门的眼里不再是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而渴望污染企业越多越好,污染越严重越好。
据悉,某些环保部门超编严重,某县环保局共有人员315名,而正式编制只有23人。大部分环保部门每年从排污费中提取费用,用于发放超编人员的工资。换言之,排污费竟然被环保部门以发工资为由排进了自家的口袋,变成了“环保局的钱”。
应当全部专项用于当地的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排污费,在解决了环保部门人员严重超编所造成的巨大资金缺口的同时,污染在漫延并肆虐开来,使原本就令人忧虑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排污费不去治理污染却用来养冗员,这大概是山西污染严重的注脚之一。
污染企业的众多导致收取的排污费相当可观,环保部门亦因此被视为肥水衙门,一些官员拼命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塞进环保部门,以致于环保部门迅速膨胀人满为患,而这又导致对经费的极度渴求。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污染——环保部门收取排污费——工作人员增加——挤占排污费——污染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排污费被侵占则意味他们要忍受日趋严重的污染侵扰。
环保局把排污费当成了自己的钱,这种行为无疑于监守自盗、害民利己。对此,政府首先必须裁减冗员,把那些吃污染饭、发污染财的人清除出环保队伍;其次,要对环保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控,使每一分环保资金都能真正用在环保上;更重要的,则是要增加当地居民对环保工作的话语权和监督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对山西省的一些环保局来说,正在演变成“靠污染吃污染”。污染在某些环保部门的眼里不再是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而渴望污染企业越多越好,污染越严重越好。
据悉,某些环保部门超编严重,某县环保局共有人员315名,而正式编制只有23人。大部分环保部门每年从排污费中提取费用,用于发放超编人员的工资。换言之,排污费竟然被环保部门以发工资为由排进了自家的口袋,变成了“环保局的钱”。
应当全部专项用于当地的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排污费,在解决了环保部门人员严重超编所造成的巨大资金缺口的同时,污染在漫延并肆虐开来,使原本就令人忧虑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排污费不去治理污染却用来养冗员,这大概是山西污染严重的注脚之一。
污染企业的众多导致收取的排污费相当可观,环保部门亦因此被视为肥水衙门,一些官员拼命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塞进环保部门,以致于环保部门迅速膨胀人满为患,而这又导致对经费的极度渴求。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污染——环保部门收取排污费——工作人员增加——挤占排污费——污染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排污费被侵占则意味他们要忍受日趋严重的污染侵扰。
环保局把排污费当成了自己的钱,这种行为无疑于监守自盗、害民利己。对此,政府首先必须裁减冗员,把那些吃污染饭、发污染财的人清除出环保队伍;其次,要对环保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控,使每一分环保资金都能真正用在环保上;更重要的,则是要增加当地居民对环保工作的话语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