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叩响大满贯之门

来源 :网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澳网,既是吴迪运动生涯的重要节点,也成为中国男网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68年网球公开赛时代以来,中国男子球员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了大满贯正选的签表中。
  1
  前几年,当中国女网在国际赛场开疆辟地时,国外媒体总会不厌其烦地向金花们发问:“中国男子球员都到哪里去了?”李娜曾这样幽默地回答:“他们都去打乒乓球了。”2013年澳网,当21岁的吴迪出现在了大满贯男单正赛签表中,一场意料之中的“中国男网风暴”开始席卷整个墨尔本公园。
  1月11日,澳网正赛前的第三天,吴迪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护照和澳网球员证件,以及澳网组委会写着“欢迎吴迪”的白色信封。就在吴迪对大满贯首秀无比期待时,西方媒体同样对他这张新鲜的东方面孔充满浓厚兴趣。吴迪一亮相墨尔本公园,他瞬间成为最受瞩目的选手之一。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澳洲《时代报》等世界知名媒体,纷纷来到吴迪的面前,希望在这位小个子身上挖掘出各种新鲜的故事。
  路透社认为曾经疯狂和懒惰(crazy and lazy)的吴迪已经扛起中国男网的大旗。澳网《时代报》则以《男子网坛的新面孔》为题,着力回顾吴迪的网球之路。澳网官方网站专门对吴迪进行介绍,解释其中文名字的谐音是“无敌(invincible)”,并引用名将休伊特对他的评价:“吴迪非常出色,击球完全具有前一百的水准。他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吴迪是参加澳网比赛中身高最矮的男选手之一,他的身高也是外媒最常提到的问题,机敏的吴迪给出了非常得体的答案:“像费德勒和纳达尔等绝大多数顶级选手,他们的身高都在1米85到1米90之间,这样的身高从事网球运动很有优势,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就我自己来说,身高是我的劣势,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说移动灵活。”
  除了面对面采访吴迪本人,媒体们还利用一切机会去了解吴迪,在李娜、彭帅、锦织圭等亚洲球员的新闻发布会上,吴迪这个名字被不断提到。李娜给记者们讲了个小插曲:姜山被一名外国记者截住,原以为对方是要采访跟李娜相关的问题,对方却说想了解吴迪的情况,姜山就说:“那你自己去找他啊,很好找,就是那个特别瘦小、很幽默的孩子。”
  2
  对澳网这片蓝色的海洋,吴迪并不陌生。2008年,不到17岁的他,大满贯青少年赛的首次亮相同样在这里完成,当时,他势不可挡闯入男单八强,1/4决赛中苦战三盘不敌美国天才哈里森,男双更是杀入到四强之中。正是凭借在墨尔本的出色表现,他的青少年世界排名来到第25位的高位,吴迪这个名字逐渐被大家所关注。
  和同乡李娜类似,吴迪似乎专为大场面而生,尽管中国男网一哥的头衔一直被张择紧握在手中,但吴迪在澳网亚太区外卡赛关键一役中,展示出了优秀选手应该具有的特质,凭借敏锐的嗅觉和超强的把握机会的能力,连克张择、头号种子杉田佑一、泰国名将乌多姆楚克夺得冠军,为自己赢得了亮相大满贯正赛的宝贵机会。
  1月15日,一个注定会写进中国网球历史的日子。公开赛时代以来,中国男选手第一次出现在大满贯正赛上。在澳网23片球场中,除带有大型看台的五大球场外,比邻花园广场的8号球场位置最佳,通常用来进行那些需要提供单边信号的重大比赛,吴迪的首场比赛也被安排在这里。前一场比赛刚一结束,中外记者就开始在场边架起长枪短炮,球迷们也早早在看台上抢占位置。
  吴迪的对手多迪格,28岁,世界最高排名第32位,现居西里奇之后的克罗地亚“二哥”,职业生涯两次进入ATP决赛,此前有过11次参加大满贯正赛的经历,因2011年在罗杰斯杯上击败纳达尔声名大噪。这样一位经验丰富、实力不俗的球员,无疑是检验吴迪竞技水平和大赛心理的最佳试金石。
  比赛的开局多少有些让人出乎意外。有些不在状态的多迪格,在首个发球局就以15-40落后,被吴迪拿到两个破发点,在经过平分后仍旧被吴迪破发。此后,吴迪和多迪格展开拉锯战,直到盘末时,吴迪5-6落后,在自己的发球局一度以40-0领先,关键时刻未能顶住压力,连丢5分将首盘拱手相让。
  原本承诺前来为吴迪加油助威的李娜,临时有事未能到场。但看台上仍旧可以找到不少中国球迷熟悉的面孔,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和马伟开,都在比赛开始后悄然出现在看台上。吴迪的法国教练戴维·莫罗非常放松,盘问时站在看台上接受了外媒的采访。
  第二盘,吴迪一度打开了中国球迷的想象力,依靠盘中的关键破发,吴迪以6-4扳回一盘,看台上“中国加油、吴迪加油”的欢呼声达到顶峰。有意思的是,东南看台上两位疯狂的外国球迷,身着胸前带有“中国”两个大字的衣服,手举五星红旗,每当吴迪打出一记好球时,都会起立为吴迪鼓掌加油。
  进入第三盘,比赛之外的许多小插曲不断,盘问申请上卫生间,接受医务治疗,击球中跑丢鞋子后跟裁判理论……多迪格各种眼花缭乱的盘外招,多少干扰了吴迪的注意力。“当他申请医疗暂停时,我脑海里大概想了100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他不会要弃权了吧?”原本缺乏大赛经验的吴迪,越来越失去对比赛走势的控制。重整旗鼓的多迪格逐渐掌握主动,在抵挡住吴迪的反扑后,连下两盘以3-1的总比分锁定胜局,吴迪也未能创造外卡奇迹。
  3
  194分钟,这是吴迪大满贯首秀的时间,为了这一天,中国男网足足等待了54年,上一个出现在大满贯赛场的中国男子球员是名将梅福基,时间是1959年。尽管止步首轮,但吴迪的表现足以让中国球迷感到欣慰。数据统计上,在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等环节,吴迪都和对手相差无几。但吴迪的不足同样醒目,特别在发球和把握机会能力这两方面,吴迪和TOP100球员还有着巨大的鸿沟。整场比赛,多迪格共轰出14记ACE球,吴迪只有4个,足足比对方少了10个,而在双误上,吴迪的6个正好是对方2个的三倍。
  “跟我相比,他的经验比技术更加厉害,虽然相持的时候不太吃亏,回顾这个比赛,无关紧要的分我可能可以赢,但关键分我没有他处理得好,输了这场比赛,挺可惜的。”吴迪既一针见血找出了自己和TOP100的最大差距,也获得了立足职业网坛的信心。   赛后,多迪格成为许多中国球迷讨伐的对象。有球迷在百度百科中新建“多迪格”词条,对他的介绍是“在与吴迪对阵中,不停耍赖,号称普兰(plan)哥”。作为当事人的吴迪,虽然对对手的这些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但他并没有把失利归结为这些外部因素。“我想他肯定是有伤,作为职业球员,应该不会诈伤,对吧?我跟他打得特别接近,来回比较多,他肯定比较累。他利用规则嘛,网球就是这样,有输有赢,可以利用规则内所有的事情,所以也不能赖谁。”吴迪说很多东西都是职业赛场的必修课,这场比赛将帮助自己更快成长。
  有记者提到,很少有外卡选手在输掉大满贯首轮后,还可以安排进主新闻中心进行采访。吴迪机智笑答:“那我们出去吧!”现场顿时一片笑声,随后,吴迪轻松诙谐地总结了自己的首次大满贯之旅:“什么都得感受一下,才算没白来嘛。感觉挺好的,当了一把‘大牌’。”
  和李娜已经成为中国、甚至亚洲网球的符号一样,吴迪出现在墨尔本的意义也早已超越个人本身,他在代表个人形象的同时,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一扇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男网的窗口。相比赛场上中规中矩的发挥,吴迪在赛场外的表现显然更值得称道。他的阳光、幽默和自信,都让西方媒体大为惊叹。赛后,吴迪喊出了将来要凭借自己排名进入大满贯正赛的口号。“这是我第一次打大满贯正赛,我尽情享受了其中每一分、每一次击球。虽然我输了,但我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感到高兴。我的目标不是只靠外卡参加比赛,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大满贯正赛中。”这是吴迪前进的方向,也是中国男网崛起的第一步。
  外媒眼中的吴迪
  路透社
  当吴迪在澳网首轮出现在克罗地亚人多迪格面前时,这是中国男网走向世界网球强国道路的一小步,吴迪也成为梅福基1959年温网之后参加大满贯的中国男网第一人。
  法新社
  21岁、世界排名186位的吴迪未能在大满贯赛上为中国赢得一场胜利,但赛后他仍旧收获了许多球迷的掌声。
  雅虎
  在完成大满贯处子秀后,吴迪希望迅速提升自己的排名,凭借排名而不是以外卡选手身份进入到大满贯正赛中。
  澳网官网
  与这项运动中那些精英们相比,吴迪征战巡回赛的经验非常有限,凭借从74位的多迪格手中抢得一盘的出色表现,他无疑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历史,也会继续创造奇迹。
  《时代报》
  李娜摘得法网冠军,让中国网球完成“大跃进”,相比之下,中国男选手们仍旧在蹒跚学步,吴迪让世界第一次认识了中国男子网球。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国庆大假即将到来!幸苦工作了大半年,也该出门走一走了,抖一抖身上的霉味潮气,暂别空调室,到外面去享受享受负离子的清新吧。约上亲朋好友,或带上老婆孩子,或携令尊令堂,或邀岳父岳母,一路情谊,一路天伦,那意义就不仅仅在于旅行本身了。旅行中值得回味的地方,当然是弥足珍重的,这光靠记忆可不行,有时记忆是个相当不可靠的家伙。所以,借助我们手中的数码相机,把路上有趣的见闻都记录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