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注射微量吗啡最佳剂量的选择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部蛛网膜下腔注射0.1mg或0.2mg吗啡均可获得较好的辅助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但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47.2%),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为了寻找一个最佳剂量又观察50µg和25µg两组各20例,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唯其辅助麻醉强度略差:50µ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仍较高(55%)。但程度较轻,25µg组仅有5~15%的病人出现恶心,均无呕吐,与前几组有明显差别(P <0.05),我们认为作为辅助麻醉及术后镇痛又无明显副反应的吗啡剂量以25µg为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釆用心肌收缩性和心阻抗血流图评定三类静脉复合全麻诱导药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硫喷妥钠组CVP和PADP升高17%和14.7%(P<0.01),dp/dtmax、VPm和Vmax降低30.6%、24.2%和21.3% (P<0.001);氯胺酮组HR、 MAP和SV改变不明显,但PEP/LVET增加17.9%,dp/dtmax、Vpm和Vmax分别降低1.2%、4.6%和9.4%;γ-羟
本文对SC-Ⅱ型呼吸机进行了不同参数下的实际输出气量和输气压改变的测定。结果表明:频率越快、气道阻力越大、比值越小,其实际输出气量与预定值的差异越大,输气压力也越高,其中以阻力影响最大。实验证明在阻塞性通气障碍的病人中,应以大潮气量、低频、大比值机械通气为宜。
期刊
本文报告用心阻抗图测定30例先天性心脏病儿在三种不同静脉麻醉药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变化。吗啡、安定组诱导后心率及Heather指数显著下降,氯胺酮组诱导后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上升,心室最大射血速率显著降低;硫喷妥钠组诱导后心室最大射血速率显著降低,Heather指数及心输出量也显著降低。根据本文测定结果,对小儿心血管手术,以吗啡、安定对心功能抑制最小,临床应多选择,氯胺酮以慎用为宜,硫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