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攻陷科索沃年轻一代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48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牛仔T恤
  
  16岁的科索沃少年鲁安·舍利夫,身穿(美国制造的)奥克兰皮大衣,脚登耐克运动鞋,嘴上叼着Lucky Strike牌香烟,老气横秋地游荡在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广场上。他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发出的信息是:西方文化已经影响了他的家乡、他的国家和他的同龄一代。
  自从1999年5月北约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以来,“西方”这个概念就再难被科索沃人忽略了。由于北约维和部队的驻扎、联合国办事机构和大量非政府组织的存在,目前这一地区共住有6万多名外国人。
  以前,科索沃的青少年只能通过收听BBC、美国之音或收看德国的卫星电视,“接触”西方人和西方文化,而现在,他们每天都可以看见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并耳濡目染他们随身带进来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给科索沃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战前,在阿尔巴尼亚文化统治科索沃的10年中,晚上,科索沃的年轻人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不敢出去“冒险”。但是现在,他们正在以行动昭示他们“自由”了:
  一到夏天的晚上,普里什蒂纳广场就像个时装展示台一样,女孩子们穿着紧身牛仔裤和性感上衣招摇过市,男孩子们则穿着运动衫或T恤衫,露出肌肉,炫耀他们的纹身,见到女孩子还流里流气地吹口哨。
  
  玩摇滚 跳霹雳
  
  这些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也热衷于创作戏剧、出版杂志或举办艺术展。但听音乐似乎才是他们最钟情的爱好。西方打击乐和摇滚乐的盗版CD,在市场上每张只卖2.3美元。听音乐又激发了科索沃青年参考美国音乐创作本土音乐的灵感。当地的打击乐明星日提密·伊如吉,和摇滚乐队“大道之音”(Rhythm of the Streets),都喜欢演唱表达自我的歌曲,如“世界是我们的”(the World Is Ours)、“迷茫的青年”(Young Lost Population)。
  16岁的杰里耶穆·伊拉兹是另一个西方文化的崇拜者。看德国录像带上瘾后,伊拉兹赶时髦将自己的头发染成桔黄色、在耳朵上穿洞,并组建了一支霹雳舞队。他说:“你现在必须很酷,就像其他地方的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
  
  喝酒抽大麻
  
  然而,西方文化既可以是带来“自由”的天使,也可以是诱人堕落的魔鬼。
  现在,一到晚上,许多科索沃青年便混迹于普里什蒂纳的迪斯科舞厅或酒吧,这种地方对来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这里过酒瘾、抽大麻。24岁的热特密·巴拉季,是科索沃青年组织“论坛”(the Forum)的创建者之一,他说:“和其他任何地方的年轻人一样,科索沃青年以酗酒和吸毒表达他们的反叛思想。但不幸的是,这里没有法律约束他们,也没有谁警告他们,许多年轻人就这样醉生梦死,甘愿沉沦,迷失自己。”
  科索沃的总人口是230万,而25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占了50%,年轻一代堕落就等于整个科索沃在沉沦。
  24岁的尼塔·露丝,是另一个科索沃青年组织的领袖,她领导的这个组织主要为同龄人提供有益活动、法律咨询和辩护,她说:“毒品在科索沃是种时尚。”在她接触的年轻人中,80%曾有过非法吸食毒品(主要是大麻)的经验,而在几年前,这一比例更高。但尼塔强调说:“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美国风行的毒品和性解放运动,不会在这里重演。”
  
  经济委靡 青年失望
  
  西方文化对科索沃的震撼,不仅体现在年轻一代身上,也反映在科索沃的教育、就业甚至政治上。战争结束后,科索沃成立了300多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年联合会,帮助科索沃的青少年走出战争的阴影。总计约600万美元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联合国、国际救援组织和国际医疗组织等。这些模式都是从西方文化中“移植”来的。
  种族仇杀和战争严重破坏了科索沃的经济,根据科索沃劳工就业部的估计,科索沃的失业率高达60~80%。由于经济停滞不前,科索沃年轻人不知道去哪儿才能找到活路。即使科索沃正在发展市场经济以图振作,但在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之前,许多年轻人已经堕入犯罪团伙,或跑到西方国家而再也不回头了。
  科索沃的经济复苏得越慢,政治前景越不明朗,科索沃青年不满和反叛的情绪就会越高。科索沃“联合国发展促进会”的保罗·莱姆伯说:“如果你是个年轻人,却没有工作,没有钱和朋友一起去吃比萨饼,你就很容易变成一个种族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
  但不论科索沃青年如何面对未来,几个月前在普里什蒂纳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的音乐会海报,至少透露出一个信息,或者说一个祝愿。在这张音乐会海报的上演日期和地点旁边,写着这样一句话:热爱你的现在,创造你的未来。(沈建平 编译自美《纽约时报》)
其他文献
天下第一骗落入法网    1998年4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奥地利维也纳某家豪华饭店的室外餐厅里,两个男子正神秘兮兮地谈论一笔交易。其中一位名叫麦纳马拉,他曾是英国警方的高级探员,后来改行当私家侦探;另一名男子自称乔治·米拉,他告诉对方自己曾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工作,只要麦纳马拉的雇主——英国哈洛德百货公司老板法耶德,肯支付1500万美元,他可以拿到CIA的机密文件,证明戴安娜王妃和她的男友
期刊
非洲,这个曾被视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大陆,如果不能在短期内采取有力措施,它很可能成为新世纪第一个被艾滋病病毒击垮的大陆。可是,艾滋病却在非洲带来了一系列怪现象:    怪现状一:不承认艾滋病的南非    有医学家这样描述南非的现状:“从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到德班,路上每遇到的5个南非人中就有1个染上艾滋病病毒。”  无奈众人皆醒我独醉,南非偏偏对艾滋病最不放在心上。首先,这个非洲最富有国家在防治艾滋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曾经拥有过的爱情,好像是夹在书本里头的菩提叶标本,在多年后翻阅,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掉在膝盖上,枯干的色泽是时光逝去时恋恋不舍的痕迹,当我再次遇见你。  遇见的感觉,和记忆中深藏的爱情,有着比天长地久还遥远的距离。多年前分手时的怨气, 已经像是被狂风吹掉的蜘蛛网。那时我们还非常年轻,我大概是如此说的,这样下去好像不是办法,搞不清楚到底对你是不是爱情,所以,我们分手。你从南台湾
期刊
推销员  一个推销员因为有犯罪嫌疑被带到了警察局里审问。半小时后,3个警员从审问室走出来。  局长:“怎么样?问出点什么了?”  警员:“不行,我们什么都问不出,可他已经向我们推销了3台油烟机,2台冰箱和4个电吹风了。”    借鉴    酒馆经理正因生意不好而一筹莫展。一天,他偶然到一家书店买书,见书店墙上贴着大横幅:“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他眼睛一亮,立即奔回家,叫人写了一条大横幅,贴
期刊
莱妮·汉芳斯塔尔是德国30年代著名女导演,柏林奥运会前夕她应希特勒邀请为第三帝国拍摄了运动会宣传片。从电影艺术角度看该片无疑是成功的,但二战后汉芳斯塔尔也因此备受舆论指责。更有甚者,汉芳斯塔尔竟因此被人怀疑曾做过希特勒的情妇——不过,这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某种迹象看,当年希特勒真可能对汉芳斯塔尔落花有意,只可惜女导演流水无情。  1932年一个炎热的5月天,希特勒和莱妮·汉芳斯塔尔在德国北部海滨
期刊
美国差不多家家有车房,但是大部分不是用来停车而是用来堆积杂物。于是一般住宅区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汽车停在车房外面。有时候真使人不大明白,为什么把价值数万元的新汽车停在露天任凭日晒风吹雨打和露天侵蚀,而把既没有用又不值钱的杂物堆满了车房。  美国人的家庭为什么有这么许多杂物也颇令人费解,这大概和人的惰性有关。反正车房有堆积东西的空间,就把暂时不用的东西在里面放一下。哪里知道,所谓暂时居然变成永远
期刊
演讲的时候,喜欢创作现代诗的青少年询问我有关投稿的园地。他们用心构思,提笔一个字一个字把诗写出来,作品完成后,才发现竟然没有适合的版面刊登他们的文章。  曾经在一本杂志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德国一位诗人,根据他的调查,大多数人是不太喜欢上书店的,这对想要出版个人诗集的他仿佛浇上了一盆冷水,但他却希望自己的诗作被更多读者欣赏,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空前的方法,将自己的诗张贴在公园的树干上,甚至地铁的柱子上,
期刊
时间永远不会改变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也译作“柏克莱加州大学”的面貌。20世纪60年代,你会在这里发现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嬉皮士、“死头”(Deadhead、学生运动的领袖或剪着短发的共和党人在同一个班上相安无事地上课;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惟一缺乏的是“平庸智商和平凡理想”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学生一向无奇不有,而教授
期刊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我因公务赴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差,偶患急症住进了医院。那有限的国外津贴,用来住院治病,也相当于没钱。而我却在事先没交任何钱的情况下住了院,治好了病,风风光光地当了一回“上帝”。    急救车没收钱    南非的六月正值初冬。清晨如厕,突然发现便出许多柏油状物,常识告诉我这是血,心里顿时没了底,继而四肢无力,心慌意乱。急切中,同伴小梁挂通了该市救护站电话。十多分钟后,一辆
期刊
有时,只要花点心思,不用花什么成本,就可以带给员工很大的乐趣,提高公司士气。  最近,北方电讯公司(Nortel)就应用很特别的做法。它所定下的规则是,只要你在工作上的表现超过应尽的责任时,经由上司或员工提名,就可以获得一个荣誉点数。集合足够的荣誉点数,就可以向公司兑换现金红利或是奖品,例如一次旅行。员工也可以将这些点数继续累积,将来兑换更大的奖品。  这种方式听起来好像很老套,在各种商品的促销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