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和最最要的击球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网球最先学习的技术,对正手击球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不但可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本文从网球正手擊球握拍方法、击球站位、引拍技术动作、挥拍击球动作,随挥动作五个方面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网球选修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其原因所在,提出相应合理建议,同时为大学生学习正手击球技术动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网球选修课;正手击球;学习现状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球员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使用正手击出的球占70﹪,因此掌握好正手击球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正手击球技术对网球其它技术动作有引导作用,所以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正手击球技术应最先学习和掌握,正手击球熟练程度对培养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或多或少的了解网球这项运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真正接触过网球这项运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学生在学习正手击球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对学生学习正手击球技术动作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网球选修课学生200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料,还查阅了与本研究的相关信息,为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学生在网球正手击球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握拍方法分析
网球正手握拍方法有:大陆式、东方式、半西方式、西方式、超西方式。当今职业网球选手多采用半西方式与西方式。由表1可知,学生正手击球时,采用大陆式握拍占45.16%、东方式占27.96%、半西方式占16.13%、西方式占10.75%,超西方式%0。学生采用大陆式握法进行正手击球占比重最多,说明该握法便于学生掌握,同时还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还处于正手击球的初级阶段;采用东方式握法占对初学者来讲可以较好的控制击球,初学者较为喜欢采用此握法;由于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握法是职业选手所采用高级的握拍方法,两种握法对初学者来讲都不容易掌握,同时在课堂实际调查时发现多数人不采用这两种握法多因为初学不好控球、击球经常下网所致;而超西方式握法不但在短时间内不能提高正手击球质量,而且也因学生因腕力不够,避免运动损伤而无人采用此方法。
2.2 击球站位分析
正手击球过程中,击球时的站位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四种:折中式、开放式、半开放式、闭合式,四种站位都各具特点。折中式能让球员将身体重心向目标的任何一方向移动,为击球、随便挥动和快速还原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半开放式和开放式充分利用外侧臀部力量,从而加大击球力量,可以让越来越流行的西方式和半西方式正手握拍获得巨大的加速度和力量。闭合式多在激励的跑动击球中使用,易侧身后摆、重心前移。现代网球向着力量和速度更强化发展,职业选手正手击球时多采用较为简洁的开放式站,利于回位和节省时间。由表2可知:学生正手击球时有36.56%选择了折中式,有30.71%的学生选择了闭合式,选择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学生分别为14.45%和18.28%。由此可看出,很多学生处于初学阶段,为了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多尝试使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进行正手击球,以提高该项技术。
2.3 引拍技术分析
2.3.1 是否转体引拍
是否充分的利用转体来进行正手击球是检验该项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职业网坛中球员多是利用转体协调发力打出正手制胜分,因此学生在学习引拍的过程中,是否转体尤为重要。由表3可知,引拍转体的仅占34.41%、引拍不转体的占65.59%。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这一技术环节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多加注意,忽略了这一关键环节,没有形成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影响学习效果。
2.3.2 非持拍手伸展
在正手击球时,为了增加正手击球的爆发力和攻击性,非持拍手一侧要尽量延展胸肌;非持拍手还相当于一个杠杆,在击球时能保持挥拍过程的平衡,因此非持拍手的作用十分重要。由表4可知,有31.72%的学生在击球时非持拍手伸展,有68.28的学生非持拍手不伸展,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击球时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因此在课后要多加强这一动作的练习。
2.4 挥拍击球动作分析
2.4.1 蹬地转体、送肩动作
充分协调和利用身体的各个肌肉组织,形成良好的能量链的衔接,是衡量一项网球技术好坏的关键,职业网球选手会充分协调和利用好各肌肉组织以达到最佳击球效果。但从表5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在击球时没有进行蹬、转协调发力,另外从课堂学生实际正手击球情况也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衔接身体各肌肉组织,仅仅依靠手臂挥动的力量进行击球,这种击球方式不但不合理,而且长时间的持续下去还会导致手臂损伤。所以要提倡学生正确合理,协调发力,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但对提高技术,而且还能预防运动损伤。
2.4.2 击球区域
击球区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击球的质量与击球节奏,职业选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选择高位击球,不但可以增强进攻,同时还能减少对手反应时,使对手受到压迫,而占据主动权。从表9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击球区域在低位和中位的学生分别占40.32%和32.26%,中位至高位和高位分别为16.67%和10.75%,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处于正手击球的初级阶段,偏下些的击球区域可以较好的控球,虽然击出的球的质量不是很高,但是较好的控球对促进形成良好的击球动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在课堂实践中还发现选择中位至高位和高位击球区域击出的球虽然球速很快,但是不容易控球使球经常出界和下网。所以初学者应该多打些下降期的球,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逐渐过渡到高位击球,才能打出高质量的击球。 2.5 随挥动作分析
2.5.1 击球后的前臂内旋动作
当球拍接触球后,挥拍擊出的球带着惯性继续运动,手臂直至像击球方向不能再进行延伸,前臂顺着惯性进行内旋动作,这一动作往往被学生忽略,前臂旋内的动作越充分,越能保证球过网的机率,好的网球选手前臂旋内的动作越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前臂内旋动作的学习。由表10可知,有64.52%的学生没有前臂的内旋动作,有前臂内旋动作的人占35.48%。由此可见学生掌握技术不牢固,应认真改正动作,多加练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5.2 手臂充分延展至结束动作
手臂充分的延展至结束动作,不但可以保证击球的质量和控制球的飞行轨迹,而且还可以增强击球手感和增加击球信心保证正手击球动作的完整性。从表11的统计结果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在这以技术环节做得较好,占76.34%,没能完成动作的同学多是由于心理影响所致,害怕击球时用力过大致使击球出界,在教学过程时要多加强调击球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形成较好的击球习惯,进而掌握技术动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很多学生处于学习网球的初学阶段,部分学生对正确的握拍方法概念不清楚,导致了学生在正手击球时握拍方法不正确。
(2)过多的学生在正手击球时采用了折中式和闭合式,应尝试使用较为流行的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的站位。
(3)部分学生引拍时没有转体、非持拍手不伸展、不能为击出高质量的球提供良好蓄力准备动作。
(4)绝大多数学生在挥拍击球时:没有蹬地转体、送肩动作、没有完成击球动作的能量链的传递;击球区域的选择也相对偏下,多是因为学生身体动作僵硬、协调性能力不高,练习次数不够。
(5)虽然多数学生手臂都能充分延展至结束动作,但大多数学生击球后的手臂没旋内动作,没有动作的持续性。
3.2 建议
(1)需加强学生的正手击球握拍方法的理论学习,尝试用不同握拍方法体会击球动作,选择自己较为合适的握拍方法进行正手击球。
(2)教师应通过多球练习,培养学生使用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站位进行击球,提高学生正手击球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转体引拍,非持拍手尽可能伸展,延展胸肌,为击出质量较高的球做好蓄力准备。
(4)身体素质练习应加大比重,尽可能的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大胆尝试高位击球,练习密度加强。
(5)教师在讲解正手过程中应分解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正手击球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学生还应该多进行徒手挥拍练习,便于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参考文献
[1]郭洪伟.网球正手击球关闭式步法与开放式步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1):639.
[2]王勇.浅析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限制性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65-66.
[3]姜富生.网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30-34.
[5]田华,冯加付. 高校网球教学中正手击球技术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的探讨[J].学术论坛,2010.
[6]汪军锋.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技术难点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1):68-71.
[7]郭见平. 网球运动中如何提高正手击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93-96.
【关键词】大学生;网球选修课;正手击球;学习现状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球员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使用正手击出的球占70﹪,因此掌握好正手击球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正手击球技术对网球其它技术动作有引导作用,所以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正手击球技术应最先学习和掌握,正手击球熟练程度对培养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或多或少的了解网球这项运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真正接触过网球这项运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学生在学习正手击球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对学生学习正手击球技术动作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网球选修课学生200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料,还查阅了与本研究的相关信息,为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学生在网球正手击球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握拍方法分析
网球正手握拍方法有:大陆式、东方式、半西方式、西方式、超西方式。当今职业网球选手多采用半西方式与西方式。由表1可知,学生正手击球时,采用大陆式握拍占45.16%、东方式占27.96%、半西方式占16.13%、西方式占10.75%,超西方式%0。学生采用大陆式握法进行正手击球占比重最多,说明该握法便于学生掌握,同时还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还处于正手击球的初级阶段;采用东方式握法占对初学者来讲可以较好的控制击球,初学者较为喜欢采用此握法;由于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握法是职业选手所采用高级的握拍方法,两种握法对初学者来讲都不容易掌握,同时在课堂实际调查时发现多数人不采用这两种握法多因为初学不好控球、击球经常下网所致;而超西方式握法不但在短时间内不能提高正手击球质量,而且也因学生因腕力不够,避免运动损伤而无人采用此方法。
2.2 击球站位分析
正手击球过程中,击球时的站位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四种:折中式、开放式、半开放式、闭合式,四种站位都各具特点。折中式能让球员将身体重心向目标的任何一方向移动,为击球、随便挥动和快速还原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半开放式和开放式充分利用外侧臀部力量,从而加大击球力量,可以让越来越流行的西方式和半西方式正手握拍获得巨大的加速度和力量。闭合式多在激励的跑动击球中使用,易侧身后摆、重心前移。现代网球向着力量和速度更强化发展,职业选手正手击球时多采用较为简洁的开放式站,利于回位和节省时间。由表2可知:学生正手击球时有36.56%选择了折中式,有30.71%的学生选择了闭合式,选择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学生分别为14.45%和18.28%。由此可看出,很多学生处于初学阶段,为了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多尝试使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进行正手击球,以提高该项技术。
2.3 引拍技术分析
2.3.1 是否转体引拍
是否充分的利用转体来进行正手击球是检验该项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职业网坛中球员多是利用转体协调发力打出正手制胜分,因此学生在学习引拍的过程中,是否转体尤为重要。由表3可知,引拍转体的仅占34.41%、引拍不转体的占65.59%。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这一技术环节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多加注意,忽略了这一关键环节,没有形成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影响学习效果。
2.3.2 非持拍手伸展
在正手击球时,为了增加正手击球的爆发力和攻击性,非持拍手一侧要尽量延展胸肌;非持拍手还相当于一个杠杆,在击球时能保持挥拍过程的平衡,因此非持拍手的作用十分重要。由表4可知,有31.72%的学生在击球时非持拍手伸展,有68.28的学生非持拍手不伸展,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击球时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因此在课后要多加强这一动作的练习。
2.4 挥拍击球动作分析
2.4.1 蹬地转体、送肩动作
充分协调和利用身体的各个肌肉组织,形成良好的能量链的衔接,是衡量一项网球技术好坏的关键,职业网球选手会充分协调和利用好各肌肉组织以达到最佳击球效果。但从表5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在击球时没有进行蹬、转协调发力,另外从课堂学生实际正手击球情况也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衔接身体各肌肉组织,仅仅依靠手臂挥动的力量进行击球,这种击球方式不但不合理,而且长时间的持续下去还会导致手臂损伤。所以要提倡学生正确合理,协调发力,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但对提高技术,而且还能预防运动损伤。
2.4.2 击球区域
击球区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击球的质量与击球节奏,职业选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选择高位击球,不但可以增强进攻,同时还能减少对手反应时,使对手受到压迫,而占据主动权。从表9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击球区域在低位和中位的学生分别占40.32%和32.26%,中位至高位和高位分别为16.67%和10.75%,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处于正手击球的初级阶段,偏下些的击球区域可以较好的控球,虽然击出的球的质量不是很高,但是较好的控球对促进形成良好的击球动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在课堂实践中还发现选择中位至高位和高位击球区域击出的球虽然球速很快,但是不容易控球使球经常出界和下网。所以初学者应该多打些下降期的球,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逐渐过渡到高位击球,才能打出高质量的击球。 2.5 随挥动作分析
2.5.1 击球后的前臂内旋动作
当球拍接触球后,挥拍擊出的球带着惯性继续运动,手臂直至像击球方向不能再进行延伸,前臂顺着惯性进行内旋动作,这一动作往往被学生忽略,前臂旋内的动作越充分,越能保证球过网的机率,好的网球选手前臂旋内的动作越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前臂内旋动作的学习。由表10可知,有64.52%的学生没有前臂的内旋动作,有前臂内旋动作的人占35.48%。由此可见学生掌握技术不牢固,应认真改正动作,多加练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5.2 手臂充分延展至结束动作
手臂充分的延展至结束动作,不但可以保证击球的质量和控制球的飞行轨迹,而且还可以增强击球手感和增加击球信心保证正手击球动作的完整性。从表11的统计结果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在这以技术环节做得较好,占76.34%,没能完成动作的同学多是由于心理影响所致,害怕击球时用力过大致使击球出界,在教学过程时要多加强调击球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形成较好的击球习惯,进而掌握技术动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很多学生处于学习网球的初学阶段,部分学生对正确的握拍方法概念不清楚,导致了学生在正手击球时握拍方法不正确。
(2)过多的学生在正手击球时采用了折中式和闭合式,应尝试使用较为流行的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的站位。
(3)部分学生引拍时没有转体、非持拍手不伸展、不能为击出高质量的球提供良好蓄力准备动作。
(4)绝大多数学生在挥拍击球时:没有蹬地转体、送肩动作、没有完成击球动作的能量链的传递;击球区域的选择也相对偏下,多是因为学生身体动作僵硬、协调性能力不高,练习次数不够。
(5)虽然多数学生手臂都能充分延展至结束动作,但大多数学生击球后的手臂没旋内动作,没有动作的持续性。
3.2 建议
(1)需加强学生的正手击球握拍方法的理论学习,尝试用不同握拍方法体会击球动作,选择自己较为合适的握拍方法进行正手击球。
(2)教师应通过多球练习,培养学生使用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站位进行击球,提高学生正手击球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转体引拍,非持拍手尽可能伸展,延展胸肌,为击出质量较高的球做好蓄力准备。
(4)身体素质练习应加大比重,尽可能的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大胆尝试高位击球,练习密度加强。
(5)教师在讲解正手过程中应分解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正手击球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学生还应该多进行徒手挥拍练习,便于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参考文献
[1]郭洪伟.网球正手击球关闭式步法与开放式步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1):639.
[2]王勇.浅析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限制性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65-66.
[3]姜富生.网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30-34.
[5]田华,冯加付. 高校网球教学中正手击球技术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的探讨[J].学术论坛,2010.
[6]汪军锋.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技术难点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1):68-71.
[7]郭见平. 网球运动中如何提高正手击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