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当前形势下,高质量就业倒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质量就业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高校应该从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建设企业深度参与的行业学院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向,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4-0037-06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与课题。2018年6月21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指出:“人才培養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一系列讲话强烈释放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回归大学之道,回归育人初心”的改革信号,这为高校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设置了不可回避的考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的重要标准之一则是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1]。大学生就业事关毕业生的个体发展、幸福感、获得感,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民生问题,决定高校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均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形势的研判由一开始的“扩大就业”转变为“高质量就业”。而高质量就业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探讨基于高质量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高质量就业倒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高质量就业相关研究最初起源于西方古典管理学理论中的“工作质量”,随着一系列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在美国兴起,开始逐步关注就业对员工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体面劳动”(Decent Work)概念中首次用到高质量就业,并设计了相关的衡量指标体系[2]。国内学者对于高质量就业的探讨始于21世纪初,最初是对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侧重与劳动者自身就业状况有关联的如工作性质、工作机会、劳资关系等内容要素,着重研究劳动力个体层面[3]。而对就业质量衡量指标的相关研究侧重使用可量化性强、可比性明显、可行性高的客观指标和劳动者主观评价指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内学者掀起了高质量就业研究的热潮,同时也引起了各级就业工作部门、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围绕高质量就业的内涵、高质量就业的政策保障、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路径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当前学术界对于高质量就业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起因于不同政府机构、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和利益诉求对高质量就业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主要是指: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其专业与就业方向具有较高的匹配度,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拥有个体长远发展的职业能力,个人呈现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并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就业的总体评估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较高的适切性[4]。
(二)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研判和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各类工作开展、路线方针制定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当前我国社会由之前对“物质文化需要”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既反映了需求多样性的升级,也反映了对需求质量的追求,这种追求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转变。这种转变反映在高校就业工作层面就是由原来的追求就业率到现在的追求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各领域发展不充分问题长期存在[6],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使我国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也就对高质量就业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不充分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不充分、效率提升不充分、转型升级的不充分以及制度创新的不充分,解决发展不充分的困境势必通过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必然呼唤高质量就业[7]。
2.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8]所谓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和满足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改变过去围起墙来办学而导致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不断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适切性,最终实现供需相符的目标。而这些最终以本科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得以具体体现。
(三)高质量就业的实质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根本准绳。无论是高质量就业还是人才培养都必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需的各级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中国话语增强的核心驱动和强力保障。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决于就业人员的素质,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快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有效供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因此,高质量就业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高质量就业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本科高校培养什么样人的价值诉求和具体规定,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否规范的衡量标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最核心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9]。高质量就业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主要是面向社会对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的需要。复合型,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对人才规格、能力、素养日趋多元和复合的需求。应用型,主要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
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曾表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社会需求“用工荒”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人才供需的矛盾,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也就是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涵盖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类型定位三个方面[10]。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存在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等现实性困境[11]。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主要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所做的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故办学层次普遍意义上是本科层级,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转型最重要的是学科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两个方面。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树立科学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实践型、操作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的设置应与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产业的深度合作。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通常意义来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实习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实现[12]。首先,课程体系方面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根据市场和产业对专业领域人才规格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按照专业应用与创新能力要求的变化,构建具备一定弹性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学方式上要转变,要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学术水平,实现教学与学术的良性互动。再次,实践教学要根据专业能力要求,以及应用型人才成长所必经的发展阶段,设置多层次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地设置实践项目,并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要求的系统、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综合实习是学生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及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实习放在和学校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当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方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进入企业完成包括生产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及职业技能训练等环节,由企业工程师指导考核,并完成最后的实习评定。
三、基于高质量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向
(一)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蓝图与行动纲领,是关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升级及创新,人才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逐步提高,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来支撑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将重点放在培养工程师上,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满足产业结构对管理经营人才、技术与产品研发人才、技能型人才等的需求。
“OBE”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政府与普通民众越来越注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关注的是学生通过学校的系统学习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教了什么;注重探究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张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即面向学生的成长预期,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持续改进[13]。OBE模式的教育理念与操作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在大势所趋。
1.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在充分对市场需求、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凸显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对各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既要做到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一致,又要充分体现成果导向。具体而言,各专业培养目标要具体描述该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要求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知识、能力和素养并重,凝练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对应服务领域,包括总体描述和具体描述。
2.以学习产出的毕业要求为准绳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描述,用来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教学活动发挥成果导向作用。毕业要求聚焦于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专业涉及的复杂应用问题的能力,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毕业要求应反映学生毕业时具有的专业水平,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专业素养,体现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人文修养;职业能力,体现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3.加强注重学生能力养成的课程体系设置
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应用问题能力的养成,将整个能力养成过程细分为孕育、孵化、形成、运用四个阶段,可以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三大平台实现。通识教育平台包含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三部分,这一课程体系面向所有的学生,旨在通过学生对各科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领域和相关学科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促进其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教育平台主要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打通相同、相近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构建统一平台,以加强基础、适度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课程整合力度。素质拓展平台要包括第二課堂类、第三课堂类、第四课堂类活动项目,以学生自主学习、学分认定方式开展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的加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第二课堂主要是指校内实践活动,含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科研训练、挑战杯、社团活动等;第三课堂主要是指校外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支边支教、社会调查等;第四课堂主要是指第二校园交流学习,含境内外校级交流、海外研修、国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等。 4.持续改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清晰理解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紧密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转化为对毕业要求具有直接支撑作用的课程学习成果。其次,细化课程教学目标,注重产出,要对应课程学习成果、课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14]。最后,持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要有的放矢制订课程考核方案,以课程学习成果为主项展开设计,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课程学习成果、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原始材料关联表达,使课程考核方案表达的对应关系,能够证明学生通过本课程考核且成绩合格,即可达到课程学习成果,满足相应的毕业要求。
(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同样具有良好的生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重要标志。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区别于传统的“订单式”“挂牌式”校企合作,不仅仅是过去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深度协作。
1.对接行业企业需求
行业企业对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更有话语权,因为他们是人才的直接聘用者。因此,高校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的需求,让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来,围绕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提升等合理谋划人才培养的路径、规模。同时,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新型人才,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基础,科学推进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品牌化、市场化。
2.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要强化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与企业育人的“双主体”实施,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共同促进高质量就业。地方本科高校应该与规模化企业在技术层次、实践层次推进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可以引入职业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推动在校生培养、毕业就业与企业招聘的无缝对接。推动校企共建实践性教学平台、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编著应用性教材、共同承担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推进学校与产业、院系与行业、专业与企业等多层次合作办学模式。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产教融合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立高校教师的企业研修制度,让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引入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技术性人才、管理性人才,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培训后参与到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中来。同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高校教师可以和企业员工共同承担课题申报、应用性技术研发,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型升级的同时促使教师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双提升。
(三)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行业学院模式
行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采取的高校与行业(产业)、与行业中重点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使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实习等环节,从而形成区别于传统二级学院的特色行业学院,旨在培养行业急需的各类专门性、应用性人才[15]。
1.高校要亲近、融入业界,构建应用型专业集群
行业学院视域下的人才培养,要真正做到专业建设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面向地方行业产业设置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产业学科与区域优势产业的良好对接,构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相对接的应用学科专业群,形成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性专业(群)格局。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选题要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通过优化整合现有学科资源,重点建设产业特色学科、增设地方产业急需的应用学科,提高教师科研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形成能够支撑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特色学科群。
2.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学院要面向特定行业,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以高校所在地区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按照“应用型、国际化、行业化、高素质”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三个结合”,即专业建设与行业标准、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国内培养标准与国际培养标准相结合,“两个接轨”即与国际培养模式的接轨、与行业相关标准的接轨,“一个突破”即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3.紧密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是进一步通过“行业学院理事会”这一平台,由行业协会、优质企业、地方政府、学校共同出資建设行业学院,建立校政企共建、校企行业共管、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校政企合作机制。二是实现校企之间职前与职后的有机结合,高校要与行业协会、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组织教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实施“行业学院理事会制”“双导师制”,真正实现校企人才供需的无缝对接。三是与行业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双方资源,部分学生实习环节在企业完成,企业员工部分培训可由学校承担。
4.以行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推进本科高校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双转型对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未来社会发展,技术型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今后劳动力的主体,高级技术人才更是成为紧俏的稀缺资源,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深、更广,要求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在校生的职业教育。本科高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遵循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培养层次的科学划定和专业设置的科学布局;要促进现代职教体系各环节的有机衔接,通过行业学院建设以对口单招、“3 4高等职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办学、兼容并包,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教育的发展;通过行业学院这一平台构建在校生的职业教育、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深造教育的“立交桥”,系统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转型能力[16]。 “行业学院”模式可以推进高校与业界深度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行业学院要求高校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与行业合作办学特色,面向行业及骨干企业,融合政策、资源和智力等要素,形成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与载体,发挥政府、业界和高校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齐小萍.企业家导师制: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75-77.
[2][4]张小诗,于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内涵[J].现代教育管理,2016(7):115-119.
[3]谢珺.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其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25-31.
[5]袁银传,吴桂鴻.全面深入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8(6):4-10.
[6]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2):32-38.
[7]徐艳.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就业[J].人民论坛,2018(7):78-79.
[8]王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6(5):103-106.
[9]项璐,眭依凡.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引领——基于斯坦福大学“开环大学”计划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8(4):103-111.
[10]李立国,薛新龙.建立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J].教育研究,2018(3):62-69.
[11]田华,李燕,夏勇.《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与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1):27-31.
[12]郭建如,吴红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36-42.
[13]龙奋杰,王建平,邵芳.新建本科院校推行成果导向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76-80.
[14]苏春景.当代中国特色教学流派的生成机制[J].教育研究,2015(9):104-110.
[15]朱士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以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探索为例[J].江苏高教,2016(5):80-83.
[16]汪锋,陈刚.一般系统结构理论视阈下的江苏现代职教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17(12):104-109.
Return and Innovation: On the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Liang Xiusheng, Gu Yong’an, Wang Zhongjiao
Abstract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4-0037-06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与课题。2018年6月21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指出:“人才培養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一系列讲话强烈释放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回归大学之道,回归育人初心”的改革信号,这为高校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设置了不可回避的考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的重要标准之一则是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1]。大学生就业事关毕业生的个体发展、幸福感、获得感,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民生问题,决定高校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均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形势的研判由一开始的“扩大就业”转变为“高质量就业”。而高质量就业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探讨基于高质量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高质量就业倒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高质量就业相关研究最初起源于西方古典管理学理论中的“工作质量”,随着一系列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在美国兴起,开始逐步关注就业对员工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体面劳动”(Decent Work)概念中首次用到高质量就业,并设计了相关的衡量指标体系[2]。国内学者对于高质量就业的探讨始于21世纪初,最初是对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侧重与劳动者自身就业状况有关联的如工作性质、工作机会、劳资关系等内容要素,着重研究劳动力个体层面[3]。而对就业质量衡量指标的相关研究侧重使用可量化性强、可比性明显、可行性高的客观指标和劳动者主观评价指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内学者掀起了高质量就业研究的热潮,同时也引起了各级就业工作部门、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围绕高质量就业的内涵、高质量就业的政策保障、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路径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当前学术界对于高质量就业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起因于不同政府机构、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和利益诉求对高质量就业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主要是指: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其专业与就业方向具有较高的匹配度,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拥有个体长远发展的职业能力,个人呈现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并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就业的总体评估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较高的适切性[4]。
(二)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研判和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各类工作开展、路线方针制定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当前我国社会由之前对“物质文化需要”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既反映了需求多样性的升级,也反映了对需求质量的追求,这种追求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转变。这种转变反映在高校就业工作层面就是由原来的追求就业率到现在的追求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各领域发展不充分问题长期存在[6],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使我国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也就对高质量就业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不充分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不充分、效率提升不充分、转型升级的不充分以及制度创新的不充分,解决发展不充分的困境势必通过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必然呼唤高质量就业[7]。
2.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8]所谓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和满足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改变过去围起墙来办学而导致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不断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适切性,最终实现供需相符的目标。而这些最终以本科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得以具体体现。
(三)高质量就业的实质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根本准绳。无论是高质量就业还是人才培养都必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需的各级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中国话语增强的核心驱动和强力保障。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决于就业人员的素质,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快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有效供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因此,高质量就业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高质量就业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本科高校培养什么样人的价值诉求和具体规定,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否规范的衡量标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最核心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9]。高质量就业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主要是面向社会对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的需要。复合型,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对人才规格、能力、素养日趋多元和复合的需求。应用型,主要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
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曾表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社会需求“用工荒”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人才供需的矛盾,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也就是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涵盖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类型定位三个方面[10]。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存在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等现实性困境[11]。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主要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所做的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故办学层次普遍意义上是本科层级,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转型最重要的是学科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两个方面。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树立科学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实践型、操作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的设置应与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产业的深度合作。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通常意义来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实习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实现[12]。首先,课程体系方面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根据市场和产业对专业领域人才规格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按照专业应用与创新能力要求的变化,构建具备一定弹性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学方式上要转变,要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学术水平,实现教学与学术的良性互动。再次,实践教学要根据专业能力要求,以及应用型人才成长所必经的发展阶段,设置多层次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地设置实践项目,并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要求的系统、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综合实习是学生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及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实习放在和学校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当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方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进入企业完成包括生产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及职业技能训练等环节,由企业工程师指导考核,并完成最后的实习评定。
三、基于高质量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向
(一)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蓝图与行动纲领,是关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升级及创新,人才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逐步提高,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来支撑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将重点放在培养工程师上,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满足产业结构对管理经营人才、技术与产品研发人才、技能型人才等的需求。
“OBE”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政府与普通民众越来越注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关注的是学生通过学校的系统学习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教了什么;注重探究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张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即面向学生的成长预期,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持续改进[13]。OBE模式的教育理念与操作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在大势所趋。
1.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在充分对市场需求、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凸显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对各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既要做到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一致,又要充分体现成果导向。具体而言,各专业培养目标要具体描述该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要求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知识、能力和素养并重,凝练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对应服务领域,包括总体描述和具体描述。
2.以学习产出的毕业要求为准绳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描述,用来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教学活动发挥成果导向作用。毕业要求聚焦于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专业涉及的复杂应用问题的能力,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毕业要求应反映学生毕业时具有的专业水平,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专业素养,体现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人文修养;职业能力,体现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3.加强注重学生能力养成的课程体系设置
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应用问题能力的养成,将整个能力养成过程细分为孕育、孵化、形成、运用四个阶段,可以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三大平台实现。通识教育平台包含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三部分,这一课程体系面向所有的学生,旨在通过学生对各科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领域和相关学科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促进其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教育平台主要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打通相同、相近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构建统一平台,以加强基础、适度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课程整合力度。素质拓展平台要包括第二課堂类、第三课堂类、第四课堂类活动项目,以学生自主学习、学分认定方式开展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的加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第二课堂主要是指校内实践活动,含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科研训练、挑战杯、社团活动等;第三课堂主要是指校外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支边支教、社会调查等;第四课堂主要是指第二校园交流学习,含境内外校级交流、海外研修、国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等。 4.持续改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清晰理解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紧密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转化为对毕业要求具有直接支撑作用的课程学习成果。其次,细化课程教学目标,注重产出,要对应课程学习成果、课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14]。最后,持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要有的放矢制订课程考核方案,以课程学习成果为主项展开设计,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课程学习成果、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原始材料关联表达,使课程考核方案表达的对应关系,能够证明学生通过本课程考核且成绩合格,即可达到课程学习成果,满足相应的毕业要求。
(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同样具有良好的生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重要标志。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区别于传统的“订单式”“挂牌式”校企合作,不仅仅是过去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深度协作。
1.对接行业企业需求
行业企业对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更有话语权,因为他们是人才的直接聘用者。因此,高校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的需求,让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来,围绕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提升等合理谋划人才培养的路径、规模。同时,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新型人才,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基础,科学推进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品牌化、市场化。
2.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要强化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与企业育人的“双主体”实施,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共同促进高质量就业。地方本科高校应该与规模化企业在技术层次、实践层次推进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可以引入职业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推动在校生培养、毕业就业与企业招聘的无缝对接。推动校企共建实践性教学平台、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编著应用性教材、共同承担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推进学校与产业、院系与行业、专业与企业等多层次合作办学模式。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产教融合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立高校教师的企业研修制度,让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引入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技术性人才、管理性人才,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培训后参与到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中来。同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高校教师可以和企业员工共同承担课题申报、应用性技术研发,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型升级的同时促使教师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双提升。
(三)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行业学院模式
行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采取的高校与行业(产业)、与行业中重点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使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实习等环节,从而形成区别于传统二级学院的特色行业学院,旨在培养行业急需的各类专门性、应用性人才[15]。
1.高校要亲近、融入业界,构建应用型专业集群
行业学院视域下的人才培养,要真正做到专业建设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面向地方行业产业设置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产业学科与区域优势产业的良好对接,构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相对接的应用学科专业群,形成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性专业(群)格局。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选题要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通过优化整合现有学科资源,重点建设产业特色学科、增设地方产业急需的应用学科,提高教师科研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形成能够支撑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特色学科群。
2.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学院要面向特定行业,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以高校所在地区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按照“应用型、国际化、行业化、高素质”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三个结合”,即专业建设与行业标准、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国内培养标准与国际培养标准相结合,“两个接轨”即与国际培养模式的接轨、与行业相关标准的接轨,“一个突破”即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3.紧密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是进一步通过“行业学院理事会”这一平台,由行业协会、优质企业、地方政府、学校共同出資建设行业学院,建立校政企共建、校企行业共管、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校政企合作机制。二是实现校企之间职前与职后的有机结合,高校要与行业协会、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组织教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实施“行业学院理事会制”“双导师制”,真正实现校企人才供需的无缝对接。三是与行业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双方资源,部分学生实习环节在企业完成,企业员工部分培训可由学校承担。
4.以行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推进本科高校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双转型对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未来社会发展,技术型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今后劳动力的主体,高级技术人才更是成为紧俏的稀缺资源,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深、更广,要求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在校生的职业教育。本科高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遵循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培养层次的科学划定和专业设置的科学布局;要促进现代职教体系各环节的有机衔接,通过行业学院建设以对口单招、“3 4高等职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办学、兼容并包,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教育的发展;通过行业学院这一平台构建在校生的职业教育、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深造教育的“立交桥”,系统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转型能力[16]。 “行业学院”模式可以推进高校与业界深度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行业学院要求高校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与行业合作办学特色,面向行业及骨干企业,融合政策、资源和智力等要素,形成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与载体,发挥政府、业界和高校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齐小萍.企业家导师制: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75-77.
[2][4]张小诗,于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内涵[J].现代教育管理,2016(7):115-119.
[3]谢珺.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其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25-31.
[5]袁银传,吴桂鴻.全面深入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8(6):4-10.
[6]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2):32-38.
[7]徐艳.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就业[J].人民论坛,2018(7):78-79.
[8]王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6(5):103-106.
[9]项璐,眭依凡.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引领——基于斯坦福大学“开环大学”计划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8(4):103-111.
[10]李立国,薛新龙.建立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J].教育研究,2018(3):62-69.
[11]田华,李燕,夏勇.《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与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1):27-31.
[12]郭建如,吴红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36-42.
[13]龙奋杰,王建平,邵芳.新建本科院校推行成果导向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76-80.
[14]苏春景.当代中国特色教学流派的生成机制[J].教育研究,2015(9):104-110.
[15]朱士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以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探索为例[J].江苏高教,2016(5):80-83.
[16]汪锋,陈刚.一般系统结构理论视阈下的江苏现代职教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17(12):104-109.
Return and Innovation: On the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Liang Xiusheng, Gu Yong’an, Wang Zhongjiao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