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1名儿童疟疾血清抗体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探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实用价值,对宝鸡市疟疾流行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们于1990年9~10月在对宝鸡市疟疾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血测定了9 211名7~12岁儿童疟疾抗体水平。材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全市十二个县区主要发病乡镇的7~12岁儿童进行了疟疾抗体测定。测试前调查均无疟疾感染史和近期患病史。二、标本采集耳垂采血制成直径1. 2cm滤纸血膜(浸透),含血量约20μl(内含血清10μl),编号,吹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in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alaria, we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alence of malaria in Baoji City.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1990, we conducted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in Baoji City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survey,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malaria antibody levels in 9,211 children aged 7 to 12 year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Survey The malaria antibody test was conducted in children aged 7 to 12 years in the towns and townships in the twelve county districts of China. There was no history of malaria infection and recent history of illness before the survey. Second, specimens collected earlobe blood made diameter 1. 2cm filter paper blood film (soaked), containing blood about 20μl (containing serum 10μl), number, blow
其他文献
<正> 对于无数中国人而言,罗马尼亚是一片遥远但又异常亲切的国度。诗人车前子在《二十世纪,我的字母表》一文中写道:“我爱罗马尼亚。我看到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他们拍摄的
【正】 第一节概述1944至1989年在罗马尼亚文学发展的长河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鉴于特定的外部政治、社会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制约,走过了一条异常曲折艰
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河推出《太阳和他的反光》组诗,在对一系列神话改造翻新中,神话原型被赋予多重隐喻意义。从人文视角考察,透过诗人对英雄神话的哲理思考,不难发现诗人的人本主
<正>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交流变速电动机不断改进,调速方式日益增加。兹将几种主要的交流变速电动机的发展概况,简介如下。一、电磁调速电动机电磁调
贞节观是社会对两性关系的情感及其社会行动的限定与期望,其对婚姻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传统社会,贞节观对稳固婚姻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和谐
以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为链转移剂,采用与环境友好的本体自由基聚合法及悬浮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重均分子量Mw=1,000-50,000,分子量分布Mw/Mn≈2的苯乙烯低聚物。
目的:正确区别玫瑰花与月季花,防止混用.方法:对两者的性状分别描述,并作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结果与结论:这两种花各有其特征,区别明显.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理论为指导,建立面向应用的综合实验平台。阐述了此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基于此实验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案例型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通过实验课程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草乌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随着冷战的结束,三个世界的划分似乎土崩瓦解。“第三世界”也仿佛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存留在人们的思维惰性和习惯之中,为许多理论家所质疑。但事实却并非这样,全球化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