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对刑事审判的影响及规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iao13939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具有监督作用,其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可以督促司法机关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实现,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负面影响开始在司法审判中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不可逆转趋势,舆论压力往往迫使司法机关做出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裁判结果,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
  关键词:舆论;刑事审判;影响;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96-01
  罪刑法定原则是法官在定罪量刑过程中严格予以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实践中,法官在舆论压力的冲击下,往往与该原则背道而驰。由于司法机关和媒体在价值取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舆论的监督职能就会偏离正确方向,报道就会错位,开始异化,在社会效应下,司法权威和独立不断丧失,舆论成为司法审判的实际操纵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刑事判决在舆论影响下摒弃了刑事司法基本原则,妥协于舆论压力。
  一、舆论影响刑事审判的形式
  法院是刑事裁判的唯一主体和权力行使者,但由于媒体报道产生的社会效应,使其在刑事审判中掌握了主动权,成为引领刑事判决的风向标。目前,我国舆论影响审判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传媒报道了具有争议性的司法案件,引起了民众大规模的热议,然后传媒以公共讨论平台的身份发布这些争议,致使形成了舆论与法院之间观点的对峙;[1]另一种是网民为引起广泛关注,在网络媒介上发布了争议性的案件,导致了大量的评论和转载,各家媒体也开始闻风争相报道,舆论在所谓情理的参与下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给法院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媒体在对进入司法程序中的司法案件进行报道时,抢先对案件进行讨论、分析,甚至攻击、侮辱与案件有关的法官、当事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得出预测性结论,令受众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造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法院审判的现象。[2]
  二、舆论影响刑事案件的特征
  (一)当事人身份特殊。
  涉案当事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名人往往是媒体吸睛寻求关注的出发点,为了防止具有特殊身份的涉案人员获得特殊法律待遇,对案情进行大肆报道,引起民众的广泛监督。法官在民众的监督下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威严扫地。
  (二)具有间接性和代理人效应。
  舆论以其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大众,生成了一种足以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得审判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其应有的公正性。[3]而另一方面,一方当事人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试图从舆论方向影响司法审判,主动要求媒体介入报道,媒体对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先入为主作出倾向性的报道,引起社会大众关注,形成舆论观点,对法院的审判评论和干预,法院的中立地位受到威胁,被倾向性观点开始引领,大大影响了司法审判公正度的最大化。
  (三)影响被告人的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为实现量刑的合理合法化,针对不同的案件性质和事实,规定了不同的量刑情节。在实践中由于媒体等舆论的倾向性报道和评论,使得一些本应具有减轻,从轻量刑的被告人因其身份特殊而受到限制,法院在权衡下,选择了妥协民愤,舍弃了司法审判原则,牺牲了被告人的利益。
  (四)影响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随着舆论对审判影响的日益严重,使人们不得不怀疑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重要价值,是人们信服司法和法律的根本,司法的权威性才能牢树于民心,然而,政府部门为了平息民愤对司法进行大肆干预,严重威胁司法的独立性,使法官妥协于社会舆论,致使本已明确审判方向的在审案件被迫改变初衷,作出迎合舆论的裁判,已经生效的判决也再次被掀起再审风波。司法的权威性荡然无存,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人们不再信赖和尊重司法,反而遇事直接诉诸舆论或信访,司法名存实亡。
  三、舆论影响刑事审判的规制
  (一)提高媒体素质。
  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往往具有很严重的倾向性和针对性,无法以法律的角度作出客观的评论,经常以道德的名义对案件情况进行倾向性报道,在案件没有作出判决前,提前给涉案人员定罪量刑,扣上犯罪的帽子。所以,媒体应首先做到对案件的相关情况做到保密,尤其是被告人的隐私。其次要时刻维护司法尊严,客观评价司法行为,充分考虑报道的时机和场合,适时适度的对案件进行报道,正确引领舆论方向,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丰富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从法律角度出发,与司法部门进行沟通,避免观点分歧。
  (二)推动司法公开。
  舆论之所以相悖于司法,正是由于司法的不公开透明,才会引起民众对司法正义性的质疑,对法院产生误解。司法公开是人民真正理解司法活动公正性,避免误解性舆论泛滥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司法公开渠道和机制,使人民大众时刻能够了解和掌握自己所关心案件的进程,全程见证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如完善人民陪审制度,推广司法文书公开和庭审公开渠道,及时答疑解惑,澄清有关事实真相。使人民大众信服司法,扬威司法,依赖司法。
  (三)提高法官水平。
  法官是裁量权的最终行使者,其裁判结果是否令人信服,不仅仅是依法裁判,更是取决于其判决理由的充分性和逻辑严密性,民众主要通过判决理由对案件提出评判,所以法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向民众就裁判结果作出解释说明,而这最终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站在法律思维的角度,向社会作出普遍接受性的发言。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向来是情、理、法的并重结构,所以说,规制舆论影响刑事审判的任务仍艰巨曲折。
  参考文献:
  [1]周福兴.新时期“媒介审判”现象的深层机制[J].新闻窗,2009,(2):18
  [2]付松聚.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9.
  [3]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9
  作者简介:张淼(1990.9-),女,汉族,河北邯郸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全新的变革,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翻转课堂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已经引起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普遍关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
期刊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施工生产正常有序进行,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在工程
摘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2013年新修改并且已经实施,它首次规定了消费者反悔权,这一规定既体现了我国法治的进步,也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解释和评价,并在未来立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反悔权;消费者权益;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94-01  一、反悔权的概念
摘要: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为透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资本概念,重点论述了林南的观点。研究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应如何利用和拓展就业社会资本提出了举措。同时也关注了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以期大学生能更加合理的对待和利用社会资本,实现其顺利就业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利用和拓展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梳理  社会资本的概念兴起于社会学领域
小说以加拿大纽芬兰的一个小岛——开普雷斯为名,从标题就定下了整篇小说的基调,暗示女主人公莱蒂女士的航程暗潮汹涌,莱蒂女士作为新女性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谓困
《孙子·计谋篇》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谓之“将宜五德备也”,无此“五德”之将谈不上所谓“忠”和“诚”。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死”的先例和类型都很多,却唯独“死谏”者能够流芳百世,因为“死谏”者具备此“五德”,对国家社稷极度忠诚,忠诚到不给“老大”留面子。谏臣的背后是明君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但凡明君,臣子在谏言时胆子都很大。先秦最著名的就是齐威王,以邹忌为相国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竞争的存在,但同时有序正常的市场经济运作同样也离不开经济合作。如果市场经济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那么矛盾是会越来越多,市场经济的秩序也很难得到维持。整个市场环境也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所以非常需要在競争基础上的合作,经济学从的核心内容从“竞争”转向“合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本文就从经济学的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合作”经济学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高校食堂存在的典型的食物浪费问题,反映了新时代下人民生活观念上的转变.在主观引导学生提高节能减排意识的同时,也要从客观上改善食堂的管理模式.因此,微信订餐的食堂管理
摘要:破产原因是破产制度的核心,关乎着破产程序的启动、破产中当事人的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破产原因制度在我国2007年《破产法》中进行了规定,在之后的司法解释中又进行了相关的细化,这对于实践中破产制度的提起有了一定的帮助。但是,破产原因作为破产制度的关键,在启动中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研讨。  关键词:破产原因;破产程序;债权人;分析  中图分类号:DF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蔡先生与吕女士均为外企职员,家庭年收入约为5万元左右,孩子10岁。购有一套80平方米住房,目前尚有8万元贷款未还,夫妇俩有购车想法,现在看好了一辆30万元的车。蔡先生刚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