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观点:是病就治疗,不是就教导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孩子怎么老坐不住?坐没坐姿,肯定没留心听老师讲课。”
  “玩东西三分钟热度,总是多手多脚,该不是得了多动症了吧?”
  这年头,但凡说到孩子的毛病,为人父母都会紧张万分;而一旦问题跟学习、智力有关,家长更是谈虎色变。比如多动。
  多动的问题近年说得越来越多,解释得也越来越多,几乎都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了。家长的态度也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原来不在意的开始绷紧神经,或对孩子严加看管,或有事无事测试治疗,整天担心孩子多动超标,后患无穷;另一些则根本不当回事儿,满心欢喜地欣赏着自己的宝贝,认为孩子有颗聪明的脑袋就好,其他无须操心……
  实际上,多动症远没有成为流行病,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需要多方面的依据。有些孩子比起一般孩子可能多动一些,但不一定就是多动症,我们不能轻易给戴上“多动症”的帽子;有些不怎么动,可也不能认定就不是多动症。比如有些孩子看上去文静,上课时没有过多的小动作,能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可老师讲课的内容却一问三不知,注意力涣散,性格内向,胆怯、固执、不灵活,孤僻或不合群,做作业时速度慢,效率低,粗心大意,错误频出……看起来不多动,可这类孩子也可能患有多动症。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多动而不属于多动症,可引导他把精力花在感兴趣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上;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得了多动症,也无须慌张,应该到正规医院及时进行治疗。
  也许还有一些现象我们采访中没能触及到,但身边常见的个案我们基本上一一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也许家长们能从中看到自己,或者别人的影子,从专家的分析和建议中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其他文献
一、否定孩子的人格  烦   笨蛋   没用的孩子     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赖   我不需要你   把你送给别人   你可以不用再回来了   跟你爸爸一样,不像样     三、吓唬孩子,导致他的不安   叫医生给你打针   要跟学校的老师说   不让你到幼儿园(学校)去   叫警察伯伯来把你带走   让爸爸来骂你(打你)     四、不顾孩子的能力,做无理的要求   快一点   再做好一点
期刊
离开北京一个礼拜了,假期就快过完,6岁的儿子依然恋恋不舍,不肯离开老家长沙。直到最后,当他意识到耍赖的把戏已毫无用处的时候,才嘟着嘴巴,不情愿地跟我踏上了归途。这孩子特调皮,好在这次同行的还有弟弟和弟媳。我正为一路上有人帮忙照看这个“小麻烦”暗自庆幸,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火车站人山人海,人们肩扛笨重的行李挤来挤去。 186次列车刚进站,等车的人便蜂涌着挤到每个车门……  结果就是:弟弟和弟媳
期刊
秦重从挪威的奥斯陆市回国探亲,特意来找我聊天,聊来聊去,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了。  秦重的女儿也是今年才进的幼儿园。  幼儿园每天早晨7时30分开门,下午5时才关门,恰好与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错开,秦重觉得挺好。可没几天,他就发现了问题。  一天,从幼儿园接回女儿,秦重问她:“今天在幼儿园,老师都教了些什么呀?”“嗯……”女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奶声奶气地说,“玩秋千,认识了好多小朋友,有黄头发的,
期刊
  
期刊
上期的“主编手记”留下了一个“请听下回分解”:“具体应该怎样尊重儿童,请看下期的‘主编手记’和《孩子》杂志。”这期,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尊重儿童,是爱孩子的前提,是教育的起点。”这是我们在上期谈论的主要观点。既然只是前提,既然只是起点,也就意味着仅仅懂得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尊重儿童的内涵,以及怎样才算是对儿童的尊重。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以为这是对儿童的尊重;
期刊
综观时下的食品市场,强化食品类型繁多,既有强化A、B、B2、C、D等维生素的强化食品;也有添加钙、磷、铁等矿物质的强化食品;还有添加蛋白质如赖氨酸、蛋氨酸等的强化食品。强化食品的品种也不少,如牛奶、代乳粉、饼干、饮料、面包、挂面、食盐、果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强化食品的概念: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特殊的营养素,称为食品的强化。添加的营养物称为强化剂,而由此制成的食品则称为强化食品。  那么,到底给
期刊
编前语:与家教大师对话,最先想到的是黄全愈博士。作为一个带着世界眼光审视中国教育问题的在美华人,2000年,他以《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掀起了中国素质教育热的狂风巨浪,此后又相继推出了《素质教育在家庭》、《家庭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和《高考在美国》等一系列的重头图书,以惊人的当量,引爆着中国家庭教育的热点,吸引着中国家长的眼球。  但奇怪的是,他一直没有给出素质教育的
期刊
随手翻翻杂志报纸,关于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最好,总是有太多的说法让我们无所适从。一会儿讲不能惩罚孩子,会有心理阴影;一会儿说太宠了会出现自私等现象;没几天,又有专家说就是受宠的孩子才养成了他们自信的特征……诸多的说法,背后都是某某国的心理学家经过多少人的实验得出来的。信还是不信?究竟该信哪一种?究竟要怎样去教孩子才是对的呢?  其实,任何一个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有他自己的价值体系或信念,每一个研究指出的都
期刊
电梯里,一个4岁大的孩子,两只小手抱着一瓶饮料,小心翼翼地把嘴凑到瓶口,谁知瓶口一斜,饮料流到了衣服上。妈妈看见了,马上双目圆睁,柳眉竖起,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斥责道:“你怎么这么笨,连喝水都不会,长大还能干什么?”孩子光顾着怯生生地看着妈妈,一不留意瓶子又一歪,又撒了些饮料到身上,妈妈一把夺过瓶子:“怎么生了你这个笨蛋,越说越撒,真气死我了……”   这一幕你是不是时不时可以看到?科学家斯蒂文·格伦
期刊
孩子长到1岁左右,各种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自然是令家长高兴的一件事。可新的麻烦又来了,就是孩子进食时喜欢“动手”。对于这种“没规矩”的行为,大多数家长都旗帜鲜明地反对,无不欲先纠正之而后安。  最近又有了新说法:只要将孩子的小手洗干净,抓食反而有利于孩子日后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孩子为什么对抓食情有独钟呢?原来抓食是宝宝学习吃饭的一个必经过程,与看书、玩耍没什么两样。宝宝喜欢用手与食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