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上长爪的怪鸟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麝雉小鸟出世后前肢上会出现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爪趾,它能紧紧钩住树枝不放。有人猜测,这与鸟类起源于古代树栖爬行动物有关,促使爪子发育的基因一直存在于鸟类的基因组之中。
  
  有人说,南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在那里能找到种类繁多的热带花卉,长相奇特的蚂蚁、蛙类、蛇类、龟鳖和鳄鱼……
  其实,在南美洲,科学家更关注的是那些貌似平凡实际上并不平凡的动物。比如说,一种名叫麝雉的翼上长爪的怪鸟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超级“发酵罐”
  麝雉的外形与普通野鸡,或与野鸡有亲缘关系的鸟类有几分相似,可不同的是,麝雉的某些身体结构和古怪习性似乎同任何鸟类都扯不上关系。
  麝雉的身长超过0.6米,但体重却不到1公斤。它们羽毛华丽,双脚有力,尾长,翼宽。与身体相比,脖子显得比较长,头部则显得比较小。在麝雉的脑袋上,漂亮的羽冠包围着鲜红的眼眶和青色的颊部。用一位自然科学家的话来说,麝雉绝对算是一种出众的漂亮的鸟儿。
  其实,麝雉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们外形漂亮,而且在于它们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因为麝雉本身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进化史上的秘密。
  麝雉的一生多半是在树上度过的,这些树木一般长在沼泽地边或缓慢流动的河边。天光刚透亮,麝雉就开始在树枝上觅食,一直要寻觅到天黑。它们特别喜欢吃珍珠树的叶子,有时也吃果实和嫩芽。占据麝雉总食量80%以上的是那些难以消化的粗糙树叶。这些树叶不仅饱含树胶浆汁、强碱性汁液,更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一般动物的胃是很难消化纤维素的,而麝雉却能,因为它长着一种超级的“发酵罐”——嗉囊。
  麝雉的嗉囊与众不同,嗉囊中生活着与其共生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使绿叶中的纤维素和其他物质通过发酵作用转化为宝贵的营养。可是,发酵是一个慢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所以,从开始进食到食物转为营养,需要耐心地等待好几个小时。麝雉身上这种特化的专供发酵的复杂结构,人们只在牛这样的反刍动物身上才能看到。
  麝雉的喙坚硬而有缺口,能嚼碎叶子,然后依靠唾液的湿润和舌头的搅拌,最终将食物吞进嗉囊。麝雉的嗉囊大得惊人,占据了胸部的很大一部分,分量不轻。为了扛起嗉囊,麝雉有时不得不将胸部倚在树上。
  这种特殊的嗉囊内壁很厚,是不折不扣的 “叶片贮藏器”。嗉囊中时刻在进行缓慢的发酵,经发酵后的产物沿着嗉囊慢慢移动,最后相继进入胃和肠。
  有了嗉囊,消化固然方便了,却对飞行产生了妨碍。麝雉的飞行本领连鸡也比不上,鸡虽然长着附有发达肌肉的龙骨,终因身体实在太笨重,所以飞不高。麝雉的情况更糟,因为巨大的嗉囊影响了固定飞行肌肉的龙骨的发育,所以尽管麝雉的翅膀长得长且宽,鸟羽也蓬松漂亮,但飞行能力极其低下。
  幸好,麝雉并不专靠飞行过活,它们只在低树之间和树冠底下的枝条之间飞来飞去,然后用利爪在树枝间攀来爬去。雏鸟的活动更与飞行无关,它们只在树枝上依靠喙及翅膀上的小爪子爬行。
  
  多变的叫声
  鸟类学家告诉我们,麝雉多半在沼泽地带的树枝上筑巢,巢的下方是水,上方则是茂密的树冠,猛兽很难逼近它们的巢穴。在旱季,麝雉习惯于集大群活动,每群可集中20~30只成年麝雉。找到了自己爱吃的树叶,麝雉就用叫声互相传递信息。麝雉的叫声格外洪亮,但听上去显然不是一种享受。它可以是“哇哇”声,也可以是深沉的“嘎嘎”声,还可以是令人耳聋、含糊不清的叫声。有时,更可能是猫叫声、“咝咝”声或类似于吹口哨的声音。麝雉的叫声如此多变,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它们可能存在着发达、成熟的社会结构。只可惜在这一方面,到现在为止,人们仍未找到足够多的证据。
  在一般情况下,麝雉是不会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它们的生活同母牛的生活极其相似,只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吃着自己喜欢的树叶。当雨季(通常在当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来临时麝雉便分成小群活动,每小群可以有2~7 只成鸟,它们占据各自的领地开始营巢繁殖。产卵后雌鸟和雄鸟便在巢中交替孵卵,以保证孵化期间亲鸟也能吃到多汁的树叶。
  有关麝雉的婚庆场面以及雌雄鸟之间互相照料的温馨镜头,人们观察到的实在不多。一些人认为,麝雉社会很可能实行一雄多雌制。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推测或许是错误的,因为麝雉的雌鸟和雄鸟在外观上长得差不多,而实行一雄多雌的鸟类其雄鸟总长得大一些、漂亮一些。
  产卵以后,成年麝雉会像乌鸦那样呆在巢里将卵整齐地码放起来。麝雉的巢搭得很简单,亲鸟只在水池上方的树枝或低矮的树丛上搭一个平底的巢。很多麝雉还利用巢作为飞行的起降点,巢的尺寸大小也仅仅满足起码的孵卵要求。这种巢中通常会被下入2~3枚,有时是4枚卵。
  大约过了4个星期,蛋中就会孵出小麝雉,它们在外貌上也显得很另类。鸟类学家根据出生时雏鸟成熟的程度,将鸟类分为晚成鸟和早成鸟。晚成鸟的雏鸟刚出壳时全身赤裸,有的甚至连眼睛也睁不开,它们显得很软弱,只会喳喳叫着张嘴讨食。但鸡或鸭这类早成鸟就不同了,它们的雏鸟出生时身上就长满了绒毛,会跟着老鸟啄食。拿麝雉来说,人们很难将它们轻易地归入哪一类:它们的雏鸟出生时虽不像早成鸟雏鸟那样能干,但眼睛是睁开的,身上也已长出淡火红色的稀疏细毛。
  
  爪趾和恶臭
  如果没有碰到什么意外,麝雉小鸟出世后会在巢里呆上两个星期。一旦树蛇或山猫潜近巢穴,小鸟就会勇敢地独自离开。它们不仅用后肢,还利用翼上的爪子攀树。原来,麝雉小鸟出世后翅膀上会出现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爪趾,这是最真实的爪趾——弯弯曲曲、顶端长着坚固的爪子,它能紧紧钩住树枝不放。类似的现象人们只在曾经生活于非洲的一种奇怪的鹧鸪身上发现过,只不过,那种鹧鸪的幼鸟翅膀上只长一个爪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人猜测,这与鸟类起源于树栖古代爬行动物有关。只是,在进化过程中麝雉很早就从进化“主干”上分离出去,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与其远祖相符的特征。
  也有人猜测,促使爪子发育的基因一直存在于鸟类的基因组之中,只不过大部分鸟类的胚胎在早期发育时这些基因并没有起作用,而麝雉对树栖生活方式的适应和进化将有利于这些基因的“激活”。
  翼上的爪子似乎能给幼麝雉提供攀爬的方便,但有时这种装备并不管用。这时候,小麝雉就会故作立足不稳状猛地掉入水中,尔后再毫不犹豫地游向岸边,或是久久地潜入水中隐蔽起来,抽空子摆脱敌人爬上岸去。
  麝雉雏鸟吃的是成鸟嗉囊中发酵的半消化食物。这种食物量特别充足,因此雏鸟在出壳以后仅仅几个月就能长得和双亲差不多大。就在此时,它们翅上的爪子消失了,原来长爪的部位成为翅膀末端不太美观的凸起部分,它们的游泳能力也离奇地丧失了。
  长期居住在固定的地方又不善飞行的大型鸟类注定要成为人类的牺牲品,但麝雉却是例外,因为麝雉的身上始终存在一种恶臭,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它们逃脱了劫难。麝雉的嗉囊中经常存有发酵的绿色糊状物,这种糊状物会发出粪便似的气味。“臭鸟”、“臭鼬安娜”就是当地居民称呼麝雉时叫得最多的外号。除非当地闹饥荒,否则,生活在南美洲的土著居民很少捕猎麝雉成鸟,有时他们宁可只吃麝雉蛋,大概就是因为麝雉肉太臭的缘故。
  影响麝雉命运的最大变数是环境的变化,人类对麝雉栖息地区的过度开发已经对麝雉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幸亏麝雉生活在潮湿的河汊纵横的地区,那儿的交通还不太方便,所以,即使它们的数量在下降,目前还不至于马上就面临绝灭的命运。然而,照眼下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人们担心,这种外貌出众的漂亮鸟儿终有一天会永远告别地球。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谢长廷,台湾民进党的"四大天王"之一,曾担任过民进党主席、行政部门负责人。2008年3月22日,与苏贞昌搭配在第十二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败。随后,卸任党主席。近年来,谢长廷
传统的可穿戴传感器由于无法顺应人体曲线常常会掉落.令穿戴者尴尬。科学家近日联合研发出可无缝贴合人体的三维柔性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器件、柔性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不久以前,英国伦敦的奥厄门特·斯特里特医院里,塔里克·恩维尔博士率领的牛津大学学者在一对孪生姐妹的骨髓中找到了某种柱状细胞。这种柱状细胞也叫白血病滋生细胞
各位港澳台和海外统促会会长、各位理事、朋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之际,来自港澳台和海外统促会的会长、中国统促会理事及各位朋友相聚在北京,举行第四届海外统促会会
近日,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是工程建设的重大里程碑,也是中科院人向党的十九大隆重献礼。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迈向引领跨越的五年。2015年,中国科学院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也亮明了中科院科技创新事业一以贯之的心之所系、奋斗目标和战略使命。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让我们共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占据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节能环保效应评价体系应用于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中,对我国近些年来的铁路发展起到了系统化的推进作用。客观性、全面性的评价铁路发展,对铁路的节能环保效应起到了直接影响。通过基于铁路的内部自评标准、对行业效益的评价指标和社会效益评价3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铁路节能环保效应评价体系展开一系列探讨。  在当代社会的诸多交通工具中,铁路的存在可谓是
送走行色匆匆的鼠年。迎来了深情款款的牛年。回视2008年的“问题奶事件”,虽说令人心有余悸,却似乎刻意在为2009年的牛年作着铺垫。引导人们将关乎千家万户的奶牛带进自己的视
期刊
期刊
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的学者们,研制出一种制造量子点材料的新技术,有助于研发吸收广谱太阳光的便宜太阳能电池。现行光电装置是基于硅的无机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