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分层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学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班级作为一个小的社会,学生在班级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地位分层。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呼唤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愈来愈明显,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迫切需要就此问题做出反思和行动,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一、 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社会分层在班级中的渗透
1.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谓社会分层, 就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1]。具体来说,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不同的社会差别,如政治身份的显微、财富拥有的多少、社会声望的大小、文化水准的高低等等标准,对各种类型的人们进行分层,最终分成高低不同的若干个等级。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三个维度对社会分层进行了分析,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就是从财富和收入、声望、权利这三个方面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这三个维度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它们综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合力,最后对社会分层产生作用。
社会分层的直接影响就是会使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产生差异,进而产生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社会地位是描述社会成员的众多属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会导致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差异,影响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言行。同样,我们根据一个人的举止行为和生活习惯也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
教育和社会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分层和学校分层、班级分层也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层会渗透到学校中,进而渗透到班级中,使班级中的学生产生地位分层;另一方面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通过对学生产生影响,最终反过来会引起社会分层的变化。所以,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可以说是社会分层在班级中的渗透和扩散,是社会分层的焦点和矛盾问题在学校班级中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现。
借鉴了韦伯对社会分层进行分析的相关理论后,这里我们从韦伯所提出的分析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出发,即从财富和收入、声望、权力这三个维度来对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进行分析,看看它们能否影响、如何影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
首先,关于财富和收入,因为学生还没有独立的收入,所以要围绕他们的家庭经济背景来进行分析。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同学会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和同学较容易相处,一般有较高的班级地位;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处地位较低。其次,从学生的声望来看,学生在班级中的声望不同,其在班级中的地位也会不同,进而出现分层。声望较高的学生在班级中影响力较大,在班级中有较高的地位;而声望较低的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会相对比较低。最后,学生在班级中拥有的权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地位分层,这主要体现在班干部和普通班级成员这一差别上。根据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班级中有班干部、小组长和普通学生,他们共同组成一个“金字塔”,在“金字塔”中,越往上学生拥有的权力越大,相应地在班级中拥有的地位也越高,由此便带来了明显的学生班级地位分层。
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不仅会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种地位分层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做出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而这一切都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宗旨相违背,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对学生的种种班级地位分层给予重视和关注。
二、 学生班级地位分层的成因分析
1.班级固化的管理方式巩固了学生地位分层
班级作为一个微型的教育性社会组织,必然也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制。教师自古以来在班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过去的“教师就是权威”到现在的“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可以说教师都是作为班级的首要管理者的角色出现的。一个班级建立以后,作为首要管理者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班级中的班干部,组成完整的班级管理系统。至此,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了一个班级的管理体制,这样的班级管理体制有一定的权威性。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民主化、自由化口号的提出,为了学生自由、民主地参与班级管理,作为班级管理体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班干部也由过去的教师直接指定、“任命”发展到经由选举产生。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教师—班干部”这一管理方式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已然成了一个定势。
“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本身的特点巩固了学生的地位分层。第一,“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的等级性。正是这种管理方式致使班级中出现了“干部阶层”和“群众阶层”,这种“阶层”的划分致使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出现分层,使学生感觉到有优劣之分。第二,“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的权威性。教师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权威,作为班级中“群众阶层”的学生只能服从、顺应,没有或很少有话语权,最终致使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更明显。第三,“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的不平等性。因为教师感觉班干部是班级中的“种子选手”,进而加大对班干部的关注,他们一般会比其他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辅导和“福利”(诸如“三好生”“优秀生”等等),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2.教师较为主观的评价深化了学生地位分层
评价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技能发展方向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2]同时,教师的评价往往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对评价产生一定的指向和引导作用。所以,教师所期待的相对稳定性导致师生互动对班级成员具有一种“分化”功能[3],进而影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
尽管当下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得很响亮,但是在已经深深扎根于教育之中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追求的仍然是高的分数和好的成绩,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片面的。教师主要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只有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入老师的“法眼”,只有分数高的学生才能得老师的“欢心”。教师这种主观的评价和片面对成绩的期望,使得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背负着不同的“标签”;教师这种“贴标签”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就是固化了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成绩不好的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是卑微的,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有优越感,同时也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有较高的地位,这样最终导致教师的主观、片面评价和学生明显的班级地位分层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其影响和不利之处是难以想象的。 3.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导致了学生地位分层
所谓个性特征,就是学生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特征,诸如兴趣、动机、认知等等。个性特征和实践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个性特征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最终也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和教师、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很大的影响,能间接影响学生的班级地位,使班级地位产生分层。一些学生是外向型的,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周围的环境,能和班级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轻松的交流,这一类学生往往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认可,在其他人的心目中也有很深的印象,一般其在班级中会处于较高的地位,是班级的“上层阶级”。相反,有一部分学生本身比较内向,他们不善于交际和交往,不善于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学生给他人的印象会是“冷酷的”“无趣的”等等,最终导致自己被其他学生所忽视甚至是疏远,这对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 淡化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素质教育的新诉求
1.选择丰富多样的班级管理方式
“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无可厚非,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班级的有序高效运转有一定的作用。班干部作为教师的得力小助手,在帮助教师管理班级活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但是,这样固化的“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地位分层有一定的巩固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考虑选择多种多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来与之进行互补,最终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一方面,现在教育中倡导用“班干部轮换制”来代替“班干部选任制”,这对于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班干部轮换制”给所有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当班干部的机会,学生有过任职经历后会对班干部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也会理解、体谅老师和班干部的难处,从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人平等,逐步淡化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
另一方面,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有学者指出,儿童对于控制自己生活的尝试,乃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有助于淡化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实现所有学生平等、和谐、融洽相处。
2.消除教师主观的评价和片面的期望
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合理的评价和恰当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如何评价才是合理的,怎样的期望才是恰当的,它们与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又有什么联系?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客观的、合理的。素质教育下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只是分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客观地、公正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给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撑,使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逐步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进而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必须是多面的、恰当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和发展方向,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给予学生不同的、适度的期望,逐步摆脱横向上的期望单一和纵向上的期望过高。恰当的期望必须结合“智力多元发展理论”和“最近发展区”,不仅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另外,教师对学生恰当的期望还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展动机和发展愿望,对学生的积极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恰当期望会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减少学生在班级中的分类,对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有一个调控、协调和淡化的作用。
3.开展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的班级活动
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长处和交往方式,组织和开展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的班级活动,对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地相处、交流都有一定的好处。“学校的精神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能使每一个人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信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学校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特性。”[4]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班级活动的开展也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人能都抬起头走路,要使学生群体从“所属群体”转为“参照群体”(“所属群体”指个人在客观上隶属于其中的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人在主观上期望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实现片冈德雄所说的“班级不断地参照群体化”,也就是使学生在主观上期望归属于所在的班级群体,学生和班级、和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真正融为一体。
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研究每个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然后开展和组织符合他们个性的班级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在班级中的社会价值,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喜欢,从而使所有人都处于较平等的地位,逐步消解和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冯天宝.浅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白文军】
一、 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社会分层在班级中的渗透
1.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谓社会分层, 就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1]。具体来说,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不同的社会差别,如政治身份的显微、财富拥有的多少、社会声望的大小、文化水准的高低等等标准,对各种类型的人们进行分层,最终分成高低不同的若干个等级。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三个维度对社会分层进行了分析,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就是从财富和收入、声望、权利这三个方面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这三个维度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它们综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合力,最后对社会分层产生作用。
社会分层的直接影响就是会使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产生差异,进而产生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社会地位是描述社会成员的众多属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会导致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差异,影响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言行。同样,我们根据一个人的举止行为和生活习惯也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
教育和社会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分层和学校分层、班级分层也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层会渗透到学校中,进而渗透到班级中,使班级中的学生产生地位分层;另一方面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通过对学生产生影响,最终反过来会引起社会分层的变化。所以,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可以说是社会分层在班级中的渗透和扩散,是社会分层的焦点和矛盾问题在学校班级中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现。
借鉴了韦伯对社会分层进行分析的相关理论后,这里我们从韦伯所提出的分析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出发,即从财富和收入、声望、权力这三个维度来对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进行分析,看看它们能否影响、如何影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
首先,关于财富和收入,因为学生还没有独立的收入,所以要围绕他们的家庭经济背景来进行分析。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同学会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和同学较容易相处,一般有较高的班级地位;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处地位较低。其次,从学生的声望来看,学生在班级中的声望不同,其在班级中的地位也会不同,进而出现分层。声望较高的学生在班级中影响力较大,在班级中有较高的地位;而声望较低的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会相对比较低。最后,学生在班级中拥有的权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地位分层,这主要体现在班干部和普通班级成员这一差别上。根据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班级中有班干部、小组长和普通学生,他们共同组成一个“金字塔”,在“金字塔”中,越往上学生拥有的权力越大,相应地在班级中拥有的地位也越高,由此便带来了明显的学生班级地位分层。
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不仅会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种地位分层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做出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而这一切都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宗旨相违背,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对学生的种种班级地位分层给予重视和关注。
二、 学生班级地位分层的成因分析
1.班级固化的管理方式巩固了学生地位分层
班级作为一个微型的教育性社会组织,必然也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制。教师自古以来在班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过去的“教师就是权威”到现在的“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可以说教师都是作为班级的首要管理者的角色出现的。一个班级建立以后,作为首要管理者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班级中的班干部,组成完整的班级管理系统。至此,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了一个班级的管理体制,这样的班级管理体制有一定的权威性。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民主化、自由化口号的提出,为了学生自由、民主地参与班级管理,作为班级管理体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班干部也由过去的教师直接指定、“任命”发展到经由选举产生。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教师—班干部”这一管理方式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已然成了一个定势。
“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本身的特点巩固了学生的地位分层。第一,“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的等级性。正是这种管理方式致使班级中出现了“干部阶层”和“群众阶层”,这种“阶层”的划分致使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出现分层,使学生感觉到有优劣之分。第二,“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的权威性。教师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权威,作为班级中“群众阶层”的学生只能服从、顺应,没有或很少有话语权,最终致使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更明显。第三,“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的不平等性。因为教师感觉班干部是班级中的“种子选手”,进而加大对班干部的关注,他们一般会比其他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辅导和“福利”(诸如“三好生”“优秀生”等等),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2.教师较为主观的评价深化了学生地位分层
评价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技能发展方向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2]同时,教师的评价往往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对评价产生一定的指向和引导作用。所以,教师所期待的相对稳定性导致师生互动对班级成员具有一种“分化”功能[3],进而影响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
尽管当下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得很响亮,但是在已经深深扎根于教育之中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追求的仍然是高的分数和好的成绩,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片面的。教师主要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只有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入老师的“法眼”,只有分数高的学生才能得老师的“欢心”。教师这种主观的评价和片面对成绩的期望,使得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背负着不同的“标签”;教师这种“贴标签”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就是固化了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成绩不好的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是卑微的,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有优越感,同时也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有较高的地位,这样最终导致教师的主观、片面评价和学生明显的班级地位分层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其影响和不利之处是难以想象的。 3.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导致了学生地位分层
所谓个性特征,就是学生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特征,诸如兴趣、动机、认知等等。个性特征和实践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个性特征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最终也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和教师、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很大的影响,能间接影响学生的班级地位,使班级地位产生分层。一些学生是外向型的,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周围的环境,能和班级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轻松的交流,这一类学生往往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认可,在其他人的心目中也有很深的印象,一般其在班级中会处于较高的地位,是班级的“上层阶级”。相反,有一部分学生本身比较内向,他们不善于交际和交往,不善于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学生给他人的印象会是“冷酷的”“无趣的”等等,最终导致自己被其他学生所忽视甚至是疏远,这对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 淡化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素质教育的新诉求
1.选择丰富多样的班级管理方式
“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无可厚非,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班级的有序高效运转有一定的作用。班干部作为教师的得力小助手,在帮助教师管理班级活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但是,这样固化的“教师—班干部”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地位分层有一定的巩固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考虑选择多种多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来与之进行互补,最终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一方面,现在教育中倡导用“班干部轮换制”来代替“班干部选任制”,这对于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班干部轮换制”给所有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当班干部的机会,学生有过任职经历后会对班干部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也会理解、体谅老师和班干部的难处,从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人平等,逐步淡化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
另一方面,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有学者指出,儿童对于控制自己生活的尝试,乃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有助于淡化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实现所有学生平等、和谐、融洽相处。
2.消除教师主观的评价和片面的期望
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合理的评价和恰当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如何评价才是合理的,怎样的期望才是恰当的,它们与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又有什么联系?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客观的、合理的。素质教育下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只是分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客观地、公正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给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撑,使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逐步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进而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必须是多面的、恰当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和发展方向,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给予学生不同的、适度的期望,逐步摆脱横向上的期望单一和纵向上的期望过高。恰当的期望必须结合“智力多元发展理论”和“最近发展区”,不仅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另外,教师对学生恰当的期望还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展动机和发展愿望,对学生的积极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恰当期望会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减少学生在班级中的分类,对学生的班级地位分层有一个调控、协调和淡化的作用。
3.开展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的班级活动
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长处和交往方式,组织和开展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的班级活动,对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地相处、交流都有一定的好处。“学校的精神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能使每一个人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信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学校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特性。”[4]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班级活动的开展也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人能都抬起头走路,要使学生群体从“所属群体”转为“参照群体”(“所属群体”指个人在客观上隶属于其中的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人在主观上期望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实现片冈德雄所说的“班级不断地参照群体化”,也就是使学生在主观上期望归属于所在的班级群体,学生和班级、和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真正融为一体。
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研究每个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然后开展和组织符合他们个性的班级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在班级中的社会价值,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喜欢,从而使所有人都处于较平等的地位,逐步消解和淡化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分层。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冯天宝.浅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