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需要更加关注和研究如何让学生问。课本例、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问学”意识的重要一环。本文从重设例、习题的出现情境,激发学生“想问”的愿望;调整例、习题的梯度,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能问”、“敢问”;打破例、习题出现的时空,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方法,引领学生会问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活用课本例、习题 问学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51-0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做学问是“学”与“问”的结合,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只钟情于学,却弃问于不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往往由教师“包干”,教学时,问题由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学生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空间。如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需要更加关注和研究如何让学生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对课本典型的例、习题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既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在提问中培养学生怎样问、为什么这样问的“问学”意识,达到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一、重设例、习题的情境,让其背景鲜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想问”的愿望
课本例、习题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素材,而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最佳范本,师生对之完全有创造的空间。课本例、习题有的缺乏生活气息或脱离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如果对其赋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或生活情境或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其“想问”的愿望。
例1 如图1-1,点A、B在直线l同侧,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 AB交l于点P。
(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
(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接AQ和QB,比较AQ+QB与AP+P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例2 如图1-2,要在街道l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试说明其道理。
点评:例2与例1相比,解决入口更加宽泛。有的学生凭直觉猜想;有的利用物理学中的镜面对称来解决;还有的学生考虑和例1的关系等。其次,背景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觉奶站位置重要,自然而然就会问,位置在哪里?位置唯一吗?同时也启示学生:数学就在你身边!问题是会不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有关知识来解答。
例3 三角形高的画法与识别
①(在图形的位置变化下)如图1-3,在三个图形上,分别画出△ABC中AC边上的高。
②(在复杂的图形中)如图1-4,填空△ABC的BC边上的高是______;以AD为一条高的所有三角形为______;以CE为一条高的所有三角形为______。
③(在图形的运动中)如图1-5,BD、BE、BF分别为△ABC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回答:(1)当点C沿CA向点A运动时,BF的长短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情况。(2)当点C沿CA向点A运动时,BD、BE的变化情况是否与BF相同?BD、BE的位置是否可在△ABC的外部或边上?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让学生感悟三角形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运动状态不同,高的内涵与外延能否正确把握,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算掌握了与图形有关的概念?给你什么启示?让学生对今后研究类似数学概念提供探究的方向:复杂的背景下、运动的状态中能否抓住概念的特征来识别图形?学生知道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后提出研究的问题信心就增强了。
二、调整例、习题的梯度,让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能问、敢问,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
课本中的例、习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套用刚学习的规则、公式、概念、命题和巩固相关技能;另一类则需要通过适当的尝试、猜想、验证、转化等手段逐步探索其解。对于这两类题目,都可以适当、适时增大或减小梯度,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要,让学生在各自“跳一跳、摘桃子”的领域敢于提问、能够提问、乐于提问,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例4 如图1-6,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读题后,教师给出思考题:(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2)能否直接证明EF∥HG,EF=HG?(3)由E、F、G、H是各边中点,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知识?(4)图中有没有现成的三角形及其中位线?如何构造?(设计意图:问题(1)激活知识;问题(2)暗示辅助线的添加方法;问题(3)类比联想;问题(4)考虑转化)
证明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们把四边形ABCD称原四边形,四边形EFGH称中点四边形,可知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辅助线沟通了条件和结论,实现了转化.原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沟通了中点四边形一组对边的(位置、数量)关系。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如果我们把这一道题变一变条件或者变一变结论,就可以与我们所学的全章的核心知识联系在一起,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试一试?(学生大部分跃跃欲试)下面看你能提出多少问题?
生1:例1中如果不是添加辅助线AC,而是连结另一条对角线BD,能证明吗?如果不是添加一条辅助线,而是两条都添加,能证明吗?噢,我看出来了,一条辅助线和刚才的证法是一样的!两条嘛,既可以用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用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合在一起来使用,都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讨论,总结出四种证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生2:老师,我来说,如果原四边形不是一般四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对了,还有梯形,中点四边形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
生3:我补充,如果是特殊梯形:直角梯形呢?等腰梯形呢?
生4:如果中点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有这种可能吗?原四边形会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生5:老师,如果条件不是四边形,而是五边形、六边形、……,是否可以叫中点五边形、中点六边形?它们是不是特殊的五边形?六边形?……
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中,他们提出了各自的问题,笔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类,把与这堂课有关的内容,分组进行讨论,经过大约20分钟以后,学生上台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点评:由于夯实了基础,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渗透了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和转化,为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的后续发展铺设了台阶,促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能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出问题的活动。在学生提问的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好小结:哪些提问思考的方法引起了你的重视?对你有何启发?让学生关注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提炼一般化和特殊化的思想。
课后反思:在例、习题的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引导学生融入“问题教学”之中,让学生参与“问题教学”中的“问”。不但要研究一题多解,而且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思考问题的变式与引申,有利于知识的联系与拓广,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掌握问题探究中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打破例、习题出现的时空,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触摸”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会问”,提升“问学”的效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在变中寻求不变是数学永恒的追求。例、习题教学中常常要打破其出现的时间、地点,对其进行重组,以比较彼此之间的异同,让学生“触摸”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对曾经的提问进行反思,增强“问”的普适性,提升“问”的效益。
例5 (1)一根弹簧长40cm,一端固定,另一端可挂重物,通常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伸长2cm。求弹簧长度为45cm时所挂物体的质量。
(2)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山顶的气温为12.4℃,求山高。
(3)小明星期天到红山公园秋游,公园离家25km,小明先乘公共汽车,车速为30km/h,到某站下车后以5km/h的速度步行到公园,共花了1h。问小明步行了多长时间?
(4)一辆汽车的油箱内有油20升,已知该汽车每行驶100公里耗油8升,求汽车内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的路程x(公里)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盈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
以例5(2)为例,在问题起始阶段,我常常用这样的提示语引导学生: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那么升高200m呢?升高260m呢?更为一般地,海拔升高xm呢?请注意我是怎样提问的?你会发现一个类似的问题自己解决吗?
点评: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观察问题的特征 ,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比较:这些问题有何异同?在“变”中发现了什么?“不变”!浓缩知识 ,应付“万变”!同是正比例关系,出现在不同的背景中!让学生看到,它们的数量关系有着本质上共同的地方。这些具有共同数量关系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可以用相同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深刻体现了转化的思想魅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要考虑:对于已经熟悉的数学模型,能把它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吗?新的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能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吗?我们在发现问题中的一些提问的方式、方法,对今后有普适性吗?
例6 计算
(1)(a+2b)(a-2b) (系数变化);
(2)(b2+2a2)(2a2-b2) (字母位置及指数变化);
(3)(-4a-1)(4a-1)(符号变化);
(4)102×98(题设形式变化);
(5)(■+■)(■-■)(公式中数的类别发生变化);
(6)(a+b+c)(a-b-c)(项数变化);
(7)设(0.5-a)A=0.25-a2,则多项式A为____(逆向思考);
(8)2009-2008×2010(背景复杂化);
(9)(2+1)(22+1)(24+1)(28+1)+1(借“1”还“1”)。
点评:此例中平方差公式在计算中的应用,体现了原式—变式—综合这一公式应用的三程序。可引导学生思考,公式中字母可以表示什么?能否从形的角度研究它的应用?如果让你编拟一组题目,你能对公式如何进行变化?尝试对已经学过的公式进行变形。你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吗? 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问学”意识在头脑中逐渐扎根了。
总之,师生应充分挖掘例、习题的“潜能”,做到合理变化,做到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但可以将例、习题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而且真正领悟学会提问的魅力, 把学生培养成为求原理、讲道理、懂科学、有智慧、究根底、会思考的人,这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其最大价值所在。
【关键词】活用课本例、习题 问学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51-0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做学问是“学”与“问”的结合,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只钟情于学,却弃问于不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往往由教师“包干”,教学时,问题由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学生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空间。如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需要更加关注和研究如何让学生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对课本典型的例、习题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既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在提问中培养学生怎样问、为什么这样问的“问学”意识,达到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一、重设例、习题的情境,让其背景鲜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想问”的愿望
课本例、习题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素材,而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最佳范本,师生对之完全有创造的空间。课本例、习题有的缺乏生活气息或脱离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如果对其赋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或生活情境或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其“想问”的愿望。
例1 如图1-1,点A、B在直线l同侧,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 AB交l于点P。
(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
(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接AQ和QB,比较AQ+QB与AP+P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例2 如图1-2,要在街道l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试说明其道理。
点评:例2与例1相比,解决入口更加宽泛。有的学生凭直觉猜想;有的利用物理学中的镜面对称来解决;还有的学生考虑和例1的关系等。其次,背景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觉奶站位置重要,自然而然就会问,位置在哪里?位置唯一吗?同时也启示学生:数学就在你身边!问题是会不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有关知识来解答。
例3 三角形高的画法与识别
①(在图形的位置变化下)如图1-3,在三个图形上,分别画出△ABC中AC边上的高。
②(在复杂的图形中)如图1-4,填空△ABC的BC边上的高是______;以AD为一条高的所有三角形为______;以CE为一条高的所有三角形为______。
③(在图形的运动中)如图1-5,BD、BE、BF分别为△ABC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回答:(1)当点C沿CA向点A运动时,BF的长短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情况。(2)当点C沿CA向点A运动时,BD、BE的变化情况是否与BF相同?BD、BE的位置是否可在△ABC的外部或边上?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让学生感悟三角形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运动状态不同,高的内涵与外延能否正确把握,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算掌握了与图形有关的概念?给你什么启示?让学生对今后研究类似数学概念提供探究的方向:复杂的背景下、运动的状态中能否抓住概念的特征来识别图形?学生知道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后提出研究的问题信心就增强了。
二、调整例、习题的梯度,让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能问、敢问,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
课本中的例、习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套用刚学习的规则、公式、概念、命题和巩固相关技能;另一类则需要通过适当的尝试、猜想、验证、转化等手段逐步探索其解。对于这两类题目,都可以适当、适时增大或减小梯度,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要,让学生在各自“跳一跳、摘桃子”的领域敢于提问、能够提问、乐于提问,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例4 如图1-6,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读题后,教师给出思考题:(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2)能否直接证明EF∥HG,EF=HG?(3)由E、F、G、H是各边中点,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知识?(4)图中有没有现成的三角形及其中位线?如何构造?(设计意图:问题(1)激活知识;问题(2)暗示辅助线的添加方法;问题(3)类比联想;问题(4)考虑转化)
证明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们把四边形ABCD称原四边形,四边形EFGH称中点四边形,可知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辅助线沟通了条件和结论,实现了转化.原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沟通了中点四边形一组对边的(位置、数量)关系。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如果我们把这一道题变一变条件或者变一变结论,就可以与我们所学的全章的核心知识联系在一起,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试一试?(学生大部分跃跃欲试)下面看你能提出多少问题?
生1:例1中如果不是添加辅助线AC,而是连结另一条对角线BD,能证明吗?如果不是添加一条辅助线,而是两条都添加,能证明吗?噢,我看出来了,一条辅助线和刚才的证法是一样的!两条嘛,既可以用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用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合在一起来使用,都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讨论,总结出四种证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生2:老师,我来说,如果原四边形不是一般四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对了,还有梯形,中点四边形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
生3:我补充,如果是特殊梯形:直角梯形呢?等腰梯形呢?
生4:如果中点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有这种可能吗?原四边形会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生5:老师,如果条件不是四边形,而是五边形、六边形、……,是否可以叫中点五边形、中点六边形?它们是不是特殊的五边形?六边形?……
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中,他们提出了各自的问题,笔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类,把与这堂课有关的内容,分组进行讨论,经过大约20分钟以后,学生上台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点评:由于夯实了基础,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渗透了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和转化,为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的后续发展铺设了台阶,促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能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出问题的活动。在学生提问的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好小结:哪些提问思考的方法引起了你的重视?对你有何启发?让学生关注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提炼一般化和特殊化的思想。
课后反思:在例、习题的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引导学生融入“问题教学”之中,让学生参与“问题教学”中的“问”。不但要研究一题多解,而且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思考问题的变式与引申,有利于知识的联系与拓广,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掌握问题探究中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打破例、习题出现的时空,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触摸”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会问”,提升“问学”的效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在变中寻求不变是数学永恒的追求。例、习题教学中常常要打破其出现的时间、地点,对其进行重组,以比较彼此之间的异同,让学生“触摸”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对曾经的提问进行反思,增强“问”的普适性,提升“问”的效益。
例5 (1)一根弹簧长40cm,一端固定,另一端可挂重物,通常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伸长2cm。求弹簧长度为45cm时所挂物体的质量。
(2)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山顶的气温为12.4℃,求山高。
(3)小明星期天到红山公园秋游,公园离家25km,小明先乘公共汽车,车速为30km/h,到某站下车后以5km/h的速度步行到公园,共花了1h。问小明步行了多长时间?
(4)一辆汽车的油箱内有油20升,已知该汽车每行驶100公里耗油8升,求汽车内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的路程x(公里)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盈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
以例5(2)为例,在问题起始阶段,我常常用这样的提示语引导学生: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那么升高200m呢?升高260m呢?更为一般地,海拔升高xm呢?请注意我是怎样提问的?你会发现一个类似的问题自己解决吗?
点评: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观察问题的特征 ,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比较:这些问题有何异同?在“变”中发现了什么?“不变”!浓缩知识 ,应付“万变”!同是正比例关系,出现在不同的背景中!让学生看到,它们的数量关系有着本质上共同的地方。这些具有共同数量关系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可以用相同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深刻体现了转化的思想魅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要考虑:对于已经熟悉的数学模型,能把它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吗?新的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能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吗?我们在发现问题中的一些提问的方式、方法,对今后有普适性吗?
例6 计算
(1)(a+2b)(a-2b) (系数变化);
(2)(b2+2a2)(2a2-b2) (字母位置及指数变化);
(3)(-4a-1)(4a-1)(符号变化);
(4)102×98(题设形式变化);
(5)(■+■)(■-■)(公式中数的类别发生变化);
(6)(a+b+c)(a-b-c)(项数变化);
(7)设(0.5-a)A=0.25-a2,则多项式A为____(逆向思考);
(8)2009-2008×2010(背景复杂化);
(9)(2+1)(22+1)(24+1)(28+1)+1(借“1”还“1”)。
点评:此例中平方差公式在计算中的应用,体现了原式—变式—综合这一公式应用的三程序。可引导学生思考,公式中字母可以表示什么?能否从形的角度研究它的应用?如果让你编拟一组题目,你能对公式如何进行变化?尝试对已经学过的公式进行变形。你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吗? 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问学”意识在头脑中逐渐扎根了。
总之,师生应充分挖掘例、习题的“潜能”,做到合理变化,做到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但可以将例、习题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而且真正领悟学会提问的魅力, 把学生培养成为求原理、讲道理、懂科学、有智慧、究根底、会思考的人,这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其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