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膜燃料电池问世
科学家利用液体在极窄通道内不混合的特性,制造出了第一块无膜碱性燃料电池。
舍弃质子交换膜结构不仅简化了燃料电池的设计,也令碱性燃料电池得以问世。这种电池的发明者、伊利诺伊大学的保罗·凯尼斯说,它们与现在使用的酸性电池相比,效率可能提高40%之多。
凯尼斯的电池系统利用了一种名为“层流”的现象,即如果液体流非常细就会变得很粘稠,在被推动穿过另一小股液体时,两者不会发生混合。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大学的化学家谢利·明特说:“无膜燃料电池的概念非常好,因为聚合物膜占了燃料电池成本的20%—40%。”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例如甲醇)分解为质子和电子,然后让它们与来自空气的氧气结合,利用这一过程释放的能量来生成电流。
过去,燃料电池由两个小室构成,一个装有产生质子并向正极提供电子的液体燃料,另一个装有氧气和水的混合物,用来吸收电子。
分隔两个小室的聚合物膜上有微小的孔,质子可以自由穿过小孔,但比质子大的甲醇和氧气分子不能穿越,从而避免了它们在两个小室中扩散。
问题是使用这些膜意味着所有燃料电池必须以质子的交换为基础。凯尼斯解释说,由于碱性的氢氧根离子比质子大得多,没有哪种膜能做到氢氧根离子透过同时又不导致两个小室的物质混合。
因此他决定放弃质子交换膜结构。他发现如果将小室尺寸缩小到0.25毫米左右并保证液体持续流动,即使在没有聚合物膜隔离的情况下,两股液体也能交错通过而不混合。与此同时质子或氢氧根离子仍能从电池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凯尼斯已经为自己的无膜燃料电池设计申请了专利并在洛杉矶举行的美国物理协会会议上展示了第一块无膜碱性燃料电池模型。
中山研制成功纳米阻燃剂
广东中山市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近日成功研制出纳米新产品——氢氧化镁阻燃剂,该产品在高分子材料中有良好的亲合性和分散性,具有阻燃、消烟和增强填充性能,属环保型阻燃剂,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企业广泛使用的有机溴化物阻燃剂,一旦阻燃材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2003年2月,欧盟规定,在欧盟国家销售的所有电子电器设备,不能使用含多溴联笨及溴二苯醚阻燃剂,否则拒绝入境。纳米新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发成功,为电子电器设备生产企业解了燃眉之急。目前,该产品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了专利。
新型吸附式氢气净化装置问世
广东省工业攻关计划项目——变温变压吸附式氢气净化装置日前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氢气净化器适用于制氢站、氢冷发电机组、冶炼厂制氧站的吸附式氢气干燥过程,经适当调整还可应用于特殊气体的干燥和净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据专家介绍,该成果采用变温变压再生工艺和高热传导吸附剂设计,使吸附剂解吸温度降低到200℃以下;再生时的气流方向与干燥时的气流方向相反,提高了干燥塔吸附剂的再生效果和氢气的干燥深度,出口氢气露点可达-45℃以下。新研制的变温变压吸附式氢气净化装置采用磁力风机驱动,氢气机外强制循环净化;优化了工艺流程,增加了装置的除尘和除油性能;就用PLC控制系统,该装置能实现自动运行,并具有故障自动判断和处理功能。
新研究发现汽车尾气可能损害人体DNA
汽油涨价虽然对车族很麻烦,但对于被动吸尾气的步行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新的研究发现,汽车尾气可能损害人体DNA。台湾科学家对当地车流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部分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办公室的女性工作人员相比,她们的DNA破损程度相对较高。
共有47名收费站女性工作人员和27名女性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了调查。收费站女性工作人员每天三班制工作,每班8个小时。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志愿者体内的某种化学物质含量水平和体现内一氧化氮的含量。这种化学物质是DNA破损的指示器,一氧化氮是与汽车尾气相关的有害氧化物。
抽烟也能提高这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而且办公室工作人员中抽烟者更多。调查结果却显示,在没人抽烟的收费站里,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的化学物质比办公室人员高出90%,一氧化氮含量也平均高了30%。
研究人员总结道:“汽车尾气会增加DNA的氧化破损程度。”
科学家利用液体在极窄通道内不混合的特性,制造出了第一块无膜碱性燃料电池。
舍弃质子交换膜结构不仅简化了燃料电池的设计,也令碱性燃料电池得以问世。这种电池的发明者、伊利诺伊大学的保罗·凯尼斯说,它们与现在使用的酸性电池相比,效率可能提高40%之多。
凯尼斯的电池系统利用了一种名为“层流”的现象,即如果液体流非常细就会变得很粘稠,在被推动穿过另一小股液体时,两者不会发生混合。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大学的化学家谢利·明特说:“无膜燃料电池的概念非常好,因为聚合物膜占了燃料电池成本的20%—40%。”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例如甲醇)分解为质子和电子,然后让它们与来自空气的氧气结合,利用这一过程释放的能量来生成电流。
过去,燃料电池由两个小室构成,一个装有产生质子并向正极提供电子的液体燃料,另一个装有氧气和水的混合物,用来吸收电子。
分隔两个小室的聚合物膜上有微小的孔,质子可以自由穿过小孔,但比质子大的甲醇和氧气分子不能穿越,从而避免了它们在两个小室中扩散。
问题是使用这些膜意味着所有燃料电池必须以质子的交换为基础。凯尼斯解释说,由于碱性的氢氧根离子比质子大得多,没有哪种膜能做到氢氧根离子透过同时又不导致两个小室的物质混合。
因此他决定放弃质子交换膜结构。他发现如果将小室尺寸缩小到0.25毫米左右并保证液体持续流动,即使在没有聚合物膜隔离的情况下,两股液体也能交错通过而不混合。与此同时质子或氢氧根离子仍能从电池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凯尼斯已经为自己的无膜燃料电池设计申请了专利并在洛杉矶举行的美国物理协会会议上展示了第一块无膜碱性燃料电池模型。
中山研制成功纳米阻燃剂
广东中山市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近日成功研制出纳米新产品——氢氧化镁阻燃剂,该产品在高分子材料中有良好的亲合性和分散性,具有阻燃、消烟和增强填充性能,属环保型阻燃剂,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企业广泛使用的有机溴化物阻燃剂,一旦阻燃材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2003年2月,欧盟规定,在欧盟国家销售的所有电子电器设备,不能使用含多溴联笨及溴二苯醚阻燃剂,否则拒绝入境。纳米新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发成功,为电子电器设备生产企业解了燃眉之急。目前,该产品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了专利。
新型吸附式氢气净化装置问世
广东省工业攻关计划项目——变温变压吸附式氢气净化装置日前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氢气净化器适用于制氢站、氢冷发电机组、冶炼厂制氧站的吸附式氢气干燥过程,经适当调整还可应用于特殊气体的干燥和净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据专家介绍,该成果采用变温变压再生工艺和高热传导吸附剂设计,使吸附剂解吸温度降低到200℃以下;再生时的气流方向与干燥时的气流方向相反,提高了干燥塔吸附剂的再生效果和氢气的干燥深度,出口氢气露点可达-45℃以下。新研制的变温变压吸附式氢气净化装置采用磁力风机驱动,氢气机外强制循环净化;优化了工艺流程,增加了装置的除尘和除油性能;就用PLC控制系统,该装置能实现自动运行,并具有故障自动判断和处理功能。
新研究发现汽车尾气可能损害人体DNA
汽油涨价虽然对车族很麻烦,但对于被动吸尾气的步行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新的研究发现,汽车尾气可能损害人体DNA。台湾科学家对当地车流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部分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办公室的女性工作人员相比,她们的DNA破损程度相对较高。
共有47名收费站女性工作人员和27名女性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了调查。收费站女性工作人员每天三班制工作,每班8个小时。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志愿者体内的某种化学物质含量水平和体现内一氧化氮的含量。这种化学物质是DNA破损的指示器,一氧化氮是与汽车尾气相关的有害氧化物。
抽烟也能提高这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而且办公室工作人员中抽烟者更多。调查结果却显示,在没人抽烟的收费站里,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的化学物质比办公室人员高出90%,一氧化氮含量也平均高了30%。
研究人员总结道:“汽车尾气会增加DNA的氧化破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