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文化在此交融和谐相处,无一不是在海风的吹拂中,显露出安宁祥和的风情。
短短近一周的行程,让人回想的,是探看苏梅的三层滋味——其一,是诸如查汶(Chaweng)等海滩浪涌纷纷却白沙细幼,那是表象的苏梅之美;其二,是类似SIX SENSES和W酒店等依托海岛所营造的不同的童话般的梦幻起居;其三,则是苏梅岛本身沉淀下来的诸如佛教、伊斯兰教甚至基督教的标志,包括如今略显沧桑之感的唐人街,和唐人街旁新近落成的巨大的关公造像,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浪涌纷纷的温暖之梦
虽然我们的下榻处不在闹市而在半山,可SIX SENSES酒店一天有好几班车前往查汶海滩、拉迈海滩等地。酒店也提供租车服务。于是我们电话预租了酒店的车前往查汶。
查汶海滩上,直到距离尚泰购物中心不远,都是联排的各类酒店。这里汇聚了岛上最大的客流。大约是冬季的缘故,沙滩上多是北方寒地来客——德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当然还有中国人和零星韩国人。除了一目了然的面貌以外,远远地大致能分辨出客从哪里来。比如德国人和俄国人穿着泳衣喜欢下海游一把,英国人更多是捧一本书在那里晒太阳,而大多数中国人则穿着颇艳丽的沙滩装拿着自拍杆搞“创作”。
我妻子就是“创作”者之一。当她用自拍杆拍下照片发到微信,她远在美国加州的表姐Sodium跟帖道:“好想念正宗泰国菜哦!你们叫它苏梅岛,我1999年去的时候习惯叫它格纱梅岛(Ko Samui),那时候当地旅游没现在这么火爆,我们从曼谷开车过去的。那个沙滩叫纯白啊,摸在手上又细又白真漂亮!还在那里玩了人生第一次降落伞和橡皮艇。满满的回忆。”
我们去的时候,海浪是一层层地推上岸的。一位非洲裔男子拿着冲浪板下了海,一忽儿工夫就不见了。再过一会儿,人上来了,板没了。他似乎有些懊恼。
欧美客中,亦有年过七旬的老夫妻相携而来,在沙滩上的酒档点一瓶Chang牌经典啤酒,一坐半天。他们正如Sodium一般,早年来过Ko Samui,如今故地重游,依然感到这海滩浪涌纷纷的温暖。
酒店里的童话之梦
正如Sodium所说,这岛上有纯白的细沙,有正宗的泰国菜。而SIX SENSES的on the hill餐厅,设有烹饪课(cooking class),大厨可以教授客人正宗的泰国菜。
我学做了两种不同的冬荫功汤,妻学做了一款传统的泰式炒米粉,我们还合作了一款芒果椰汁糯米饭。这是我们在酒店check out前吃的一顿午餐。而最浪漫的感觉,应该是在Dining on the Rocks享用晚餐。侍者们会以小组唱“Happy Birthday”的形式端上蛋糕。这真是有点儿童话般感觉的惊喜了!而侍者对我们说,此地亦曾举办过浪漫婚礼。除了99个用餐席位以外,在最邻近大海的一块礁石上,还有那第100个座位,在风平浪静晴空亮月之际,大可以用一顿最浪漫的露天晚餐。我想,在那天海相逢的时候,倒是适合年轻人求婚的场所。
我们到岛上的周二那个晚上,在宾馆的无边泳池,发现游泳的人们纷纷在靠海的一侧低头看着什么。当我们顺着山路走下去,发现临海之处正竖起一幅银幕。原来是露天放映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老片。拂着海风,在无边泳池里或者躺椅上观看这样一部露天电影,真乃是不知今夕何夕的事。
过往年代的交融之梦
苏梅岛真是一个各种文化交融的所在。
泰国盛行的佛教自不待言。比如在Plai Laem寺,当我脱了鞋步入大殿里,所见绘画的佛教故事,采用了西洋油画的一些笔法,却承继了泰国和东南亚古典绘画技法中的白描勾线。粗看,我觉得有点儿奇怪——画中人的比例、明暗,绘画的焦点透视法,怎么看都是一幅西洋油画,可那白描勾勒的肢体,又有着东方民族艺术的神韵。
据说Plai Laem寺的千手观音和弥勒佛造像是晚近落成的,但在金碧辉煌的表象下,在水光潋滟的掩映下,这些佛像看似经历了千年依然端庄、美观。
还有岛上善亚寺山顶上的巨型沉思大佛。当我从山脚下就脱了鞋,一步一步到达山顶,环瞰四周,是或蔚蓝或碧蓝或清蓝的大海,还有游船、帆影。据说,此地日落时分会更加气象万千。
去佛寺的那一天,我们在苏梅首府纳通镇上一家中餐馆用午餐——有摆盘如一朵花一般的春卷,蘸得是甜辣酱;有海鲜冬荫功汤;有椰汁咖喱鸡汤;还有清炒空心菜、小炒肉等纯中式菜肴。比起在SIX SENSES酒店餐厅精致如艺术品的佳肴来,这些怀有中国记忆的泰国小菜,别有一番滋味。
说起中国记忆,在唐人街,我看到街边一家小档,标牌是“HANNANESE CHICKEN RICE”,翻译成中文大概是——海南鸡饭。小档里,一年逾七旬的华人老妪正在忙忙碌碌地切着鸡肉装盘。我想,她不知道在这岛上劳作了多少年,也许从未回乡。而位处泰国湾的苏梅岛,在过往年月里,亦曾有大量如她般从海南、广东而来的渔民落脚于此。
我去的时候,正是午间。唐人街上许多店面正处在打烊状态。那在大陆许多年前亦曾看到的中国式门板一块块严丝合缝地竖在店铺大门框内,颇有一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前期的派头。
唐人街的关帝庙,那正在夜读春秋的关公是新落成的,其基座底下,有泰文、汉文、英文介绍。有意思的是,在泰文、汉文的落款上,写了佛历2559年落成,而英文落款则标明是2015年落成。
不同文化在此交融和谐相处,我想,这是小岛尤其美好的一面。虽然没有细看,但那穆斯林市场、小教堂等,无一不是在海风的吹拂中,显露出安宁祥和的风情。想来,我真愿未来再一次到这小岛上,启一瓶Chang牌经典啤酒,做此生又一次的悠游,但愿来时仍有一霎雨,驻时仍有温暖的阳光与沙滩,还有“萨瓦迪卡”热情的人们……
短短近一周的行程,让人回想的,是探看苏梅的三层滋味——其一,是诸如查汶(Chaweng)等海滩浪涌纷纷却白沙细幼,那是表象的苏梅之美;其二,是类似SIX SENSES和W酒店等依托海岛所营造的不同的童话般的梦幻起居;其三,则是苏梅岛本身沉淀下来的诸如佛教、伊斯兰教甚至基督教的标志,包括如今略显沧桑之感的唐人街,和唐人街旁新近落成的巨大的关公造像,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浪涌纷纷的温暖之梦
虽然我们的下榻处不在闹市而在半山,可SIX SENSES酒店一天有好几班车前往查汶海滩、拉迈海滩等地。酒店也提供租车服务。于是我们电话预租了酒店的车前往查汶。
查汶海滩上,直到距离尚泰购物中心不远,都是联排的各类酒店。这里汇聚了岛上最大的客流。大约是冬季的缘故,沙滩上多是北方寒地来客——德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当然还有中国人和零星韩国人。除了一目了然的面貌以外,远远地大致能分辨出客从哪里来。比如德国人和俄国人穿着泳衣喜欢下海游一把,英国人更多是捧一本书在那里晒太阳,而大多数中国人则穿着颇艳丽的沙滩装拿着自拍杆搞“创作”。
我妻子就是“创作”者之一。当她用自拍杆拍下照片发到微信,她远在美国加州的表姐Sodium跟帖道:“好想念正宗泰国菜哦!你们叫它苏梅岛,我1999年去的时候习惯叫它格纱梅岛(Ko Samui),那时候当地旅游没现在这么火爆,我们从曼谷开车过去的。那个沙滩叫纯白啊,摸在手上又细又白真漂亮!还在那里玩了人生第一次降落伞和橡皮艇。满满的回忆。”
我们去的时候,海浪是一层层地推上岸的。一位非洲裔男子拿着冲浪板下了海,一忽儿工夫就不见了。再过一会儿,人上来了,板没了。他似乎有些懊恼。
欧美客中,亦有年过七旬的老夫妻相携而来,在沙滩上的酒档点一瓶Chang牌经典啤酒,一坐半天。他们正如Sodium一般,早年来过Ko Samui,如今故地重游,依然感到这海滩浪涌纷纷的温暖。
酒店里的童话之梦
正如Sodium所说,这岛上有纯白的细沙,有正宗的泰国菜。而SIX SENSES的on the hill餐厅,设有烹饪课(cooking class),大厨可以教授客人正宗的泰国菜。
我学做了两种不同的冬荫功汤,妻学做了一款传统的泰式炒米粉,我们还合作了一款芒果椰汁糯米饭。这是我们在酒店check out前吃的一顿午餐。而最浪漫的感觉,应该是在Dining on the Rocks享用晚餐。侍者们会以小组唱“Happy Birthday”的形式端上蛋糕。这真是有点儿童话般感觉的惊喜了!而侍者对我们说,此地亦曾举办过浪漫婚礼。除了99个用餐席位以外,在最邻近大海的一块礁石上,还有那第100个座位,在风平浪静晴空亮月之际,大可以用一顿最浪漫的露天晚餐。我想,在那天海相逢的时候,倒是适合年轻人求婚的场所。
我们到岛上的周二那个晚上,在宾馆的无边泳池,发现游泳的人们纷纷在靠海的一侧低头看着什么。当我们顺着山路走下去,发现临海之处正竖起一幅银幕。原来是露天放映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老片。拂着海风,在无边泳池里或者躺椅上观看这样一部露天电影,真乃是不知今夕何夕的事。
过往年代的交融之梦
苏梅岛真是一个各种文化交融的所在。
泰国盛行的佛教自不待言。比如在Plai Laem寺,当我脱了鞋步入大殿里,所见绘画的佛教故事,采用了西洋油画的一些笔法,却承继了泰国和东南亚古典绘画技法中的白描勾线。粗看,我觉得有点儿奇怪——画中人的比例、明暗,绘画的焦点透视法,怎么看都是一幅西洋油画,可那白描勾勒的肢体,又有着东方民族艺术的神韵。
据说Plai Laem寺的千手观音和弥勒佛造像是晚近落成的,但在金碧辉煌的表象下,在水光潋滟的掩映下,这些佛像看似经历了千年依然端庄、美观。
还有岛上善亚寺山顶上的巨型沉思大佛。当我从山脚下就脱了鞋,一步一步到达山顶,环瞰四周,是或蔚蓝或碧蓝或清蓝的大海,还有游船、帆影。据说,此地日落时分会更加气象万千。
去佛寺的那一天,我们在苏梅首府纳通镇上一家中餐馆用午餐——有摆盘如一朵花一般的春卷,蘸得是甜辣酱;有海鲜冬荫功汤;有椰汁咖喱鸡汤;还有清炒空心菜、小炒肉等纯中式菜肴。比起在SIX SENSES酒店餐厅精致如艺术品的佳肴来,这些怀有中国记忆的泰国小菜,别有一番滋味。
说起中国记忆,在唐人街,我看到街边一家小档,标牌是“HANNANESE CHICKEN RICE”,翻译成中文大概是——海南鸡饭。小档里,一年逾七旬的华人老妪正在忙忙碌碌地切着鸡肉装盘。我想,她不知道在这岛上劳作了多少年,也许从未回乡。而位处泰国湾的苏梅岛,在过往年月里,亦曾有大量如她般从海南、广东而来的渔民落脚于此。
我去的时候,正是午间。唐人街上许多店面正处在打烊状态。那在大陆许多年前亦曾看到的中国式门板一块块严丝合缝地竖在店铺大门框内,颇有一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前期的派头。
唐人街的关帝庙,那正在夜读春秋的关公是新落成的,其基座底下,有泰文、汉文、英文介绍。有意思的是,在泰文、汉文的落款上,写了佛历2559年落成,而英文落款则标明是2015年落成。
不同文化在此交融和谐相处,我想,这是小岛尤其美好的一面。虽然没有细看,但那穆斯林市场、小教堂等,无一不是在海风的吹拂中,显露出安宁祥和的风情。想来,我真愿未来再一次到这小岛上,启一瓶Chang牌经典啤酒,做此生又一次的悠游,但愿来时仍有一霎雨,驻时仍有温暖的阳光与沙滩,还有“萨瓦迪卡”热情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