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护理中优质服务理念的应用及意义评定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服务理念运用于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眼科门诊医治的202例患者进行研究评定,门诊医治时间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然后按照护理方法大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我院实施基本眼科检查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于观察组予以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服务措施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和观察,且每组患者均为101例。最后运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质量评分和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服务理念应用在眼科门诊护理中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眼科门诊;优质服务;护理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准的要求也在上升,对于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同步,因常规医疗模式和服务是以疾病为主,忽视以人为主,对于医疗服务理念已得不到满足,对于护理服务质量需求在不断增长中[1]。在眼科门诊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因此,为了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中的作用及价值分析,针对本院202例眼科门诊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护理应用价值及意义,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来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7.24±15.23)岁,原发病:白内障47例,青光眼29例,曲光不正13例,眼外伤9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6.29±14.94)岁,原发病:白内障41例,青光眼25例,曲光不正19例,眼外伤9例,其他6例。
  对比基本情况,可见无明显差异,具有研究对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于我院进行眼科初诊的患者;
  (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3)不存在沟通困难的患者,能独立完成相关调查和问卷工作。
  排除标准:
  (1)不能配合相关医护人员完成项目研究的患者;
  (2)存在认知障碍、交流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常规检查、疑难解答及相关健康知识讲解等。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3.1 培训
  对于护理人员(各级、各岗位眼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知识培训,运用小组学习方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并了解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领悟其中的内涵,并详细记录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及不足,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和学习自觉性[2]。
  1.3.2 环境干预
  对于眼科门诊就诊时,需要对患者做到舒适、温馨、人性化的就诊环境,营造理想的就诊环境。
  1.3.3 岗位及仪表要求
  积极宣讲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并落实,对于护理人员的着装、发型、语言严格要求,着装大方得体,发型干净清爽,语气礼貌平和,举止行为端正,明确岗位要求及理念。
  1.3.4 落实护理要求
  对于患者就诊、检查及治疗过程需全面落实护理服务,确保定人定岗,做到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全方位的进行护理,尤其注重细节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技能考核,以提升服务水平为主 。
  1.3.5 规范流程
  将眼科门诊中的导诊、就诊及治疗等进行岗位设置及规范,护理人员需进行分配协作,不断提升护理专业能力。
  1.4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两组患者运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质量进行评估(分值为0-5分)。
  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定(区间为0-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版本统计学软件,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运用t值进行检验;护理满意度通过“%”的形式,卡方值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3 讨论
  眼科门诊中因患者存在视力问题行动受到不便,在就诊过程中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然而由于眼科门诊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就诊的全过程需要医护人员相互做好护理措施,因其患者存在慢性疾病等情况,心理焦虑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在护理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对于护理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规范和改进,积极贯彻以人为主的护理理念。而优质护理服务突出以人为中心,把“人文关怀”运用于护理实践中,同时作为一项主打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研究项目,在临床护理中受到高度重视 。
  通過相关资料,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取得重要作用。在眼科门诊护理中,依据优质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理念,将知识培训、环境护理、岗位及仪表要求、积极落实护理要求及改进和规范就诊流程等方面进行实践,并取得显著效果。将舒适、温馨、安全及人性化为护理目标,并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明确患者的病情,做好防滑、危险等警示标示和设立就诊等候椅等服务设施。对于医疗专家团队及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公开门诊电话,方便询问及疑难解答等,并对于患者护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对护理要求也需不断改善。優化眼科门诊护理措施及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对眼科门诊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菁茜,朱莉.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19(a02):282-282.
  [2]麦伟娟,冯秀群.优质服务模式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对患者满意度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8,29(03):441-4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生殖中心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纳入本生殖中心自2018年02月至2019年06月接收的不孕症患者(n=7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衡序贯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n=35)、对照组(n=35),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人文关怀护理,评估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殖中心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中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择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和研究组。治疗前给两组患者填写SDS、SAS量表。化疗治疗期间参考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SDS、SAS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7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按照接诊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5例,对照组的新生儿采取常规脐部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新生儿采取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对两组新生儿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为1.19%,而观察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为0.30%,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在xx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静脉溶液等待用时、急救成功率等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静脉溶栓等待用时、住院用时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44例,应用一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以及角色功能等)评分、生命质量(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感染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病例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均衡分组法,分成参与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其中,参与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方式。护理2个月后对疗效进行有效觀察。结果:在化疗期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参与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选自2018年5月-2019年1月之间我接收的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76例。将其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进行分组比对,一组为传统组,对其采取传统护理干预措施,一组为综合组,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每组各38例。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探析。方法:研究数据采集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肝胆科收治的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数字表分配法,分为实验组(n=47)和对照组(n=47),将常规护理组设定为对照组,将采取临床路径护理组设定为实验组,护理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的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配合中西医护理对肿瘤化疗后食欲不振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用药和护理,研究组予以穴位贴敷配合中西医护理,对比两组食欲不振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获得了与对照组更高的食欲不振改善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均于我院就诊明确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
期刊
摘要: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增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延长,此时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医护人员更多的关注。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需求程度可以直接了解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了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在深入探讨癌症病人心理障碍的前提下提出了更合理的心理护理策略,并结合临床应用实践论述了心理护理的作用。发现对癌症病人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策略可以收到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