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识字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就更不要谈阅读了。如何帮助听障学生尽可能的多认字、识字并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呢?通过近一年对陶行知先生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并遵从先生的教导,在教学中学以致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障学生识字教学兴趣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聋生的识字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所写的生字不是缺点少横,就是添撇多捺,错误率比较高。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汉字的特点导致学习汉字的困难。聋生识字更是难上加难。但识字是聋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渠道。在聋生识字教学中应该尝试乐化教材,活化教法,如何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呢?通过近一年对陶行知先生理论的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并遵从先生的教导,在教学中学以致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快乐地识字
要让聋生多识字,还必须鼓励聋生多阅读,走出课堂,在自己的生活中识字学词。这就要求我们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快乐情境。
1、在阅读中识字。一年级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生活中的情景,并配有图片等作为课文,同时还安排了“仿说写句子”、“看图说写句子”等内容。图片生动形象,易懂易记,深受聋生喜欢;生活情境具有真实经历,富有感染力;“仿说写句子”为聋生提供了运用字词句的机会,既能巩固识字的成果,又能丰富聋生的语言。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聋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聋生自读词语,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凭借分析记住字形,同学相互交流,归纳识字方法。对聋生自学不会和较难识记的字,我适当予以指导,把大量的时间留给聋生自读、自识、自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聋生的识字能力。
2、在生活中识字。学校生活处处都是识字的课堂,校园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等均是聋生识字的好教材。为了拓展聋生识字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鼓励聋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就问”的好习惯,让聋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会识字。这既能使聋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又能产生想学生字的强烈愿望;既增加了聋生的识字量,又提高了识字能力;同时,也为聋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使聋生懂得:识字是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处处能识字,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兴趣有了,得把生字正确识记下来,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识记字词呢,我归纳了以下方法:
1、掌握构字规律识字
在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们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学习“明”字,课件先出示一个太阳图和汉字“日”,让学生观察,感受太阳的明亮,再出示月亮图和汉字“月”,说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时就更明亮,就组成一个“明”字。又如“苗”,田间长草,,“采”,手在树上等等。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让学生感受识字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2、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旁,女人她是“女”旁,“地”是与土有关,所以是“土”旁。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3、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4、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在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摘苹果,”游戏。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三、以多媒体为媒介,将识字教学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然而课堂上如何将学生生活和识字教学联系起来呢?答案当然是: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再现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尤其是听障儿童,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力较差,难以形成知识的迁移。而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直观可以很好的弥补听障儿童的思维缺陷。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和兴趣。
四、个别辅导、及时反馈
行知先生的一生,把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他最热爱的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写照。也是我们所有做老师的楷模。我的教育对象虽然是残疾孩子,但我觉得他们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教育是一门慢功出细活的艺术,切不可心急,尤其是对本身听力有障碍,学习接受能力慢的孩子,往往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对他们,教师不能歧视,更不能放任自流,这时就需要教师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呵护他们那颗脆弱的心灵。
以上是我在行知先生的理论指引下,通过听障语文识字教学,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说是教学反思。总之如何让听障学生爱认字,多认字,是听障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力求为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樸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2002年8月出版
[2]刘荣才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
[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
听障学生识字教学兴趣
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聋生的识字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所写的生字不是缺点少横,就是添撇多捺,错误率比较高。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汉字的特点导致学习汉字的困难。聋生识字更是难上加难。但识字是聋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渠道。在聋生识字教学中应该尝试乐化教材,活化教法,如何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呢?通过近一年对陶行知先生理论的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并遵从先生的教导,在教学中学以致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快乐地识字
要让聋生多识字,还必须鼓励聋生多阅读,走出课堂,在自己的生活中识字学词。这就要求我们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快乐情境。
1、在阅读中识字。一年级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生活中的情景,并配有图片等作为课文,同时还安排了“仿说写句子”、“看图说写句子”等内容。图片生动形象,易懂易记,深受聋生喜欢;生活情境具有真实经历,富有感染力;“仿说写句子”为聋生提供了运用字词句的机会,既能巩固识字的成果,又能丰富聋生的语言。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聋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聋生自读词语,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凭借分析记住字形,同学相互交流,归纳识字方法。对聋生自学不会和较难识记的字,我适当予以指导,把大量的时间留给聋生自读、自识、自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聋生的识字能力。
2、在生活中识字。学校生活处处都是识字的课堂,校园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等均是聋生识字的好教材。为了拓展聋生识字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鼓励聋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就问”的好习惯,让聋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会识字。这既能使聋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又能产生想学生字的强烈愿望;既增加了聋生的识字量,又提高了识字能力;同时,也为聋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使聋生懂得:识字是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处处能识字,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兴趣有了,得把生字正确识记下来,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识记字词呢,我归纳了以下方法:
1、掌握构字规律识字
在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们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学习“明”字,课件先出示一个太阳图和汉字“日”,让学生观察,感受太阳的明亮,再出示月亮图和汉字“月”,说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时就更明亮,就组成一个“明”字。又如“苗”,田间长草,,“采”,手在树上等等。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让学生感受识字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2、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旁,女人她是“女”旁,“地”是与土有关,所以是“土”旁。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3、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4、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在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摘苹果,”游戏。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三、以多媒体为媒介,将识字教学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然而课堂上如何将学生生活和识字教学联系起来呢?答案当然是: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再现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尤其是听障儿童,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力较差,难以形成知识的迁移。而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直观可以很好的弥补听障儿童的思维缺陷。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和兴趣。
四、个别辅导、及时反馈
行知先生的一生,把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他最热爱的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写照。也是我们所有做老师的楷模。我的教育对象虽然是残疾孩子,但我觉得他们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教育是一门慢功出细活的艺术,切不可心急,尤其是对本身听力有障碍,学习接受能力慢的孩子,往往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对他们,教师不能歧视,更不能放任自流,这时就需要教师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呵护他们那颗脆弱的心灵。
以上是我在行知先生的理论指引下,通过听障语文识字教学,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说是教学反思。总之如何让听障学生爱认字,多认字,是听障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力求为听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樸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2002年8月出版
[2]刘荣才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
[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