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受其特有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化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层面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必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应在改革相关制度的同时,着眼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素质的改善,引导其快速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适应 心理健康 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与20世纪相比,新时期农民工群体发生了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内购房安家,却仍然是农业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拥有的各项福利,因而导致心理落差,严重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点
国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多数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与父辈们相比,他们无论是知识还是职业技能都有了大幅提升,从自身价值认知到处世行为都明显受改革开放浪潮影响,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很大差距,拥有自身独特群体特征。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意愿强烈。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改革开放浪潮影响,生长环境更开放更多元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更加渴望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多样,想要成为城市居民的意愿强烈。同时,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技术飞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需求下降,新生代农民工对从事农业劳动的认可度也大大降低,在工作取向上偏向第二、第三产业,不愿回归农村。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择业仍存局限。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大部分都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层次较低,导致其择业的性质和范围受到限制,所从事的职业无法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极易造成心理问题。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定位模糊。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是农业户口,但是本质上他们与农业只有微弱联系,在自身身份认知上更趋向于产业工人,而不是农民。这也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背负着“农民”这个制度性身份,却扮演着“工人”这个社会性身份,难免对自身认知有模糊化趋向。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心理层面上的市民化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宏观方面上的制度障碍,还有微观层面的文化心理适应以及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适应惰距阻碍市民化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两种相反结果:一是农民化路径;二是市民化路径。①农民化路径是指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适应城市文化,最终回归农村文化。市民化路径所指的是,新生代农民在城市的生活中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美国社会学家曾提出“文化适应惰距”理论,描述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停滞,能够导致其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如果无法适应城市文化,产生文化适应惰距,在群体、社会的层面上造成极强的文化惰性,会导致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发展缓慢。②
身份认同模糊造就市民化游离状态。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适应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不明确。一方面,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乡土认知的感受性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在与市民相接触的过程中,从制度结构的角度上农民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涵”,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区别明显。虽然他们不认同自身的制度身份,但是市民和社会的不认同不接纳极易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认同问题。
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明显。城市中的户籍制度等造成了制度性歧视,其在教育及医疗等方面与城市人口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且这种差距短期内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变,身份上的差异给众多城市农民工带来了生存及生活上的鸿沟,容易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孤独情绪明显加重。受制于文化因素影响,他们工作场地大多为劳动强度大且文化程度较低之地,白天忙于生计,夜晚缺乏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的活动。长此以往,易产生封闭心理,排斥与他人交往,不利于人格健全及社会发展。
滋生过客心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实现自由流动。尽管流动性加强,他们仍然背负着不可改变的农民身份,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生存于城市底层,这带给他们的是直接的排斥以及地域及文化的歧视,疏离感由此产生,并在经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被强化。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城市的看客,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以局外人的姿态存在于其中,对城市的认同度降低。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意义上的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存在显著差异,他们有更广阔的交际能力,其市民化进程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产物,进一步推进市民化进程,可以按照以下措施进行实现与完善。
第一,深化户籍改革,确保农民工能够“进得去”。农民工不能获得城市居民身份,不能享受城市生活保障,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深度改革,放宽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的条件,例如中山市推行的流动人口积分制,将具有稳定职业及薪水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子女留在城市,有利于管理流动人口,从制度上打破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入城的尴尬局面,促进农民和市民融合与统一。
第二,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留得住”。通过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或许农民工可以进得了城,但是如何让农民工在城市中更好发展将是一个大问题,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立生之本。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工资水平较低,尽管拥有“城市梦”,但是面对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少农民工产生畏惧心理,造成城市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政府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确保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拥有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技能水平,有实力应对城市生活发展,克服对城市生活的畏惧心理,实现农民工技能与工厂技能达到一致,从而确保农民工不光进的来,还能够待下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是打破城乡壁垒,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市场。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直接或者间接增加了农民工的生存压力,必须要打破传统二元分割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劳动力服务体系,从制度上破除农民工心理认同障碍。应该从法律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及政策,有效维护其就业权益,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要严格查处,有效保障他们的基本工资、福利、休假等事宜。要改良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判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及政策,有效维护其就业权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而言,除了要完善《劳动合同法》之外,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定的企业要严格查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让新生代农民工增强对城市的信任度,打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心理藩篱。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工可以有机会获得城市户口,享受到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各地政府也应该注重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缓和工厂职业技能需求与农民工掌握职业技能的矛盾;应该建立农民工薪金增长机制,让农民工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成果;应该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打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心理障碍,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生活,最终在城市化进程中健康生活,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注释】
①郭建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及实现对策》,《青年探讨》,2011年第2期。
②黄丽云:《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心理适应 心理健康 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与20世纪相比,新时期农民工群体发生了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内购房安家,却仍然是农业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拥有的各项福利,因而导致心理落差,严重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点
国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多数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与父辈们相比,他们无论是知识还是职业技能都有了大幅提升,从自身价值认知到处世行为都明显受改革开放浪潮影响,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很大差距,拥有自身独特群体特征。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意愿强烈。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改革开放浪潮影响,生长环境更开放更多元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更加渴望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多样,想要成为城市居民的意愿强烈。同时,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技术飞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需求下降,新生代农民工对从事农业劳动的认可度也大大降低,在工作取向上偏向第二、第三产业,不愿回归农村。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择业仍存局限。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大部分都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层次较低,导致其择业的性质和范围受到限制,所从事的职业无法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极易造成心理问题。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定位模糊。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是农业户口,但是本质上他们与农业只有微弱联系,在自身身份认知上更趋向于产业工人,而不是农民。这也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背负着“农民”这个制度性身份,却扮演着“工人”这个社会性身份,难免对自身认知有模糊化趋向。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心理层面上的市民化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宏观方面上的制度障碍,还有微观层面的文化心理适应以及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适应惰距阻碍市民化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两种相反结果:一是农民化路径;二是市民化路径。①农民化路径是指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适应城市文化,最终回归农村文化。市民化路径所指的是,新生代农民在城市的生活中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美国社会学家曾提出“文化适应惰距”理论,描述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停滞,能够导致其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如果无法适应城市文化,产生文化适应惰距,在群体、社会的层面上造成极强的文化惰性,会导致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发展缓慢。②
身份认同模糊造就市民化游离状态。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适应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不明确。一方面,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乡土认知的感受性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在与市民相接触的过程中,从制度结构的角度上农民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涵”,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区别明显。虽然他们不认同自身的制度身份,但是市民和社会的不认同不接纳极易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认同问题。
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明显。城市中的户籍制度等造成了制度性歧视,其在教育及医疗等方面与城市人口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且这种差距短期内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变,身份上的差异给众多城市农民工带来了生存及生活上的鸿沟,容易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孤独情绪明显加重。受制于文化因素影响,他们工作场地大多为劳动强度大且文化程度较低之地,白天忙于生计,夜晚缺乏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的活动。长此以往,易产生封闭心理,排斥与他人交往,不利于人格健全及社会发展。
滋生过客心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实现自由流动。尽管流动性加强,他们仍然背负着不可改变的农民身份,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生存于城市底层,这带给他们的是直接的排斥以及地域及文化的歧视,疏离感由此产生,并在经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被强化。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城市的看客,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以局外人的姿态存在于其中,对城市的认同度降低。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意义上的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存在显著差异,他们有更广阔的交际能力,其市民化进程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产物,进一步推进市民化进程,可以按照以下措施进行实现与完善。
第一,深化户籍改革,确保农民工能够“进得去”。农民工不能获得城市居民身份,不能享受城市生活保障,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深度改革,放宽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的条件,例如中山市推行的流动人口积分制,将具有稳定职业及薪水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子女留在城市,有利于管理流动人口,从制度上打破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入城的尴尬局面,促进农民和市民融合与统一。
第二,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留得住”。通过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或许农民工可以进得了城,但是如何让农民工在城市中更好发展将是一个大问题,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立生之本。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工资水平较低,尽管拥有“城市梦”,但是面对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少农民工产生畏惧心理,造成城市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政府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确保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拥有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技能水平,有实力应对城市生活发展,克服对城市生活的畏惧心理,实现农民工技能与工厂技能达到一致,从而确保农民工不光进的来,还能够待下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是打破城乡壁垒,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市场。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直接或者间接增加了农民工的生存压力,必须要打破传统二元分割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劳动力服务体系,从制度上破除农民工心理认同障碍。应该从法律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及政策,有效维护其就业权益,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要严格查处,有效保障他们的基本工资、福利、休假等事宜。要改良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判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及政策,有效维护其就业权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而言,除了要完善《劳动合同法》之外,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定的企业要严格查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让新生代农民工增强对城市的信任度,打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心理藩篱。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工可以有机会获得城市户口,享受到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各地政府也应该注重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缓和工厂职业技能需求与农民工掌握职业技能的矛盾;应该建立农民工薪金增长机制,让农民工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成果;应该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打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心理障碍,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生活,最终在城市化进程中健康生活,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注释】
①郭建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及实现对策》,《青年探讨》,2011年第2期。
②黄丽云:《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