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非技巧因素积极应用在声乐教学环节中,能够推进声乐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非技巧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非技巧因素基本情况及教学意义,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充分发挥非技巧因素的优势、提升声乐教学整体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非技巧因素;声乐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06-02
声乐教学是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作为重要的艺术课程形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声乐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注重教授学生的技巧因素,还需要注重非技巧因素方面的内容。
一、非技巧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非技巧因素基本情况
音乐教育是漫长的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会表现出一定的枯燥性。声乐教学之中,主要是划分为技巧因素和非技巧因素。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技巧因素,良好地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内容,并将其应用在学习环节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而非技巧因素的存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音乐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享受到声乐学习的魅力。合理使用非技巧因素和技巧因素,实现基础理论和情感学习的融合,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并逐渐培养创作能力,创作出一些具有自身明显风格特点的曲目。
(二)非技巧因素的教学意义
细致分析非技巧因素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将会发现:
第一,积极构建起平等、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声乐教学对于教学氛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科学有效地传授各项知识点,同时还需要给学生营造出安静、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实际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和标准,采用更为平等、友善、合适的语言形式,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传统、命令式语言,这样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定期开展思想上的交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更好地信任教师,并紧紧跟随教师的节奏,掌握各项知识[1]。
第二,强化声乐教学的艺术表现力。声乐教学作为艺术教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更为侧重情感方面的教学,主要是因为其不仅仅是知识教学,传授音调、歌詞、旋律及其组合,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演唱者能够始终加入自身的情感,提升歌曲艺术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此,非技巧因素在现阶段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占据的比重逐渐提升,教师需要注重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情感表现,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声乐学习环节之中[2]。
第三,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强化歌曲篇目的内涵理解效果。学生进行声乐知识学习,需要依靠教师的系统教学活动,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的总体认识和知识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只能够掌握声乐教学中的表层内容,无法形成系统性认识,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歌曲篇目的内涵和情感。而通过积极开展非技巧因素方面的教学活动,将其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途径,将能够改善这一问题,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反复性的训练活动,并勤奋练习,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并认识到歌曲的背景、情感、旋律、音调以及风格等内容,这样将能够形成整体性把握,保持创新性认识,强化自我创作能力[3]。
二、声乐教学中非技巧因素的运用
非技巧因素在当前声乐教学活动进行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切实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总体知识学习效果,需要注重合理有效地使用非技巧因素,科学开展各项教学环节。
(一)强化情感训练
情感训练是非技巧因素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声乐教学环节中,需要开展情感训练活动。
首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声乐曲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天赋。如教师在讲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过程中,为强化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大片桃花林的美丽场景,促进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曲中所包含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从优美的旋律入手,逐渐感受到歌曲本身的情绪和思想,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听觉情感训练[5]。这是声乐教学中情感训练的主要手段。通过不同的歌曲形式,让学生通过感受不同音乐的对比,从而领悟到音乐的内涵。让学生欣赏一些轻快欢乐的曲目,如张艺兴最新同名专辑《梦不落雨林》这首歌,并结合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学生在感受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将能够深切体会到不同的情绪,形成情感的冲击。
再者,教师需要开展视觉情感训练。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乐谱的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欣赏舞台剧、戏剧的表演,促进学生深刻感受到演员本身的情感表现,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情感。
(二)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声乐教学活动进行中,需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遵循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声乐学习者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科学准确地鉴赏音乐作品。但是这项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需要积极开展全面系统的声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始终保持充分的认识。
首先,认识阶段。学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各项基础声乐知识,识谱、画谱,能够分辨出不同歌曲中旋律、声调的差别,并以此作为区分歌曲的方式。 其次,分解阶段。学生需要能够针对歌曲中的各个片段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自身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便于理解整首歌曲。
再者,定位和熟练阶段。当学生具备较为丰富的声乐基础知识之后,将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明确歌曲的定位情况,并熟练分析各首歌曲的素养和内涵。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都将会面临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这是学生在熟练各项知识技能之前较为常见的时期,在教育理论中被称为“高原期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充分关注,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寻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处理。
如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无法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教师则需要给学生创建出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深入这些情境之中,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教师需要注重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素质培养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情感练习和歌唱练习环节中,深入到歌曲之中,充分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三)强化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对于声乐学习者十分重要,是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一,在声乐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教授学生运用审美的方式,全面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同时还需要凭借自身发现美的能力,积极探寻音乐材料中的美。以《敖包相会》这首歌曲为例,教师为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需要注重充分利用非技巧因素,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应的畫面和视频,让学生欣赏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场景,并适当增加声音的输出效果,促进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这一画面之中,实现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这样将能使学生深受歌曲的感染。
第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声乐教学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其对想象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始终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生活实际联系到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春游过程中,学生会想象到与春游相关的歌曲,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此类儿歌。学生保持良好的审美想象,将能够脱离具体的感知和直观思维,运用艺术的思维思考相关事物。审美想象是感性和理性的良好融合和统一,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一能力。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实际,加深自身的头脑印象,并将其传递到头脑之中,为后续锻炼审美想象能力提供支持。
结 语
非技巧因素在当前声乐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能够推进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声乐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非技巧因素,需要注重强化情感训练,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效果,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注释:
[1]孙丁叮.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6(24):125—126.
[2]宗 师.浅谈在声乐教学中曲目选择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56—257.
[3]肖昌龙.歌唱者情感表达技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23):165.
[4]陈丽菊.语言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作文教学研究,2015(04):137—139.
[5]刘 凤.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7(15):41.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关键词]非技巧因素;声乐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06-02
声乐教学是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作为重要的艺术课程形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声乐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注重教授学生的技巧因素,还需要注重非技巧因素方面的内容。
一、非技巧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非技巧因素基本情况
音乐教育是漫长的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会表现出一定的枯燥性。声乐教学之中,主要是划分为技巧因素和非技巧因素。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技巧因素,良好地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内容,并将其应用在学习环节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而非技巧因素的存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音乐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享受到声乐学习的魅力。合理使用非技巧因素和技巧因素,实现基础理论和情感学习的融合,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并逐渐培养创作能力,创作出一些具有自身明显风格特点的曲目。
(二)非技巧因素的教学意义
细致分析非技巧因素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将会发现:
第一,积极构建起平等、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声乐教学对于教学氛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科学有效地传授各项知识点,同时还需要给学生营造出安静、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实际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和标准,采用更为平等、友善、合适的语言形式,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传统、命令式语言,这样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定期开展思想上的交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更好地信任教师,并紧紧跟随教师的节奏,掌握各项知识[1]。
第二,强化声乐教学的艺术表现力。声乐教学作为艺术教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更为侧重情感方面的教学,主要是因为其不仅仅是知识教学,传授音调、歌詞、旋律及其组合,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演唱者能够始终加入自身的情感,提升歌曲艺术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此,非技巧因素在现阶段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占据的比重逐渐提升,教师需要注重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情感表现,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声乐学习环节之中[2]。
第三,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强化歌曲篇目的内涵理解效果。学生进行声乐知识学习,需要依靠教师的系统教学活动,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的总体认识和知识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只能够掌握声乐教学中的表层内容,无法形成系统性认识,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歌曲篇目的内涵和情感。而通过积极开展非技巧因素方面的教学活动,将其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途径,将能够改善这一问题,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反复性的训练活动,并勤奋练习,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并认识到歌曲的背景、情感、旋律、音调以及风格等内容,这样将能够形成整体性把握,保持创新性认识,强化自我创作能力[3]。
二、声乐教学中非技巧因素的运用
非技巧因素在当前声乐教学活动进行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切实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总体知识学习效果,需要注重合理有效地使用非技巧因素,科学开展各项教学环节。
(一)强化情感训练
情感训练是非技巧因素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声乐教学环节中,需要开展情感训练活动。
首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声乐曲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天赋。如教师在讲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过程中,为强化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大片桃花林的美丽场景,促进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曲中所包含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从优美的旋律入手,逐渐感受到歌曲本身的情绪和思想,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听觉情感训练[5]。这是声乐教学中情感训练的主要手段。通过不同的歌曲形式,让学生通过感受不同音乐的对比,从而领悟到音乐的内涵。让学生欣赏一些轻快欢乐的曲目,如张艺兴最新同名专辑《梦不落雨林》这首歌,并结合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学生在感受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将能够深切体会到不同的情绪,形成情感的冲击。
再者,教师需要开展视觉情感训练。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乐谱的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欣赏舞台剧、戏剧的表演,促进学生深刻感受到演员本身的情感表现,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情感。
(二)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声乐教学活动进行中,需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遵循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声乐学习者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科学准确地鉴赏音乐作品。但是这项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需要积极开展全面系统的声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始终保持充分的认识。
首先,认识阶段。学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各项基础声乐知识,识谱、画谱,能够分辨出不同歌曲中旋律、声调的差别,并以此作为区分歌曲的方式。 其次,分解阶段。学生需要能够针对歌曲中的各个片段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自身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便于理解整首歌曲。
再者,定位和熟练阶段。当学生具备较为丰富的声乐基础知识之后,将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明确歌曲的定位情况,并熟练分析各首歌曲的素养和内涵。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都将会面临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这是学生在熟练各项知识技能之前较为常见的时期,在教育理论中被称为“高原期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充分关注,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寻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处理。
如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无法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教师则需要给学生创建出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深入这些情境之中,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教师需要注重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素质培养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情感练习和歌唱练习环节中,深入到歌曲之中,充分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三)强化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对于声乐学习者十分重要,是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一,在声乐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教授学生运用审美的方式,全面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同时还需要凭借自身发现美的能力,积极探寻音乐材料中的美。以《敖包相会》这首歌曲为例,教师为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需要注重充分利用非技巧因素,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应的畫面和视频,让学生欣赏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场景,并适当增加声音的输出效果,促进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这一画面之中,实现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这样将能使学生深受歌曲的感染。
第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声乐教学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其对想象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始终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生活实际联系到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春游过程中,学生会想象到与春游相关的歌曲,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此类儿歌。学生保持良好的审美想象,将能够脱离具体的感知和直观思维,运用艺术的思维思考相关事物。审美想象是感性和理性的良好融合和统一,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一能力。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实际,加深自身的头脑印象,并将其传递到头脑之中,为后续锻炼审美想象能力提供支持。
结 语
非技巧因素在当前声乐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能够推进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声乐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非技巧因素,需要注重强化情感训练,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效果,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注释:
[1]孙丁叮.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6(24):125—126.
[2]宗 师.浅谈在声乐教学中曲目选择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56—257.
[3]肖昌龙.歌唱者情感表达技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23):165.
[4]陈丽菊.语言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作文教学研究,2015(04):137—139.
[5]刘 凤.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7(15):41.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