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的泪与血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季鸾脸上流淌的是泪,王芸生身上飞溅的是血。他们在这份当时中国最伟大的报纸上写道: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1931年5月22日,当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满面春风地主持万期庆典时,《大公报》已经被公认为中国最杰出的报纸了。这一天,在高朋满座、觥筹往来的席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一千里外的满洲,四百余名朝鲜流民与几千名中国农夫正紧张地对峙着。他们的冲突,后来被称为“万宝山事件”。
  “万宝山事件”随后引发了“满洲事变”。在各大城市的街头,一片哀绝的歌声渐渐传扬起来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儒生张季鸾
  
  它也传扬进了《大公报》报馆,传扬进张季鸾心灵的深处。
  自从创办《大公报》,外界对张季鸾流传着种种说法。“自由主义者”、“公社实践分子”之外,他和蒋介石的交往细节,甚至使一些人认为他是“投机政客”。然而,在众说纷纭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和于右任同为关学大师刘古愚的弟子。幼年四书五经的熏陶,尽管日渐斑驳,却浸入了他的骨髓;他的灵魂深处,流淌着和范仲淹、张载、王安石一样的鲜血。
  他自称“文人论政”,不断宣扬“言论报国”,这当中,有多少古代士大夫的痕迹?他力戒自己求权、求财、求名,并认为这是“士人常行”,这当中,又有多少旧式书生的精神?甚至,他的“不党”、“不卖”、“不盲”、“不私”,在漂白种种现代色彩之后,依然清晰可见的,不也正是历代儒生的气节么?……
  可以断言,他是一个被过多附会、过多误读、过多歪曲的人物。或许,经过岁月风尘的磨砺,他也渐渐忘却了自己的本色,只有这样的大伤大悲、巨创深痛,才能唤醒他恍若隔世的情怀。
  无论如何,1931年9月21日,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一天,在张季鸾的建议下,“三巨头”召集了全体编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张季鸾宣称,“四不”之外,《大公报》还将增加“教战”、“明耻”作为日后的编辑方针。至于具体措施,则是创办《军事周刊》和中日外交专栏。
  在他的建议下,《军事周刊》由汪松年主持。至于中日外交专栏,则由王芸生负责。
  
  青年王芸生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王芸生与张季鸾都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如前文所述,张季鸾性格开朗,“善谈笑、爱热闹”;此外,他也自有长者风范,被称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是一个典型的儒家人物。与他相比,年仅三十岁的王芸生,则有着大时代青年的浓重气息。
  王芸生偏激、极端,乃至略显狂妄。早年在木器行当学徒工时,他的口头禅就是“我是经过五四的青年,怎么能走封建的老路子呢”;他一度加入过共产党,脱党以后,他依然满口“革命”、“帝国主义”的字眼;而在他执掌《大公报》的日子,他更不时宣称,“王芸生就是《大公报》,《大公报》就是王芸生”。几十年以后,对于这种性格,许多《大公报》旧人依然颇有非议。
  然而,在张季鸾看来,王芸生是负责外交专栏的最佳人选。
  开辟外交专栏,“盖使国民仰汉唐之盛,悲今日之衰……而责日本欺凌中国之暴残”(张季鸾,《〈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序言》)。据说,在与胡政之商议人选时,张季鸾列举了王芸生的诸多优长:他血性十足,“足以明国人之耻而不至短国人之志”;他行文极富煽动性,被称为“激情洋溢、江河直泻”……
  后来的历史证明,张季鸾的这个决定,改变了王芸生的命运。因为,此后两年有余,王芸生成名之迅速、影响之广大,甚至超出了他自己的预期。
  
  泪与血
  
  “每日刊载一段,持续两年半之久,无一日中断。”几十年以后,王芸生的幼子王芝琛回顾着当时《大公报》的专栏:“每日文前冠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耻认明,国难可救!’的字样,读来铿然有声。”
  同样铿然有声的,还有王芸生的名字。两年多时间里,《大公报》发行量从两万余份猛增到大约五万份,而新增读者中,青年学生多达六成左右。如果说,张季鸾说理透彻、平和典雅的文风,曾使大批学人深为叹服的话,那么,王芸生的浓烈情感、宏大气势,则击中了众多青年的内心。他渐渐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的青年领袖了。
  不仅如此。1935年七卷本《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出版,使王芸生闻达于诸侯。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出版,与张季鸾密切相关。这个民国最杰出的报人之一,生性异常淡泊,他的大多数文章不署名、不结集、不出版,以至于逝世以后,胡政之为编辑《季鸾文存》而大伤脑筋。然而,在扶植晚辈方面,他历来不遗余力。在他的鼎力推广下,该书风行全国,奠定了王芸生的大政论家地位。
  王芸生何其幸运!如果说,《大公报》的地利,张季鸾的人和,他无一错过的话,那么,他还占据了“天时”。毋庸讳言,在满洲事变之前,这个民族的性格,是蒙昧、麻木、温和、含蓄……所有这一切,注定了他的飞扬激荡,他的滔滔不绝,不会有多大的市场。“满洲事变”改变了这一切,在此之后,没有什么比抵抗外侮更能激起全民族的悲情了。在这个民族渐渐苏醒的心灵中,王芸生的名字,因此不可替代。
  随即,日渐飚升的“华北自治”风潮,又一次成全了他。
  所谓“华北自治”,并非出自东京的指令,而是天才特工土肥原贤二的杰作。如果说,作为少数民族的原居留地,中国民众对满洲的情感还多少淡漠的话,那么,北平、天津、临淄、邯郸……这些几乎与中国一样古老的城市,则是亿兆苍生不可逾越的心灵底线。如果说,“满洲事变”仅仅让昏睡百年的民族睁开了眼睛的话,那么,吞并华北的密谋,则是让这个民族彻底醒来了。
  风潮初卷起,王芸生就中断了外交专栏的写作,而致力于华北问题的社评。他并频繁出入各大高校,演讲、集会、签名售书……他的沉悲愤慨,渐渐风靡了大半个华北。
  谈及《塘沽协定》时,他说,这是“丑恶的字句”、“一本屈辱的文书”,是“不抵抗主义的文凭”;冀东伪政权成立后,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在不得不死的时候,“要死得从容、大方些”;而当“五省自治”的风潮渐渐卷起,他的语气更加悲怆:“我宁愿这古城名镇化作一片焦土,留待我们的子孙前来复兴;我不愿它再作石敬瑭的燕云十六州,使我们的祖宗在地下蒙羞辱!……”
  在“华北自治”风潮中,张季鸾脸上流淌的是泪,而王芸生身上飞溅的是血。毫无疑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背景的华北,必定会给后者更多的喝彩,更狂热的追捧。
   不知不觉地,《大公报》的灵魂,分裂成了两个。一个,是平和、儒雅的张季鸾;另一个,则是激进、狂热的王芸生。
  
  抗日战鼓
  
  灵魂的分裂,不过短暂的一年有余。卢沟桥枪声响起后,是张季鸾而不是王芸生,“擂响了《大公报》抗日的战鼓”。
  1937年7月16日,在《大公报》天津版上,49岁的张季鸾发表了《只有抵抗的一条路》一文。这篇寥寥三百余字的社评,以酸楚的口吻反复谈到,“除了抵抗,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除守土自卫外,还有什么路径可走”?它并呼吁南京,在华北危亡的重大时刻,应领导全国,“共走此不能不走的一条道路”。
  紧接着,7月29日,张季鸾又发表了《艰苦牺牲的起点》一文。这篇社评的语气更显沉郁,“只有悲愤应战”、“必须拼命”等字句充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仿佛步张季鸾之后尘,蒋介石在庐山的两次著名演讲,分别发表于7月17日与7月30日。
  如果说,张季鸾的两篇社评,以“决绝”与“悲壮”为基调的话,那么,王芸生的社评,则充满了青年的骄傲与激情。7月30日,时任《大公报》上海版主任编辑的他,以这样的字句,表达着这份杰出报纸的抗战决心:“天津本报决与中华民国在津的合法统治同其命运……津市合法官厅中断之日,本报将即日自动停刊。”
  天津版完成撤离后,王芸生更以礼赞般的欢欣,讴歌着这场“幸运的战争”。
  在《东亚大时代》一文中,王芸生在“大时代来了”的雄健呼喊之后,阐述起了自己的荣光:“现在是东亚大时代的起点……对于自己,(我)深感荣幸,这样一个无拳无勇的人,居然有机会做大时代火焰的燃料!”
  淞沪会战开始后,他进一步欢呼:“中国的儿女!……我们祖宗所未见到的全国对外战争,我们见到了而且参加了,这是何等的光荣!何等的幸运!”(1937年8月19日,《第一次全国对外战争》)
  不仅如此。在《勖中国男儿》的社评里,他以进行曲的节奏,憧憬着胜利后的景象:“进!进!进!打!打!打!……直到打倒日本军阀之后,我们四万万五千万中国儿女,再释枪解刃,大家抱头痛哭一场。这一哭,要哭尽我们的悲悔,哭尽我们的辛酸!”
  即使淞沪战败、南京沦陷后,王芸生亢奋略减、骄傲依旧。12月14日,上海版西迁前夕,《大公报》同时发表了两篇社评。在《暂别上海读者》一文里,王芸生写道:“(我们)有一个牢固的信条,便是: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另一篇社评的标题,便是《不投降》:“我们是报人,生平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在平时,我们对国家无所赞襄,对同胞少所贡献,深感惭愧。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唯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这是《大公报》在沦陷区的最后一篇社评。
  
  一个时代的结束
  
  流亡开始了,《大公报》的又一个时代也开始了。如果说,《大公报》的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期的话,那么,它已经走过“四不”方针的时代(1926——1931)、徘徊于“四不”方针与国家主义之间的时代(1931——1937),并由此走向抗战时代。
  此后八年,《大公报》流亡于汉口、香港、重庆与桂林等城市。轰炸、逮捕、逃亡、死难;迁移、寻址、安顿、发刊……无休无止、循环往复。尽管如此,在漫长的时光里,《大公报》的停刊事例,也仅仅是1939年重庆大轰炸期间的两天。而此时《大公报》发行量已高达91500份,晚报发行量也达到了32000份,无论质量,影响,还是规模,它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报纸。
  也是在重庆大轰炸最疯狂的时期,1939年5月5日,张季鸾发表了《抗战与报人》一文。这篇著名的社评,以亲历者的身份追溯着《大公报》的十余年命运。或许,它也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
  “我们这班人,本来自由主义色彩很浓厚的。人不隶党,报不求人,独立经营,久成习性。所以在天津在上海之时,往往与检查机关小有纠纷”;
  “中国报人本来以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为理想,是自由职业者的一门。其信仰是言论自由,而职业独立。对政治,贵敢言,对新闻,贵争快,从消极的说,是反统制,反干涉”;
  “自从抗战,证明了离开国家就不能存在,这些问题全不成问题了。所以本来信仰自由主义的报业,到此时乃根本变更了性质。就是抗战以来的内地报纸,仅为着一种任务而存在,而努力:这就是为抗战建国而宣传。所以现在的报,已不应是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私人言论机关,而都是严格受政府统制的公共宣传机关。”
  对历史来说,一个时代是结束了。
其他文献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能源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Disease,MRDD)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毒病害,也是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开发和利用玉米自身的抗病基因,从而进行遗传改良和培育抗病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病害流行和生产损失的有效途径。本
9012AB,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遗传分析表明,其育性由两对隐性不育基因ms3、ms4和一对隐性上位基因rf控制。由于育性受3对基因控制并且基因之间存在互作,依靠传统的杂交、测交等表型鉴定方法,选出性状优良的不育系和临保系将是一项繁琐低效的工作。但利用与上位抑制基因(rf)和不育基因(ms3和ms4)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就能取到事
本试验主要研究上限100%、90%、80%、70%,下限统一为60%田间持水量这样四个不同水分条件下辣椒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模拟模型,在此主体下,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作物生长发
我国每年大豆秸秆产量丰富,但饲料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较严重。大豆籽粒收获后的成熟秸秆不能广泛用做动物饲料的限制因素主要是粗纤维含量和木质化程度高,粗蛋白含量较低。从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秸秆饲料将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资源,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本研究主要针对与大豆青秸秆品质相关的蛋白质、木质素含量为研究对象,具体对相关性状遗传机制以及基因定位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与
大蒜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世界性蔬菜,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大蒜的无性繁殖方式给大蒜的生产带来两个问题:一无性繁殖使大蒜病毒病积累,且广泛传播;二繁殖系数低。应用茎尖分
最近,网络上,“女留学生海外街头裸奔”、“史上最毒后妈”等假新闻炒得沸沸扬扬;现实生活中,一则《纸做的包子》的电视假新闻,前后历时仅9天,其影响之广泛和恶劣却前所未有
试验于2002年到2004年连续三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试验站、福建长汀县、上杭县,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桂阳县试验田进行。试验涉及到烟草化学、烟草栽培生理、生物化学、烟草栽培学、烤烟营养原理及烟草香味学。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化控剂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 化控剂对上部烟叶生长发育和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化控剂处理后上部烟叶叶片宽度和叶面积扩大,叶片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密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对其改良和利用是拓宽我国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然而,影响其在温带地区利用的最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光周期敏感性。因此,分离、克隆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基因并探知其功能,从分子水平揭示玉米光周期敏感现象、钝化光周期敏感性,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和温带玉米自交系黄早4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与拟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物。粳稻是我国主要栽培稻亚种,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25.5%以上。江淮是我国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自90年代调籼扩粳,全面实施“籼改粳”工作以来,该地区水稻品种的布局出现较大调整,目前,粳稻米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口粮”。因此,探讨江淮不同年代粳稻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演变特征,对该地区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
人类书面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以前。文字为我们记录历史、说明事实、给出建议,文字不断变化、成熟完善,文字诱惑我们,感动我们。但是现在,文学正在慢慢衰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