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是以研究学生心理着眼,从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着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启发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活泼的情境作为揭示事物内在本质、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寓深刻的教育于良好的情境之中。教师的工作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意志,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求正确结论,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目的。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归纳一些情感环境的设计,请同行指正。
一、让学生在悬念中学习物理
悬念是触发兴趣的情境之一,悬念设之于课头,则必然是整堂课的中心,悬念设之于课尾,则一定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但悬念不可设立过多,不然就形成了多中心,必然分散情趣,反而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一般说来,课中不宜设悬念。
悬念设之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例如,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引入: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利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客机坠毁,17人丧生。同学们就呈现出“一定要探个究竟”之势,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悬念设之于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完“磁场”一章后,学生对电产生磁的各种现象、磁对电的作用、磁的本质都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师生共同概括、回味这些知识感到收获很大,这样“电生磁”的课题便圆满结束了。如果不失良机,再把本节课与下节课的关系提前给学生暗示,让他们对下节课的学习也产生迫切的要求,效果就更好了。因此,这时我们可以提出“磁生电”是否可能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曾有不少物理学家探索过,如科拉顿曾设想用磁铁插入螺旋线圈中,看是否有电流产生。他把线圈的引线接得长长的,将电流计放在隔壁的房间里。一切准确就绪,他把磁铁插入线圈中,然后急忙奔向隔壁,却未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法拉第也是探索者之一,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个既有难度又有意主我的课题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悬念:“磁怎样生电呢?”“科拉顿为什么失败的?”“法拉第是怎么成功的?”……尽管教师不布置预习,学生都在心理上急切地希望知道这个究竟,下一节课虽然未上,早已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必然会带着问题去翻阅书本,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二、让学生在惊诧的情境下学习物理
惊诧是触发激情的情境之一,惊诧是对学生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有力刺激,使之产生“竟有此事“之感,从而引发对问题的再认识,形成深刻难忘的印象。
例1: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按学生的常规思维,斜面对物体只有一个作用力N,此力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这时只需对他说:“若是否定你的结论,你能接受吗?”便会引起惊诧,产生探求真谛的愿望。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物块受斜面的支持力N(垂直于斜面向上)和重力G(竖直向下)两个力的作用,由于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同时,斜面也要向右滑动,即从地面上看,物块A的位移不与斜面平行即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不与物块对地位移垂直,因而做功不为零。故选项B是正确答案。
三、让学生在疑虑中学习物理
疑虑是触发灵感的情境之一,它没有惊诧那么强烈。它设计在学生出偏差之前,以预防偏差,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准确应付各种可能的困难,并心地明白地去一个一个地克服。设计疑虑是分散难点,防止疏忽的方式,有一举两得之功。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都是设计疑虑的极好方式。同时,评讲习题错误也不乏设计疑虑的作用。
四、让学生在教师幽默的语言下学习物理
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之感,它是形成愉快心境的情境之一。也就是说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风趣幽默,再配合恰当的手势、温情的眼神,那他就一定能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倘若语言平淡,动作呆板,讲课有气无力,词不达意,言不传情,那么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心烦的感觉,其结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五、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下学习物理
竞争无疑是激发热情的情境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非一决高低不可之势。物理教学的竞争情境是经常施用的激情方式。如解题速度竞赛,解法求异、求佳竞赛,质疑提问竞赛,论述答辩,抢答竞赛,难题征解等。竞赛不但可以使思维畅通,而且会富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创新能力均有好处。不过竞争情境不可设置频繁,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长期极度紧张,厌而无益。
当然,物理教学的情境设计远不止这几种,本文列举这几种设计,在于说明情境设计之必要与重要,本人虽然有如上一些设计的教法,也收到一些效果,但远还没有形成经验,故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让学生在悬念中学习物理
悬念是触发兴趣的情境之一,悬念设之于课头,则必然是整堂课的中心,悬念设之于课尾,则一定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但悬念不可设立过多,不然就形成了多中心,必然分散情趣,反而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一般说来,课中不宜设悬念。
悬念设之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例如,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引入: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利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客机坠毁,17人丧生。同学们就呈现出“一定要探个究竟”之势,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悬念设之于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完“磁场”一章后,学生对电产生磁的各种现象、磁对电的作用、磁的本质都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师生共同概括、回味这些知识感到收获很大,这样“电生磁”的课题便圆满结束了。如果不失良机,再把本节课与下节课的关系提前给学生暗示,让他们对下节课的学习也产生迫切的要求,效果就更好了。因此,这时我们可以提出“磁生电”是否可能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曾有不少物理学家探索过,如科拉顿曾设想用磁铁插入螺旋线圈中,看是否有电流产生。他把线圈的引线接得长长的,将电流计放在隔壁的房间里。一切准确就绪,他把磁铁插入线圈中,然后急忙奔向隔壁,却未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法拉第也是探索者之一,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个既有难度又有意主我的课题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悬念:“磁怎样生电呢?”“科拉顿为什么失败的?”“法拉第是怎么成功的?”……尽管教师不布置预习,学生都在心理上急切地希望知道这个究竟,下一节课虽然未上,早已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必然会带着问题去翻阅书本,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二、让学生在惊诧的情境下学习物理
惊诧是触发激情的情境之一,惊诧是对学生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有力刺激,使之产生“竟有此事“之感,从而引发对问题的再认识,形成深刻难忘的印象。
例1: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按学生的常规思维,斜面对物体只有一个作用力N,此力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这时只需对他说:“若是否定你的结论,你能接受吗?”便会引起惊诧,产生探求真谛的愿望。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物块受斜面的支持力N(垂直于斜面向上)和重力G(竖直向下)两个力的作用,由于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同时,斜面也要向右滑动,即从地面上看,物块A的位移不与斜面平行即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不与物块对地位移垂直,因而做功不为零。故选项B是正确答案。
三、让学生在疑虑中学习物理
疑虑是触发灵感的情境之一,它没有惊诧那么强烈。它设计在学生出偏差之前,以预防偏差,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准确应付各种可能的困难,并心地明白地去一个一个地克服。设计疑虑是分散难点,防止疏忽的方式,有一举两得之功。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都是设计疑虑的极好方式。同时,评讲习题错误也不乏设计疑虑的作用。
四、让学生在教师幽默的语言下学习物理
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之感,它是形成愉快心境的情境之一。也就是说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风趣幽默,再配合恰当的手势、温情的眼神,那他就一定能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倘若语言平淡,动作呆板,讲课有气无力,词不达意,言不传情,那么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心烦的感觉,其结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五、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下学习物理
竞争无疑是激发热情的情境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非一决高低不可之势。物理教学的竞争情境是经常施用的激情方式。如解题速度竞赛,解法求异、求佳竞赛,质疑提问竞赛,论述答辩,抢答竞赛,难题征解等。竞赛不但可以使思维畅通,而且会富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创新能力均有好处。不过竞争情境不可设置频繁,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长期极度紧张,厌而无益。
当然,物理教学的情境设计远不止这几种,本文列举这几种设计,在于说明情境设计之必要与重要,本人虽然有如上一些设计的教法,也收到一些效果,但远还没有形成经验,故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