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邓咏骏,香港观塘区议员,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观塘区议会属下社区服务委员会主席,自置居所津贴上诉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第九、十、十一、十二届)、新世纪论坛副召集人、新青年论坛召集人、青年新世界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2009-2011,2013-2014)。
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出他熱心服务他人的品质。他言青年工作重乎“教育”,遂创立平台,为青年发展与交流凝聚力量。有思想则教人向善,有餘力则常思社会,他默默付出,终得一路骄阳似火,鲜花开遍。他相信“做好今天,就有明天”,因此每走一步,他都离梦想更近。
创平台服务青年
邓咏骏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从小得到父母开明的教育。其父亲是一名热心工会活动的退休公务员,因此少年时代,邓咏骏就常跟随父亲去参加工会活动。积极为众人爭取权益、为香港与内地交流提出建议……那时候,父亲给他留下的记忆,是这样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画面。
早早地接触社会,让邓咏骏比同龄人更关心起身边的人和事,他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为他人服务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萌芽。
社会服务,成了邓咏骏最快乐的事。他与有志之士联合发起创立新青年论坛,並设立民调中心,做起了社会现象研究。作为观塘区议员,他不遗餘力为当地居民奉献,用年轻的力量为地区带来新的变化,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认可……
然而,这不足以概括他的日常。可以说,在邓咏骏忙碌的生活中,“青年”这个群体佔据着他服务对象的大多数。常年在服务领域工作,他清楚地看到,在香港这个有着殖民地背景的地方,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发展。“我希望香港的教育中多一些介绍中国历史的内容,如此,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也能强於以往,而推动这个愿景实现的最大力量就是青年。”邓咏骏说。
一条专注青年服务的道路在邓咏骏眼前铺开。一路荆棘,也一路鲜花,这是他服务路上欣赏到的景观。他说,越是往前走,越是看到令人振奋的风景;越是往前走,越是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邓咏骏的青年服务工作,从参与创立龙愿两岸交流活动开始。那是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刚上大一的他和校友们眼见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係未完全得到缓和,便聚集到一起,商议作为青年一代的他们,能以怎样的角色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他们生於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时代,他们希望祖国和平,於是将两岸暨香港的学生联络起来,共同註册成立了一个非牟利慈善团体。
“四海情牵八月天”,这是社团起初的名字。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日子里,他们投入去做了,直到後来,屡经修改的名字终於定为“龙愿两岸交流中心”且一直用到现在。因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徵,代表着祥瑞与自强。
儘管促进两岸交流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开始卻面临着许多困难。由於发起群体都是学生,他们手上没有任何资源,甚至得不到外界丝毫力量的支持,筹集活动资金是最大的困难。可他们还是咬咬牙地去做了。经过不断努力,中心终於见成绩,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随着工作开展的愈发顺利,龙愿两岸交流中心也慢慢形成了发展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办一个纯正的、完全由民间力量推动的青年团体。他们组织青年前往美国、台湾、朝鲜及内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每次活动,香港作为接待单位,邓咏骏的团队都需要安排200多人的衣食住行,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需调动多方力量才能做到位。於是,他们别出心裁,将接待地选在学校,由学生来接待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们,使得各地之间的交流又进了一步。
有餘力则常思社会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只顾埋头走路,一种既懂低头走路又懂抬头看风景,邓咏骏大概属於第二种。他常常边工作边思索,从中总结出推进工作的更好法门。他说,“青年”二字不得与教育分开,开展活动的最大意义也在教育,因此他力求做到每场活动都让学生们真正有所收穫,甚至从思想上影响和改变他们。这样的信念,使得他们从不做形式工作,而是在活动期间对学生严格要求,活动内容不求形式,只重内涵,这些规定学生们也极其配合。十几天的活动下来,各地学生无一例外地建立了深厚感情,有的还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思想上,邓咏骏也喜欢对青年做些引导。他认为,儘管时代在发展,但很多香港和台湾的学生之间依然存在隔阂,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我们提倡的是包容、共融的精神,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理性、客观、有判断能力是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邓咏骏说。於是,他从观念上开始改变他们,很多学生与他深入交流後,都对各地的政治环境等有了新的认识,有助个人成长。对於他来说,这无疑是做青年工作最大的价值所在。
常年的服务工作,也让邓咏骏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他发现许多青年朋友自身条件非常出色,卻因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个人发展停滞不前。为此,让条件优越的社会青年帮助一些基层青年更快地发展起来,成为他迫不及待想做的一件事。因此,他在个人创立的扶贫机构“青年新世界”中,又设立了“同步起跑线”项目,利用各种方法让基层青年得到帮助。 晃眼已是20年,这20年间,团队义工已成长为一个拥有200多名骨幹教师的品牌机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其中,共同做着青年服务工作。从平台走出的青年,不乏有些仍会迷失自己,做一些妨碍社会秩序的事,邓咏骏在深感痛心的同时,也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得还不夠。然而,令他欣慰的是,平臺上也有许多出色的青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走向了更好的人生路。他说,他们将把过去20年中那些在平台上崭露头角的有关青年的发展情况和感受记录下来,计划明年集结出版,作为20年服务的概括。
青年工作,还会继续。邓咏骏说,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在有能力之时服务社会。他自问:在香港这个社会,如何做得出彩?“答案只有一个——用心付出!服务是一项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要坚持下去,从中摸索並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是邓咏骏对未来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当他发现很多青年人才都希望参与到社会政策、国家发展等的讨论中去时,便尝试凝聚一批人往“人才智库”方向发展,这样更有利於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於是成立民意调查中心。
前行离梦想更近
一路走来,邓咏骏不仅见证着青年们的成长,也见证着香港社会的成长。他坦言,这麽多年,香港社会经历的变化较少,真正有大变化的是香港人。香港回归时制定了“50年不变”方针,使得很多青年的心态受到影响。因为青年永远追求着新鲜,追求着创造,如英国的公务员体系已获整改,如今英国的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而是一份同样需要考核业绩的职业。“英国的例子说明了,改变与创新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这里,跟着时代潮流去变,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邓咏骏说。
儘管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香港仍在许多方面做得出彩。邓咏骏认为,香港的发展可圈可点,尤其在服务工作方面,萌芽出许多优秀的团体和个人,而内地在社会服务方面稍显逊色,从这点上说,香港可对内地进行补充。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他还於2013年与周大福慈善基金合作,並获得了五年的经费,开设了专门为基层家庭的学子提供免费补习、兴趣班培训的“青年新世界”。发展至今,中心拥有会员3万多名,学生覆盖整个香港地区。值得一说的是,邓咏骏开辟的免费应试技巧提升课程尤其受到热捧,这里每年都会进行各年级学科模拟考试,命题率接近真正的考试,每年都吸引来5000多名学生参加,有100多位现任教师为其做应试辅导。
除了基本学科课程外,邓咏骏还极其重视学生文体方面的发展,因此特别开设了攀爬、跑步、瑜伽等课程,每年还会组织学生去台湾、广西、海南等地开展单车训练,让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邓咏骏一路前行,一路拾掇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他常鞭策自己“做好今天,就有明天”,有些人光是拥有梦想,卻安於现状,不付诸行动,就难以看到明天,看到未来。“相反,人若能多一点实幹精神,脚踏实地做好分内事,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邓咏骏,香港观塘区议员,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观塘区议会属下社区服务委员会主席,自置居所津贴上诉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第九、十、十一、十二届)、新世纪论坛副召集人、新青年论坛召集人、青年新世界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2009-2011,2013-2014)。
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出他熱心服务他人的品质。他言青年工作重乎“教育”,遂创立平台,为青年发展与交流凝聚力量。有思想则教人向善,有餘力则常思社会,他默默付出,终得一路骄阳似火,鲜花开遍。他相信“做好今天,就有明天”,因此每走一步,他都离梦想更近。
创平台服务青年
邓咏骏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从小得到父母开明的教育。其父亲是一名热心工会活动的退休公务员,因此少年时代,邓咏骏就常跟随父亲去参加工会活动。积极为众人爭取权益、为香港与内地交流提出建议……那时候,父亲给他留下的记忆,是这样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画面。
早早地接触社会,让邓咏骏比同龄人更关心起身边的人和事,他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为他人服务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萌芽。
社会服务,成了邓咏骏最快乐的事。他与有志之士联合发起创立新青年论坛,並设立民调中心,做起了社会现象研究。作为观塘区议员,他不遗餘力为当地居民奉献,用年轻的力量为地区带来新的变化,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认可……
然而,这不足以概括他的日常。可以说,在邓咏骏忙碌的生活中,“青年”这个群体佔据着他服务对象的大多数。常年在服务领域工作,他清楚地看到,在香港这个有着殖民地背景的地方,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发展。“我希望香港的教育中多一些介绍中国历史的内容,如此,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也能强於以往,而推动这个愿景实现的最大力量就是青年。”邓咏骏说。
一条专注青年服务的道路在邓咏骏眼前铺开。一路荆棘,也一路鲜花,这是他服务路上欣赏到的景观。他说,越是往前走,越是看到令人振奋的风景;越是往前走,越是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邓咏骏的青年服务工作,从参与创立龙愿两岸交流活动开始。那是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刚上大一的他和校友们眼见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係未完全得到缓和,便聚集到一起,商议作为青年一代的他们,能以怎样的角色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他们生於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时代,他们希望祖国和平,於是将两岸暨香港的学生联络起来,共同註册成立了一个非牟利慈善团体。
“四海情牵八月天”,这是社团起初的名字。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日子里,他们投入去做了,直到後来,屡经修改的名字终於定为“龙愿两岸交流中心”且一直用到现在。因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徵,代表着祥瑞与自强。
儘管促进两岸交流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开始卻面临着许多困难。由於发起群体都是学生,他们手上没有任何资源,甚至得不到外界丝毫力量的支持,筹集活动资金是最大的困难。可他们还是咬咬牙地去做了。经过不断努力,中心终於见成绩,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随着工作开展的愈发顺利,龙愿两岸交流中心也慢慢形成了发展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办一个纯正的、完全由民间力量推动的青年团体。他们组织青年前往美国、台湾、朝鲜及内地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每次活动,香港作为接待单位,邓咏骏的团队都需要安排200多人的衣食住行,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需调动多方力量才能做到位。於是,他们别出心裁,将接待地选在学校,由学生来接待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们,使得各地之间的交流又进了一步。
有餘力则常思社会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只顾埋头走路,一种既懂低头走路又懂抬头看风景,邓咏骏大概属於第二种。他常常边工作边思索,从中总结出推进工作的更好法门。他说,“青年”二字不得与教育分开,开展活动的最大意义也在教育,因此他力求做到每场活动都让学生们真正有所收穫,甚至从思想上影响和改变他们。这样的信念,使得他们从不做形式工作,而是在活动期间对学生严格要求,活动内容不求形式,只重内涵,这些规定学生们也极其配合。十几天的活动下来,各地学生无一例外地建立了深厚感情,有的还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思想上,邓咏骏也喜欢对青年做些引导。他认为,儘管时代在发展,但很多香港和台湾的学生之间依然存在隔阂,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我们提倡的是包容、共融的精神,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理性、客观、有判断能力是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邓咏骏说。於是,他从观念上开始改变他们,很多学生与他深入交流後,都对各地的政治环境等有了新的认识,有助个人成长。对於他来说,这无疑是做青年工作最大的价值所在。
常年的服务工作,也让邓咏骏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他发现许多青年朋友自身条件非常出色,卻因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个人发展停滞不前。为此,让条件优越的社会青年帮助一些基层青年更快地发展起来,成为他迫不及待想做的一件事。因此,他在个人创立的扶贫机构“青年新世界”中,又设立了“同步起跑线”项目,利用各种方法让基层青年得到帮助。 晃眼已是20年,这20年间,团队义工已成长为一个拥有200多名骨幹教师的品牌机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其中,共同做着青年服务工作。从平台走出的青年,不乏有些仍会迷失自己,做一些妨碍社会秩序的事,邓咏骏在深感痛心的同时,也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得还不夠。然而,令他欣慰的是,平臺上也有许多出色的青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走向了更好的人生路。他说,他们将把过去20年中那些在平台上崭露头角的有关青年的发展情况和感受记录下来,计划明年集结出版,作为20年服务的概括。
青年工作,还会继续。邓咏骏说,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在有能力之时服务社会。他自问:在香港这个社会,如何做得出彩?“答案只有一个——用心付出!服务是一项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要坚持下去,从中摸索並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是邓咏骏对未来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当他发现很多青年人才都希望参与到社会政策、国家发展等的讨论中去时,便尝试凝聚一批人往“人才智库”方向发展,这样更有利於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於是成立民意调查中心。
前行离梦想更近
一路走来,邓咏骏不仅见证着青年们的成长,也见证着香港社会的成长。他坦言,这麽多年,香港社会经历的变化较少,真正有大变化的是香港人。香港回归时制定了“50年不变”方针,使得很多青年的心态受到影响。因为青年永远追求着新鲜,追求着创造,如英国的公务员体系已获整改,如今英国的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而是一份同样需要考核业绩的职业。“英国的例子说明了,改变与创新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这里,跟着时代潮流去变,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邓咏骏说。
儘管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香港仍在许多方面做得出彩。邓咏骏认为,香港的发展可圈可点,尤其在服务工作方面,萌芽出许多优秀的团体和个人,而内地在社会服务方面稍显逊色,从这点上说,香港可对内地进行补充。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他还於2013年与周大福慈善基金合作,並获得了五年的经费,开设了专门为基层家庭的学子提供免费补习、兴趣班培训的“青年新世界”。发展至今,中心拥有会员3万多名,学生覆盖整个香港地区。值得一说的是,邓咏骏开辟的免费应试技巧提升课程尤其受到热捧,这里每年都会进行各年级学科模拟考试,命题率接近真正的考试,每年都吸引来5000多名学生参加,有100多位现任教师为其做应试辅导。
除了基本学科课程外,邓咏骏还极其重视学生文体方面的发展,因此特别开设了攀爬、跑步、瑜伽等课程,每年还会组织学生去台湾、广西、海南等地开展单车训练,让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邓咏骏一路前行,一路拾掇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他常鞭策自己“做好今天,就有明天”,有些人光是拥有梦想,卻安於现状,不付诸行动,就难以看到明天,看到未来。“相反,人若能多一点实幹精神,脚踏实地做好分内事,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