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见解时,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给予肯定。教者不能专断独裁,否则,学生就容易失去对话的兴趣,失去自己的个性。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有效、平等对话,需要长时间培养,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使师生真正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平等对话 个性发展 正确评价
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造,是读者的内在感悟和情感体验。现实中,人们由于文化层次、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获得的感受和体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感悟、体验,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
一、挖掘教材,诱发对话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善于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只有抓住教材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才能有效的解读教材。
1.挖掘教材内容。文章的内容总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不同的个体理解起来自然各不相同。《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课文,优美清新的文字展示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的高尚行为。虽然写的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出自信自强的人格思想。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不要受他人观点的左右,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在对话交流中,谈到了萨沙一家的互相谦让,谈到了温馨的亲情,谈到了夏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2.挖掘教材语言。汉语言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然而汉语言又最朦胧、模糊,而且容易产生歧义。就如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所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时说,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对于“弱小”一词,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弱小的事物,引导他们感受弱小的不同内涵。学生的理解立刻丰富起来:有的说妈妈告诉萨沙要保护比自己力气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个头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能力差的……
3.挖掘教材主题。对教材主题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可以说是理解教材的必然归宿。理解了教材主题也就真正理解了教材内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提升其精神境界。教材的主题往往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认识到教材主题的差异。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学生们有的认为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有的认为人在厄运面前不能低头,要勇往直前;有的认为,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有的认为人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价值,像司马迁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
4.挖掘人物形象。教材中的人物是形象的,也是立体的。阅读是个体行为,带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我们感悟人物形象要力求创新,不应用同样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感悟。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鼓励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感受。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对司马迁这一形象的理解就相同:他早年四处游历,饱读史书,可见他对历史的热爱;在逆境面前他不退缩,身陷囹圄却坚持写史,可见他对事业的执著;面对凌辱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可见他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司马迁……种种的解读融合在一起,司马迁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鲜活起来。
5.挖掘教材“空白”。德国教授尧斯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教材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等待挖掘的“空白”,有待于我们教者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填补、去解析。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教材“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挖掘,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因此变得空灵和鲜活。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回归到司马迁当下的心情,用心读读这句话,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走近司马迁,触摸他的内心世界:司马迁究竟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那是一种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怎样的情感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学做一回司马迁,诉说他的悲,倾诉他的愤。学生们一下子忙开了,或沉思,或议论,或念念有词:“想不到我司马迁一心为国编史,却落得个如此下场。”有的说:“想我司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有的说:“父亲啊,儿子对不起您,不能实现您的遗愿。”有的说:“汉武帝啊汉武帝,想不到你如此残暴。”……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他们在交流中体验着人生的情感。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还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更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切入点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次心灵碰撞。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
二、营造氛围,平等对话
阅读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1.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感染、音乐的熏陶等方式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教材的很多环节都可能影响课堂气氛,但开头特别重要。教师简洁生动、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的“好戏”定下情感基调。
《二泉映月》一文记叙了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教材浓缩了阿炳苦难的一生,形象地描述了《二泉映月》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学伊始,可采用这样的导语:“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地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地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地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地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随即,舒缓低沉的二胡曲缓缓响起……学生在丰富的情感引领下,在绵延不绝的乐曲声中渐入佳境,他们的情感与作者逐渐产生共鸣,走进了阿炳的内心世界,也走近了《二泉映月》。
2.尊重个体,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现在的语文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师的“话语霸权”,而学生普遍患有“失语症”——只听不讲,有的人云亦云,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思绪飞扬,在阅读中产生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汇的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教材,学生相对于有丰富阅历的教师而言,他们的理解是稚嫩的、是浅显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帮助。教师对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要给予恰当的引导。《海伦?凯勒》一文学完后,学生们交流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被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有的被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也有的认为是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打动了自己,是他们的爱心、耐心和智慧,成就了海伦……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平等对话 个性发展 正确评价
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造,是读者的内在感悟和情感体验。现实中,人们由于文化层次、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获得的感受和体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感悟、体验,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
一、挖掘教材,诱发对话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善于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只有抓住教材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才能有效的解读教材。
1.挖掘教材内容。文章的内容总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不同的个体理解起来自然各不相同。《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课文,优美清新的文字展示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的高尚行为。虽然写的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出自信自强的人格思想。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不要受他人观点的左右,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在对话交流中,谈到了萨沙一家的互相谦让,谈到了温馨的亲情,谈到了夏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2.挖掘教材语言。汉语言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然而汉语言又最朦胧、模糊,而且容易产生歧义。就如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所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时说,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对于“弱小”一词,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弱小的事物,引导他们感受弱小的不同内涵。学生的理解立刻丰富起来:有的说妈妈告诉萨沙要保护比自己力气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个头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能力差的……
3.挖掘教材主题。对教材主题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可以说是理解教材的必然归宿。理解了教材主题也就真正理解了教材内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提升其精神境界。教材的主题往往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认识到教材主题的差异。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学生们有的认为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有的认为人在厄运面前不能低头,要勇往直前;有的认为,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有的认为人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价值,像司马迁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
4.挖掘人物形象。教材中的人物是形象的,也是立体的。阅读是个体行为,带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我们感悟人物形象要力求创新,不应用同样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感悟。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鼓励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感受。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对司马迁这一形象的理解就相同:他早年四处游历,饱读史书,可见他对历史的热爱;在逆境面前他不退缩,身陷囹圄却坚持写史,可见他对事业的执著;面对凌辱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可见他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司马迁……种种的解读融合在一起,司马迁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鲜活起来。
5.挖掘教材“空白”。德国教授尧斯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教材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等待挖掘的“空白”,有待于我们教者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填补、去解析。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教材“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挖掘,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因此变得空灵和鲜活。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回归到司马迁当下的心情,用心读读这句话,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走近司马迁,触摸他的内心世界:司马迁究竟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那是一种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怎样的情感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学做一回司马迁,诉说他的悲,倾诉他的愤。学生们一下子忙开了,或沉思,或议论,或念念有词:“想不到我司马迁一心为国编史,却落得个如此下场。”有的说:“想我司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有的说:“父亲啊,儿子对不起您,不能实现您的遗愿。”有的说:“汉武帝啊汉武帝,想不到你如此残暴。”……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他们在交流中体验着人生的情感。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还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更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切入点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次心灵碰撞。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
二、营造氛围,平等对话
阅读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1.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感染、音乐的熏陶等方式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教材的很多环节都可能影响课堂气氛,但开头特别重要。教师简洁生动、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的“好戏”定下情感基调。
《二泉映月》一文记叙了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教材浓缩了阿炳苦难的一生,形象地描述了《二泉映月》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学伊始,可采用这样的导语:“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地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地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地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地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随即,舒缓低沉的二胡曲缓缓响起……学生在丰富的情感引领下,在绵延不绝的乐曲声中渐入佳境,他们的情感与作者逐渐产生共鸣,走进了阿炳的内心世界,也走近了《二泉映月》。
2.尊重个体,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现在的语文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师的“话语霸权”,而学生普遍患有“失语症”——只听不讲,有的人云亦云,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思绪飞扬,在阅读中产生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汇的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教材,学生相对于有丰富阅历的教师而言,他们的理解是稚嫩的、是浅显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帮助。教师对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要给予恰当的引导。《海伦?凯勒》一文学完后,学生们交流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被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有的被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也有的认为是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打动了自己,是他们的爱心、耐心和智慧,成就了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