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应利用自身优势,将语文教学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
语文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理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张志公先生说,“毫无疑问,需要端正思想态度,学习怎样做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规范要了解,要能够遵守,这是一个中学生首先需要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中外文学名篇,它们为学生展示了一条长长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丰满可感的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思想触角,在一遍遍抚摸每一个鲜活的灵魂的过程中,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颤和启迪。这些生动自然可感的例子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摒弃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的重塑作用。
一、汲取传统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即是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伊始,罗森塔尔博士随机抽调了三名普通老师和100名普通的学生,告知他们是最优秀的老师和最聪明的学生,并且声称其智商比别的孩子都高,并希望三位老师能让这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结果正如博士所预计的,一年后,这100名学生所在的三个班的学习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本身的自信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只有当这些孩子树立了强烈自信心的时候,才有可能不屈不挠,锐意进取。
利用语文课本中丰富的资源,恰恰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灵陶冶的有利之处。所以,每当新生入学,我的第一堂课的必讲文章就是《孟子·告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段千年来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的话语,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生命总是在困厄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然后增强信心,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心,才有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古人在物质条件较低的时代已然有所悟,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当汲取先人的大无畏的精神,作为我们树立良好心态的榜样。每当一届学生毕业时,他们往往会在最后一节课上集体背诵这篇文章,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走出中学的校门。很多学生遭遇挫折时,会自觉地从孟子格言中汲取人生的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升学的压力下,我们的学生并未感到学习的轻松,如何让语文课成为其心灵自由飞翔的殿堂,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改变由于负担过重,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由于学习成绩不良而对学习失去的信心。对这个问题,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同时,成绩的取得又进一步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荣誉感、价值感,促使学习兴趣的深化,并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也增强了自信心。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下功夫,精心挖掘,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用丰富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关心、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认同的话语,一次诚恳的谈话,一个善意的批评,都可以使师生处于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必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需过多的说教,已然塑造一个美好的心灵。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而且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巧设问题情境,创设宽松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对发表的见解中有分歧的观点进行辩论。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激烈的论辩,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如在学习《守财奴》一文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项链》一课则明白了:人活着就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过强的虚荣心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当一篇美好的文章激发了求知的欲望时,语文学习中长期以来“老师要我学”的不良习惯,渐渐地退出了我的课堂,“我要学语文”则成为他们自觉的动力。
三、挖掘语文资源,培养心理承受力
世纪之交,一些学者们在认真审视中学语文教材后,发出了重视“文学教育”的口号。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恰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提供了好的范本。在教学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人生无坦途,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的问题。“人生路漫漫,随处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关键是能否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妥善处理。”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语文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成功人士遭遇挫折、战胜挫折的事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高调的生死观,展现了他为实现高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那座古老的园子里,在母亲的无限关爱中,一个正值青春年华遭遇打击的青年完成了人生的涅槃。母爱的伟大和生活的勇气无不激励着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后,一篇篇“感恩”的作文抒写着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情。又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在人类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而奋斗的历程中,所展现的不朽的精神魅力。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虽遭到命运沉重打击,却创造出了不朽的生命乐章;笛福的《荒岛余生》中勇敢坚强的鲁滨孙;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中羚羊群面对生命威胁时的镇定、勇敢和智慧的表现。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顺手拈来,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应以这些挫折范例为凭借和契机,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有关挫折的一些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挫折,挫折起什么作用;让学生明白人生发展的历程中必然经历各种挫折,遭遇挫折不可怕,关键在于怎么处理,不同的处理会使挫折起不同作用。对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面对挫折时才有适应的反应和行动,否则只可能加重挫折感。因此,教师应凭借语文教材中的挫折范例,通过分析挫折范例中成功人士的心态、反应行为、结果等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并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为今后应付挫折,减低挫折反应,培养心理承受力奠定基础。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成为智慧的殿堂,当一簇簇光芒必然点亮一颗心灵;当我们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当我们的付出成为学生面对生活的勇气,笑着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笑着将我们的民族带向更美好的明天,那么,我们的心会感到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格莱德勒.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精)世纪心理丛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闵卫国,傅淳.教学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5]徐宗良.论心理健康与健康人格[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
语文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理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张志公先生说,“毫无疑问,需要端正思想态度,学习怎样做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规范要了解,要能够遵守,这是一个中学生首先需要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中外文学名篇,它们为学生展示了一条长长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丰满可感的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思想触角,在一遍遍抚摸每一个鲜活的灵魂的过程中,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颤和启迪。这些生动自然可感的例子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摒弃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的重塑作用。
一、汲取传统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即是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伊始,罗森塔尔博士随机抽调了三名普通老师和100名普通的学生,告知他们是最优秀的老师和最聪明的学生,并且声称其智商比别的孩子都高,并希望三位老师能让这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结果正如博士所预计的,一年后,这100名学生所在的三个班的学习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本身的自信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只有当这些孩子树立了强烈自信心的时候,才有可能不屈不挠,锐意进取。
利用语文课本中丰富的资源,恰恰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灵陶冶的有利之处。所以,每当新生入学,我的第一堂课的必讲文章就是《孟子·告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段千年来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的话语,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生命总是在困厄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然后增强信心,鼓起面对生活的勇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心,才有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古人在物质条件较低的时代已然有所悟,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当汲取先人的大无畏的精神,作为我们树立良好心态的榜样。每当一届学生毕业时,他们往往会在最后一节课上集体背诵这篇文章,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走出中学的校门。很多学生遭遇挫折时,会自觉地从孟子格言中汲取人生的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升学的压力下,我们的学生并未感到学习的轻松,如何让语文课成为其心灵自由飞翔的殿堂,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改变由于负担过重,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由于学习成绩不良而对学习失去的信心。对这个问题,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同时,成绩的取得又进一步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荣誉感、价值感,促使学习兴趣的深化,并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也增强了自信心。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下功夫,精心挖掘,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用丰富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关心、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认同的话语,一次诚恳的谈话,一个善意的批评,都可以使师生处于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必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需过多的说教,已然塑造一个美好的心灵。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而且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巧设问题情境,创设宽松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对发表的见解中有分歧的观点进行辩论。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激烈的论辩,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如在学习《守财奴》一文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项链》一课则明白了:人活着就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过强的虚荣心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当一篇美好的文章激发了求知的欲望时,语文学习中长期以来“老师要我学”的不良习惯,渐渐地退出了我的课堂,“我要学语文”则成为他们自觉的动力。
三、挖掘语文资源,培养心理承受力
世纪之交,一些学者们在认真审视中学语文教材后,发出了重视“文学教育”的口号。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恰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提供了好的范本。在教学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人生无坦途,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的问题。“人生路漫漫,随处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关键是能否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妥善处理。”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语文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成功人士遭遇挫折、战胜挫折的事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高调的生死观,展现了他为实现高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那座古老的园子里,在母亲的无限关爱中,一个正值青春年华遭遇打击的青年完成了人生的涅槃。母爱的伟大和生活的勇气无不激励着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后,一篇篇“感恩”的作文抒写着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情。又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在人类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而奋斗的历程中,所展现的不朽的精神魅力。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虽遭到命运沉重打击,却创造出了不朽的生命乐章;笛福的《荒岛余生》中勇敢坚强的鲁滨孙;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中羚羊群面对生命威胁时的镇定、勇敢和智慧的表现。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顺手拈来,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应以这些挫折范例为凭借和契机,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有关挫折的一些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挫折,挫折起什么作用;让学生明白人生发展的历程中必然经历各种挫折,遭遇挫折不可怕,关键在于怎么处理,不同的处理会使挫折起不同作用。对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面对挫折时才有适应的反应和行动,否则只可能加重挫折感。因此,教师应凭借语文教材中的挫折范例,通过分析挫折范例中成功人士的心态、反应行为、结果等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并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为今后应付挫折,减低挫折反应,培养心理承受力奠定基础。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成为智慧的殿堂,当一簇簇光芒必然点亮一颗心灵;当我们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当我们的付出成为学生面对生活的勇气,笑着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笑着将我们的民族带向更美好的明天,那么,我们的心会感到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格莱德勒.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精)世纪心理丛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闵卫国,傅淳.教学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5]徐宗良.论心理健康与健康人格[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