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胃癌行D2加No.12p及No.8p淋巴结清扫及网膜囊完整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D2加No.12p及No.8p淋巴结清扫及网膜囊完整切除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90岁;(2)经病理学确诊胃癌,并行D2加No.12p、No.8p及网膜囊完整剥离手术;(3)病历资料和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4)经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排除其他胃恶性肿瘤及胃癌术后复发以及同时或异时性合并其他原发恶性肿瘤者。手术操作要点:(1)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的腹膜,该层浆膜移行到胃结肠韧带的前叶。(2)将胃结肠韧带和横结肠系膜的后叶钝性分开,向左侧进行分离到达大网膜附着于结肠部分,在大网膜附着于横结肠的边缘切开,并在胃结肠韧带后叶转向横结肠系膜前叶处开始向上,整块游离横结肠系膜的前叶。(3)分离胰腺被膜,并继续向上切除网膜囊的后壁,使网膜囊完整游离。沿肝下缘切开小网膜的附着处,到达食管前面,横行切开腹部食管的腹膜层,进而转向脾上极,从闭孔开始向食管方向切开后腹膜,此切开线为网膜囊切除的最上缘,将后腹膜切开缘向食管右缘翻转,与先前切除的小网膜后叶连在一起,沿食管右缘附着的后腹膜切断,并向下至腹腔动脉干处,切除网膜囊后壁。其间,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使门静脉、肝动脉和胆总管骨骼化,清扫该韧带内淋巴结。(4)清扫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淋巴结,切除胰腺前面的包膜,胰上后腹的部分,游离脾和胰尾部分。
结果1801例胃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292例(71.7%),男女比例为2.54∶1.00,年龄为(58.9 ± 11.5)(18~89)岁。肿瘤T1a、T1b、T2、T3、T4a和T4b分期的比例为4.8%(87例)、6.6%(118例)、10.7%(193例)、17.5%(315例)、55.7%(1003例)和4.7%(85例)。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淋巴结清扫(28.5 ± 13.7)(10~85)枚。有1439例(79.9%)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No.12p和No.8p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0(10.0%)和232(12.9%)。按亚组划分,在T1a、T1b、T2、T3、T4a和T4b分期中,No.12p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7%(2/118)、5.2%(10/193)、10.5%(33/315)、12.4%(124/1003)和12.9%(11/85);No.8p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8%(1/118)、2.1%(4/193)、4.8%(15/315)、18.9%(190/1003)和25.9%(22/85)。195例(10.8%)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腹腔感染63例(3.5%),肺部感染52例(2.9%),胰漏33例(1.8%),吻合口瘘37例(2.1%),肠梗阻45例(2.5%),胃瘫13例(0.7%)。本组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3.6%。
结论D2加No.12p及No.8p淋巴结清扫联合网膜囊完整切除术治疗胃癌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