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在一个地方干事,总要干出一点成绩来,老百姓才认同你。老是在家看报纸、喝茶不干事,省委省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自己也难受。
《决策》:宿迁最初推行的一些政策,带有很强的宿迁特色,尤其是仇和,比如扣干部工资修路,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卖掉医院、学校等。您怎么看“宿迁特色”?
张新实:仇和从来没有叫扣工资,是下面执行时捏歪了政策。
医院改制是产权的置换,当时采取这种形式可能是怕不能够强行推进。但是,中央并没有说不搞医院管办分开,中央也说医改没有统一的模式。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调研医改的报告出来后,我马上批示:“坚持医改方向不动摇,在规范、完善、提高上下功夫。”
我让卫生部门整理了李玲教授提出的48个问题,有一些是机制体制上的问题,有些是全国的共性问题。针对宿迁的,我们马上要改。
《决策》:在宿迁,像拆迁、修路等政策,如果没有强大力量进行监督,能执行下去吗?
张新实:监督不等于制止,为什么要制止它?中央讲,各地要试嘛。小平同志讲,试错了再回来。你不试,整齐划一的,按照固态思维,那样好吗?
其他地方我不了解,就宿迁我不赞成像有的专家说的那样慢慢来,中国要是慢慢来,永远赶不上去。特别是宿迁,差距多大啊,我们的人均GDP相当于苏州的九分之一,总体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决策》:最近您在“网上宿迁”上说要“提倡细节文明,不让随地吐痰”等等,在您看来,用行政力量解决个人道德修养的边界在哪里?
张新实:这没有边界的。我不喜欢你们所说的“要有明确的边界”,实际上,疏导、规范、强制缺一不可,有时候交替使用,有时候可以强制使用。我跟你讲,现在是教育,下一步就是规范行为,罚款。必须要有人做这个事情。我现在还处在疏导教育的阶段。
网上现在有1万6千多个跟帖,这不是好事情么?我说过,如果这个人敲了一次键盘,至少他会考虑这个事情,再有陋习时他就会注意。
《决策》:可您毕竟是市委书记,很多人会认为,您这么做是在用一把手的权威来要求别人。
张新实:公众人物在讨论问题上也是平等的。老把我架在枪口上,老把我和群众搞对立,那还有什么意义?我是为了工作。如果做错了,你可以批判。批判是平等的,但不能是攻击的,谩骂的,发泄式的。
而且,官员也有自己的兴趣,成天就是铁板一块、板起脸来说教,你们觉得这才是共产党人的书记吗?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当然是和他的兴趣、爱好、习惯分不开的,关键是看这对地方发展是不是有利。
《决策》:您在博客上说欢迎客商来,您和市长都乐意为他们服务,作为一把手,您能为他们做什么?
张新实:主要是创造一个好环境。在宿迁培育软环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高潮没有低潮”。就算在广东,也是有重点企业保护制度的,不能抓住一点小问题就对企业不放手。书记如果能做企业的保护神,我看不是坏事。
《决策》:您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考核干部的第一成绩。学者把这种思路描述为“苏南模式”,并认为是整个中国地方官员的主要执政方式。您怎么看?
张新实:不能讲招商引资是执政的主要方式,它只是发展经济的一个手段,而且招商引资确实是宿迁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
因为历史原因,宿迁一直不发达,我称之为“存量资产不足,民间资产有限”,过去我们搞“农业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才7亿多,总要发工资和维持政府运转吧。搞了几十年才那么几个企业,民间资本和工业不上去,就业岗位就没有,农民的收入一年才两三千块钱,老百姓收入低,储蓄也低,你让他自主创业都没钱啊!
你在一个地方干事,总要干出一点成绩来,老百姓才认同你。老是在家看报纸、喝茶不干事,省委省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自己也难受。
《决策》:但按照现代政府的理念,“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应该放在首位。
张新实: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设想一下,在欠发达地区,没有几个工厂,资本实体和创业主体都不多,经济交往很少,层次就很低啊!一个政权、机构,不是用来帮老百姓致富的吗?而且“公共服务”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时才提出来的,是针对发达地区提出来的,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还没到这个阶段。
《决策》:您和仇和在工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在您看来,这种不同是因为性格不同,还是宿迁的环境变了?
张新实:我批评人也很凶的,很少表扬人。不是说经济发展了,就需要和风细雨;也不是说仇和整天板着脸,整天都是疾风暴雨的,要根据情况来定。
你们记者只注意到他改革上大刀阔斧的一面,(把人物)艺术化了,脸谱化了。包括《南方周末》上刊登的图片,(仇和)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前面,大队伍走在后面,好像是没有执行者,没有班子集体。怎么会呢?如果班子不统一认识,有人反对你,改革根本搞不起来;如果面和心不和,下面不执行,肯定累死了。
《决策》:宿迁改革,还有吕日周当书记时的山西长治改革,会被外界评价为有很强的“人治”色彩,您怎么看?
张新实:我认为个性化不是人治。中国没有纯人治,大的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央的指示和会议精神,你能不贯彻么?哪里有绝对的人治啊?
《决策》:您为官有没有什么效仿对象?
张新实:我没有偶像,也不搞个人迷信,就是踏踏实实地往前干。没有固定模式,宿迁也不能称为宿迁模式,别人是达小康,我们是奔小康,目标是实在的。
《决策》:您是1951年生人,在您市委书记任上,只能做一任了。
张新实:干一天就做一天事啊。
《决策》:在您任内,宿迁发展到什么水平您才算满意呢?
张新实:基本上要达到小康水平。我们现在离目标差距很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作者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决策》:宿迁最初推行的一些政策,带有很强的宿迁特色,尤其是仇和,比如扣干部工资修路,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卖掉医院、学校等。您怎么看“宿迁特色”?
张新实:仇和从来没有叫扣工资,是下面执行时捏歪了政策。
医院改制是产权的置换,当时采取这种形式可能是怕不能够强行推进。但是,中央并没有说不搞医院管办分开,中央也说医改没有统一的模式。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调研医改的报告出来后,我马上批示:“坚持医改方向不动摇,在规范、完善、提高上下功夫。”
我让卫生部门整理了李玲教授提出的48个问题,有一些是机制体制上的问题,有些是全国的共性问题。针对宿迁的,我们马上要改。
《决策》:在宿迁,像拆迁、修路等政策,如果没有强大力量进行监督,能执行下去吗?
张新实:监督不等于制止,为什么要制止它?中央讲,各地要试嘛。小平同志讲,试错了再回来。你不试,整齐划一的,按照固态思维,那样好吗?
其他地方我不了解,就宿迁我不赞成像有的专家说的那样慢慢来,中国要是慢慢来,永远赶不上去。特别是宿迁,差距多大啊,我们的人均GDP相当于苏州的九分之一,总体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决策》:最近您在“网上宿迁”上说要“提倡细节文明,不让随地吐痰”等等,在您看来,用行政力量解决个人道德修养的边界在哪里?
张新实:这没有边界的。我不喜欢你们所说的“要有明确的边界”,实际上,疏导、规范、强制缺一不可,有时候交替使用,有时候可以强制使用。我跟你讲,现在是教育,下一步就是规范行为,罚款。必须要有人做这个事情。我现在还处在疏导教育的阶段。
网上现在有1万6千多个跟帖,这不是好事情么?我说过,如果这个人敲了一次键盘,至少他会考虑这个事情,再有陋习时他就会注意。
《决策》:可您毕竟是市委书记,很多人会认为,您这么做是在用一把手的权威来要求别人。
张新实:公众人物在讨论问题上也是平等的。老把我架在枪口上,老把我和群众搞对立,那还有什么意义?我是为了工作。如果做错了,你可以批判。批判是平等的,但不能是攻击的,谩骂的,发泄式的。
而且,官员也有自己的兴趣,成天就是铁板一块、板起脸来说教,你们觉得这才是共产党人的书记吗?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当然是和他的兴趣、爱好、习惯分不开的,关键是看这对地方发展是不是有利。
《决策》:您在博客上说欢迎客商来,您和市长都乐意为他们服务,作为一把手,您能为他们做什么?
张新实:主要是创造一个好环境。在宿迁培育软环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高潮没有低潮”。就算在广东,也是有重点企业保护制度的,不能抓住一点小问题就对企业不放手。书记如果能做企业的保护神,我看不是坏事。
《决策》:您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考核干部的第一成绩。学者把这种思路描述为“苏南模式”,并认为是整个中国地方官员的主要执政方式。您怎么看?
张新实:不能讲招商引资是执政的主要方式,它只是发展经济的一个手段,而且招商引资确实是宿迁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
因为历史原因,宿迁一直不发达,我称之为“存量资产不足,民间资产有限”,过去我们搞“农业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才7亿多,总要发工资和维持政府运转吧。搞了几十年才那么几个企业,民间资本和工业不上去,就业岗位就没有,农民的收入一年才两三千块钱,老百姓收入低,储蓄也低,你让他自主创业都没钱啊!
你在一个地方干事,总要干出一点成绩来,老百姓才认同你。老是在家看报纸、喝茶不干事,省委省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自己也难受。
《决策》:但按照现代政府的理念,“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应该放在首位。
张新实: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设想一下,在欠发达地区,没有几个工厂,资本实体和创业主体都不多,经济交往很少,层次就很低啊!一个政权、机构,不是用来帮老百姓致富的吗?而且“公共服务”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时才提出来的,是针对发达地区提出来的,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还没到这个阶段。
《决策》:您和仇和在工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在您看来,这种不同是因为性格不同,还是宿迁的环境变了?
张新实:我批评人也很凶的,很少表扬人。不是说经济发展了,就需要和风细雨;也不是说仇和整天板着脸,整天都是疾风暴雨的,要根据情况来定。
你们记者只注意到他改革上大刀阔斧的一面,(把人物)艺术化了,脸谱化了。包括《南方周末》上刊登的图片,(仇和)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前面,大队伍走在后面,好像是没有执行者,没有班子集体。怎么会呢?如果班子不统一认识,有人反对你,改革根本搞不起来;如果面和心不和,下面不执行,肯定累死了。
《决策》:宿迁改革,还有吕日周当书记时的山西长治改革,会被外界评价为有很强的“人治”色彩,您怎么看?
张新实:我认为个性化不是人治。中国没有纯人治,大的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央的指示和会议精神,你能不贯彻么?哪里有绝对的人治啊?
《决策》:您为官有没有什么效仿对象?
张新实:我没有偶像,也不搞个人迷信,就是踏踏实实地往前干。没有固定模式,宿迁也不能称为宿迁模式,别人是达小康,我们是奔小康,目标是实在的。
《决策》:您是1951年生人,在您市委书记任上,只能做一任了。
张新实:干一天就做一天事啊。
《决策》:在您任内,宿迁发展到什么水平您才算满意呢?
张新实:基本上要达到小康水平。我们现在离目标差距很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作者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