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度也逐渐提高。研究表明,将人文关怀有机融入公共艺术作品,有助于吸引公众参与。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中央提出要加强美育工作,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加强校园公共环境的建设,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校园公共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已成为新时代公共艺术工作者的新课题,需要从学生的人文需求入手,把握大学校园学习的精神风貌。本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对辽宁师范大学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以及人文关怀理念对公共艺术的作用,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公共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文关怀;校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1 公共艺术的起源与概念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如帕特农神庙、埃皮道罗斯剧场、列雪格拉德纪念碑等,此后公共艺术一度消失断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公共艺术的概念,随后向英国、德国、法国、瑞士及日本等国发展。公共艺术的建立机制已经在西方国家运行多年,又被称为百分比艺术。西方国家为了城市建设的需要,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公共艺术的建立机制。所谓百分比艺术就是在城市工程建设总经费里按不低于1%的比例提取公共艺术基金,用于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与建设[1]。到了6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迎来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街道、广场、公园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重视,公共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概念,至此人文关怀开始进入公共艺术研究领域。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公共艺术也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尤其近年来,公共艺术已成为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专业。
“公共艺术”由“公共”和“艺术”两个词语复合而成,公共有公民、平民之意,而艺术的含义是技术和美术。公共艺术应该将公众作为服务对象,针对公众提出或者回答问题,这是公共艺术的职责[2]。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是随着现代社会公共空间的发展产生的,现代公共空间以公众为核心。因此,公共空间内的一切公共艺术创作都要以公众的需要为本,即以人为本。艺术家在从事公共艺术创作时,要以作品的艺术性为出发点,以关怀公众、服务公众为落脚点。同时,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关注人的内心、探究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并向人传递创新的思想、新颖的科技、先进的文明,给参与公共艺术的人以人文性关怀。
2 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在公共艺术实施环境范围中,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美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我们调查了辽宁师范大学及其周边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发现现有的校园公共艺术,多为校方通过招标或委托设计团队完成。在创作过程中,设计方虽会考虑校园整体环境和学生的文化需求特点,但却缺少与学生沟通及深入了解学生真实需求的机会。因此,就现有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而言,大多没有体现出较强的公众参与性。校园公共艺术与大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很多时候大学生难以理解与欣赏校园公共艺术。这意味着校园公共艺术很多时候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公众需求,对公众的关注流于表面,故不能使公共艺术具有探求人的价值、提升人的思想的能力,导致公共艺术缺乏人文关怀。
为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针对这一情况,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设计团队,开展了以“提升公共艺术参与度,提高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为目的的校园公共艺术课程活动。在课程调研初期,同校一名学生因肝衰竭引发疾病去世,因此许多大学生提升了对健康的关注度。随后,学生设计团队通过调查问卷、视频采访等方式采集数据,调查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近64%的大学生认为“熬夜”是损害其健康的主要原因,学生设计团队进一步将此次校园公共艺术的主题界定为“熬夜影响健康”,题目为“一千零一夜”。在选题上,团队紧紧围绕校园的学生需求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是将公共艺术与公众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公共艺术要有人文关怀,要有服务人、帮助人的作用。因此,加强公共艺术人文关怀,是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设计团队广泛调研了寝室同学,充分了解了大学生真实的熬夜状态,拍摄了大量大学生熬夜状态下的照片。研究这些照片发现,人熬夜后外表的最大特征是黑眼圈加重。因为少眠导致人体神经激素失调,静脉血流变慢产生瘀滞,而眼眶下静脉血管丰富,血液易在眼瞼下停聚,形成黑眼圈。依据这一现实情况,设计团队以红细胞、白细胞、血液为主要元素,表现熬夜状态下人体血液的状态,结合空间利用率、展览效果、安全等因素,选定了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一楼北侧一个高360cm、深720cm、宽690cm的三面围合空间,开展本次公共艺术活动。在元素的表现形式方面,设计团队将照片中学生熬夜的表情提取出来,抽象为表情符号,以红色毛线为材料,以热熔胶枪为媒介,使这些“表情”附着在用聚氨酯发泡胶喷制而成的白色球体上,象征“白细胞”。根据红细胞的形状和特点,确定以中间凹、四周凸的红色圆盘来表现“红细胞”。依据场地的大小,圆盘的直径分为30cm和15cm两种,用直径1cm的红色尼龙绳,将多个红色圆盘串联并悬挂起来。然后将白色圆球和一些直径为0.2cm的红色尼龙绳,穿插悬挂在红色圆盘中间,三者穿插悬挂代表流动的血液。结合场地及“红细胞”“白细胞”等元素的表现形式,设计团队绘制了效果图。在效果图中,场地内的三面墙体在整个背景中显得过于单薄。于是,设计团队再次调整了方案,在墙上以满铺的方式粘贴上铺满红色塑料布的报纸,并利用塑料布柔软的质感,制作凹凸不平的肌理,代表血管壁。在材料的运用上,团队选择贴近公众的材料,如竹材、纤维绳、纸张、塑料袋等,这些材料都是极其普通的材质,因此造价也非常低廉,能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更加贴近公众。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设计团队通过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方式,招募了一些学生代表与设计团队共同进行规划设计,并参与公共艺术实践。学生代表的加入也为公共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灵感。例如,有学生代表提出,她会通过跟室友说“晚安”的方式告知室友她要睡觉了。设计团队因此决定招募100位大学生录制晚安语音,并将这些语音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现在公共艺术展览上,参观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来自陌生人的晚安祝福。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参与声音录制的大学生在本次公共艺术中产生创造感和分享感,也为本次公共艺术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方式,即听觉上的参与,进而为公众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公共艺术体验。
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学生设计团队通过拍摄大学生的熬夜照片、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及录制“晚安”语音,增强了大学生在校园公共艺术中的参与感。这样的参与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产生了直接的交流与碰撞,公共艺术作品在为公众带来审美、情感满足的同时,也增强了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两者的关系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了共生与互动,这种关系往往会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使公众由被动观看者转变为公共艺术的引导者。而公众的这种角色转变,也使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特征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展现。因此,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是共生与互动的关系,能够给予公众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能更吸引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公共艺术作品的观念传达给公众。
3 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人高度重视的理念,具体来说,是对人现实状况的关注,对人、人性的尊重与肯定,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的实现[3]。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文关怀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当人文关怀的理念被注入公共艺术当中,公共艺术便被赋予了更高的人文价值,不再仅仅是公共空间内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成为展现人的艺术,进而成为有生命的艺术。而在公共空间内的艺术作品也将退居到为人服务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将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即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
在本次以“健康”为主题的校园公共艺术课程活动中,学生设计团队一直秉承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从选题到创作再到展览,一直关注大学生的需要、想法,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服务。与此同时,立足大学生的需要,通过向公众呈现熬夜后的血液,展现熬夜后人体发生的变化,唤起公众对熬夜引发的健康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注入公共艺术,能使公共艺术具有指引性,进而加深公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此次公共艺术课程活动共吸引了5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及参观,大部分学生见到作品时都十分兴奋,他们能感受到作品传达的深层内涵,他们兴奋于公共艺术作品竟如此关切大学生这个群体。学生们在作品中穿梭,刷条码、拍照、合影、直播,真正被作品所感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也渴望关怀与关爱。公共艺术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同时《一千零一夜》的表现形式又极具现代气息,材质、造型、颜色的搭配与设定都充满魅力。最终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在校园内产生了轰动效应,在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至此,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便呈现出来,首先是推动公共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其次是帮助公共艺术正确地引导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判断创作活动是否合理的一种尺度,也是公共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得以进入公众的生活,新思想、新观念也影响着公众的需求,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许多公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艺术,而是希望参与艺术评论,甚至艺术创作。因而艺术形式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立足于人的需求,使公众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接受者。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并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公共艺术,使公共艺术真正贴近公众生活,并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公众、引导公众。同时,引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公共艺术还将为其所在的公共空间增添活力与人情味,真正做到空间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当前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央提出要使青年一代健康成長,必须加强美育工作,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显得很有必要。加强校园公共环境的建设,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校园公共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已成为新时代公共艺术工作者的新课题,需要从学生的人文需求入手,把握大学校园学习的精神风貌,不断开拓进取,真正关心学生们的日常需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调研清楚,才能创作出学生喜欢的公共艺术作品。总之,创作好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是当今公共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带给同行些许启示,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颜海强,职梦迪.浅议中国城市公共雕塑的建立机制[J].魅力中国,2020(12):246.
[2] 刘昌龙.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3] 孙相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颜海强(1974—),男,四川成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文关怀;校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1 公共艺术的起源与概念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如帕特农神庙、埃皮道罗斯剧场、列雪格拉德纪念碑等,此后公共艺术一度消失断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公共艺术的概念,随后向英国、德国、法国、瑞士及日本等国发展。公共艺术的建立机制已经在西方国家运行多年,又被称为百分比艺术。西方国家为了城市建设的需要,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公共艺术的建立机制。所谓百分比艺术就是在城市工程建设总经费里按不低于1%的比例提取公共艺术基金,用于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与建设[1]。到了6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迎来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街道、广场、公园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重视,公共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概念,至此人文关怀开始进入公共艺术研究领域。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公共艺术也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尤其近年来,公共艺术已成为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专业。
“公共艺术”由“公共”和“艺术”两个词语复合而成,公共有公民、平民之意,而艺术的含义是技术和美术。公共艺术应该将公众作为服务对象,针对公众提出或者回答问题,这是公共艺术的职责[2]。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是随着现代社会公共空间的发展产生的,现代公共空间以公众为核心。因此,公共空间内的一切公共艺术创作都要以公众的需要为本,即以人为本。艺术家在从事公共艺术创作时,要以作品的艺术性为出发点,以关怀公众、服务公众为落脚点。同时,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关注人的内心、探究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并向人传递创新的思想、新颖的科技、先进的文明,给参与公共艺术的人以人文性关怀。
2 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在公共艺术实施环境范围中,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美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我们调查了辽宁师范大学及其周边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发现现有的校园公共艺术,多为校方通过招标或委托设计团队完成。在创作过程中,设计方虽会考虑校园整体环境和学生的文化需求特点,但却缺少与学生沟通及深入了解学生真实需求的机会。因此,就现有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而言,大多没有体现出较强的公众参与性。校园公共艺术与大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很多时候大学生难以理解与欣赏校园公共艺术。这意味着校园公共艺术很多时候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公众需求,对公众的关注流于表面,故不能使公共艺术具有探求人的价值、提升人的思想的能力,导致公共艺术缺乏人文关怀。
为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针对这一情况,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设计团队,开展了以“提升公共艺术参与度,提高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为目的的校园公共艺术课程活动。在课程调研初期,同校一名学生因肝衰竭引发疾病去世,因此许多大学生提升了对健康的关注度。随后,学生设计团队通过调查问卷、视频采访等方式采集数据,调查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近64%的大学生认为“熬夜”是损害其健康的主要原因,学生设计团队进一步将此次校园公共艺术的主题界定为“熬夜影响健康”,题目为“一千零一夜”。在选题上,团队紧紧围绕校园的学生需求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是将公共艺术与公众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公共艺术要有人文关怀,要有服务人、帮助人的作用。因此,加强公共艺术人文关怀,是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设计团队广泛调研了寝室同学,充分了解了大学生真实的熬夜状态,拍摄了大量大学生熬夜状态下的照片。研究这些照片发现,人熬夜后外表的最大特征是黑眼圈加重。因为少眠导致人体神经激素失调,静脉血流变慢产生瘀滞,而眼眶下静脉血管丰富,血液易在眼瞼下停聚,形成黑眼圈。依据这一现实情况,设计团队以红细胞、白细胞、血液为主要元素,表现熬夜状态下人体血液的状态,结合空间利用率、展览效果、安全等因素,选定了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一楼北侧一个高360cm、深720cm、宽690cm的三面围合空间,开展本次公共艺术活动。在元素的表现形式方面,设计团队将照片中学生熬夜的表情提取出来,抽象为表情符号,以红色毛线为材料,以热熔胶枪为媒介,使这些“表情”附着在用聚氨酯发泡胶喷制而成的白色球体上,象征“白细胞”。根据红细胞的形状和特点,确定以中间凹、四周凸的红色圆盘来表现“红细胞”。依据场地的大小,圆盘的直径分为30cm和15cm两种,用直径1cm的红色尼龙绳,将多个红色圆盘串联并悬挂起来。然后将白色圆球和一些直径为0.2cm的红色尼龙绳,穿插悬挂在红色圆盘中间,三者穿插悬挂代表流动的血液。结合场地及“红细胞”“白细胞”等元素的表现形式,设计团队绘制了效果图。在效果图中,场地内的三面墙体在整个背景中显得过于单薄。于是,设计团队再次调整了方案,在墙上以满铺的方式粘贴上铺满红色塑料布的报纸,并利用塑料布柔软的质感,制作凹凸不平的肌理,代表血管壁。在材料的运用上,团队选择贴近公众的材料,如竹材、纤维绳、纸张、塑料袋等,这些材料都是极其普通的材质,因此造价也非常低廉,能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更加贴近公众。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设计团队通过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方式,招募了一些学生代表与设计团队共同进行规划设计,并参与公共艺术实践。学生代表的加入也为公共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灵感。例如,有学生代表提出,她会通过跟室友说“晚安”的方式告知室友她要睡觉了。设计团队因此决定招募100位大学生录制晚安语音,并将这些语音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现在公共艺术展览上,参观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来自陌生人的晚安祝福。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参与声音录制的大学生在本次公共艺术中产生创造感和分享感,也为本次公共艺术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方式,即听觉上的参与,进而为公众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公共艺术体验。
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学生设计团队通过拍摄大学生的熬夜照片、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及录制“晚安”语音,增强了大学生在校园公共艺术中的参与感。这样的参与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产生了直接的交流与碰撞,公共艺术作品在为公众带来审美、情感满足的同时,也增强了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两者的关系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了共生与互动,这种关系往往会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使公众由被动观看者转变为公共艺术的引导者。而公众的这种角色转变,也使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特征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展现。因此,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是共生与互动的关系,能够给予公众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能更吸引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公共艺术作品的观念传达给公众。
3 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人高度重视的理念,具体来说,是对人现实状况的关注,对人、人性的尊重与肯定,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的实现[3]。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文关怀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当人文关怀的理念被注入公共艺术当中,公共艺术便被赋予了更高的人文价值,不再仅仅是公共空间内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成为展现人的艺术,进而成为有生命的艺术。而在公共空间内的艺术作品也将退居到为人服务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将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即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
在本次以“健康”为主题的校园公共艺术课程活动中,学生设计团队一直秉承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从选题到创作再到展览,一直关注大学生的需要、想法,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服务。与此同时,立足大学生的需要,通过向公众呈现熬夜后的血液,展现熬夜后人体发生的变化,唤起公众对熬夜引发的健康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注入公共艺术,能使公共艺术具有指引性,进而加深公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此次公共艺术课程活动共吸引了5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及参观,大部分学生见到作品时都十分兴奋,他们能感受到作品传达的深层内涵,他们兴奋于公共艺术作品竟如此关切大学生这个群体。学生们在作品中穿梭,刷条码、拍照、合影、直播,真正被作品所感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也渴望关怀与关爱。公共艺术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同时《一千零一夜》的表现形式又极具现代气息,材质、造型、颜色的搭配与设定都充满魅力。最终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在校园内产生了轰动效应,在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至此,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便呈现出来,首先是推动公共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其次是帮助公共艺术正确地引导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判断创作活动是否合理的一种尺度,也是公共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得以进入公众的生活,新思想、新观念也影响着公众的需求,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许多公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艺术,而是希望参与艺术评论,甚至艺术创作。因而艺术形式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立足于人的需求,使公众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接受者。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并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公共艺术,使公共艺术真正贴近公众生活,并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公众、引导公众。同时,引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公共艺术还将为其所在的公共空间增添活力与人情味,真正做到空间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当前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央提出要使青年一代健康成長,必须加强美育工作,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在此背景下,加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显得很有必要。加强校园公共环境的建设,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校园公共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已成为新时代公共艺术工作者的新课题,需要从学生的人文需求入手,把握大学校园学习的精神风貌,不断开拓进取,真正关心学生们的日常需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调研清楚,才能创作出学生喜欢的公共艺术作品。总之,创作好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是当今公共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带给同行些许启示,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颜海强,职梦迪.浅议中国城市公共雕塑的建立机制[J].魅力中国,2020(12):246.
[2] 刘昌龙.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3] 孙相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颜海强(1974—),男,四川成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