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这个被“无冕之王”的虚拟光环笼罩着的职业,常常被许多人向往和羡慕着。但是,记者自身面临的危机、压力和伤害,他们在路上的艰辛、委屈和无奈,又有几个局外人能够体会呢?
尤其是心理压力,因为社会的转型及媒体竞争的白热化,被空前增大着。
在国际上,这个职业早已被认为是继警察之后的第二个危险职业——死于战争、暗杀或者超负荷的劳动。而在中国,除了以上危险因素,还有不便对人言的心理危机。
前不久,上海部分记者做了一份职业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有43%的人情绪不稳定,伴有焦虑、压抑、躁动,甚至是抑郁,处于较为重度的压力状态下。去年年初,北京记者进行体检时也发现,在1182名接受体检的记者中,有84.2%的记者有疲倦感,72.1%的记者反映压力大,62%的记者没有正常的睡眠,一半以上的记者视力较差。
是的,记者除了要面对媒体之间竞争的挑战,面对各种压力的挑战,还要面对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的挑战,甚至面对淘汰机制等的挑战,而且更多的挑战还在层出不穷……
那么,这些心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记者摇篮》2006年6月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大概做记者的都会有同感。文章的题目是《说说心里话》:
“我24小时开机,因为我是记者。”
“我一周和家里人吃不上一顿饭,因为我是记者。”
“我20多岁了还没谈恋爱,因为我是记者。”
“我吃饭不定时,因为我是记者。”
……
实际上,记者之所以被列为世界上“最短命的职业之一”,就是因为记者在心理上常常需要承受特别大的压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你没有真正的下班时间,没有真正的周末;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经历“关键时刻”,而且必须万无一失!
2005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篇)显示,在平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的时间最长,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报告分析发现,参加本次调查的不同职业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最大,其中有七成的女性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
记者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对自己不够关心,时间久了,便觉得吃不消,焦虑、失眠;感到孤独、无助,情绪抑郁……
虽然记者是“冷静的观察者”,但是记者绝对不是冷漠的观察者。记者也是活生生的人,任何悲情新闻现场,都会给记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因为任何人在看到非常可怕的场景时,都会有这种场景和自己的死亡相联系的想法,甚至有可能使人对生命的看法改变。
近年来,矿难、空难、路难、海难接连不断,每有重特大事故发生,除了公安、武警和相关管理部门人士迅速赶到现场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有“无孔不入”的记者。他们常常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第一现场”。他们的报道让受众激动、感伤、叹息,但他们因采访灾难和事故而受到的心灵创伤却鲜有人关注。其实,从事故现场回来,梦见悲惨场面,甚至变得易怒、情绪无常,是常有的事。
一个人身患绝症却无钱医治,记者可能除了呼吁外,很难再提供其他的帮助。我曾经给过一个白血病儿童几百块钱,但杯水车薪,患者的求生欲望和绝望心情仍在撞击着我的心灵,我往往会为自己的无助感到惭愧。这也常常给记者制造一定的心理压力。
媒体的追求不同也使记者心理承受不能承受之重。媒体所追求的不同往往也会给记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态势和压力。如果一家媒体的宗旨是昂扬向上的,那么记者就会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如果媒体的指导思想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记者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在报道中加入利益的成分;如果媒体的目标是猎奇,那么记者就会不择手段地猎取所谓的独家新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厌烦的情绪。
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媒体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有些媒体却在宣传上,靠打“擦边球”、“踩红线”来追求“市场效应”。为追求“卖点”,甚至不惜用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去迎合读者心理,吸引受众眼球。有人形容有些媒体的新闻“明星代替了劳模,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理论,娱乐覆盖了文化”。作为新闻报道中起重要作用的新闻工作者,如果不去迎合这些世俗,得到的将可能是发不出去的稿子和微薄的薪水……久而久之就会对自身的工作产生怀疑,以致失去兴趣。
采访中形成的影响和压力。记者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他肩负的使命和所处的岗位特殊。但在他行使“使命”之后,总会得罪这样、那样的人,这也会给他形成较重的心理压力。
某报负责城管执法类报道的一名记者被安排做工商类新闻,他曾多次带着工商部门的人端掉制假窝点。他说自己曾“变脸”为买主,骗得了一家月饼厂老板的信任。然而,当他再度和工商执法人员一起出现时,看着厂主满眼的恨意,心里就难免有“惭愧”的想法。“但是他们搞的是违法活动,他做的假货在害人,就应该受到惩罚的啊!”他内心很矛盾,只能以此维持内心的平衡。
而对于社会新闻记者来说,外界的压力或许更大一些。现在许多媒体都设置了新闻热线,这些热线大都24小时开着,深更半夜的电话铃本身就够吓人了,更别提里面“血腥的内容”了。而一旦有的醉鬼无理取闹,或者有些线索一时半会儿不值得报道,而受到报料人的嘲讽,就更让记者有悲情情绪了。
常有被掏空的感觉也让记者常常焦虑。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就业结构的“高危群体”之一,由于他们每天像“负担过重”的中小学生那样,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总是“超负荷”付出,很容易患上如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识枯竭症”。刚入行的记者工作一段时间后,“无冕之王”的光环褪去,露出的是琐碎而紧张的工作。他们觉得自己成了“码字机器”,常有被掏空的感觉。而一些资深记者,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也会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叹。而因快节奏带来的不能及时更新、补充知识,加上工作的内容很大部分是在重复,让老记者感到很恐慌,怕落伍。这种压力的折磨有时比外在的压力更重。
总之,面对这些心理危机,除了记者本身做好自我调节、自我充电之外,全社会更应该多理解记者、关心记者。
事实上,新闻采访既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那么就必然存在一个记者在采访中不断调节自己心理,以求获得最佳采访效果的问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记者的心理活动特点,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化解记者采访中发生的心理危机,对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对于“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新闻事业,无疑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许昌晨报社)
编校:郑艳
尤其是心理压力,因为社会的转型及媒体竞争的白热化,被空前增大着。
在国际上,这个职业早已被认为是继警察之后的第二个危险职业——死于战争、暗杀或者超负荷的劳动。而在中国,除了以上危险因素,还有不便对人言的心理危机。
前不久,上海部分记者做了一份职业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有43%的人情绪不稳定,伴有焦虑、压抑、躁动,甚至是抑郁,处于较为重度的压力状态下。去年年初,北京记者进行体检时也发现,在1182名接受体检的记者中,有84.2%的记者有疲倦感,72.1%的记者反映压力大,62%的记者没有正常的睡眠,一半以上的记者视力较差。
是的,记者除了要面对媒体之间竞争的挑战,面对各种压力的挑战,还要面对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的挑战,甚至面对淘汰机制等的挑战,而且更多的挑战还在层出不穷……
那么,这些心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记者摇篮》2006年6月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大概做记者的都会有同感。文章的题目是《说说心里话》:
“我24小时开机,因为我是记者。”
“我一周和家里人吃不上一顿饭,因为我是记者。”
“我20多岁了还没谈恋爱,因为我是记者。”
“我吃饭不定时,因为我是记者。”
……
实际上,记者之所以被列为世界上“最短命的职业之一”,就是因为记者在心理上常常需要承受特别大的压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你没有真正的下班时间,没有真正的周末;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经历“关键时刻”,而且必须万无一失!
2005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篇)显示,在平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的时间最长,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报告分析发现,参加本次调查的不同职业的女性中,“传媒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最大,其中有七成的女性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或“比较大”。
记者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对自己不够关心,时间久了,便觉得吃不消,焦虑、失眠;感到孤独、无助,情绪抑郁……
虽然记者是“冷静的观察者”,但是记者绝对不是冷漠的观察者。记者也是活生生的人,任何悲情新闻现场,都会给记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因为任何人在看到非常可怕的场景时,都会有这种场景和自己的死亡相联系的想法,甚至有可能使人对生命的看法改变。
近年来,矿难、空难、路难、海难接连不断,每有重特大事故发生,除了公安、武警和相关管理部门人士迅速赶到现场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有“无孔不入”的记者。他们常常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第一现场”。他们的报道让受众激动、感伤、叹息,但他们因采访灾难和事故而受到的心灵创伤却鲜有人关注。其实,从事故现场回来,梦见悲惨场面,甚至变得易怒、情绪无常,是常有的事。
一个人身患绝症却无钱医治,记者可能除了呼吁外,很难再提供其他的帮助。我曾经给过一个白血病儿童几百块钱,但杯水车薪,患者的求生欲望和绝望心情仍在撞击着我的心灵,我往往会为自己的无助感到惭愧。这也常常给记者制造一定的心理压力。
媒体的追求不同也使记者心理承受不能承受之重。媒体所追求的不同往往也会给记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态势和压力。如果一家媒体的宗旨是昂扬向上的,那么记者就会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如果媒体的指导思想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记者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在报道中加入利益的成分;如果媒体的目标是猎奇,那么记者就会不择手段地猎取所谓的独家新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厌烦的情绪。
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媒体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有些媒体却在宣传上,靠打“擦边球”、“踩红线”来追求“市场效应”。为追求“卖点”,甚至不惜用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去迎合读者心理,吸引受众眼球。有人形容有些媒体的新闻“明星代替了劳模,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理论,娱乐覆盖了文化”。作为新闻报道中起重要作用的新闻工作者,如果不去迎合这些世俗,得到的将可能是发不出去的稿子和微薄的薪水……久而久之就会对自身的工作产生怀疑,以致失去兴趣。
采访中形成的影响和压力。记者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他肩负的使命和所处的岗位特殊。但在他行使“使命”之后,总会得罪这样、那样的人,这也会给他形成较重的心理压力。
某报负责城管执法类报道的一名记者被安排做工商类新闻,他曾多次带着工商部门的人端掉制假窝点。他说自己曾“变脸”为买主,骗得了一家月饼厂老板的信任。然而,当他再度和工商执法人员一起出现时,看着厂主满眼的恨意,心里就难免有“惭愧”的想法。“但是他们搞的是违法活动,他做的假货在害人,就应该受到惩罚的啊!”他内心很矛盾,只能以此维持内心的平衡。
而对于社会新闻记者来说,外界的压力或许更大一些。现在许多媒体都设置了新闻热线,这些热线大都24小时开着,深更半夜的电话铃本身就够吓人了,更别提里面“血腥的内容”了。而一旦有的醉鬼无理取闹,或者有些线索一时半会儿不值得报道,而受到报料人的嘲讽,就更让记者有悲情情绪了。
常有被掏空的感觉也让记者常常焦虑。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就业结构的“高危群体”之一,由于他们每天像“负担过重”的中小学生那样,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总是“超负荷”付出,很容易患上如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识枯竭症”。刚入行的记者工作一段时间后,“无冕之王”的光环褪去,露出的是琐碎而紧张的工作。他们觉得自己成了“码字机器”,常有被掏空的感觉。而一些资深记者,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也会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叹。而因快节奏带来的不能及时更新、补充知识,加上工作的内容很大部分是在重复,让老记者感到很恐慌,怕落伍。这种压力的折磨有时比外在的压力更重。
总之,面对这些心理危机,除了记者本身做好自我调节、自我充电之外,全社会更应该多理解记者、关心记者。
事实上,新闻采访既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那么就必然存在一个记者在采访中不断调节自己心理,以求获得最佳采访效果的问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记者的心理活动特点,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化解记者采访中发生的心理危机,对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对于“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新闻事业,无疑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许昌晨报社)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