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私募创投市场逆势走高 投资人谨慎看好
当股市遭遇寒冬、伤痕累累之时,私募股权投资和创投市场却在逆市中继续走高,一路升温。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VC的平均投资额度是800万美元,去年是600万美元。和市场的高点相比,股票市场下降50%之多,但私募股权投资和创投市场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走高。对于逆势走高的创投市场,投资人是如何看待的?
“资本市场冷一冷有好处,投资市场也应该冷静一下。”上海联创管理合伙人冯涛说,他认为投资市场冷静会让一些不好的项目会渐渐地暴露出来,“就像一个大的泡沫在被吹掉的时候,这些小泡沫先开始被吹掉”,他断言今年还将会有很多“小泡沫”被吹掉。
软银赛富投资基金的首席合伙人阎焱也和冯涛一样,对现阶段的创投市场表示谨慎看好,他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现在的股票市场对IPO确实有影响,但是估值却并没有随着股票市场的冷却而下降。阎焱分析说,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现在中国有很多基金管理人的经验不够,跟风投资造成估值上涨。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的靳海涛表示,深圳创新投今年上半年投资的企业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总体感觉没有看到滑坡的迹象。他认为中国经济不可遏制地要变成“世界老二”,或许会在2009年或者2010年实现,GDP总量会超过日本。“中国的VC也好,PE也好,没有过热,是刚刚兴起,只是需要洗牌而已,但是前景还是非常光明。”靳海涛说。
在今日资本创始合伙人徐新看来,股市不好对VC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股市不好,一些上市拿不到钱的企业会转向风投。
(二)新局势下 PE投资应更趋理性
和VC相比,PE更关注目前表现不尽人意的海外资本市场的情况。从清科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基本上第二季度主要在香港主板或者是国内中小板,对于纳斯达克或者是纽约交易所都是空牌。这种情况下,PE的投资决策也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我们认为全球资本市场不可能会在6~12个月之内会有很大程度的恢复,但面对油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我们也不能永远不投资。”捷鸿资本创始人王刚表现得很乐观,在他看来市场平淡时也能寻找到投资机会,比如,油价上涨,可以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只要公司的素质以及中长期的成长性都较好,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反而认为,市场调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淘金机会,因为在资本市场价格下调之后,私募市场可投资的公司会渐渐调整到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王刚说。
美林亚太董事江经宇认为,现阶段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增加被投公司的价值,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给被投资企业一些服务。
美国德太增长投资基金杨晓湖表示,自己在做任何项目投资之前,都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评估、决策的过程会比较谨慎,在讨论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我们更多是看重企业的现金流、盈利能力,还有企业未来一到两年资本支出的计划。”杨晓湖认为,能够抗风险的企业才可以在资本的帮助下度过市场“寒冬”。
在宏观局势的影响下,PE们会更关心哪些方面的产业或者是项目呢?江经宇指出,目前美林亚太还是会更多地关注内销的企业以及一些外销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基础非常好,在外销的市场上占有30~50%全球份额的企业。他认为这样的企业面临的可能是暂时的现金流问题,而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王刚也非常看好毛利好、在全球占有的地位非常高的出口型企业,也会继续关注消费品产业,但是不会花很多的时间或者是很多的代价,选项目时会比较小心谨慎。但是对于普通性的,没有任何附加值的出口型企业,王刚表示不再关注,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对这类企业会有一定的冲击。“一个出口型的企业,人民币汇率对它的影响有一定的层次,但是在看这类项目的时候,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在宏观调控的状态下,首先要看清楚汇率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金融的环境,比如说你对IPO有什么要求,这个更加重要一点。”
杨晓湖表示,德太增长投资基金目前阶段的投资战略是以围绕行业专长和优势资源为主,围绕中国国情做一些特色项目,尤其是防御性比较强的行业会重点关注。“另外因为中国目前的国策,也是把重点放在了能源、环保、医疗卫生行业,而这些是我们公司比较擅长的行业。”
(三)IPO成资本退出主渠道
在目前资本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都在为如何退出而发愁。清科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PE退出总案例数由第一季度的8笔下降到5笔,减少了37.5%,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继续低迷。海外上市和境内上市哪个将成为主要的投资退出渠道,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选择不同的资本市场,以达到最好的融资和退出效果?与会的业内有关人士纷纷表示,创投最好的退出方式就是IPO。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董梁介绍说,他们所投的企业中,大概有12家最终以IPO形式退出,除了IPO退出,真正以并购形式退出的非常少,成功的并购就更少,真正好的退出都是IPO退出。他说,“就目前国内情形来讲,并购肯定不是退出的主渠道。”
KPCB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和TDF华盈中国投资基金创始及总裁合伙人汝林琪表示,从公司所做的案子来看,普遍而言,IPO回报的倍数远远超过被收购的倍数。鼎晖创投董事长吴尚志此前在论坛上也指出,创投最后的收益分为两块,一个是企业的自然增长,另一个是资本市场给的资本溢价。
与会人士认为,并购很难取得一个较好的资本溢价,这也是创投对并购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苏州创投集团副总裁姚骅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公司已从7个项目中退出,其中2个是中小板的IPO,3个被管理层收购,另外2个被二次收购。“退出方式有6种,最成功是IPO,其次是被收购,”姚骅如是说。
当股市遭遇寒冬、伤痕累累之时,私募股权投资和创投市场却在逆市中继续走高,一路升温。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VC的平均投资额度是800万美元,去年是600万美元。和市场的高点相比,股票市场下降50%之多,但私募股权投资和创投市场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走高。对于逆势走高的创投市场,投资人是如何看待的?
“资本市场冷一冷有好处,投资市场也应该冷静一下。”上海联创管理合伙人冯涛说,他认为投资市场冷静会让一些不好的项目会渐渐地暴露出来,“就像一个大的泡沫在被吹掉的时候,这些小泡沫先开始被吹掉”,他断言今年还将会有很多“小泡沫”被吹掉。
软银赛富投资基金的首席合伙人阎焱也和冯涛一样,对现阶段的创投市场表示谨慎看好,他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现在的股票市场对IPO确实有影响,但是估值却并没有随着股票市场的冷却而下降。阎焱分析说,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现在中国有很多基金管理人的经验不够,跟风投资造成估值上涨。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的靳海涛表示,深圳创新投今年上半年投资的企业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总体感觉没有看到滑坡的迹象。他认为中国经济不可遏制地要变成“世界老二”,或许会在2009年或者2010年实现,GDP总量会超过日本。“中国的VC也好,PE也好,没有过热,是刚刚兴起,只是需要洗牌而已,但是前景还是非常光明。”靳海涛说。
在今日资本创始合伙人徐新看来,股市不好对VC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股市不好,一些上市拿不到钱的企业会转向风投。
(二)新局势下 PE投资应更趋理性
和VC相比,PE更关注目前表现不尽人意的海外资本市场的情况。从清科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基本上第二季度主要在香港主板或者是国内中小板,对于纳斯达克或者是纽约交易所都是空牌。这种情况下,PE的投资决策也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我们认为全球资本市场不可能会在6~12个月之内会有很大程度的恢复,但面对油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我们也不能永远不投资。”捷鸿资本创始人王刚表现得很乐观,在他看来市场平淡时也能寻找到投资机会,比如,油价上涨,可以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只要公司的素质以及中长期的成长性都较好,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反而认为,市场调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淘金机会,因为在资本市场价格下调之后,私募市场可投资的公司会渐渐调整到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王刚说。
美林亚太董事江经宇认为,现阶段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增加被投公司的价值,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给被投资企业一些服务。
美国德太增长投资基金杨晓湖表示,自己在做任何项目投资之前,都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评估、决策的过程会比较谨慎,在讨论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我们更多是看重企业的现金流、盈利能力,还有企业未来一到两年资本支出的计划。”杨晓湖认为,能够抗风险的企业才可以在资本的帮助下度过市场“寒冬”。
在宏观局势的影响下,PE们会更关心哪些方面的产业或者是项目呢?江经宇指出,目前美林亚太还是会更多地关注内销的企业以及一些外销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基础非常好,在外销的市场上占有30~50%全球份额的企业。他认为这样的企业面临的可能是暂时的现金流问题,而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王刚也非常看好毛利好、在全球占有的地位非常高的出口型企业,也会继续关注消费品产业,但是不会花很多的时间或者是很多的代价,选项目时会比较小心谨慎。但是对于普通性的,没有任何附加值的出口型企业,王刚表示不再关注,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对这类企业会有一定的冲击。“一个出口型的企业,人民币汇率对它的影响有一定的层次,但是在看这类项目的时候,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在宏观调控的状态下,首先要看清楚汇率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金融的环境,比如说你对IPO有什么要求,这个更加重要一点。”
杨晓湖表示,德太增长投资基金目前阶段的投资战略是以围绕行业专长和优势资源为主,围绕中国国情做一些特色项目,尤其是防御性比较强的行业会重点关注。“另外因为中国目前的国策,也是把重点放在了能源、环保、医疗卫生行业,而这些是我们公司比较擅长的行业。”
(三)IPO成资本退出主渠道
在目前资本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都在为如何退出而发愁。清科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PE退出总案例数由第一季度的8笔下降到5笔,减少了37.5%,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继续低迷。海外上市和境内上市哪个将成为主要的投资退出渠道,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选择不同的资本市场,以达到最好的融资和退出效果?与会的业内有关人士纷纷表示,创投最好的退出方式就是IPO。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董梁介绍说,他们所投的企业中,大概有12家最终以IPO形式退出,除了IPO退出,真正以并购形式退出的非常少,成功的并购就更少,真正好的退出都是IPO退出。他说,“就目前国内情形来讲,并购肯定不是退出的主渠道。”
KPCB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和TDF华盈中国投资基金创始及总裁合伙人汝林琪表示,从公司所做的案子来看,普遍而言,IPO回报的倍数远远超过被收购的倍数。鼎晖创投董事长吴尚志此前在论坛上也指出,创投最后的收益分为两块,一个是企业的自然增长,另一个是资本市场给的资本溢价。
与会人士认为,并购很难取得一个较好的资本溢价,这也是创投对并购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苏州创投集团副总裁姚骅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公司已从7个项目中退出,其中2个是中小板的IPO,3个被管理层收购,另外2个被二次收购。“退出方式有6种,最成功是IPO,其次是被收购,”姚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