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省委已对未来发展描绘了以“三高四新”战略为主题主线的宏伟蓝图。集结号已经吹响,关键在于谋定后动、谋定快动,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产业财”、办“暖心事”。
从国际大势中理解“三高四新”战略,切实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當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从追赶者到领头雁:全球制造业大升级,要求湖南勇挑中国工业4.0的重担。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竞争全面加剧,留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间日益紧迫。湖南产业基础坚实,要加快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步伐,努力在部分领域引领工业4.0,推动高能级的智能、绿色、数字化产业扎根湖南或在湖南诞生,为全国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大历史机遇贡献湖南力量。
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国际科技创新体系的大变革,要求湖南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地方样本。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全球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新态势。湖南拥有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备全球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但创新领域总体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上楼踢梯”的现实困境,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缺芯少魂”,高档数控机床、密封件和轴承、高端液压件等严重依赖进口,要求湖南强化底线思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翻身仗。
从外向主导到内外兼修:国际开放格局大调整,要求湖南强化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处于深度盘整期,世界经济力量呈现“南下东移”态势,全球经济进入徘徊期,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对自由贸易和多边机制造成严峻挑战,但各国走向开放合作的大势不会逆转。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倒逼湖南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目前,湖北武汉提出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广西、云南对接RCEP已抢跑。湖南要强化危机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式与保守观念,善于从全球化中认识和把握湖南发展机遇。
从国家大局中找准湖南位置与比较优势,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方位感
找准方位才能走对方向,清楚排位才能正确作为。实施好“三高四新”战略是当前湖南的头等大事,要紧紧把准这个工作定位,清晰三个高地建设在全国的方位,在新坐标中找准抓落实的靶点靶心。
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第一方阵,中部争先”。“第一方阵”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制造业总量规模看,湖南总量排在全国第9位,进入全国前十,属于第一方阵;二是从制造业优势领域看,湖南部分领域已经全国乃至世界领先。“中部争先”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在中部六省的方位看,2019年,湖南工业增加值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3,制造业总量规模尚处于“中部”的“中部”;二是从全国竞争格局看,湖南要在全国层面赶超进位,现实策略是首先追赶上中部的湖北与河南;2019年,湖南与湖北的工业增加值差距约4400亿元,与全国第5的河南省差距将近7000亿元。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建设:“高峰耸立,高原待筑”。一是部分科技成果领先世界,但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待加强。涌现了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深海“海牛”钻机等世界领先成果,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居全国前列,但整体基础研究能力依然较弱,如知识创造综合指标仅居全国第21位,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例一直在4%左右低位徘徊。二是部分优势产业创新能力较强,但“卡脖子”的问题待破解。湖南拥有装备制造等3个万亿产业和电子信息等11个千亿产业,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依然严重,如工程机械主机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但高端液压件、传动件、主泵等关键零部件依旧依赖从美、日、德等国进口。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较大,但引领型头部企业待培育。湖南高新技术企业接近5000家,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和有R&D活动的企业分别位居全国第8和第5、中部第3和第1,但缺乏引领型头部企业。《2019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前100强企业中,湖南只有中联重科、株洲时代新材2家;前1000强企业中,湖南居中部第4。四是高层次科创人才较多,但人才作用的发挥待优化。湖南两院院士、国家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位居中部前列,但一些院士的高端科研成果被引进到了广东、浙江等地转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之路。
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格局初显,后发赶超”。从改革板块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共推进了1100余项重大改革任务,一系列改革试点走在前列。短板主要表现在“放管服”改革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减税降费的拉动效果尚不明显,改革协调配合机制不畅等。从开放板块来看:一是开放型经济增速快,但体量还不够大。对外开放程度总体仍偏低,与全国33%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外贸总额与中部地区省份、与GDP相近的福建等相比,仍处后发位置。二是开放平台能级高,但作用还不够强。国家级开放平台数量位居中部第一,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但平台间联动不够紧密,7家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外贸进出口额只占全省的23.7%,省级以上园区尚有27家实际利用外资为零。三是开放通道日渐畅通,但结构还不够优。已初步构建起通达全球的国际货运网络,但国际物流快线存在航线运营不稳定和货源不足等问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动还不够紧密,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领域引资步伐较慢。打造湖南开放高地要注重把湖南地处“一带一部”与“左右逢源”的枢纽优势发挥出来,扭住湖南自贸区高标准建设这一“牛鼻子”,全面推进重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抓紧已有的改革试点经验在湖南的复制推广,力促更快落地见效。
从湖南大考中激活担当作为的基因和活力,切实增强抓落实的使命感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湖南面对前有标兵在“发展”,侧有重兵在“发力”,后有追兵在“发奋”的形势,要不断增强答题意识,说了的事都要算,定了的事马上办,干就努力干到最好,在打造湖南发展的战略支点上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保持抓落实的韧劲这个“硬核”。要牢记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奔着问题、奔着挑战、奔着困难去,敢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做到人人报实情、层层用真功、级级抓落实,努力以党委政府的“担当指数”提升湖南的“发展指数”,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政府机关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推动湖南不断攀新高、添新翼、出新彩、开新局。
优化抓落实的机制这个“硬件”。要健全闭环管理,明责任、限时间、卡节点,推进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实行“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销号式管理”,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厘米”。优化督察考核,及时跟踪问效,提高督查实效,切实给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向发展聚力,激发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强大活力。
提升抓落实的能力这个“硬功”。学习好才能工作好。要强化“新坐标”的意识,锤炼“撑杆跳”的能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熟悉“公共课”,又精通“专业课”。要围绕“一切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完成目标去,奔着达到效果去”,提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能力,提升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湖南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营造抓落实的氛围这个“硬招”。要努力为政府“修身转型”,在简政放权中提升执行力;努力为机关正风肃纪,在改进作风中强化执行力;努力为基层“减负松绑”,在固本强基中激发执行力;努力为干部“提神定心”,在担当履责中彰显执行力。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从国际大势中理解“三高四新”战略,切实增强抓落实的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當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从追赶者到领头雁:全球制造业大升级,要求湖南勇挑中国工业4.0的重担。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竞争全面加剧,留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间日益紧迫。湖南产业基础坚实,要加快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步伐,努力在部分领域引领工业4.0,推动高能级的智能、绿色、数字化产业扎根湖南或在湖南诞生,为全国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大历史机遇贡献湖南力量。
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国际科技创新体系的大变革,要求湖南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地方样本。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全球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新态势。湖南拥有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备全球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但创新领域总体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上楼踢梯”的现实困境,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缺芯少魂”,高档数控机床、密封件和轴承、高端液压件等严重依赖进口,要求湖南强化底线思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翻身仗。
从外向主导到内外兼修:国际开放格局大调整,要求湖南强化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处于深度盘整期,世界经济力量呈现“南下东移”态势,全球经济进入徘徊期,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对自由贸易和多边机制造成严峻挑战,但各国走向开放合作的大势不会逆转。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倒逼湖南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目前,湖北武汉提出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广西、云南对接RCEP已抢跑。湖南要强化危机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式与保守观念,善于从全球化中认识和把握湖南发展机遇。
从国家大局中找准湖南位置与比较优势,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方位感
找准方位才能走对方向,清楚排位才能正确作为。实施好“三高四新”战略是当前湖南的头等大事,要紧紧把准这个工作定位,清晰三个高地建设在全国的方位,在新坐标中找准抓落实的靶点靶心。
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第一方阵,中部争先”。“第一方阵”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制造业总量规模看,湖南总量排在全国第9位,进入全国前十,属于第一方阵;二是从制造业优势领域看,湖南部分领域已经全国乃至世界领先。“中部争先”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在中部六省的方位看,2019年,湖南工业增加值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3,制造业总量规模尚处于“中部”的“中部”;二是从全国竞争格局看,湖南要在全国层面赶超进位,现实策略是首先追赶上中部的湖北与河南;2019年,湖南与湖北的工业增加值差距约4400亿元,与全国第5的河南省差距将近7000亿元。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建设:“高峰耸立,高原待筑”。一是部分科技成果领先世界,但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待加强。涌现了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深海“海牛”钻机等世界领先成果,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居全国前列,但整体基础研究能力依然较弱,如知识创造综合指标仅居全国第21位,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例一直在4%左右低位徘徊。二是部分优势产业创新能力较强,但“卡脖子”的问题待破解。湖南拥有装备制造等3个万亿产业和电子信息等11个千亿产业,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依然严重,如工程机械主机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但高端液压件、传动件、主泵等关键零部件依旧依赖从美、日、德等国进口。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较大,但引领型头部企业待培育。湖南高新技术企业接近5000家,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和有R&D活动的企业分别位居全国第8和第5、中部第3和第1,但缺乏引领型头部企业。《2019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前100强企业中,湖南只有中联重科、株洲时代新材2家;前1000强企业中,湖南居中部第4。四是高层次科创人才较多,但人才作用的发挥待优化。湖南两院院士、国家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位居中部前列,但一些院士的高端科研成果被引进到了广东、浙江等地转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之路。
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格局初显,后发赶超”。从改革板块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共推进了1100余项重大改革任务,一系列改革试点走在前列。短板主要表现在“放管服”改革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减税降费的拉动效果尚不明显,改革协调配合机制不畅等。从开放板块来看:一是开放型经济增速快,但体量还不够大。对外开放程度总体仍偏低,与全国33%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外贸总额与中部地区省份、与GDP相近的福建等相比,仍处后发位置。二是开放平台能级高,但作用还不够强。国家级开放平台数量位居中部第一,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但平台间联动不够紧密,7家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外贸进出口额只占全省的23.7%,省级以上园区尚有27家实际利用外资为零。三是开放通道日渐畅通,但结构还不够优。已初步构建起通达全球的国际货运网络,但国际物流快线存在航线运营不稳定和货源不足等问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动还不够紧密,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领域引资步伐较慢。打造湖南开放高地要注重把湖南地处“一带一部”与“左右逢源”的枢纽优势发挥出来,扭住湖南自贸区高标准建设这一“牛鼻子”,全面推进重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抓紧已有的改革试点经验在湖南的复制推广,力促更快落地见效。
从湖南大考中激活担当作为的基因和活力,切实增强抓落实的使命感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湖南面对前有标兵在“发展”,侧有重兵在“发力”,后有追兵在“发奋”的形势,要不断增强答题意识,说了的事都要算,定了的事马上办,干就努力干到最好,在打造湖南发展的战略支点上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保持抓落实的韧劲这个“硬核”。要牢记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奔着问题、奔着挑战、奔着困难去,敢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做到人人报实情、层层用真功、级级抓落实,努力以党委政府的“担当指数”提升湖南的“发展指数”,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政府机关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推动湖南不断攀新高、添新翼、出新彩、开新局。
优化抓落实的机制这个“硬件”。要健全闭环管理,明责任、限时间、卡节点,推进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实行“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销号式管理”,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厘米”。优化督察考核,及时跟踪问效,提高督查实效,切实给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向发展聚力,激发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强大活力。
提升抓落实的能力这个“硬功”。学习好才能工作好。要强化“新坐标”的意识,锤炼“撑杆跳”的能力,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熟悉“公共课”,又精通“专业课”。要围绕“一切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完成目标去,奔着达到效果去”,提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能力,提升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湖南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营造抓落实的氛围这个“硬招”。要努力为政府“修身转型”,在简政放权中提升执行力;努力为机关正风肃纪,在改进作风中强化执行力;努力为基层“减负松绑”,在固本强基中激发执行力;努力为干部“提神定心”,在担当履责中彰显执行力。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