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史料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历史感;培养领悟能力等。根据史料的分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这样运用史料:第一,逐句过关,讲清细节。第二、适当补充,加深理解。第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论丛史出。那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教材有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之士所撰,题于京师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行径。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编辑了大量的壁画、陶俑、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这些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增强历史感。
历史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因此正确适当引用古人古籍的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难度,实际上是简化了教材的内容。例如,讲述西汉王国问题,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段话仅22个字,但却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既深又透,把西汉王国“尾大不掉”、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之感。总之,历史教学中引用一句原话、一段原文,能把历史感渲染得浓浓的,使学生感觉到听历史课如饮陈年佳酿,回味绵长。
第三,培养领悟能力。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中学生理解历史有很大的难度,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恰能生动的反映历史面貌,帮助学生准确的领悟历史。比如讲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可引殖民军头子克莱武在英国会议的讲话作为史料。他说:“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他的“自供”当然十分无耻,但是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殖民主义的残酷,有助于对殖民主义的理解和领悟。
史料虽然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求史料教学的方法。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逐句过关,讲清细节。
教材中的重要史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予讲解。例如,讲述《西安事变》一课时教材摘引了《八一宣言》(1935年)中一段:“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阎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兄弟阎于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出自《左传》,“阎墙”,指在家里争吵。这是喻指国共两党的关系。像这样的问题,教学中不宜一带而过,而要细细讲清楚。这些知识,尽管比较零碎,但教学中就应该把这些细节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应该粗心大叶、走马观花似的浏览。
第二、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有时还要适当补充史料。例如,教材有一段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的重大作用。动脑筋的学生可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三大发明在其故乡——中国的情形如何?在此,不妨补充一段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由中西对比,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三大发明在近代东西方不同的遭遇,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来以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教材提到“均田免粮”口号,又配了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对此,教师可设计一组问题:“均田免粮”口号在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口号能否实现等?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口号的含义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这样的思维线索:均田就是平分土地,不纳粮就是不交租税。——反映了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解除承重负担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战争结局不是失败就是改朝换代。——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不可能实现。至此,由设问引发的一连串思维活动过程就完成了。通过设问,学生不仅分析了口号的实质而且也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当然,问题如若太难,学生会放弃思考;反之,如若过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史料教学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史料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史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立场观点。比如,中国历史上,大凡是由地主阶级文人撰写的史料,一般均污蔑农民起义军为“贼”、“匪”、“寇”、等,这反映了作者的阶级立场,教学是要加以分辨。二是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以课少,讲授内容多为借口,不重视史料教学;另一种是不考虑教学的量力性原则,过多地补充史料,结果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又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这两种错误倾向,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和克服。
参考文献:
[1]徐刚:《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015(8):87
[2]崔凯:《浅谈历史教学》2013(26)
作者简介:朱鹏博 (1977,04)男;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工作单位:安陽市第三十三中学;邮编:455000。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论丛史出。那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教材有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之士所撰,题于京师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行径。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编辑了大量的壁画、陶俑、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这些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增强历史感。
历史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因此正确适当引用古人古籍的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难度,实际上是简化了教材的内容。例如,讲述西汉王国问题,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段话仅22个字,但却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既深又透,把西汉王国“尾大不掉”、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之感。总之,历史教学中引用一句原话、一段原文,能把历史感渲染得浓浓的,使学生感觉到听历史课如饮陈年佳酿,回味绵长。
第三,培养领悟能力。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中学生理解历史有很大的难度,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恰能生动的反映历史面貌,帮助学生准确的领悟历史。比如讲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可引殖民军头子克莱武在英国会议的讲话作为史料。他说:“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他的“自供”当然十分无耻,但是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殖民主义的残酷,有助于对殖民主义的理解和领悟。
史料虽然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求史料教学的方法。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逐句过关,讲清细节。
教材中的重要史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予讲解。例如,讲述《西安事变》一课时教材摘引了《八一宣言》(1935年)中一段:“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阎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兄弟阎于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出自《左传》,“阎墙”,指在家里争吵。这是喻指国共两党的关系。像这样的问题,教学中不宜一带而过,而要细细讲清楚。这些知识,尽管比较零碎,但教学中就应该把这些细节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应该粗心大叶、走马观花似的浏览。
第二、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有时还要适当补充史料。例如,教材有一段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的重大作用。动脑筋的学生可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三大发明在其故乡——中国的情形如何?在此,不妨补充一段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由中西对比,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三大发明在近代东西方不同的遭遇,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来以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教材提到“均田免粮”口号,又配了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对此,教师可设计一组问题:“均田免粮”口号在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口号能否实现等?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口号的含义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这样的思维线索:均田就是平分土地,不纳粮就是不交租税。——反映了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解除承重负担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战争结局不是失败就是改朝换代。——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不可能实现。至此,由设问引发的一连串思维活动过程就完成了。通过设问,学生不仅分析了口号的实质而且也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当然,问题如若太难,学生会放弃思考;反之,如若过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史料教学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史料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史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立场观点。比如,中国历史上,大凡是由地主阶级文人撰写的史料,一般均污蔑农民起义军为“贼”、“匪”、“寇”、等,这反映了作者的阶级立场,教学是要加以分辨。二是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以课少,讲授内容多为借口,不重视史料教学;另一种是不考虑教学的量力性原则,过多地补充史料,结果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又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这两种错误倾向,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和克服。
参考文献:
[1]徐刚:《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015(8):87
[2]崔凯:《浅谈历史教学》2013(26)
作者简介:朱鹏博 (1977,04)男;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工作单位:安陽市第三十三中学;邮编: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