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项政策是否能产生满意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政策是否合理、落实是否到位以及民众是否积极配合。杭州市垃圾分类政策已实施多年,为了解其实施效果,本文从居民的配合程度、政策落实的满意程度以及政策的有效性3个方面展开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个方面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政策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5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16-03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在环保方面逐渐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已在我国实行多年,其中杭州市早在2003年就开始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截至2011年底,杭州市区共有765个生活小区约40.7万户家庭参与了垃圾分类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调查对象选取
笔者通过对初始样本的计算确定了500份调查问卷,其中50份作为预测问卷。在抽样中采用分层抽样,首先抽取余杭区、西湖区、萧山区3个地区,然后通过随机抽样在其下分别抽取临平街道、余杭镇、良渚镇、 西溪街道、翠苑街道、双浦镇、新湾街道、党湾镇、宁围镇为调查点。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网络调查法相互结合,以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为主,辅以网上调查的方式。
收回的最终有效问卷为411份,问卷有效率为82.2%。在所有受访者中,男女比例为53.53:46.47,性别比例较为均匀。18岁以下的为65人,占总数的15.82%,18到30岁的人最多,为241人,占总数的58.64%,30-45、45-60、60以上的分别占了13.87%、9%、2.68%,问卷涉及到各个年龄层,具有普遍代表性。在调查的对象中,学历在小学以下的占了9.49%,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或大学本科、硕士及其以上的分别占了14.11%、24.57%、40.63%、9.98%,调查者的学历分布较为均匀,有助于数据的分析研究。而受访者的职业分布领域也较为广泛,学生、其它领域、企业一般管理者和工人占了大多数,教师、离退休人员、个体户等都有所涉及,样本代表性较好。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居民的配合程度分析
1、政策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的效果
对于分类回收垃圾桶的使用情况,28.31%的居民认为周围几乎没有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垃圾桶,39%认为很少有人按照分类方式扔垃圾,占了总人数的最大比例,21%的人表示对这种情况不是很清楚,只有12%的人认为大多数人按照分类方式来扔垃圾。可见人们普遍没有形成分类扔垃圾的习惯,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不是很理想。
对于居民在家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48%的居民表示会按照生活习惯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36%的居民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只有16%的居民会在家中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见在家严格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偏少,居民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的垃圾分类行为都不太理想。
2、影响因素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并不是很理想,而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从居民自身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居民的环保意识这两个因素。
(1)居民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分析
结合问卷中的3个问题来简单评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分别是:
第一,您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吗?( )
A很了解? B较了解 C听说过,不清楚? D不知道
第二,■这两个图案是什么意思?( )
A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B其它垃圾 可回收垃圾
C 其它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D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
3、以下是可回收垃圾的是( )是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硬纸版 B 玻璃 C 废弃电池 D 塑料 E 果皮
F 餐巾纸 G 报纸 H 广告单 I 剩菜剩饭 J 废弃灯管
其中第一题中A、B、C、D选项分别为3、2、1、0。第二题中B选项得一分,其余选项不得分。第三题为多选题,选对一项得一分。总分为14分,折合成百分制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居民的平均得分为60.142分,表明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64.30和60.1432,均大于平均数,说明大部分居民分数低于平均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
笔者将居民学历分为小学、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或本科、硕士及其以上,分别计算他们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偏态系数,得出学历在大专或大学本科的居民得分平均分最高,为62.3586,其次是小学的得分,而排在最后面的是学历在硕士及其以上的,约为55,其次是初中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得分普遍偏低。各类人群的偏态系数均不是很大,中专或高中学历的居民偏态系数为0.1658,分数分布呈右偏,说明大部分人的得分位于平均分以上。初中学历得分偏低,偏态系数为-0.35493,说明应在这部分群众中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
笔者将居民按照不同职位来划分,得出公务员的得分平均分是最高的,为72.6,且偏态系数为正,为0.1048,分布比较集中且高于平均分的人数较多。其次是教师,平均分为69.48,但分布相对来说比较离散。而农民的平均得分是最低的,其次是企业一般管理者、离退休人员、个体户、其它等,而这部分人群在城市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却很大,在他们中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城市的环境以及该项政策的落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考虑加大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宣传力度。 通过对杭州市居民如何获得垃圾分类知识的调查,我们得到从多种媒体如电视、网络、广告等媒体途径获得垃圾分类知识的居民占了样本的大多数,为245人,其次是通过各种宣传单、书籍或报刊等,为132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单位培训和相关人士介绍的分别为109人和61人。但只有54人通过小区宣传和环保人士宣传获得过垃圾类的知识,说明在小区和环保人士宣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空白,垃圾分类政策并没有在小区内落实彻底,未引起各地居委会的足够重视。
(2)居民的环保意识分析
结合问卷中另外5个问题来简单评估居民的环保意识,分别是:
第一,如果手中有垃圾,但附近没有设垃圾桶,您一般会怎么办?( )
A随手扔掉
B找个小角落或不干净的地方扔掉
C暂时拿在手里,等看到垃圾桶再扔
第二,您觉得垃圾分类有必要吗?( )
A非常必要 B一般性 C没必要
第三,您平时扔垃圾时是否会考虑垃圾分类?( )
A考虑过,尽量会分类扔垃圾 B考虑过,但很难做到分类扔垃圾
C没考虑过,想要了解 D不考虑
第四,您是否赞成废品人员来小区进行废品回收?( )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第五,您认为环境保护重要吗?( )
A非常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重要,应该跟经济发展同步
C比较重要,但应该先发展经济再实施环保
D不太重要,等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考虑
E不重要,不用太关注 F不太清楚
其中第一题A、B、C选项分别得-2、-1、1分,第二题中A、B、C选项分别为1、0、-1分,第三题A、B、C、D选项分别为3、2、1、-1分,第四题中A、B、C选项分别为1、-1、0分,第五题中A、B、C、D、E、F选项分别为3、2、1、0、-1、0分。满分为9分。
笔者算出居民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得出样本中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分平均分为7.05分,表明居民具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中位数为8分,偏态系数为-0.49,表明数据分布较集中,居民较高的环保意识说明居民对实施环保政策很有意愿。
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进行分析中笔者得到,除了45-60岁的人以外,不同年龄阶段的环保意识差距不大, 45-60左右的居民相对来说环保意识偏低, 60岁以上的居民的平均分最高。对于不同学历的居民,结果显示环保意识和受教育程度没有很大的关联,平均分数的最大跨度为0.799分,说明不同群体之间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相比较而言,初中学历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小学及其以下学历和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高。对于不同职业的居民,教师的环保意识明显高于其它行业的居民,平均分为7.68分,而农民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环保意识相对来说偏低。
(二)政策落实情况的分析
对于政策落实的效果,笔者调查了居民对周边清洁程度、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清理状况、分类情况和种类及数量的满意度和评价。
居民反应较好的3个方面是周边的清洁程度和垃圾设备的摆放位置和垃圾清理状况。其中33%的居民认为周边的清洁程度很令人满意,45%的居民认为一般,可以看出清洁程度的基本情况良好。少部分居民反应清洁程度不够,说明垃圾清理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在垃圾设备的摆放位置上,大部分的居民对小区内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比较满意,认为倒垃圾比较方便,只有18%的居民认为小区内垃圾桶位置不合理,倒垃圾很不方便。关于清理是否及时,一半以上的居民认为小区内垃圾桶的清理即时,基本没有溢满情况,37%的居民认为清理不够即时,但基本没有溢满情况,对整体清洁度没有很大的影响,清理效果较为理想。
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垃圾桶的分类情况和种类、数量的不足。71%的居民表示小区内垃圾桶没有进行过分类,31%的居民反映垃圾桶不够用,认为垃圾桶有分类而且足够的居民仅占15%,可见在落实垃圾桶分类和数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关于垃圾桶的种类,有一半的居民认为垃圾桶种类不够,43%的居民表示合理,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增加小区内垃圾桶的种类以满足居民的需要。
(三)对垃圾分类政策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参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办关于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1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美日国家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CRA)、《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等法规政策条例,通过简单的对比来分析我国垃圾分类政策。
1、在法律体系和法律约束力方面。 日本以循环基本法为指导性的框架法,以相关法律、专项法律为分支,在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下,废弃物的处理规定完全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具有了极强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也构建起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物质循环管理法体系。我国的调理、实施办法比较宽泛,虽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设备和经费等作出了规定,但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次,不能给予垃圾分类行为以法律约束;如规定了人民政府拥有处罚权,但没有规定具体可罚款数额和具体惩罚措施,这都是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表现。
2、在法规的目标主旨方面。 RCRA的“全程监控”,显然制定了一个更加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通过监控,能达到一定效果的防治,且也有利于细分条款的明确规定。相比之下,我国法规目标的“防治”,就显得过于模糊,不便于后面细分条款的制定,且缺少具体实施细则和激励措施,使得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在相关部门设置和权责方面。 RCRA对各事务的执行有明确的分工合作规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出现有关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但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中,相关部门的界限不是很明确,其对应的职责范围也不够明晰,这难免会降低执行的效率。 4、在法规条款顺序安排和行政职责规定方面。 RCRA的条款顺序基本是按照行政机构的职责和各工程项目安排的,便于各执行机构明确自己的责任,完成各工程项目。而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条款顺序基本是根据垃圾种类安排的,将行政部门的职责都隐含在了垃圾治理措施的细分条款内,且形式过于分散,难免会有所遗漏,也很难保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有效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政策落实的情况和政策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了解到该项政策落实过程中这3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不够理想主要因为是居民普遍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多,这在不同群体中表现又不一样,不错居民的环保意识却很强,所以若能很好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政策落实方面主要问题集中在小区内垃圾桶并没有按照分类标准设置,垃圾桶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着不足,垃圾清洁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 此外我国的相关法律在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因此要使该项政策有更好的实施效果,有必要使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三、对垃圾分类建议
(一)垃圾回收行业市场化和规范化
居民变卖废品不仅可以赚钱,而且可以废品可以进行的再利用,是一种间接的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显示84%的居民很支持废品变卖这项活动。 但目前这个行业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行业目前不够规范化,回收人员没有统一的车辆设备,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此外,通过和废品回收人员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物业部门对废品回收行业的限制比较多,其中之一就是他们规定回收的废品只能卖给特定的部门,我们知道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能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收益,如果废品回收人员可以自由买卖,从而带来更多的利润,那么这个行业会逐渐兴起,定能为社会的环保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宣传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得到不同群体的环保意识和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高学历人群、农民、企业一般管理者、离退休人员等这些群体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少,由于这些人群在城市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很大,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这部分人的数量还将继续上升,所以在这部分人群中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对该项政策的实行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此外在宣传的过程中能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力度,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三)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宣传渠道
调查结果可知,在知识宣传方面,特别在小区宣传、群众和环保人士的宣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在推行垃圾分类政策时,充分地利用这些途径可以使宣传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此外,由于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宣传成本逐渐上升,采用多种途径宣传可以节约成本。
(四)加大垃圾分类政策的普及程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小区和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垃圾分类政策,在这个城乡逐渐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应当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所以应当扩大政策普及范围。
(五)政策落实到位
1、落实好已有的垃圾分类政策。垃圾分类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政策落实效果更好。
2、改善目前垃圾分类设备。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设计出形状、颜色、大小等不一样的垃圾桶,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设计出更方便的垃圾设备,这些更人性化的设备可以改善人们的环保行为。
3、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能让群众即时反应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意见,使政策更灵活、更有效率地进行动态地实施,使各个地区都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垃圾分类。
4、制定更合理的政策,完善法律体系。合理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策实行的基本条件,因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徐震、 章嫣.杭州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探索[J].江苏环境科技,2008 ,(21 ).
[2] 安恩科. 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沈颖青.走向市场是环境监测的必然趋势[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06):40-46.
[4]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办关于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R].杭政办函, 2011,105号.
[5]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EB\OL].http://www.zjol.com.cn/epmap/index.shtml
关键词:垃圾分类;政策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5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16-03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在环保方面逐渐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已在我国实行多年,其中杭州市早在2003年就开始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截至2011年底,杭州市区共有765个生活小区约40.7万户家庭参与了垃圾分类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调查对象选取
笔者通过对初始样本的计算确定了500份调查问卷,其中50份作为预测问卷。在抽样中采用分层抽样,首先抽取余杭区、西湖区、萧山区3个地区,然后通过随机抽样在其下分别抽取临平街道、余杭镇、良渚镇、 西溪街道、翠苑街道、双浦镇、新湾街道、党湾镇、宁围镇为调查点。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网络调查法相互结合,以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为主,辅以网上调查的方式。
收回的最终有效问卷为411份,问卷有效率为82.2%。在所有受访者中,男女比例为53.53:46.47,性别比例较为均匀。18岁以下的为65人,占总数的15.82%,18到30岁的人最多,为241人,占总数的58.64%,30-45、45-60、60以上的分别占了13.87%、9%、2.68%,问卷涉及到各个年龄层,具有普遍代表性。在调查的对象中,学历在小学以下的占了9.49%,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或大学本科、硕士及其以上的分别占了14.11%、24.57%、40.63%、9.98%,调查者的学历分布较为均匀,有助于数据的分析研究。而受访者的职业分布领域也较为广泛,学生、其它领域、企业一般管理者和工人占了大多数,教师、离退休人员、个体户等都有所涉及,样本代表性较好。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居民的配合程度分析
1、政策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的效果
对于分类回收垃圾桶的使用情况,28.31%的居民认为周围几乎没有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垃圾桶,39%认为很少有人按照分类方式扔垃圾,占了总人数的最大比例,21%的人表示对这种情况不是很清楚,只有12%的人认为大多数人按照分类方式来扔垃圾。可见人们普遍没有形成分类扔垃圾的习惯,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不是很理想。
对于居民在家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48%的居民表示会按照生活习惯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36%的居民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只有16%的居民会在家中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见在家严格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偏少,居民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的垃圾分类行为都不太理想。
2、影响因素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并不是很理想,而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从居民自身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居民的环保意识这两个因素。
(1)居民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分析
结合问卷中的3个问题来简单评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分别是:
第一,您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吗?( )
A很了解? B较了解 C听说过,不清楚? D不知道
第二,■这两个图案是什么意思?( )
A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B其它垃圾 可回收垃圾
C 其它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D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
3、以下是可回收垃圾的是( )是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硬纸版 B 玻璃 C 废弃电池 D 塑料 E 果皮
F 餐巾纸 G 报纸 H 广告单 I 剩菜剩饭 J 废弃灯管
其中第一题中A、B、C、D选项分别为3、2、1、0。第二题中B选项得一分,其余选项不得分。第三题为多选题,选对一项得一分。总分为14分,折合成百分制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居民的平均得分为60.142分,表明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64.30和60.1432,均大于平均数,说明大部分居民分数低于平均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
笔者将居民学历分为小学、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或本科、硕士及其以上,分别计算他们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偏态系数,得出学历在大专或大学本科的居民得分平均分最高,为62.3586,其次是小学的得分,而排在最后面的是学历在硕士及其以上的,约为55,其次是初中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得分普遍偏低。各类人群的偏态系数均不是很大,中专或高中学历的居民偏态系数为0.1658,分数分布呈右偏,说明大部分人的得分位于平均分以上。初中学历得分偏低,偏态系数为-0.35493,说明应在这部分群众中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
笔者将居民按照不同职位来划分,得出公务员的得分平均分是最高的,为72.6,且偏态系数为正,为0.1048,分布比较集中且高于平均分的人数较多。其次是教师,平均分为69.48,但分布相对来说比较离散。而农民的平均得分是最低的,其次是企业一般管理者、离退休人员、个体户、其它等,而这部分人群在城市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却很大,在他们中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城市的环境以及该项政策的落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考虑加大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宣传力度。 通过对杭州市居民如何获得垃圾分类知识的调查,我们得到从多种媒体如电视、网络、广告等媒体途径获得垃圾分类知识的居民占了样本的大多数,为245人,其次是通过各种宣传单、书籍或报刊等,为132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单位培训和相关人士介绍的分别为109人和61人。但只有54人通过小区宣传和环保人士宣传获得过垃圾类的知识,说明在小区和环保人士宣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空白,垃圾分类政策并没有在小区内落实彻底,未引起各地居委会的足够重视。
(2)居民的环保意识分析
结合问卷中另外5个问题来简单评估居民的环保意识,分别是:
第一,如果手中有垃圾,但附近没有设垃圾桶,您一般会怎么办?( )
A随手扔掉
B找个小角落或不干净的地方扔掉
C暂时拿在手里,等看到垃圾桶再扔
第二,您觉得垃圾分类有必要吗?( )
A非常必要 B一般性 C没必要
第三,您平时扔垃圾时是否会考虑垃圾分类?( )
A考虑过,尽量会分类扔垃圾 B考虑过,但很难做到分类扔垃圾
C没考虑过,想要了解 D不考虑
第四,您是否赞成废品人员来小区进行废品回收?( )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第五,您认为环境保护重要吗?( )
A非常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重要,应该跟经济发展同步
C比较重要,但应该先发展经济再实施环保
D不太重要,等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考虑
E不重要,不用太关注 F不太清楚
其中第一题A、B、C选项分别得-2、-1、1分,第二题中A、B、C选项分别为1、0、-1分,第三题A、B、C、D选项分别为3、2、1、-1分,第四题中A、B、C选项分别为1、-1、0分,第五题中A、B、C、D、E、F选项分别为3、2、1、0、-1、0分。满分为9分。
笔者算出居民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得出样本中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分平均分为7.05分,表明居民具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中位数为8分,偏态系数为-0.49,表明数据分布较集中,居民较高的环保意识说明居民对实施环保政策很有意愿。
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进行分析中笔者得到,除了45-60岁的人以外,不同年龄阶段的环保意识差距不大, 45-60左右的居民相对来说环保意识偏低, 60岁以上的居民的平均分最高。对于不同学历的居民,结果显示环保意识和受教育程度没有很大的关联,平均分数的最大跨度为0.799分,说明不同群体之间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相比较而言,初中学历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小学及其以下学历和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高。对于不同职业的居民,教师的环保意识明显高于其它行业的居民,平均分为7.68分,而农民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环保意识相对来说偏低。
(二)政策落实情况的分析
对于政策落实的效果,笔者调查了居民对周边清洁程度、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清理状况、分类情况和种类及数量的满意度和评价。
居民反应较好的3个方面是周边的清洁程度和垃圾设备的摆放位置和垃圾清理状况。其中33%的居民认为周边的清洁程度很令人满意,45%的居民认为一般,可以看出清洁程度的基本情况良好。少部分居民反应清洁程度不够,说明垃圾清理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在垃圾设备的摆放位置上,大部分的居民对小区内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比较满意,认为倒垃圾比较方便,只有18%的居民认为小区内垃圾桶位置不合理,倒垃圾很不方便。关于清理是否及时,一半以上的居民认为小区内垃圾桶的清理即时,基本没有溢满情况,37%的居民认为清理不够即时,但基本没有溢满情况,对整体清洁度没有很大的影响,清理效果较为理想。
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垃圾桶的分类情况和种类、数量的不足。71%的居民表示小区内垃圾桶没有进行过分类,31%的居民反映垃圾桶不够用,认为垃圾桶有分类而且足够的居民仅占15%,可见在落实垃圾桶分类和数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关于垃圾桶的种类,有一半的居民认为垃圾桶种类不够,43%的居民表示合理,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增加小区内垃圾桶的种类以满足居民的需要。
(三)对垃圾分类政策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参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办关于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1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美日国家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CRA)、《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等法规政策条例,通过简单的对比来分析我国垃圾分类政策。
1、在法律体系和法律约束力方面。 日本以循环基本法为指导性的框架法,以相关法律、专项法律为分支,在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下,废弃物的处理规定完全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具有了极强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也构建起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物质循环管理法体系。我国的调理、实施办法比较宽泛,虽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设备和经费等作出了规定,但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次,不能给予垃圾分类行为以法律约束;如规定了人民政府拥有处罚权,但没有规定具体可罚款数额和具体惩罚措施,这都是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表现。
2、在法规的目标主旨方面。 RCRA的“全程监控”,显然制定了一个更加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通过监控,能达到一定效果的防治,且也有利于细分条款的明确规定。相比之下,我国法规目标的“防治”,就显得过于模糊,不便于后面细分条款的制定,且缺少具体实施细则和激励措施,使得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在相关部门设置和权责方面。 RCRA对各事务的执行有明确的分工合作规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出现有关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但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中,相关部门的界限不是很明确,其对应的职责范围也不够明晰,这难免会降低执行的效率。 4、在法规条款顺序安排和行政职责规定方面。 RCRA的条款顺序基本是按照行政机构的职责和各工程项目安排的,便于各执行机构明确自己的责任,完成各工程项目。而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条款顺序基本是根据垃圾种类安排的,将行政部门的职责都隐含在了垃圾治理措施的细分条款内,且形式过于分散,难免会有所遗漏,也很难保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有效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政策落实的情况和政策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了解到该项政策落实过程中这3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不够理想主要因为是居民普遍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多,这在不同群体中表现又不一样,不错居民的环保意识却很强,所以若能很好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政策落实方面主要问题集中在小区内垃圾桶并没有按照分类标准设置,垃圾桶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着不足,垃圾清洁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 此外我国的相关法律在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因此要使该项政策有更好的实施效果,有必要使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三、对垃圾分类建议
(一)垃圾回收行业市场化和规范化
居民变卖废品不仅可以赚钱,而且可以废品可以进行的再利用,是一种间接的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显示84%的居民很支持废品变卖这项活动。 但目前这个行业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行业目前不够规范化,回收人员没有统一的车辆设备,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此外,通过和废品回收人员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物业部门对废品回收行业的限制比较多,其中之一就是他们规定回收的废品只能卖给特定的部门,我们知道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能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收益,如果废品回收人员可以自由买卖,从而带来更多的利润,那么这个行业会逐渐兴起,定能为社会的环保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宣传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得到不同群体的环保意识和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高学历人群、农民、企业一般管理者、离退休人员等这些群体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少,由于这些人群在城市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很大,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这部分人的数量还将继续上升,所以在这部分人群中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对该项政策的实行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此外在宣传的过程中能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力度,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三)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宣传渠道
调查结果可知,在知识宣传方面,特别在小区宣传、群众和环保人士的宣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在推行垃圾分类政策时,充分地利用这些途径可以使宣传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此外,由于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宣传成本逐渐上升,采用多种途径宣传可以节约成本。
(四)加大垃圾分类政策的普及程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小区和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垃圾分类政策,在这个城乡逐渐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应当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所以应当扩大政策普及范围。
(五)政策落实到位
1、落实好已有的垃圾分类政策。垃圾分类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政策落实效果更好。
2、改善目前垃圾分类设备。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设计出形状、颜色、大小等不一样的垃圾桶,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设计出更方便的垃圾设备,这些更人性化的设备可以改善人们的环保行为。
3、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能让群众即时反应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意见,使政策更灵活、更有效率地进行动态地实施,使各个地区都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垃圾分类。
4、制定更合理的政策,完善法律体系。合理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策实行的基本条件,因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徐震、 章嫣.杭州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探索[J].江苏环境科技,2008 ,(21 ).
[2] 安恩科. 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沈颖青.走向市场是环境监测的必然趋势[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06):40-46.
[4]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办关于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R].杭政办函, 2011,105号.
[5]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EB\OL].http://www.zjol.com.cn/epmap/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