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四动”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做到“主动、生动、互动、心动”入手,提出“四动”课堂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效数学课堂 四动 课堂教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向我们亮起了黄牌,教师包办、一言堂,已使得师生疲惫不堪。“灌输式”课堂使得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缺少了自主性,思维集中在某一方面,不够灵活,被动接受式地学习,其思维水平是低层次的。高效数学课堂要求将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三维互补,辩证统一,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思考,思考学习规律、运用规律;处理好课堂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在教学中重视问题背景、科学设计、动态生成、有效输入;重视情感,平等交流,激活情境,真实模拟,愉快输出。
如果说高效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的话,“四动”课堂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所谓“四动”,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做到“主动、生动、互动、心动”。
一、“四动”高效课堂的诠释
“主动”就是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及方法指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他们乐于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学学案,先学后教,对下堂课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讲义上,以便课堂发问。
“生动”是指教师“智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寻找教学内容的动情点,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从知识能力出发多角度训练学生,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新,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运用”。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合理整合教学资源。高中是追梦的年代,学生对时尚、潮流怀有别样的情愫。如果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他们能不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吗?
“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策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和智慧,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得到回报,双方均以自己的行为促成对方完成教与学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教学互动,达到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过程由学生体验,疑难由学生解决的效果。课堂互动要体现这几个方面:(1)关注课堂生成,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质疑协同进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即使是学生灵机一动或显而易见的错误,也可能催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从而将思维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2)尊重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途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不同的进程实现学习目标。(3)激励学生组成成长共同体式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构建师生皆动、生生皆动、生本互动的立体教学。
“心动”是在“生动”、“主动”、“互动”合力作用下智慧的灵动、思维的涌动和灵魂的触动。“生动”、“主动”、“互动”是有形的动、外在的动、浅层次的动;“心动”则是无形的动、内在的动、深层次的动。它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动”不仅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而且进行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进入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命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让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认知的同时感受到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上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情商”可以促进智商和能商的充分发挥,只有教学不仅对智慧发生作用,而且作用于心灵和情思时,才能使学生产生真正的“心灵触动”。
二、“四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四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操作层面上,首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把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看书自学,并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其次,在课堂中,可以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动”的课堂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几个学习阶段,每一阶段都由学生自行设计、自我调控、自主完成、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最后,学生课后思维延续,引发学生归纳知识,可以自选练习自我测试,自我评价;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
以《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第一课时为例,集合对很多执教者看来,是极其简单的内容,没有必要费尽心思在课堂进程上做文章,认为只需对概念进行罗列就行。下面给出一个传统“灌输式”的案例。教师开门见山,指出:
(1)概念:一般地,某些指定对象集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板书)
教师进一步指出: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板书)
教师讲解元素的特征。
(3)做书后练习,师问生答。
学生很熟练地将练习完成,教师感觉课堂进行得很顺利。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本堂课只是知识地简单罗列,学生只是一味地输入知识,没有提出疑问,没有“打扰”课堂。其实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只是机械地记忆,也许短期内不会影响教与学。但这样的高中新课教学方法无疑大大地打击了新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不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事实上,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集合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以集合论为基础,运用统一的语言,采用合理化的方法,为现代数学提供了较好的表达方式。
总之,“四动”高效数学课堂,倡导以生为本,学思结合,体验领悟,注重营造身心愉悦的学习氛围,强调师生和谐,合作共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现知识提高能力。我坚持在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四动”课堂,充分利用“四动”课堂教学挖掘主体潜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学好、乐学。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2]张奠宙,李士锜,李俊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顾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常州教育局.
关键词: 高效数学课堂 四动 课堂教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向我们亮起了黄牌,教师包办、一言堂,已使得师生疲惫不堪。“灌输式”课堂使得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缺少了自主性,思维集中在某一方面,不够灵活,被动接受式地学习,其思维水平是低层次的。高效数学课堂要求将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三维互补,辩证统一,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思考,思考学习规律、运用规律;处理好课堂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在教学中重视问题背景、科学设计、动态生成、有效输入;重视情感,平等交流,激活情境,真实模拟,愉快输出。
如果说高效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的话,“四动”课堂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所谓“四动”,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做到“主动、生动、互动、心动”。
一、“四动”高效课堂的诠释
“主动”就是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及方法指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他们乐于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学学案,先学后教,对下堂课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讲义上,以便课堂发问。
“生动”是指教师“智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寻找教学内容的动情点,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从知识能力出发多角度训练学生,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新,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运用”。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合理整合教学资源。高中是追梦的年代,学生对时尚、潮流怀有别样的情愫。如果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他们能不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吗?
“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策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和智慧,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得到回报,双方均以自己的行为促成对方完成教与学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教学互动,达到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过程由学生体验,疑难由学生解决的效果。课堂互动要体现这几个方面:(1)关注课堂生成,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质疑协同进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即使是学生灵机一动或显而易见的错误,也可能催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从而将思维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2)尊重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途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不同的进程实现学习目标。(3)激励学生组成成长共同体式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构建师生皆动、生生皆动、生本互动的立体教学。
“心动”是在“生动”、“主动”、“互动”合力作用下智慧的灵动、思维的涌动和灵魂的触动。“生动”、“主动”、“互动”是有形的动、外在的动、浅层次的动;“心动”则是无形的动、内在的动、深层次的动。它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动”不仅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而且进行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进入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命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让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认知的同时感受到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上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情商”可以促进智商和能商的充分发挥,只有教学不仅对智慧发生作用,而且作用于心灵和情思时,才能使学生产生真正的“心灵触动”。
二、“四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四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操作层面上,首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把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看书自学,并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其次,在课堂中,可以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动”的课堂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几个学习阶段,每一阶段都由学生自行设计、自我调控、自主完成、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最后,学生课后思维延续,引发学生归纳知识,可以自选练习自我测试,自我评价;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
以《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第一课时为例,集合对很多执教者看来,是极其简单的内容,没有必要费尽心思在课堂进程上做文章,认为只需对概念进行罗列就行。下面给出一个传统“灌输式”的案例。教师开门见山,指出:
(1)概念:一般地,某些指定对象集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板书)
教师进一步指出: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板书)
教师讲解元素的特征。
(3)做书后练习,师问生答。
学生很熟练地将练习完成,教师感觉课堂进行得很顺利。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本堂课只是知识地简单罗列,学生只是一味地输入知识,没有提出疑问,没有“打扰”课堂。其实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只是机械地记忆,也许短期内不会影响教与学。但这样的高中新课教学方法无疑大大地打击了新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不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事实上,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集合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以集合论为基础,运用统一的语言,采用合理化的方法,为现代数学提供了较好的表达方式。
总之,“四动”高效数学课堂,倡导以生为本,学思结合,体验领悟,注重营造身心愉悦的学习氛围,强调师生和谐,合作共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现知识提高能力。我坚持在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四动”课堂,充分利用“四动”课堂教学挖掘主体潜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学好、乐学。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2]张奠宙,李士锜,李俊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顾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常州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