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繁华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lul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国时期的都市风俗画,都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点,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为后人记录了十里洋场的大都市风情和时髦女郎的风姿,也迎合了当代民众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民国时期;审美取向;月份牌;女性形象
  如果说形形色色的咖啡厅、舞厅、酒吧以及数不清的老房子是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全景,那么民国时期风俗画中的美女则是全景中独特的公园一角,吸引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佳人们的秋波浅笑,美眸丽颜都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回忆,也是大上海的艺术发展史上一段别样而独特的华彩。如今我们再翻看泛黄的画作,印象最深的还是人们时尚的面孔, 明眸与笑颜,流行的纱裙与旗袍包裹下妙曼的身形,衣与人,人与景相互映衬,展现出青葱水嫩般的流金岁月。
  民国时期的风俗画主要有月份牌年画、连环画、瓷瓶画、漫画插图等,其中以月份牌年画的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并且广泛流传。本文主要以月份牌年画为例,分析其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点。细看月份牌年画,女性形象占据画面主体,这些妩媚的女性呈现出中西融合,且媚态形象更多的是对女性解放运动的宣扬,对新时代知识女性风貌的展露。同时月份牌年画是“海上画派”的延续和发展,它印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与精神写照,承载着上海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审美取向,特别是中上层阶级在外来文化蜂拥而来的浮华时代所产生的动荡不安以及对上流贵族生活的憧憬,充满娇饰主义风尚。
  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动摇了中国绘画固有的观念模式,形成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即运用西画材质来构建中国绘画的意境神韵,在纸上表现出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逼真效果,月份牌画家郑曼陀的月份牌年画,也是利用透视关系描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苏州园林景观,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柳枝垂落。画面上没有任何商业广告气息,落款印章,又极具中国画意蕴。这种中西结合的画法与中国式审美情趣共同构建出别样的月份牌年画。上海是月份牌年画产生的摇篮,带有装饰意味的月份牌则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女性形象从起初的带有中国仕女画题材为主到后来以摩登时尚女郎为主,中后期出现了裸女美人形象。这些转变也同样与女性解放、西方文化引进过程以及人们心理需要与审美取向变化密切相关。月份牌年画家绘制裸体美人图并没有大量人体模特作为原型,多从西画中获取灵感,因此出现了与西方油画作品相似或稍加改装的月份牌年画作品,这也是月份牌年画中大量出现半卧半躺的裸体美女形象的原因。如吴志广的作品《玉体情花》与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画中的女性都是侧卧与沙发上,前者女性薄纱附体,尽显含蓄之美。后者全身裸露,玉体圆润。两幅画同样也是松弛的卧在长榻上,一只手安然自得的放于身上,另一只手稍显不同。画面中女性的丰润肌肤,完美的曲线,以及光照下散发出的生命活力,都反映出追求人性的解放,以及贵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精神。吴志广的这幅作品更加强调了女性挑逗的眼神,玉指点寇,粉红薄纱以及绚丽的色彩,并带有妖娆的气息。两者所描绘的周边环境都是华丽具有上流社会气息的场景,表现出月份牌年画反映了当时民众希望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心理,以及对富贵和时尚奢华生活的向往。可以看出月份牌画家试图通过借鉴国外画作中的形象,来描绘出具有肉感、丰韵、挑逗、诱惑力、妩媚的裸体画作,以此刺激观者的感官、内心的欲望和心灵的满足感。从明清的严谨死板妆容、哀婉幽怨气质到民初的月份牌年画中奢华、时尚的摩登女郎,甚至是魅惑的裸体美女,可以看出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西方文化相融合下展现出来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要求。另外西方的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中上流社会贵族的醉生梦死、奢华享乐画面,与当时“十里洋场”的大上海生活极为相似,也是月份牌画家笔下以及当时人们心里所要追求的享乐生活。如杭稚英所绘月份牌与洛可可绘画的代表人物布歇的作品《躺在沙发上的奥达利斯克》,两幅画中女性姿态大体相同,都是描绘了俯卧于沙发上的青年女性的胴体,粉红色的身躯,突出表现女性的娇艳美感。杭稚英的作品描绘了俯卧的女性手握玫瑰花,烫发大眼红唇高跟鞋,试图更加强调女性娇艳如花的气质与摩登时尚的生活场景,周围环境一派贵族奢华气息,增添了纸醉金迷的时代特色和人们追求的小资情调。洛可可绘画描绘出的追求性感奢华的上流女性生活,迎合了当时贵族的审美情趣,在这一点上与民国时期上海人们的审美取向极为相似,当时月份牌画家们在很多作品上都借鉴和参考了洛可可绘画。
  随着女性解放运动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大众的生活与审美都发生改变。月份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从体态到服饰都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仕女画的柔弱美,而是追求丰韵性感的健康时尚美感。除了身穿旗袍的女性,展现出女性体态美之外,身着薄纱,穿着暴露甚至是裸体女性形象逐渐出现,另外手捧书本的知识女性也成为新风尚。女性的发型也不再是高高发髻盘起, 而是烫发短发为主,人物姿态动作也从执扇执帕、撑伞、拈花的柔弱形象转为读书、跳舞、打高尔夫、开豪车甚至骑马打猎的时髦摩登形象。从“三寸金莲”到解放天足,新时代女性开始追求男女平等,并且神情更加自如洒脱。如一幅月份牌中描绘女性们穿着暴露地出现在郊外,并且穿着高跟鞋骑在马背上,手持步枪,英姿飒爽,魅力无限,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情景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也极少出现,更不用说当时的旧上海了,从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已经告别了中国女性“三步不出闺门”的年代,追求女性解放,并对自由、享乐生活充满向往。此画作的创作灵感同样来源于油画中骑马勇士的神勇形象,如俄罗斯油画家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这种骑马狩猎场景似乎与西方宫廷生活极为相似,作品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描绘出前所未有的景象,带有幻想意味,代表着当时民众对未来奢华、自由、小资生活的向往。同时月份牌美人也不乏手执书卷的形象,满怀心事倦抛书是古代仕女图常见的题材,月份牌也借用此并把画中仕女换成时装美女,展现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女性的气质。如郑曼陀所作《女子读<天演论>》,这幅画广受各界的赞扬,也是月份牌里程碑式的作品,完美重现了新时代知识女性面貌。
  上海门户开放后带来的西方商品经济让民众头脑中自由解放、奢华享乐的生活观念开始蔓延。月份牌年画,完美重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特征,街头摩登的时尚女郎,身着西式洋装礼服,一头飘逸的卷发,尽显繁华时尚气息。茶餐厅内闲谈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大上海的小资情调。画中放足、裸露、狩猎、读书等女性形象,形象生动的展现了当时崇尚解放自由的新观念,满足了广大女性在旧时期被束缚后对新思想新潮流的效仿心理,促进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可见画面从各个层面上都反映出繁华浮生的大上海的物质需求和人们的精神欲望与审美取向变化,画面中西方文化元素与中国的古典美感,不仅带有那个时代的印痕,还记录了城市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与开放的上海推动了月份牌年画的迅猛发展,也成就了月份牌年画艺术的存在价值。时至今日,岁月已逝,画中的繁华富丽、风姿百态的景象永留与纸上,透过画作对大上海都市女性生活场景的真实勾勒,了解到了 “十里洋场”的大都市生活、生机勃勃的新时代女性以及民国时期民众的审美取向变化与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潘耀昌著《中国近代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邓明著《月份牌年画:最后一瞥》[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4]介子平著《褪色的记忆——年画》[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 湖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者们对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研究成果可谓恒河沙数,关于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成因的研究主要有民族补偿心理、儒家中和伦理道德观念、佛家善恶有报轮回观念、受众审美接受心理等几大类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基本是从戏曲三要素中的创作者和接受者这两个角度以及文化角度来研究的。本文立足于对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格式塔心理——对团圆结局进行现代性研究。图底关系理论即是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将其引进对中国古典
期刊
【摘 要】壁画,直白的说就是墙壁上的绘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壁画已经不再拘泥于墙壁,而是更加概括的一种艺术形式,涂鸦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涂鸦的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抒发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多与环境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手段。众多艺术家纷纷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观念,在现今的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民间美术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要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就目前从我国小学到大学的美术教育而言,民间美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间美术教育的价值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教育;对策  引言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反映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单纯为了教会学生绘画技能吗?难道只是为了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在学会一门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视觉、触角、思维空间以及动手能力得到丰富吗?有人认为美术是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和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难道高中美术教学仅此如此吗?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学生作为人,就必须在一举一动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融入和创造和谐社会。为此,高中美术教学还要在审美能力、培养情感与思想等等方面完善
期刊
【摘 要】装饰艺术透过现实所看到的事物去发现有欣赏价值的东西,从现实自然中,将艺术的特质转变为装饰的价值。欧洲装饰艺术起源于英国,世纪末欧洲的唯美主义与装饰艺术在英国开花的主要原因是,北欧对自然的畏惧和对古典保守模仿的排斥。本文运用例证分析和引用的手法论述了欧洲装饰的艺术特质、反古典装饰之风以及装饰的野蛮状态。  【关键词】欧洲;装饰艺术;起源;野蛮  谈到欧洲装饰艺术起源,“欧洲的装饰艺术在古希
期刊
【摘 要】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有关文学艺术的多方面本质规律的进一步阐明,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我国文艺面向新时期、走向新世纪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主要从文艺的特征、文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的作用三个方面对讲话进行学习和研读,力求谈出新意,论出价值。  【关键词】文艺;人民;媒介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于2014年10月15日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多方面
期刊
【摘 要】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虽然鉴于新中国处于建国初期复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新中国电影在初始阶段还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也为电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发展契机,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不被重视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这一阶段则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诞生了多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少数民族;电影;视听语言  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
期刊
【摘 要】在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色彩表现是情感表达的关键性因素。画家通过色彩、线条、形式内容等绘画语言的情感表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创作作品画面中,色彩、线条、内容构成整个画面,色彩如灵魂,线条如骨骼,内容是如液,三者一起结合自己的情感,描绘出艺术家真实的情感。缺乏绘画情感的形象,作品无法打动自己、空洞而乏味的,缺少感染力,通过油画的情感表现和技法相结合,向观者倾述
期刊
【摘 要】“远”代表的实则是通往“道”的一条路径,深深地的影响着中国绘画,本文通过解释“远”的含义,进而将其推进到中国绘画艺术中,列举了宗炳以及徐渭的例子去论证“远”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和特殊意义。  【关键词】远;距离;性灵;生命腾挪;宗炳;徐渭  谈到“远”,我们能想到的是实际距离的远,大多是自然距离的一种属性。中国艺术中对于“远”有着更广泛的阐释,并不仅仅局限在“距离说”中。中国绘画艺术中所讲的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园林的布局与构造中融入传统山水画所描写的已经,使园林充满了文化气息。山水文化与园林艺术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了今天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内涵,彰显了民族情趣和中国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从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传统山水画影响了古典园林艺术的各个方面。因此,本文将
期刊